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锦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锦衣-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京的战火和炮声就是打在朱青身上的皮鞭,不容他停歇片刻!

    “驾驾驾!”朝着那个火光冲天的方向,朱青带着大明朝最后的希望在马不停蹄地奔驰着。

    怀里的福临和大玉儿颠簸不已。“额娘,我闷得慌!”被夹在朱青和大玉儿之间的小福林轻声呼唤。

    朱青没有理会,他知道,这小皇帝不会被闷死!

    但是大玉儿却心疼地松了一下手,挪了一下身子,想给儿子透透气!

    但是他这一松手,福临便晃了一下,差点掉了出来!

    “干什么?!快抱紧他!”朱青惊叫一声。

    大玉儿只能有将儿子抱紧。

    “驾驾驾!”朱青忍不住抽了一下马鞭,他似乎感觉到追风马的速度有所下降了,“老伙计,帮帮忙,熬过这一关,我给你休息三天三夜,给你上等草料!”朱青边赶马边对追风马喃喃道。

    追风马就是追风马,果然是个听话的小伙伴,是个好讲的老伙计。拔腿又用力蹬起来。速度再一次提得飞快。然这段路凹凸不平,坑洼不断,还不时有巨石横在路边。还好是追风马,若换是别的战马,估计早已中招,然追风马面对恶劣的路况奋勇直前,四蹄文件,但却不免颠簸。而且因为要越过坑洼,跨过巨石草木,马背上颠簸得更加厉害。连大玉儿都尖叫不已。

    朱青紧紧勒着马缰,他是一个骑士,更像是是一名舵手,牢牢掌控着方向和平衡。

    他明显感觉怀里的福临有些松懈,便对惊慌的大玉儿怒喝一声,“不想摔死的,抱紧老子的腰!”朱青并不打算停下来。

    风在耳呼呼作响,剧烈的颠簸从身体不断涌来,为了抱紧怀里的儿子,大玉儿即便有百般顾忌也不得不一下将保住朱青的腰!

    这一抱,果然平稳许多,怀里的小福林也不再颤抖了。

    大玉儿双手紧紧环抱这朱青的腰,头便不自觉地靠在朱青的肩膀上,这让她心中感觉踏实。

    夜色渐浓,路过平地时,偶有片刻安宁,但朱青无心欣赏,他与这个满清的妃子只隔着一个孩子,但是却隔着一个皇帝,或者说,一座江山,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北京的方向,任这个女人的气息和着夜风在耳边吹拂,消散。

第四百三十二章 从前有棵歪脖子树() 
朱青挟持顺治小皇帝福林和大玉儿赶往北京。此时山海关激战正酣,程力率领五万明军挑战山海关十万清军,战斗异常艰难,但是无人退缩。而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进入胶着之战。对于多尔衮和清军来说,入主中原只剩下最后一道城墙了,到嘴的肥肉岂能轻易松口?而对于崇祯和明君来说,汉人政权也只剩下这最后一道城墙了,为了尊严和生命,他们不能后退!

    助攻宣武门的祖大寿久攻不下,而且不断损兵折将,他心中越发着急,他觉得这是因为士兵连续作战,身心俱疲的缘故,所以在又一次进攻受挫之后,祖大寿亲自赶往正阳门向多尔衮请命。

    “亲王!日夜作战,此时又已入夜,敌人居高临下,我军后起之力不足,不断损兵折将,这样打下去,恐怕得不偿失啊!恳请亲王下令我军修整片刻,待将士们吃饱喝足,天色将明时再以破外墙之计攻破内城,较为妥当!”

    按说祖大寿的担心并不无道理,夜里作战确实对清军不利,一来明军居高临下,视线开阔;二来明军中加入不少锦衣卫和大内侍卫,这些人都擅长执行特殊任务,夜战是常有的事儿!

    可是当祖大寿向多尔衮请求暂停的时候,多尔衮只是朝明廷皇宫和辽东方向望了一下,便对祖大寿怒喝一声,“速速将你部兵马集结正阳门,集中火力攻下正门!再有言退及休战者,军法严惩,主将斩立决!”

    一个“严惩”和一个“斩立决”顿时让祖大寿不敢再言休战,看着多尔衮不容商量的口吻,祖大寿低头应道,“末将领命!”说着,便转身朝宣武门奔去。

    来到激战正酣的宣武门,祖大寿怒喝一声,“留守一万兵马佯攻宣武门,其余将士随本将驰援正阳门!”当然,这声命令很快被夜风和战火稀释了,并没能传到宣武门守军的耳朵里。宣武门的守军还一直觉得,攻城清军未曾退去,毕竟还留有万余人,在这晚上,纵使是锦衣卫和大内,也是不好分辨。仍旧是火力不减的抵抗着。殊不知祖大寿已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主力部队调往正阳门助多尔衮攻城去了!

    然而,清军的动静却逃不过正阳门守将杀风的眼睛。他见城下清军忽大部队移动,朝正阳门聚拢而来,便惊道,“不好!清军要集中火力攻打正阳门!快护送皇上回宫!”他这一声是对柳清风说的,当时柳清风正从左侧的崇文门转过来!显然,崇文门的清军也发生了变动,崇文门守将柳清风却比宣武门守将虎子等人老练许多,当即发现发现了清军的企图。他只留两万守军守着崇文门便带领其他将士奔赴正阳门支援。

    果然,刚来到正阳门,杀风便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但是,倔强的崇祯不愿离开!他要跟守军共进退!按说这是好事儿,皇帝亲征嘛,士气大振。

    但是,杀风大喝一声,“清军就是知道你在正阳门才涌过来的!”

    朱青挟持顺治小皇帝福林和大玉儿赶往北京。此时山海关激战正酣,程力率领五万明军挑战山海关十万清军,战斗异常艰难,但是无人退缩。而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进入胶着之战。对于多尔衮和清军来说,入主中原只剩下最后一道城墙了,到嘴的肥肉岂能轻易松口?而对于崇祯和明君来说,汉人政权也只剩下这最后一道城墙了,为了尊严和生命,他们不能后退!

    助攻宣武门的祖大寿久攻不下,而且不断损兵折将,他心中越发着急,他觉得这是因为士兵连续作战,身心俱疲的缘故,所以在又一次进攻受挫之后,祖大寿亲自赶往正阳门向多尔衮请命。

    “亲王!日夜作战,此时又已入夜,敌人居高临下,我军后起之力不足,不断损兵折将,这样打下去,恐怕得不偿失啊!恳请亲王下令我军修整片刻,待将士们吃饱喝足,天色将明时再以破外墙之计攻破内城,较为妥当!”

    按说祖大寿的担心并不无道理,夜里作战确实对清军不利,一来明军居高临下,视线开阔;二来明军中加入不少锦衣卫和大内侍卫,这些人都擅长执行特殊任务,夜战是常有的事儿!

    可是当祖大寿向多尔衮请求暂停的时候,多尔衮只是朝明廷皇宫和辽东方向望了一下,便对祖大寿怒喝一声,“速速将你部兵马集结正阳门,集中火力攻下正门!再有言退及休战者,军法严惩,主将斩立决!”

    一个“严惩”和一个“斩立决”顿时让祖大寿不敢再言休战,看着多尔衮不容商量的口吻,祖大寿低头应道,“末将领命!”说着,便转身朝宣武门奔去。

    来到激战正酣的宣武门,祖大寿怒喝一声,“留守一万兵马佯攻宣武门,其余将士随本将驰援正阳门!”当然,这声命令很快被夜风和战火稀释了,并没能传到宣武门守军的耳朵里。宣武门的守军还一直觉得,攻城清军未曾退去,毕竟还留有万余人,在这晚上,纵使是锦衣卫和大内,也是不好分辨。仍旧是火力不减的抵抗着。殊不知祖大寿已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主力部队调往正阳门助多尔衮攻城去了!

    然而,清军的动静却逃不过正阳门守将杀风的眼睛。他见城下清军忽大部队移动,朝正阳门聚拢而来,便惊道,“不好!清军要集中火力攻打正阳门!快护送皇上回宫!”他这一声是对柳清风说的,当时柳清风正从左侧的崇文门转过来!显然,崇文门的清军也发生了变动,崇文门守将柳清风却比宣武门守将虎子等人老练许多,当即发现发现了清军的企图。他只留两万守军守着崇文门便带领其他将士奔赴正阳门支援。

    果然,刚来到正阳门,杀风便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但是,倔强的崇祯不愿离开!他要跟守军共进退!按说这是好事儿,皇帝亲征嘛,士气大振。

    但是,杀风大喝一声,“清军就是知道你在正阳门才涌过来的!”

    朱青挟持顺治小皇帝福林和大玉儿赶往北京。此时山海关激战正酣,程力率领五万明军挑战山海关十万清军,战斗异常艰难,但是无人退缩。而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进入胶着之战。对于多尔衮和清军来说,入主中原只剩下最后一道城墙了,到嘴的肥肉岂能轻易松口?而对于崇祯和明君来说,汉人政权也只剩下这最后一道城墙了,为了尊严和生命,他们不能后退!

    助攻宣武门的祖大寿久攻不下,而且不断损兵折将,他心中越发着急,他觉得这是因为士兵连续作战,身心俱疲的缘故,所以在又一次进攻受挫之后,祖大寿亲自赶往正阳门向多尔衮请命。

    “亲王!日夜作战,此时又已入夜,敌人居高临下,我军后起之力不足,不断损兵折将,这样打下去,恐怕得不偿失啊!恳请亲王下令我军修整片刻,待将士们吃饱喝足,天色将明时再以破外墙之计攻破内城,较为妥当!”

    按说祖大寿的担心并不无道理,夜里作战确实对清军不利,一来明军居高临下,视线开阔;二来明军中加入不少锦衣卫和大内侍卫,这些人都擅长执行特殊任务,夜战是常有的事儿!

    可是当祖大寿向多尔衮请求暂停的时候,多尔衮只是朝明廷皇宫和辽东方向望了一下,便对祖大寿怒喝一声,“速速将你部兵马集结正阳门,集中火力攻下正门!再有言退及休战者,军法严惩,主将斩立决!”

    一个“严惩”和一个“斩立决”顿时让祖大寿不敢再言休战,看着多尔衮不容商量的口吻,祖大寿低头应道,“末将领命!”说着,便转身朝宣武门奔去。

    来到激战正酣的宣武门,祖大寿怒喝一声,“留守一万兵马佯攻宣武门,其余将士随本将驰援正阳门!”当然,这声命令很快被夜风和战火稀释了,并没能传到宣武门守军的耳朵里。宣武门的守军还一直觉得,攻城清军未曾退去,毕竟还留有万余人,在这晚上,纵使是锦衣卫和大内,也是不好分辨。仍旧是火力不减的抵抗着。殊不知祖大寿已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主力部队调往正阳门助多尔衮攻城去了!

    然而,清军的动静却逃不过正阳门守将杀风的眼睛。他见城下清军忽大部队移动,朝正阳门聚拢而来,便惊道,“不好!清军要集中火力攻打正阳门!快护送皇上回宫!”他这一声是对柳清风说的,当时柳清风正从左侧的崇文门转过来!显然,崇文门的清军也发生了变动,崇文门守将柳清风却比宣武门守将虎子等人老练许多,当即发现发现了清军的企图。他只留两万守军守着崇文门便带领其他将士奔赴正阳门支援。

    果然,刚来到正阳门,杀风便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但是,倔强的崇祯不愿离开!他要跟守军共进退!按说这是好事儿,皇帝亲征嘛,士气大振。

    但是,杀风大喝一声,“清军就是知道你在正阳门才涌过来的!”

第四百三十三章 可怕的谣言() 
夜半无眠而无意间逛到煤山的崇祯万万没有想到,他还会再一次见到这棵畸形的歪脖子树。那或许将是他的生命和大明朝命运的终结点。

    这一夜对多崇祯和明军来说是那么短暂,但对多尔衮和清军来说却是如此漫长。因为一个消息很快就在清军里蔓延开来,让这个黑夜无限延长。

    “听说锦衣卫突袭盛京,盛京沦陷了,皇上和娘娘等人都被俘了!”

    “啊?怎么可能?山海关、宁远、锦州都在我八旗军掌控之内,锦衣卫从哪里冒出来?”

    “谁知道呢,据说青龙还没死。这次就是他带的队。”

    ……

    几个清军围在一起议论着,夜色下,一个清兵游走在清军大营中,蔓延着这个可怕的情报。

    这个人便是梁上君子赛时迁!显然,杀风派锦衣卫出城潜入清军之中散布谣言。

    当多尔衮听闻军中有人散布谣言而气得走出军帐的时候,赛时迁和几个锦衣卫已经偷偷离开清军大营!

    “说!你们刚才在议论什么?”多尔衮部将霍多跟随多尔衮出帐审问几个正在议论的士兵。

    这是一个致命的情报,没有真凭实据乱说,可是要杀头的!几名清兵战战兢兢,没有人敢开口。

    霍多拔出战刀怒指其中一人,“说!不说都得死!”

    不说就是,不如说说看。其中一人突然拜道,“将军,我说,我说。”

    “快说!”多尔衮也恼怒了,他虽然早有耳闻,但是还是希望从这些议论的人口中得出一个较为真实的答案。

    “亲王、将军,据说……据说我们的都城盛京被青龙率领锦衣卫攻陷了……”那士兵越说越抖,霍多的刀还在他眼前晃悠着。

    “继续说!”显然,多尔衮在强忍着心中怒气。

    “这……”士兵犹豫了,他还是懂得察言观色的,他已经从多尔衮梁上露出杀风的怒气。

    “快说!”那霍多提刀恐吓道!

    “是是是……”士兵惊怕,只得继续说道,“据说连皇上和……”士兵瞥了多尔衮一眼继续道,“和娘娘等人都被抓了!”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毕竟刚才的传言只是小范围扩散,现在经多尔衮这般公开审问,盛京被攻陷、皇帝被抓的传言一下在全军扩散开来!

    士兵说后全身颤抖,因为多尔衮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良久,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据何人所说?!”

    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谣言不可能空穴来风,多尔衮要救出这个始作俑者!

    “是……”那士兵一听,赶紧四处寻找,可是刚才跟他们说的那个人已经不见踪影,不知去向了,“那个人不见了?!刚才明明还在这儿的!怎么一下突然不见了呢?!”士兵越说心里越担心,他似乎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果然,多尔衮看着眼前这个士兵说不出传谣者,便冷冷喝了一声,“散布谣言,诋毁大清,扰乱军心,给我斩了!”

    “别别别!亲王,我这也是听人说的啊!”那士兵全身瘫软,扑倒在地,跪地求饶!

    “亲王饶命,我们也是听别人嘴里听说的啊!”跟随那士兵一起的几个人也赶紧求饶!

    “一块斩了!”多尔衮越发愤怒,喝令道!

    霍多举起战刀,手起刀落,几条人命当场呜呼。众人惊恐不已!

    “这是明军为了瓦解我军志气而用的小伎俩,他们竟然信以为真,以讹传讹,扰乱军心,罪无可赦!若再有明知故犯,假传谣言者,有如此下场!”多尔衮指着倒地身亡的几名士兵对全军训斥道!说着,他余怒未消地返回军帐,等待天亮!

    在多尔衮一番杀鸡儆猴之后,清军再无人敢轻言盛京传言,谣言似乎不攻自破,但是表面上平静的清军似乎内心已经有所恐惧,因为青龙带领的那五万明军不知去向,本以为返回山海关,但是在打山海关的时候,并未见朱青所部,青龙带部队去哪儿了呢?

    多尔衮回到军帐中,越想越不安心,他叫来祖大寿和霍多等将领,将自己心中顾虑说了出来!

    “前两天本王眼皮跳的甚是厉害,虽然本王从不相信这种邪,但是,谁能告诉我,青龙带着宁远的五万明军去哪儿了?!”多尔衮烦躁问道。

    众将你看我我看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