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还你清白,还不谢皇上?”田国舅不由得瞪了杨立一眼,杨立才回过神来对着崇祯连连磕头,“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杨立被侍卫押下去了,既然还有得查就还有机会。田国舅从这件事上被清流党杀了回马枪,被打得措手不及,他不想再犹豫了,他不想再给对手任何机会,否则下一个杨立就是他自己!
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京南京11()
这匹战马在靠近神坛大门时突然收住马蹄,马上的人奋力勒住缰绳,似乎前方就是一个禁地。
“吁!皇上,将军,这就是南京大捷的信物!”马上人提起手中的一个布袋朝里喊道。
“你说那是信物,为何不拿进来?”田国舅身边一个大臣喝道。
“此乃神坛,此物不宜入内!”马上人应道。众人一听,不由惊讶起来!
唯有杀风微微一笑,显然他已经看出那囊中之物!
“到底是何物,如此神秘?”东方文白也不禁问杀风。
“我猜得没错的话,应该是人头!”杀风轻轻一笑。
此时被押到殿外的刑部尚书杨立微微回头,他瞥见崇祯手持军令状即将宣旨的情景,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阴冷笑意。他心里非常清楚,只要崇祯一下令,朱青和锦衣卫就将面临无法挽回的毁灭性打击。即便自己身陷火器行贿案,只要朱青被斩,锦衣卫断刃群龙无首,弄不好还会门派相争,到时候别说查案,就是内院灭火都够锦衣卫忙活的了,而一旦锦衣卫无暇顾及此案,此案断然会落到刑部自己人手中,这样一来,杨立不过是会刑部休个假而已,等风波一过,势必东山再起。
其实,几乎所有人的想法跟杨立是一样的,没有人想到会有奇迹发生,因为他们已经等了很久了,这最后的时刻,必然是崇祯当众宣纸,以军法处置都指挥使青龙。
所有人都在等待这,宫里宫外,朝廷内外。文武百官等待着崇祯宣纸,宫外的锦衣卫和雀猫山庄的宁儿等人,还有出走尚未归来的陈圆圆,他们都在城门口翘首期盼,他们不奢望朱青突然凯旋出现在城门口,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消息,一个来自南京的消息,即便是战败,也比现在一无所知而担心来的痛快。
可是,没有人盼到什么,城门外依然空空如也,信使按时进宫汇报的情况依然是尚无音讯!
崇祯的承受终于等到了极限,他必须给殿下的人一些交代了。他正襟危坐,端着军令状,手边的案台上,宣布处置朱青的圣旨在静静地躺着。
“军令状……”崇祯开口了,由他亲自念诵自朱青临行前立下的军令状此刻显得尤为庄重和悲壮,这意味和,朱青的罪状铁证如山,只要念完这一份,宣旨治罪,朱青基本上就算是一个死人了。
殿内格外安静,所有人都静静倾听崇祯的意旨,但显然,个人心中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对于田国舅等人来说,他们离胜利越来越近了,崇祯的每一个吐字对他们来说都是如此的漫长。然杀风等人却截然不同,他们只觉得时间从没有过得如此之快,不知不觉间,崇祯就已经把朱青的军令状一口气念完了。而恰恰这一次崇祯算是比以往都慢了许多……
军令状念罢,崇祯扫了一眼大殿上的诸位将臣,迟疑片刻,又拿起了案台上的圣旨!
此刻所有人都不由得又骚动了一下,这个令人揪心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
青龙,为师尽力了,希望那颗杀风丹能救你性命。
看到崇祯拿起圣旨,杀风心中想起了他的爱徒朱青,从早上周旋到现在将近中午,杀风等清流党确实已经尽力了。他们只能为朱青争取最多半天的时间,现在,皇帝就要履行承诺了,他要宣布朱青的罪状,并依令处置这员明朝大将,或许,朱青将成为大明帝国最后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朱青一旦倒下,田国舅等人绝对不会再给锦衣卫翻身的机会,即便仍然保留锦衣卫制度,但是,极有可能像之情的鬼火等人一样,成为外戚专权夺权的工具罢了,至于监察内外,保家卫国,将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王公公,你来吧!”崇祯拿起圣旨递给司礼太监王承恩,他不想亲自念这份圣旨,他此刻有诸多不忍,却又无可奈何。
“遵旨。”王承恩接过圣旨,向前一步打开,扯开嗓子正要念,“奉天承运……”
“报!”正在这时,殿外一声疾呼打破了大殿内紧张的气氛。众人顿时大惊,纷纷回头张望。
“启禀皇上,南京急报!”大内侍卫进殿请示。
崇祯一听,顿时一阵惊喜溢于言表,“快!宣信使觐见!”
“宣南京信使!”王承恩暂时收起手中的圣旨,大声吆喝道。
殿外的信使被宣进殿,朝崇祯就是单膝一拜。
“快说,南京战况如何?”崇祯急切道。
大殿内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着信使,想从他口中尽快得知南京的战况。不料信使愣了一下,摇摇头,“这……尚未知晓……”
听到此话,田国舅顿时冷笑,“呵,敢情你不是南京信使,你是城门守卫。尚未知晓,你报什么!你这不是欺君罔上吗?来人!给我拿下!”
崇祯一听,也气不打一处来,他知道这是杀风的部下,虽然崇祯想给杀风他们多一点时间和机会,但是像这般无理取闹的简直难以忍受,怒喝一声,“竟敢谎报军情,来人,给我拖出去重罚!”
“皇上息怒,皇上饶命啊。末将没有谎报军情啊!”信使惊慌求饶,正要被侍卫拖走,他着急对一旁的杀风叫道,“将军,门外虽不见南京信使踪影,可是,玄风回来啦!”
“玄风?”杀风顿时一惊,他原本也是以为自己手下不过是想替上司分忧才这般扰乱朝堂,但是一听到玄风,杀风清醒了,“等等!”杀风喝令一声,摇着轮椅到大殿中央,对崇祯行礼道,“启禀皇上,玄风乃锦衣卫特训信鸽,这次随朱青拿下,如今玄风回来,一定带了南京消息而来,微臣斗胆恳请皇上稍等片刻,让微臣与手下出去一探究竟!”
崇祯听了杀风的解释,怒气才渐渐消退下来,他点点头抬手示意道,“既是玄风从南京而来,准奏!”
“谢皇上!”杀风回礼,对东方文白示意一眼,对来报的侍卫道,“走,引我等前去看玄风。”
“且慢!”这时,田国舅突然站了出来,扬手制止,继而向前一步对崇祯请道,“皇上,并非微臣不相信几位大人,只是,这玄风到底从何而来,带来的又是否是南京真的情报咱们都无从得知,若皇上准许,微臣愿陪杀风大人走一趟!”田国舅果然老辣,他担心玄风之事不过是杀风和锦衣卫自说自话,故意捣鼓出来的消息,只是为了替朱青熬过这一段时间。所以他要亲自监督此事。
“杀爱卿,国舅的担心似乎也不无道理,你觉得呢?”崇祯还是问了杀风一声。
杀风还礼道,“一切听皇上旨意。”
崇祯点点头,他就是希望看到杀风这把从容淡定的状态,因为这说明玄风确有此事!
“好!既然国舅提出要一同前往,想必诸位爱卿也想看看这玄风到底是真是假,朕也正有此意。王公公……”崇祯对王承恩道。
“老奴在!”
“摆驾神坛,迎接玄风!”
“遵旨!”王承恩应承道,随即转身吆喝道,“皇上摆驾神坛,文武百官同行!”
“臣等愿随我王同行!”大殿上众臣行礼齐呼。
崇祯率领文武百官,从大殿转移到神坛外。
“禀皇上,玄风就在那边。”刚才那信使侍卫指着神坛塔上的一点对崇祯道。
“玄风远在高处,如何唤来?”崇祯疑惑道。
“皇上,让微臣试试。”杀风说着,摇着轮椅向前,拿出一只短笛,突然吹了一曲,曲声悠扬,引得那高台之上的玄风绕塔盘旋数环,俯冲而下,朝杀风身边飞来。
“归来吧归来吧……”杀风收起短笛,甚至左臂,让玄风稳稳地停落在自己的手臂上。
“去,将那信件取来!”田国舅迫不及待地对身边的侍卫令道。
两名侍卫即刻向前,从杀风的手中将那刚取下来的信件抢了过去。杀风竟然忍住了!若是换了平时,有谁敢从杀风手中抢东西那是找死!可是,这会儿朱雀向前欲要制止那两名侍卫竟然也被杀风拦住了,“别冲动,谨防授人以柄。”杀风轻声道。他心里非常清楚,若是他自己打开那信条,想必会让田国舅等人说是作假,现在让他们自己打开,不管内容如何,都能说明是南京信息了,不会有调包之嫌。
杀风轻描淡写,东方文白可不甘心,别说两名侍卫,就是田国舅本人都不该做出这样的举动!东方文白站了出来,将准备把纸条交给田国舅的两名侍卫拦下,“站住!你二人是何等身份,竟敢如此放肆?!”
两名侍卫没想到有人敢拦自己,不由得愣了一下,看向田国舅。
东方文白继而转身对田国舅冷笑道,“国舅爷,既然皇上在此,此信件何不交由皇上亲启?诸位大臣觉得呢?”
东方文白一下拉上了文武百官,即便这里边有不少外戚党,但是东方文白打出皇上的名号,谁也不敢否认了,便都连连点头唯唯诺诺道,“当由圣上亲启……”
“东方大人说得极是,本官这就是为皇上取来的。”田国舅见被东方文白反将一军,只得顺水推舟应道,随即对跟前的两名侍卫喝道,“还不快给皇上呈上去?!”
“是,大人!”
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京南京12()
朱青送走鲨鱼帮回城后,发现史可法已经把郑氏父子监禁起来了!他曾和黑煞、赛时迁等人前去找史可法要人,结果史可法无奈只能拿出崇祯的密旨,朱青等人看罢,只得恨捶桌子,长叹一声,“皇上中奸人之计也!”
虽然郑家军已经被史可法分解出去,但是这一夜,朱青等人也是熬过了漫长的一夜,他们没有去见郑氏父子,说来到底有些不好面对郑成功了。
崇祯此刻却显得轻松了,他点点头笑道,“既是不祥之物,当真不宜进入这神坛,走,咱们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崇祯说着,率先走出了神坛大门,文武百官紧跟其后来到神坛门外。
杀风出到门外,不由得惊讶,他对着马背上的送信物之人不由得赶紧抱拳见礼,“白影大侠!”
“皇上、将军、诸位大人,久违了!”白影从马背上翻身下马,还礼道。白影,山东白莲教二当家。白莲教因为朱青和锦衣卫的缘故改变对朝廷的态度,曾在开封镇压闯军和京城解救紫荆山之危,同样获得朝廷的特赦,双方在紫荆山之难后握手言和,互不侵扰。此次,白影突然前来,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田国舅身边的一名大臣正要指责白影为邪教教徒,可是很快就被田国舅亲手制止,田国舅知道,白莲教虽然曾经与朝廷为敌,可是紫荆山之难后,已经得到崇祯的特赦和嘉奖,已经成为一支民间自卫组织,不管以后怎样发展,现在都不是招惹白莲教的时候,他们不但教徒众多,而且装备精良,除了火铳火器之外,更有战舰十几艘,是当时与锦衣卫联手清剿倭寇之后,朱青留给他们,可以说,白莲教现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部队!
“白影大侠,你方才说这是南京大捷之信物,到底是为何物啊?”崇祯点点头,指着白影手中的布囊问道。
“正如诸位所料,此物正是此次叛军匪首吴良人之首级!”白影说着,一下将布囊打开,正是一颗首级,看样子已经被砍下多时,血色已经变黑。
众人一看,虽早有意料,但不少人还是不由得后退数步,倒是杀风和崇祯往前走去,突然田国舅身边一名将军惊呼一声,“呀!此乃吴三桂之侄吴良人之首级啊!山海关一战,我见过他!”此话一出,便招致田国舅翻眼一瞪,显然,田国舅对他的莽撞颇为不满。
众人一听是吴良人首级,便纷纷议论起来。
崇祯冷笑一声,点点头,“果然是大捷之信物。除了郑家军,吴家军乃此次江南之乱的罪为祸首,如今吴家军连续两名主将被杀,足见南京之危已解!”
这回,杀风欣喜地率先对崇祯抱拳道喜,“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威浩荡,平定江南!”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威浩荡,平定江南!”这一次,文武百官俯首称臣,大声齐呼。田国舅见大势已去,事成定局,只得跟着俯首高呼。
崇祯踌躇满志,昂首挺胸,抬手应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
“要说这次平定江南,首功当归锦衣卫都指挥使青龙!朕万万没想到,短短三天,深陷困境危机的南京竟然被青龙一手化解了,真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朕有此将,真乃大明之幸,百姓之福也!”此时此刻,崇祯丝毫不掩饰对朱青的赞许,任是谁,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三方十几万大军的紧张之势,而朱青竟然做到了,而且从这情报来看,虽然等得令人着急,但是,却是出人意料,能在第三天收到南京的捷报,可见战斗至少在前一天就解决了,而从京城到南京和南京到京城,光是路途又何止这些时日?朱青这一手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了!
如此非凡的能力,纵然是对手田国舅支流都不由得心中暗自佩服,自叹不如。他再一次在心底问自己,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是否是对的?
正在这时,杀风趁机问崇祯,“皇上,既然如此,那青龙的这份处置……”
崇祯听后,转身对王承恩伸手道,“拿来!”说着,他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那封圣旨,亲手将其丢入神坛门口的火炉里,继而高声呼道,“朕要重新拟一份圣旨,犒赏三军,嘉奖青龙!”
“皇上英明!”众臣听后又是一呼百应。
也正是此时,田国舅停止了对自己选择的怀疑,一份圣旨想烧就烧,一个人想杀便杀,想留便留,而且下面的人还不得不紧紧追随,俯首称臣,真可谓一呼百应,威震四方,这就是皇权的魅力所在吧?!田国舅似乎不能满足自己国舅爷的身份了。在他看来,如果朱青站在他这边,他断然对他百般呵护,但是崇祯却屡屡发难于这样的忠臣名将,而且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差点把江山搞砸在自己手中,这样的人为何还能坐在那个位置上?为何还能如此高高在上?田国舅觉得自己的能力远在崇祯之上!他会取而代之吗?!这是所有人都难以意料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只能再次选择隐忍。他跪在崇祯面前,嘴里高呼万岁,心中却是另一番思绪……
“来人,将匪首首级悬挂在城门三日,以震逆流!”崇祯一声令下,吴良人之首级被拿去挂在城门示众!果然,一段时间内,京城乃至全国的一些风波便不平而定了。
但是很快,朝廷内部又起风波了。南京之危已经解除,而对郑家军的意见各有说法。
有的说郑家军已经归顺,而且郑成功为救父兴兵,事出有因,事后又帮助朝廷平定了叛军,也算是功过相抵,若是咄咄逼人,恐怕又会把郑成功逼反了,不如派大臣二次招安,让他们回台湾为国守岛。
但也有的说反叛罪不容赦,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叛乱是绝不允许的,如果不杀鸡骇猴,非但郑家军的势力得不到震慑,恐怕还招致其他地方势力效仿,致大明永远出于不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