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锦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锦衣-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人!摆宴,为先锋营接风!”吴三桂下令道。

    朱青满意一笑,率领先锋营进入山海关。

    本来吴三桂和祖大寿早前就喝了几杯,这会儿接待朱青,怎能没有几杯下肚?酒过三巡,便有些迷离了。

    正在这时,吴三桂要去小解,朱青便也突然离席。

    待到吴三桂小解刚要翻身,朱青便拦在他面前。

    “里面。”吴三桂以为朱青也想要解手,便朝里屋指了指。

    谁知朱青没有进去,他将吴三桂拉到角落。

    “你想干嘛?”吴三桂惊道。

    “嘘”朱青捂住吴三桂的嘴,待他安静下来,朱青便从衣袖里掏出一段宣纸递给吴三桂,便是陈圆圆的守宫纸!

    “这是……?”吴三桂疑惑道。

    “你打开看看。”朱青示意道。

    吴三桂一打开,一股芳香扑鼻而来,再一看,吴三桂心中一惊。

    “这便是陈姑娘的守宫纸,其实刘宗敏并未得逞,陈姑娘为了忠孝王守身如玉。”朱青指着宣纸上守宫砂的印记说道。

    吴三桂听后,心中大喜,差点哭了出来,“没想到圆圆身处险境还想着本王,真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吴三桂借着酒意便用宣纸捂住脸,肆意大哭起来。

    “嘘……忠孝王不怕旁人笑话?”朱青提示道。

    “大丈夫情不知所起,有何所惧?”吴三桂也是性情中人,朱青会心一笑,没想到吴三桂还有如此真实的一面。

    “即便如此,也不要污了这守宫纸才好,这可是陈姑娘对忠孝王的一片忠贞啊!”朱青应道。

    “对对对,你提醒得是,本王要好好保管这守宫纸!”吴三桂应道,赶忙将宣纸收拾好。

    两人又在角落里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待到回到席上的时候,吴三桂突然对祖大寿道,“舅,吃了这酒,你便带兵跟青龙将军去一趟宁远吧。”

    祖大寿听后,大吃一惊,这酒也醒了半分,他瞪着眼睛看着吴三桂。

    “祖大将军,你负责的开路先锋,你不去谁去啊?”朱青笑道,便又往祖大寿的杯子里倒酒。

    祖大寿可不敢喝了,轻声问吴三桂,“这又是为何啊?”

    吴三桂附到祖大寿耳边,轻声道,“时机未到。”

    朱青在这一头自顾自地喝酒吃菜,已然不顾那边甥舅二人的交谈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 驰援宁远城() 
朱青用陈圆圆的守宫纸和刘宗敏的首级暂时稳住了一心想要“清君侧”的吴三桂。又以监军之名督促祖大寿发兵宁远。

    午时三刻,酒足饭饱之后的祖大寿在吴三桂的劝说和朱青的监督之下不得不发兵宁远,祖大寿亲率五万大军开路,朱青以三千先锋营紧跟其后。两队人马驰援宁远。

    此时的宁远,三城门尽破,多尔衮和多铎等人兵分数路涌入宁远城,兵力悬殊的程力和铁面、林白等人只能退守最后一道防线,宁远西门。

    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还好宁远守将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的程力,以十万精锐抗击十倍之师,能撑那么久,已经不易。若是别人,恐早已弃城而逃或缴械投降。但是这几名跟随朱青征战的年轻将领还在做最后的抗争。

    “让将士们再摇摇牙坚持,青龙将军的援军马上就到了。”这是这几天来他们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确实,他们心中的英雄、精神支柱,他们的将军、大哥,此时正在赶往宁远的途中。在朱青的督促下,祖大寿丝毫不敢懈怠,他的五万大军的行军速度比起出关时已经提高不少。

    夜幕降临的时候,援军已经进入宁远地界,此时的宁远还在酣战,战火使得这种城市无法入眠。

    方圆百里外都能看到宁远城火光冲天。没有人知道原本驻守这里的十万大军现在怎样了。但从声势和火光来看,守军似乎正面临着困境。

    “将军,据观察,宁远城三门已破!”一名侦查副将对朱青和祖大寿说道。

    朱青拿着千里眼在城外观察,脸上没有表情,这意味着,宁远城面临真正的危机。

    “青龙,现在该怎么办?打还是不打?”祖大寿问道。

    “打!”朱青冷冷道,那西门紧锁的宁远城里可有他的将士和兄弟,朱青不能丢下他们不管,虽然,一开城门就有城破的危险。

    “如果用巨石堵住西门,或许还能挺上数日。”祖大寿应道,显然他并不想打,对于他来说,城里的那些明军已经没有援救的必要,开城门只会让清军更容易破关。

    “打还有希望,不打,非但对不起明军兄弟,寒了将士的们的心,而且这数日对于大明来说意义不大。”朱青应道。

    “只需数日,关内百万大军即可出关,何来意义不大?!”祖大寿辩解道。

    “大军出关,不用数日,后天即可到达!”朱青对开封援军非常有把握,“而我们打入西门,援助宁远守军,与敌军对抗,远比见死不救撑得久!”朱青很有信心。说着,便拔出战刀,对身边镇外御卫喝道,“镇外御卫听令,立即组织先锋营进发宁远城!”

    “得令!”镇外御卫应道,很快便将三千先锋营组织起来。

    “祖将军,先锋营先去敲门,你看着办。”朱青对祖大寿说道,没等他应答,便高高举起战刀大喝一声,“先锋营,出发!”

    三千先锋营浩浩荡荡地朝西门奔驰而去!

    “报!将军!西门有援军!”正在前线指挥抗敌的程力突然听得守城卫士前来禀报。

    “是哪一路的?看清楚没有?”程力大声问道,说话间,又砍翻了两名鞑子。

    “天太黑,未曾看清,但是领头的背着一口箱子,骑着一头高头大马,甚是威武。”

    “是大哥!”林白在旁一听,便兴奋对程力道!

    “除了青龙将军,恐怕无人由此气魄。”铁面也冷冷道。

    “快去,打开城门,将援军迎进来!”程力命令道,他本想亲自去迎接,但是战事吃紧,他脱不开身。

    “遵命!”守卫领命而去。

    还没等镇外御卫喊话,西门已经缓缓打开!

    “进城!”朱青大喝一声,三千先锋营涌进西门,“前方战事如何?”进城后,朱青问起守城卫士。

    “启禀将军,敌人已经攻破,东南北三大门,现已进逼宁远河,程力将军正在组织将士门死守宁远河,已有几个据点被破,我军正与敌军厮杀。”

    朱青一听,来不及歇息片刻,立即喝令道,“先锋营众将士听令,白刃队为头阵,迅速赶往宁远河协助程将军他们清除越河之敌,一旦敌人退回河道,火铳队和弓箭手先后交替出手!务必将敌人压制在对岸,让守军得以喘息!”

    “得令!”

    “进攻!”朱青一挥战刀,便身先士卒骑着追风马冲锋陷阵!三千将士紧跟其后,向前冲杀!

    此时西门城外,祖大寿的五万大军仍踟蹰不前。

    “将军,我们是进还是不进?”一名副将问祖大寿!

    祖大寿沉思片刻,看着城内一片吵杂和火光冲天,还是咬了咬牙一挥手,“打!”说着,便率领五万大军涌进西门,大军也没有停歇,直接奔往前线。

    “力哥小心!”宁远河边上,正在奋力杀敌的林白突然朝程力大喝一声,但是显然,这一声在乱军之中并未起到任何作用,一道寒光正朝程力的后背刺去,而被三名清军围困的林白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丝毫脱不开身。

    眼看宁远守将程力要被暗剑所伤之时,只听得一声战马嘶鸣,追风马越过眼前一道壕沟,朝程力奔去。

    “嘣”的一声,追风马瞬间将偷袭程力的那名清兵撞飞!朱青从马上一跃而下,挥手就是一刀,那人当即毙命!

    “大哥?!”正在为程力的担心的林白被眼前的一幕惊道了,他惊喜地大叫一声!

    这一声,让备受困顿的守军瞬间看到了希望!

    程力一回眸,激动得大叫一声,“将军!您总算来了!”

    不远处防守另一个据点的铁面也朝这边望了过来,他冷冷地脸上溅满敌人的血,看到朱青来援,冷峻的脸咧嘴一笑,又转头继续拼杀!

    “兄弟们,青龙将军率援军来帮我们了!”林白激动地大喝一声,这一声让宁远河这边沸腾了!

    “兄弟们!杀啊!”朱青没有再多废话,号令一声,便率众杀敌。守军在朱青的鼓舞下,奋力拼杀,朱青带来的先锋营体力更加,当然杀得更起劲。不稍片刻,已经将越河的清军几乎消灭,而还没过河的清军也心有忌惮,只好暂退回岸。

    “火铳队和弓箭手上!”见敌我已经分开,朱青便朝火铳队和弓箭手大喝一声,两队射手摆阵河岸,朝着对岸发射!弹药和弓箭交替射发,很快将桥头的清军压了回去。

    被打散的程力守军得以重整残部,重新组织进攻!

    “亲王!明军火力突然变得迅猛起来,我军不得已已经退出桥面!”一名清兵跑去跟多尔衮禀报!

    本来安坐营帐的多尔衮一听,大吃一惊!

    “何以至此?”原本将宁远守军打得姐节节败退的多尔衮本以为今夜便可拿下整个宁远城,没想到战事突然发生了变故!

    “好像敌人来了一批援军!”

    “不可能!吴三桂已经退出宁远,明军不可能再有援军,即便有,也不可能这么快到达!”多尔衮不敢相信,他纷纷道!

    “亲王,就让末将前去打探一番,看看究竟是何情况!”多铎请命道。

    多尔衮犹豫片刻,才点点头道,“快去快回,本王倒要看看是何人所为!”

    多铎抱拳而去。此时的清军着实被对岸的明军火力压制,退守桥头,多铎,赶到前线,拿出千里眼一看,他在黑压压的对岸里迅速来回搜寻了几遍,才从纷乱的阵地上发现了一匹白马!当他看到白马边站着一人的时候,心中大吃一惊!

    “青龙?!”多铎暗自惊道。就在这时,对岸又突然骚动起来,在明军身后突然又涌出一大波人马!而且,后面还源源不断地涌上来,夜色中,明军黑压压一片,不辨虚实。

    多铎不知那援军便是祖大寿的五万大军,以为都是朱青的部下,便不敢大意,赶紧返回军帐中。

    一进军帐,多铎便惊慌道,“亲王,不好了,青龙……青龙率领大军支援宁远了!”

    “什么?!”多尔衮听后一惊,“你可看清楚了?真是青龙?!”

    “应该是他,白马坐骑,背着一口大箱,手持绣春刀!而且,末将观察了一下,对岸黑压压的一片,不下数十万了,我军已被明军的火铳和弓箭镇压在桥头,不敢轻易过桥!”多铎禀告道。

    多尔衮听后,缓缓点头,他甚是不服气地说道,“如此说来,定是青龙无疑了,除了青龙,每人能挡住本王的铁骑!”

    “亲王!要不要末将率领八旗铁骑冲杀一阵?!”多铎问道。

    多尔衮一听,当即扬手制止,他摇摇头道,“青龙不是一般人,不可轻举妄动!再说夜色渐深,不辨敌情,不可贸然冲杀,以免中了敌人圈套!”

    “是!”多铎应道,他顿了顿,便又问道,“那接下来怎么办?!”

    多尔衮在帐内踱了几步,沉思良久,才下了决定,“暂且鸣金收兵!你亲挑几名可靠的勇士前去打探敌情,看看青龙到底带了多少援军。带摸清敌情后再商议对策!”

    “遵命!”多铎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宁远守将突然听到对岸鸣金收兵!全体将士无不欢呼。

    这欢呼声顿时响彻宁远夜空,多尔衮一听,心中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还好没有贸然出兵,否则定是有去无回!”

    在鼓动全军高呼以蒙蔽敌人之后,朱青便迅速召集宁远守军和援军将领,他必须好好了解宁远情况,以便采取应对之策!

    “我十万守军,如今只剩下不到六万人。末将无能!”程力自动请罪。

    “禀将军,程将军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实在是敌我兵力悬殊,在程将军的带领下,宁远城虽然三门已破,损兵数万,但是也挫伤敌军十万之多。不得已才退守西门,程将军已打算与宁远共存亡了!”铁面平时很少说话,但是这一刻,他却出面替程力说话。可见程力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

    “就是,将军,如果你要责罚程将军,就连林白一起责罚吧!”林白也出来替程力说话。

    “我也是……”

    “我们也是……”

    守军的一干副将也纷纷站了出来。

    朱青一看,便微微一笑,“你们这是要逼宫?损失数万将士,我与诸位一样心痛,但是这就是战争。说实话,你们能撑到这个时候,还能撑下这个局面,已经不易,换做是我朱青,也未必做得到。都起来吧!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想想破敌之策!”

    “是,将军!”程力等人一听,心中一松,脸上一笑,纷纷站了起来。

    一众将领便连夜在城中商量迎敌之策。但是,手握五万大军的祖大寿似乎心不在焉。与程力等人聊得投入的朱青并没有在意祖大寿那一次中场的小解,这导致了他们计划及对策中出现了致命的漏洞。因为祖大寿那一次离场并非小解,而是去见了一个黑衣人,便是多铎!

第四百一十五章 败走觉华岛() 
就在朱青和宁远守将商量御敌之策的时候,趁乱潜入的多铎找到了军心不定的祖大寿。显然他们之前有过联系,才得以在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依然胆敢沟通。

    宁远的战火让朱青一时忘记了祖大寿这个危险炸弹。他果然于今夜爆发了!

    清军不但出手阔绰,而且见面礼也足见诚意。多铎受多尔衮指使,将一旨委任状,一千万两银票还有一封协议书直接塞到祖大寿手中,协议书上罗列着祖大寿归顺清军后的种种好处和待遇。权钱色,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看得祖大寿乐不思蜀。

    看了破败不堪的宁远,再看看对岸士气逼人的清军以及手中这一堆满满的诱惑。本来就摇摆不定的祖大寿这下狠下心要当汉奸了!

    “明日一战,本王定当报效亲王!”祖大寿接受委任状并在协议草案上签字画押!明末一员猛将就这样于今夜变节了。一切显得那么平静,平静得让人可怕。

    议完事后,朱青这才想起离场的祖大寿。待众人离去,他才问起守卫,守卫说祖大寿到河边小解后就回自己的军帐了。

    朱青朝河对岸望了望,平静的河面还是让朱青略显不安。他决定亲自去找一找祖大寿。

    可是朱青刚走到半路,便碰上了祖大寿。

    “祖将军这是要上哪儿去啊?刚才怎么突然就离席了呢?”朱青先打招呼。

    祖大寿似乎并不是很高兴,甚是有些埋怨道,“反正我祖大寿现在是罪臣一个,你们商量好了只管吩咐我一声便是。来到宁远看到此番景象,我睡不着,我要去看看城防,希望明天能挽回一些颓势,多杀几个鞑子,为宁远死去的将士们报仇。”祖大寿说得不温不火,让人感觉像是发自内心。

    朱青见到此番情况,也不好再质问,便点点头道,“那就有劳将军了。诸将商议决定,祖将军的五万大军还是布置在后方,一来让远程攻击先上,二来将军的五万大军初到宁远,要先熟悉一下阵地,免得做无畏的牺牲。”

    祖大寿一听,脸上一笑,“不管是能力问题也好,青龙将军有意优待我军也罢,祖大寿暂且谢过将军了。请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