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传奇- 第5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月十九日,卯时。

    紫禁城的大钟被敲响了,这是召集百官上朝的钟声,听上去是那么的凄凉。

    辰时,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

    进入紫禁城的李自成,没有发现朱由检,迅速下达了悬赏万两黄金的悬赏令,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了朱由检,朱由检和他最为信任的大太监王承恩吊死在煤山了。

    危难时刻登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生勤勤恳恳,想着恢复大明王朝的辉煌,最终却是这样的局面,当他卯时敲响大钟的时候,没有一个大臣上朝,这让万分绝望了,被李自成俘获是他不能够接受的结局。

    命令皇后和嫔妃自尽之后,朱由检带着王承恩,来到煤山,用一条白绫结束了生命。

    历史还是历史,在这里没有拐弯,历史上的朱由检,尽管是末代皇帝,却是最让人同情的皇帝,他勤勤恳恳,丝毫不奢华,也不好色,可惜登基十七年,最终自缢而死。

    这是悲剧,更是对后人的警醒。

    段宗奎等人藏匿的地点,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不过凭着本能,他们判断是藏身在地下,每日里有人专门送来吃喝,都还不错,但他们绝不能够随便走动半步。

    段宗奎没有问题,高起潜也没有问题,朱慈烺和朱徽娖也没有问题,甚至年纪不大的朱慈炯、朱慈照和朱慈焕也没有问题,唯一有些麻烦的是朱徽沁,毕竟不到六岁的小女孩,经受了这些惊吓,难免哭泣,好在有高起潜的细心呵护,情况才好了很多。(。)

第八百五十九章 坚定目标() 
三月十三日,郑勋睿率领的六万大军抵达山东德州,杨贺率领的郑家军第二军两万人早就在这里等候了,三月二十日,洪欣涛率领的郑家军第三军四万人抵达德州,至此,郑家军十二万大军全部集结完毕。

    郑勋睿在德州等候陕西郑家军第三军四万人的时候,京城失陷的消息已经传来,紧接着传来了朱由检在煤山自缢的消息,至此,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作为郑勋睿身边的第一谋士,杨廷枢是很着急的,得知京城失陷、特别是皇上自缢的消息之后,他就多次提醒郑勋睿,是不是该朝着京城的方向进军,同时命令洪欣涛率领的第三军四万将士,沿着沧州的方向,追赶大军。

    郑勋睿没有急着赶赴京城,他当然明白杨廷枢的意思,其实跟随征伐的杨廷枢、文震亨、熊文灿以及杨一鹏等人,都透露出来这层意思,就是郑家军尽快赶赴并且占领京城,郑勋睿甚至可以预料,南京的周延儒和徐望华等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恐怕催促的更加急切。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由检已经自缢身亡,大明王朝轰然倒下,天下瞬间变成了分崩离析的状态,此刻能够黄袍加身的,唯有他郑勋睿了。

    郑勋睿是穿越之人,一旦有机会走上巅峰,他可不会极力的推辞,本来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就没有必要客套了,不过现如今的局势之下,郑勋睿关心的不是自己什么时候成为皇上,而是关心北方局势的变化,既然有些历史的步伐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某些事情就必定会发生的,等着这些事情发生,等着某些人丑恶的嘴脸露出来,他才好去收拾残局。

    再说了,北方局势正处在巨变之中。郑家军这个时候突然进攻京城,很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甚至有可能遭遇到李自成和皇太极轮番的进攻,那将让郑家军付出极大的代价。

    郑家军将士也是血肉之躯。不是铁打的,一旦上战场,必定会有伤亡。

    在郑勋睿的印象里面,八旗军这个时候就是比较聪明的,集结在辽东。冷眼观察北直隶的巨变,没有贸然的进攻山海关,一直等到一片石的战斗之后,才大举进入关内,以逸待劳,获取到了最终的胜利。

    所以郑勋睿不着急,安静的在德州等候洪欣涛率领的四万大军。

    三路大军在德州会和,洪欣涛禀报了一路上行军的情况,历时二十多天的行军,洪欣涛严格按照郑勋睿的要求进行。没有与驻扎在河南开封府城的流寇发生任何的冲突,一路上都是急行军,更没有理睬小股流寇和土匪的骚扰,当然这种所谓的骚扰,是小股的流寇和土匪遇见郑家军大军之后,望风而逃,郑家军没有去追杀。

    德州距离京城尚有七百里地,按照郑家军十二万大军的行军速度,大约需要七天到十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郑家军就算是马上出发。前往京城,赶到京城也是三月底四月初的样子了,到了这个时候,京城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三月二十一日,德州码头。

    有关郑家军下一步的作战部署,在码头旁边的一间房子里面进行。

    房屋外面是戒备森严的斥候营和执法营的将士,包括郑勋睿身边的亲兵,没有得到允许,任何人都不准靠近屋子。

    郑锦宏、杨廷枢、文震亨、熊文灿、杨一鹏以及郑家军参将以上的军官。全部都集中在屋子里面,他们要为郑家军下一步的行动做出部署和决定。

    硕大的地图挂在墙上,参将、调查署负责人徐佛家以及游击将军杨爱珍,正在详细讲解调查署获取的情报,徐佛家负责讲解,杨爱珍则是手持木棒在地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

    地图上面已经做出了标记,北直隶和辽东方面所有的军队,在上面都有标记。

    后金多尔衮和阿巴泰率领的十五万八旗军,分别驻扎在锦州和宁远两座城池,吴三桂率领的十余万大军驻扎在山海关,李自成率领的五十余万义军驻扎在京城附近,同时河南与山西部分的义军也正在赶赴京城,人数在十五万人左右,宣府驻扎的朝廷大军在京城失陷之后,已经投降了李自成,目前唯有大同方向驻扎的不足三万朝廷大军,尚未做出最终的选择。

    也就是说,在北直隶和辽东,集结了百万的大军。

    这在历史上恐怕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徐佛家的讲解很是透彻,就连没有多少水平的黄得功都听的非常明白。

    黄得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看上去还是有些紧张的。

    徐佛家讲解完毕之后,退到了郑勋睿的身后。

    郑勋睿对着杨爱珍点点头,杨爱珍马上坐到了桌子前面,拿起了纸笔,准备开始记录了,郑家军召开的重要的会议,全部由调查署负责记录,这是郑勋睿明确的要求。

    首先开口的是郑锦宏。

    “大帅,属下认为,郑家军还是要加快行军节奏,迅速赶赴京城。。。”

    郑锦宏说完之后,杨廷枢等人跟着开口,同意郑锦宏的观点。

    所有人都表态了,包括新任的郑家军参将黄得功。

    郑勋睿的脸色一直都很是平静,静静的听着众人的建议。

    所有人都表态了,就等着郑勋睿拍板了。

    屋子里面安静下来。

    郑勋睿终于将眼光离开了地图,看着众人了。

    “我认为郑家军不要急着行军,开赴京城。”

    屋子里更加的安静了,郑勋睿的决定,否决了所有人的建议,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北直隶和辽东集结了近百万的大军,说起来就是三股势力,其一是以李自成为代表的义军,人数最多,调查署摸到的数据是六十五万人,其实我认为不止六十五万人,因为还有数万的朝廷大军投降了李自成,保守的估计,李自成麾下的大军已经接近八十万人。”

    “其二是以多尔衮为代表的八旗军,十五万人,这个数字是固定的,不过我认为,随着局势的变化,八旗军的人数肯定会增加,而且皇太极会亲自赶赴辽东指挥战斗。”

    “其三是以吴三桂为代表的朝廷大军,大约十二万人左右,驻扎在山海关。”

    “从战斗力方面来说,八旗军最强,其次是李自成,最后是吴三桂。”

    “吴三桂目前陷入到无所适从的境地之中,皇上已经自缢身亡,大明王朝轰然倒下了,他不知道下一步该依附谁,占据山海关是没有作用的,一旦没有了钱粮的来源,他不可能维持很长的时间。”

    “李自成的势头最盛,当然期盼吴三桂能够归顺,按说这也在预料之中,不过我认为李自成目前还没有这个本事,难以笼络吴三桂,李自成占据了京城,麾下近八十万大军,这些人总是要吃喝的,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钱粮维持,调查署得到的情报,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后,没有骚扰百姓,京城的局势还算是稳定,可我认为,这种稳定的局势不可能持久,京城很快就会出现巨大的动荡。”

    “多尔衮率领的八旗军,战斗力最为强悍,不过我想他也不会去触动李自成的锋芒,毕竟李自成麾下的人员太多,一旦陷入到这个泥潭之中,谁都不要想着全身而退。”

    “这个时候,正是几方势力较劲的时候,郑家军若是搀和进去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诸位可以认真想想。”

    “我可以很肯定的说,郑家军的战斗力是最为强悍的,不要说李自成麾下有近八十万大军,就算是百万大军,我们也完全可以打败他,但有一个问题诸位不要忽略了,一旦郑家军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进入到北直隶,就很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各方的目标都要对准我们。”

    “双拳难敌四腿,我不想麾下的将士陷入到苦战之中,那样就算是我们打败了各方的军队,我们也是损失惨重的。”

    “目前北直隶的焦点是李自成,多尔衮和吴三桂都盯着李自成,我们就不要在这个时候转移目标,让自身成为焦点了。”

    “所以,调查署要继续搜集京城方面的情报,务必要详细和准确,十二万大军在德州暂且驻扎,趁着这个时间,集聚更多的粮草和弹药,从南京出发的时候,我就说过了,郑家军是利剑出鞘,既然是利剑出鞘,那么我们进入北直隶之后,就要所向披靡。”

    。。。

    商议结束之后,郑锦宏、杨廷枢、文震亨、熊文灿和杨一鹏等人没有马上离开。

    还没有等到郑勋睿开口,杨廷枢就直接说出了意思。

    “殿下,皇上已经龙御归天,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盼望殿下认真考虑,担起责任。。。”

    杨廷枢说完之后,跪下了,其余人也跟着跪下了。

    郑勋睿的脸上带着微笑,并未扶起众人。

    “五代的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赵匡胤于是成为了宋朝的太祖皇帝,今日诸位也是这个意思吧,不过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郑家军没有占领京城和稳定北方之前,一切的事情都暂时不要提及。”(。)

第八百六十章 趋利避害的嘴脸() 
李自成占领了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这一切都来的太快了。

    占领京城的李自成,听从了顾君恩的建议,善待京城的百姓,不准军士劫掠,同时维持京城的治安,保持京城的稳定。

    此举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甚至有人打出了大顺皇帝万万岁的标语,喊出了口号。

    李自成进入了紫禁城的皇宫,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崇祯元年的时候,他不过是驿站的一名驿卒,不要说进入皇宫,就连来到京城都显得奢侈。

    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了,皇后和嫔妃也自缢身亡了,不过还有诸多的宫女。

    让顾君恩猝不及防的变化,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皇宫仿佛就是一个魔屋,有的人进入里面去,想到的是自身的职责与担待,有的人进入里面去之后,找寻到的是迷失,而且这个过程很快,快的让人反应不过来。

    李自成开始了在皇宫之中的享受,周围有着太多的美女,有着奢侈的生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抵御的,李自成也不例外。

    另外一个变故也出现了。

    占领京城之后的义军,队伍迅速开始壮大起来,投降的官军就超过了十万人,加之李自成从山西与河南调遣过来的义军,总人数超过了八十万,这么多人都是需要吃喝的,都是需要消耗粮草的,顾君恩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无法很好的维持粮饷开销了。

    让顾君恩没有想到的是,进入到京城的刘宗敏和李过等人,想法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认为李自成当皇上是笃定的事情,谁不知道李自成已经进入了皇宫,坐到了御辇之上,既然李自成当了皇上,他们这些人也应该跟着享福了。

    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后,对于大明朝廷原来的那些官吏。没有采取什么压制的措施,凡是三品以下的官吏,继续留任,至于说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都在家中等候消息。

    李自成身边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他需要这些官吏,再说顾君恩也提出了建议,一定要稳住这些官吏,才能够保持京城和北直隶等地的稳定。

    这一手的措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京城在短时间之内就稳定下来了,而且京城的士大夫和读书人,对李自成也不是特别的反对了,除开那些追随崇祯皇帝自杀的官员。

    可惜刘宗敏和李过等人不是这样看的。

    他们觉得进入了京城,就一定要享受,要体现出来义军的权威,再说跟随那么多的义军将士,现在已经占领了京城,若是还保持原来的模样。什么都不能够做,那还有谁会跟着卖命,说不定义军就会散了。

    偏巧这个时候,义军粮草紧张的态势体现出来了。

    皇宫之中的李自成,瞬间就有了华丽的转身,就连他最为信任的顾君恩,也不是每天都能够见到了。

    在乾清宫讨论义军粮饷的时候,顾君恩坚决反对在京城之内募捐,他很清楚募捐的意义,说白了就是在京城之内搜刮钱财。有钱人必定是那些士大夫和官吏,义军刚刚占领京城,根本没有能够彻底稳定下来,此刻需要依靠这些士大夫和读书人。若是将这喜人排斥在外了,那么义军将很难在京城立足。

    尽管这次的争论,以顾君恩的胜利告终,但顾君恩发现,闯王对他的观点好像不是很欣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高兴。要不是他顾君恩费劲全身的气力维持京城的稳定和义军的稳定,闯王说不定已经发怒了。

    忧心忡忡的顾君恩,再次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招降尚在山海关驻守的大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吴三桂的父母及其家人都在京城,只要李自成和义军善待吴三桂的家人,同时给与吴三桂一定程度的许诺,就一定能够争取到吴三桂,更加重要的是,吴三桂率领的十余万大军驻扎在山海关,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李自成倒是同意了顾君恩的这个建议,不过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承诺,那就是究竟给吴三桂封什么官,让吴三桂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要是在以前,顾君恩肯定是能够做主的,可现在他不能够随便做主了,因为李自成进入皇宫之后,最为信任的是家人了,没有多少天的时间,李自成最为信任的已经是李过。

    顾君恩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没有格外的计较,依旧兢兢业业的做事情。

    京城内的文武百官人心惶惶,不知道接下来是什么下场,士大夫和读书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一下子没有了主心骨,就好比是面对狮群等待命运的羔羊。

    在这些人之中,钱谦益算是一个另类了。

    崇祯皇帝自缢身亡,身边很多人都悲伤的痛苦,钱谦益也跟着哭了一阵子,但他很快停止了哭泣,以东林党魁首的身份,开始召集诸多的读书人了。

    钱谦益的观点很简单,读书人肩负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