账外忽响起姜维的声音:“将军,卑下有要事求见!”
第一百二十五章 游楚降?()
“姜维?”马岱有些疑惑,这么晚了,姜维有什么要事。
取下挂在榻前的配剑,拔剑出鞘,马岱朝外面沉声道:“让他进来!”
姜维掀帘入账,发现平北将军马岱正端坐榻上,用手绢细细地擦拭他的将军配剑。
“维拜见将军!”姜维抱拳,轰然拜道。
马岱抬眼瞟了一眼姜维,停下擦拭,坐在榻上问道:“伯约深夜求见,所谓何事?”
姜维拱手道:“将军,卑下巡夜时抓到一名奸细,此人自言来自于襄武。”
“襄武来人……”马岱默默揣测,忽而眼中精芒一闪,问道:“此人,伯约怎么看?”
姜维微微一笑,自信从容,“卑下愚见,咱们散布的消息起作用了,此人不是游楚的使者便是陇西的内奸。”
“嗯。”很赞同姜维的看法,马岱抚掌大声道:“带他进来!”
刁虫被亲卫带入马岱营帐,左瞅瞅,右瞧瞧,发现抓住自己那员英武不凡的骁将正肃手立在一边,床榻上坐着一员中年武将。
眼力过人的刁虫立刻明白谁是蜀军主将,动作迅速,刁虫对着马岱纳头便拜:“小人陇西郡功曹刁虫,拜见将军!”
上下打量着这个獐头鼠目、尖头细脑的刁虫,马岱气势一沉,大声喝道:“刁虫,夜闯军营重地可是重罪,你定是游楚派来刺探我军军情的奸细!”
“不不不!”刁虫一下慌了,脑袋摇地像拨浪鼓似的,使劲摆手,辩解道:“小人不是奸细,小人从襄武一路跋涉前来,是有机密要事禀告将军。”
马岱与姜维交换了一计果然如此的眼神,放缓音量,慢悠悠问道:“是游楚让你来的?”
“不是,小人是自愿替贵军通风报信的。”刁虫谄媚笑着,躬身说道。
“那是你瞒着游楚来的?”马岱似笑非笑,眼神有些玩味
“这……”食人之禄,忠君之事;为人下属,却反叛上官。
刁虫眼神一时有些躲闪,讪讪道:“陇西太守游楚迫于贵军压力,虽然不愿玉石俱焚,但却并没有真正归顺之心。他一面撤回渭河西岸的军队,一面遣小人往安定郡求援,是做的两手打算。如果郭淮的援军先于贵军至,则誓死不降,永为魏守;若是贵军先于郭淮军抵达,则开城投降,保全百姓。”
刁虫的一番话出口,马岱就已经信了八成八了,只要熟悉游楚的背景履历就可以知道游楚是心向曹魏的官员。不过,面上马岱仍不露声色,淡淡问道:“你说游楚心向曹魏,有何证据?”
“有游楚写给郭淮的亲笔书信为证!”刁虫从衣襟中摸出一封帛书,双手奉上。
如果之前马岱还有一些疑虑的话,待看完帛书后马岱几乎可以断定游楚怀有贰心,仍对曹魏抱有幻想。拍拍手掌,两员虎背熊腰的亲兵闪身入帐,马岱沉声道:“收拾好一顶营帐,请刁功曹住下,好好招待咱们的客人!”
吩咐毕,马岱做了个“请”的手势,对刁虫道:“谢谢刁功曹的美意,只是这几日还得委屈功曹在军中住下,大军克定陇西之日,某必有重谢!”
出卖上官,做违心之举无非贪图个钱利美色,听到“重谢”二字刁虫尖细的脸上霎时绽放出满意的笑容,躬身告退说:“小人告辞,祝将军旗开得胜、前程似锦。”
马岱皮笑肉不笑地拱拱手,“承蒙刁功曹吉言了……”
待到刁虫的背影消失在帷帐之外,姜维踏前一步,语气带着试探,“将军……”
马岱阴沉下脸,挥手止住姜维后续的话,冷声道:“传令:天明后大军即可拔营,全速赶往襄武,本将军倒要会会这个游楚!”
*********************
四日后……
陇西襄武,太守府衙
“府君,府君,大事不好了……”一名郡卒风风火火地闯进府衙,一路狂奔着朝游楚公房跑来。
一边跑,一边叫喊道:“府君,蜀军来了,先头骑兵已经到了城东十里长亭!”
“什么?!!”
大堂之上,听说蜀军来了,游楚惊得跳起来,一下子就像丢了魂一样,傻傻道:“怎么,来得如此快?”
郡卒跑得满头大汗,来不及擦擦,急问道:“府君,那咱们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游楚喃喃自语,刁虫还没有消息,郭淮的援军更是影子都看不到,可蜀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突然,游楚猛一定神,大声道:“快通知游进,升起吊桥、锁死四门,召集民壮守城!”
可没等郡卒回应,游楚又连声否决:“不行,不行,襄武城小墙矮,守不了多久的。”
一计不成,游楚再生一计,急道:“这样,你火速备四辆马车,再通知游进让他带上家眷细软与我在北门汇合。”
“蜀军尽是骑兵,带着辎重细软是跑不了多块的……”同样没等郡卒接话,游楚又给自己否决了。
“罢了,罢了。”游楚满脸沮丧,全身像是被抽掉所有气力,一下子软了下去,“你去准备一口棺材,抬着它随我出城投降吧。”
***************
渡过渭河进入襄武县境后,马岱率军直驱襄武,沿途未曾发现一名敌军,没有遭遇任何抵抗。
就这样,六千陇右骑兵直接并临襄武城下。
襄武城外,降旗飘舞,陇西郡官民军吏扶老携幼、面容凄惨地汇集在东门外,挨着墙根瑟瑟发抖地等候着。
陇西太守游楚披头散发、自缚双手,一言不发地跪在黄土黄沙的官道上,游楚身后,躺着一副薄木棺材。
当马岱纵马抵近襄武东门时,瞧见这凄凄惨惨的一幕,脸色一下子就黑了下来,阴沉得滴水。
怎么看,这也不向陇西官民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场面,更像是残暴的征服者逼迫良顺百姓臣服的罪恶场景。
“可恶!”再联想游楚并非真心实意降服,马岱立刻怒不可遏,盛怒之下扬鞭劈向耸拉着脑袋跪在地上的游楚,暴喝道:“左右,与本将军将此贼拿下!”
第一百二十六章()
马岱一声令下,立刻有如狼似虎的亲兵手持长戟向游楚逼上来,游楚无动于衷,游楚的弟弟游进却大吼一声,拔剑挡在了兄长面前。
“住手!谁敢动我大哥?”喝住想要冲上来拿人的马岱亲兵,游进对着马岱怒目而视,质问道:“不是说只要投降所有人都会被赦免吗?阁下食言而肥,恐非君子所为!”
随着游进挺身而出,襄武东门外的气氛陡然微妙起来,怀疑蜀军出尔反尔,刚刚竖起白旗、放下兵器的游进军士悄悄拿起武器,绷紧身体,神色间充满戒备。
姜维时刻关注事态的变化。
眼见气氛不对,本来可唾手可得的陇西郡可能异变突生,如果在这里与游进军发生火并,无论后续如何,解决陇西郡都将变得棘手起来。
姜维轻轻打马上前,同马岱并列,压低声音道:“将军,游楚纵然怀有贰心,但既然已经投降咱们暂时就不好动他,且此人深得陇西民心,这个节骨眼上实在不该多生枝节。”
其实拿人的命令刚一出口马岱就后悔了,解决游楚的最佳时机是解除游进军武装,完全掌控局势后,现在,还为时尚早了点。
可面皮已经撕破,再和游楚虚以委蛇就有掩耳盗铃的感觉了,马岱神情凝重,压低声音问姜维:“伯约,为今之计奈何?”
姜维不假思索,迅速做出决断,说:“接受游楚投降,卑下先带两千人入城把手四门、官衙,稳定局势后将军再率众挟持游楚、游进兄弟入城!”
马岱点头,赞同了姜维的方案。
“本将军何时食言而肥了?”马岱面不改色,坐于马上发问游进。
游进大吼大叫道:“吾兄已经投降,将军为何无故发难?”
马岱拿马鞭遍指缩在城墙根底下的陇西百姓,振声道:“本将军见陇西百姓面有戚戚,以为游太守为残民之贼,固而怒不可遏,想为民除害……”说到此,马岱语气沉缓起来,“不过现在看来,这里面有什么误会。”
“胡说!”游进涨红了脸,愤愤不平道:“我大哥向来治民以宽,赏罚分明,深受百姓爱戴,怎么会是残民之贼呢?”
马岱面露惊愕,匆忙翻身下马,疾步走到游楚面前,扶起游楚,惭愧道:“是在下糊涂了,误会了游府君!”
游楚神色很平静,淡淡道:“无碍。”
马岱则是拉起游楚的手,一副很亲热的样子,说:“既然游府君已经率全郡吏民归顺,也非残民之贼,本将军自然善待之。”
“姜维,你即刻率人入城安排一下,今夜,本将军在太守府衙大摆筵席,宴请游府君与郡中官吏!”马岱露出笑容,竭力想证明这是一个误会。
姜维则是心下会意,立即拱手称诺:“卑下遵命!”
********************
新丰,汉军大营
杜祯和谒者仆射霍弋同时从成I都出发,一路跋涉,抵达新丰县的汉军大营。
中军大帐
丞相诸葛亮据案而坐,几案上黄绫包裹着一枚龟钮金印,金印之上系着一条紫色绶带,这是谒者仆射霍弋刚刚奉上的印绶,以取代原先的丞相印绶。
金印阴面刻有篆文——丞相涪侯印。
与此同时,北伐中的许多将领也纷纷配上银印青绶、金印紫绶,季汉瞬间诞生许多位位列亭侯、乡侯乃至县侯的列侯。
将军们一面喜气洋洋的接受新的印绶,新的爵位,一边对成I都方向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许多人,对刘永的忠诚度立刻上升了几个档次。
诸葛亮笑吟吟地注视着客居下席的杜祯,履新不久的汉中太守,天子的使者。
对于这位皇帝近臣的来意,诸葛亮已经悉知,对于刘永内心的想法,诸葛亮也隐隐有些猜到。
从古至今,唯名与器不可假(借)于人,恩出于上。他诸葛亮虽总览政事,却不能封赏群臣,便是这个道理!
从来新君即位,皆大赏群臣,封褒百僚,以展现君上恩德!刘永即位好像还没这么干过,那么,现在来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游楚之死(一)()
“陛下圣驾北上,以南郑为驻跸之地,扶临关中、摇制诸军,亮以为善。”诸葛亮目光如炬,一句话表明他对刘永北上汉中持赞成态度。
顿了一下,诸葛亮又道:“陛下使君持节犒赏于军、慰问群臣,也请杜君转禀陛下,臣亮已经下令司隶校尉马谡、长安令费祎扫清、修葺未央、长乐两宫,拜祭先帝诸园陵邑。一旦关中局势彻底稳定,王师无东顾之忧,那时臣必定亲自南下奉迎圣驾还于旧都,达成先帝遗愿。”
杜祯朝诸葛亮拱手,抱以诚恳的目光,“整治宫室、扫祭陵园,这都是奖尊王室的好事,在下一定会将丞相的善行善施回禀陛下的。”
杜祯很明白,身为皇帝的使者,他之所以会有这次关中之行就是替皇帝和丞相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人与人长时间没有交流,是会产生疏离和陌生感的。
刘永需要清楚大胜之后自家丞相的心态以及后续的态势,诸葛亮需要了解皇帝的方针和政策,帝、相作为当今季汉最重要的两极,丝丝嫌隙的滋生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不过,杜祯相信,以今上之英明神武,当今丞相的深识大体,就算有什么分歧,两边说开了,也就没什么了。
诸葛亮,对于杜祯所展现的恭谨诚恳的态度很满意。
甚至到了欣喜的地步。
没有人比诸葛亮清楚自己如今身处的境况,托孤重臣、权倾朝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功高震主!
作为一个权臣,他已经走到了顶峰,下一步是盛极而衰、身死族灭,亦或是功臣身退、安享晚年?
霍光耶?周公耶?
这一切取决于皇帝,取决于刘永的态度。
如今皇帝亲信杜祯表现出亲近、友善的态度,则说明刘永虽然对自己擅权颇有微词,但大体上还是支持、信任自己的,这让诸葛亮心头一暖。
他和刘备,君明臣贤、亦师亦友,成为一段君臣相得益彰的佳话。
如今这种,美好、宽容的君臣关系在刘备的儿子刘永身上延续了。
这让诸葛亮心里很欣慰,久经岁月的心有了一点感动,对于兴复汉室、实现政治理想的信心增加了不少。
同时,心中也产生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轻摇羽扇,诸葛亮侧头思忖了一阵,开口道:“烦请杜君上禀,臣亮举荐广汉太守杜琼为少府,位列九卿。”
诸葛亮举荐自己父亲,杜祯着实有些意外。
去岁冬,在少府卿官位上不视事、颐养天年的王谋终于熬不住薨了,少府卿的位置一下子就空了出来。
反正季汉九卿无实权,沦为加官加衔,恰巧那段时间朝廷一直紧锣密鼓地准备北伐,这空出来的位置,就一直空到现在。
但九卿终究是九卿,随着季汉国势日益昌盛,朝廷终究会回归到三公九卿的轨道上来,少府终究会恢复它的权威与属官。
而九卿,更是走向三公的必经之路。
“谢丞相抬爱。”杜祯神色一喜,拱手拜谢道。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细作从关东传来消息,种种迹象表明曹魏方面正在蓄谋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扑,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
举荐帝师杜琼为少府,即是赤裸裸向刘永示好,以安其心。
*******************
陇西郡太守府,大堂之上,酒筵正酣
游楚、游进居左,姜维、梁绪居右,马岱居中而坐,高举酒盅,提议道:“诸位,我们共饮一盅,庆祝游太守弃暗投明、归顺汉室!”
姜维、梁绪尽皆举盅遥敬,游楚先是沉默不应,良久之后迫于无奈才抬起酒盅一饮而尽,很是萧瑟道:“失节之臣、败军之将,安敢言勇。”
姜维、梁绪闻言尽立刻面露不豫,怒目而视。
失节、败军,游楚发乎内心的感慨,却是无意间中伤了二人。
马岱摆了摆手,微笑道:“游府君不必烦恼,夫大丈夫立世,但求问心无愧。魏贼窃夺神器,王师吊民伐罪,府君归顺是合乎时宜天命之举。更何况,不日本将军即将率兵北上乌氏、朝那诸县,断安定魏军之粮道,配合赵镇东直取泾阳,安定之役,正是府君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马岱在上面滔滔不绝,大谈特谈汉军的战略部署,诸将都被马岱弄得满头雾水,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什么时候定下的作战计划,我们都不知道呀?
只有姜维星眉月目里有精芒一闪,似乎猜出了端倪。
看着喜笑颜开的马岱,和截然相反,闷闷不乐的游楚,姜维想起了一个人。
杨阜!
那个假意投降马超,一出门就将马超卖得一干二净的男人。
不过,这回,马岱不会再犯马超的低级错误了吧。
一定不会…………
“来来,饮酒,饮酒,今夜不醉不归……”大堂之上,再次响起马岱爽朗的大笑,以及不停的劝酒声。
半个时辰之后,酒盅从手中滑落,马岱一头栽倒在了筵席上,顿时鼾声如雷。
………………………………
………………………………
夜深人静,当大地陷入沉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