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那又如何?我陈圆圆不过是他的一个小妾。”陈圆圆想到自己飘零的一声,苦笑道。
朱青摇摇,很很认真地对陈圆圆道,“不,你不知道你在吴三桂心中的位置,大丈夫可以冲冠一怒为红颜!”朱青说起这事的时候,他当然想到的是那段影响大明命运的历史。
但是陈圆圆似乎并不怎么感动,她反问朱青,“那你呢?你会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
“我……”朱青知道陈圆圆这句话的意思,便有些犹豫了。
“呵,我逗你玩的,我知道,我们这几个不论是红颜也好,蓝颜也罢,你都不会让我们出事的,对吗?”陈圆圆很快自嘲道。
朱青只是轻轻地点点头。
“吴三桂虽然一世枭雄,却当真待我真心。说句难听的话,我陈圆圆遇人无数,也就公子你和他吴三桂算是真心待我,别的登徒浪子有谁不是为我的美色而来?女人这一生,总要找一个真心待己之人,否则那一天容颜老去,便是甘尽苦来。”听说吴三桂对自己有几分真情,陈圆圆也很是感激,想起自己被吴三桂纳为小妾,至今尚未以身相许,甚至也不曾在他身边照顾几日,想来便有些愧疚。
“忠孝王如今欲战欲降,如果得知你受轻薄的事情,恐怕无心应战,所以我前来找你,商量对策。”朱青对陈圆圆道。
“既然如此,圆圆是相信公子所言,只是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懂得这般策略?”陈圆圆难为情道。
朱青沉思片刻,犹豫一下,便对陈圆圆道,“我听闻女子尚未婚嫁,臂膀上都留有守宫砂,可一旦破了身子,这守宫砂也随之消失不见。如今也别无他法,要让忠孝王相信陈姑娘为他守身如玉,便只有陈姑娘身上的守宫砂。”朱青也不知道,这守宫砂有无科学,但是在当时,守宫砂作为女子守身的标志是能让人信服的!
“这……”陈圆圆一听,便低下头来,有些语塞了。
朱青一看,便担心道,“怎么?莫非……?”
“不不不。”陈圆圆赶紧解释,“你我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公子却拿守宫砂说得如此轻巧,圆圆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呢。”原来陈圆圆是碍于妇道礼节。
朱青松开了一口气,尴尬一笑,“朱青只顾着想办法,却一时忘了这事儿,朱青并非有意冒犯,还请陈姑娘海涵。”
“瞧你说的,哪有这般客气。圆圆这就给公子看了便是。”陈圆圆说着,便来到灯烛旁边,轻轻挽起衣袖,在她洁白如雪的手臂上,一颗红点显而易见,想必这便是守宫砂了。待到陈圆圆将一只嫩滑的手臂露在朱青的面前,不但她自己都羞红了脸,就连朱青顿时也觉得心跳加速,加上两人都靠在灯烛前察看,烛光将陈圆圆的脸蛋映得红扑扑的,在烛光中分外妩媚。朱青便不禁多看了几眼。
“朱公子?”陈圆圆羞涩地轻唤一声。
朱青这才反应过来,“咳,这……这就是守宫砂吗?”
“嗯。”陈圆圆娇媚地点点头。
朱青从衣袖中拿出一段宣纸递给陈圆圆,“给,你只需将宣纸将手臂包上一圈,这守宫砂便会映在宣纸之上。”
陈圆圆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接过宣纸包在手臂上,但是她一只手怎么都包不好。
“朱公子,圆圆那边腾不出手来,你能帮我一下吗?”陈圆圆问道。
朱青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便接过宣纸,将陈圆圆印有守宫砂的手臂包起来。
不经过碰到陈圆圆那光滑的臂膀,朱青但觉心中一酥,差点将宣纸撕开。
“呵呵呵。”看到朱青紧张得有些笨手笨脚,陈圆圆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想不到纵横沙场的青龙连一张纸都包不好呢。”
“我……我做不好这细活儿。”朱青自嘲道。
“谁说的,你看,这不是包好了吗?”陈圆圆盯着朱青俊俏的脸笑道。没想到,她还能与朱青有这样一段相处的时光。
“好了,打开看看效果如何。”朱青说着,便示意陈圆圆松开另一边手。
朱青将宣纸拿到灯光下一看,满意地点点头,“这下吴三桂应该相信了。”
“公子,怎么样?圆圆没骗你吧?圆圆的守宫砂还在哦……陈圆圆突然靠了过来,眼神一片迷离地看着朱青,嘴角露出丝丝媚笑。
这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但是朱青不能让它说话,因为一旦开口,魂都要被勾走!
“额,有这张纸我就放心了,他可顶得上千军万马啊!陈姑娘,天色不早了,你早点歇息吧,庭审的事,我会安排好的!”朱青将宣纸收起来,便对陈圆圆道。说话间,人已经闪到了门前。
陈圆圆扑了个空,见朱青有意躲闪,便也矜持起来,“那就有劳朱公子了。”
朱青点点头,道一声“晚安!”便夺门而去。
陈圆圆紧跟了出去,但朱青已经消失在长廊里。陈圆圆心中一空,失落地关上房门。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祖大寿原来驻守在京城的五万大军便随他开拔前线。崇祯有意让他戴罪立功,但是这对祖大寿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出征。
朱青已经急报开封让白虎等人率领开封近百万大军前来,开封的虎子也已经率领闯军浩浩荡荡入关。
为了以防闯军有变,辎重营已经早先出发,而且虎子的兵权交到锦衣卫玄武门头领玄武手中,由锦衣卫率领虎子所部,而虎子率领李自成和刘宗敏所部,在将军和士兵上有意错开,一旦出现变乱,也不用碍于情面,直接军法处置!而且虎子的将士已经知道情况,跟锦衣卫不会搞事儿,最能搞事的刘宗敏所部又被闯将虎子亲自率领,多少是要给点面子的。
同时,朱青已经传达京郊野店的辎重营提前开拔,大军虽然还在潼关和开封,但是粮食和武器均不在身上,可以说是轻装上阵的急行军!
指令一发出,朱青唯有等待。但是他在京城并不闲着,锦衣卫的探子已经来报,温体仁人虽在老家,但是却有死忠偷偷出关!
这是一个致命的失误!显然,出关的人是要去传达情报!不是给清军就是吴三桂!
事实很快证明,吴三桂的大军出现了异象!
本来吴三桂就欲战欲降,崇祯一道圣旨把他逼上前线,到了宁远多少能对多尔衮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他跟程力、铁面和林白等人一起守住了宁远最后的大门!可是不知为何,就在昨夜,吴三桂的几十万大军突然撤出宁远!连夜收兵返回山海关!
程力派林白打探之下,才知道吴三桂得知了陈圆圆的消息,正如朱青所说,纸终究是保不住火的,更何况,有人故意点燃了这把火!
“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当得知爱妾陈圆圆被已经招安的刘宗敏轻薄后,吴三桂咬牙切齿,立刻撤军宁远连夜赶回山海关!他以为,陈圆圆在城东村,没有皇帝的允许,外人是不能轻易进入村中的,如今陈圆圆被轻薄,想必是朝廷为了招安闯军而应允了刘宗敏的要求!
“李自成、刘宗敏之流欺人太甚!将士们,明日随本王挥师京城,清君侧!”吴三桂很快就找到了两个反朝廷的借口,一个是报夺妻之恨,一个是清君侧!
吴三桂的举动很快传到了多尔衮的耳边。多尔衮正愁宁远城难破,一听到这个消息,他兴奋不已,连夜让亲信绕过宁远赶往山海关,私通吴三桂!
一想到美娇娘陈圆圆被那个流贼刘宗敏霸占,这一次,吴三桂答应了!宁远城危在旦夕!
第四百一十二章 斩杀刘宗敏()
吴三桂撤兵宁远,企图挥兵北京清君侧的消息很快传到皇宫,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如果说一个吴三桂或许崇祯还不用担心,但是吴三桂撤兵后,他身后的百万清军便可蜂拥而至,如入无人之境,这才是致命的!
“好一个清君侧的借口!吴三桂这是要效仿成祖吗?!”得到消息后,崇祯义愤填膺。
文武百官聚在朝堂,有人主站,有人主和。
助战者建议让祖大寿去打吴三桂!显然这个提议有多愚蠢!祖大寿是吴三桂的大舅,他刚被崇祯降级,这怨气还没处撒呢,让他去打自己的外甥,这不是逼人家反吗?很快,这个办法被否决了。
而主和者却妄想通过金钱美女、加官进爵来缓住吴三桂。这个想法又是多么可笑。殊不知多尔衮承诺给他的可比明廷多得多,显然吴三桂不会吃这一套!
战也不是,和也不是,明廷君臣陷入困局。正在这时,朱青站了出来,他既不主战,也不主和,而是要杀人!杀谁?杀轻薄吴三桂小妾陈圆圆的闯将刘宗敏!
“启禀皇上,末将有一计!不用战也不用和!”朱青从乱糟糟的群臣中站了出来,对崇祯拱手道。
群臣一看,便顿时安静下来,都想看看朱青何以如此口出狂言。
“哦?何计?青龙速速讲来!”烦乱的崇祯眼睛一亮,对朱青扬手说道。
“杀人计。”朱青静静说道。
朱青此话一出,群臣哗然,崇祯也愣了一下。
“杀人计?如何讲?”崇祯惊问道。
“诸位只知道吴三桂挥师京师的原因是清君侧,却不知其中蹊跷。”朱青解释道,“想必大在场的诸位都已经知道城东村**师案。”朱青说着,便顿了顿,观察了群臣的表现,果然这帮人都纷纷点头,**师案乃朝廷大案,岂能不知?
朱青点点头,“好,那我请问,**师因何而死?”
群臣面面相觑,虽知道答案,却无人敢应答。
“为救陈圆圆而死。”还是朱雀应了朱青的话,朱雀一说,群臣便跟着纷纷点点。
“没错,**师因何救陈圆圆想必不用我多说了,我只想问诸位一句,大家可曾记得陈圆圆如今的身份?”朱青接着问道。
这事儿确实有一些大臣并不知晓,但崇祯很快便说出了这个答案,“半年前,忠孝王戍边有功,朕犒赏三军时,吴三桂无意间见到了朕的宫女陈圆圆,朕看得出吴三桂待见陈圆圆,便将陈圆圆赐予吴三桂为妾,可以说,如今的陈圆圆便是吴三桂的爱妾。”
崇祯说完,群臣便明白几分,就连崇祯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这个自己无暇顾及的江南美女竟会引起今日如此风波!
“没错,那么城东村**师案另一个受害人便是陈圆圆!夺妻之恨不可忍,冲冠一怒为红颜。不用说,诸位也能明白此番道理吧?”朱青说道。
群臣一听便纷纷议论起来,无不点头称是,吴三桂要清之人想必便是夺妻之人!
“现在,诸位知道,要杀何人否?”朱青沉沉问道,便看了李自成一眼。
“是……是刘宗敏?!”一位大臣偷偷问道。
朱青突然转身,指着那人应道,“对!不杀刘宗敏不足以平民愤,不杀刘宗敏不足以平军心!”
朱青此话一出,群臣再度陷入骚乱。很快便又分为两边,一边说杀!一边说杀不得!
“皇上!刘将军虽一时失足,可是为了一个青楼女子而损失朝廷一员大将,恐怕不妥啊,请皇上三思!”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便是温体仁的同党,梁大人!
梁大人,礼部尚书,正二品,平阉党之乱后文臣党争可以说有此人大部分功劳,以为不少官吏是通过他这边暗度陈仓入职的。可想而知,当初梁大人和温体仁联手,文臣党争有多恐怖,怪不得温体仁连周延儒都能干掉!如今温体仁倒台,内阁首辅正缺,被崇祯提拔的东方文白虽满腹经纶,但是在官场上还只是初出茅庐,菜鸟一枚。于是,六部纷纷冒头,其中梁大人冲劲最大。
所以梁大人敢喊出来说话,一点都不奇怪,甚至连朱青也早有意料。
见到朝中仍有大臣肯替闯军说话,身为闯军最高领袖,曾经可以与崇祯抗衡的李自成果断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梁大人所言极是,陈圆圆乃风尘女子,岂能因小失大?再说,现金边关告急,虎子将军正率领闯军北上,若此刻杀了刘将军,恐怕会乱了军心,需知闯军中有一半是刘将军所部,若是这些将士乱了军心,铤而走险,恐怕只会有害无利吧?”李自成说着,便瞥了朱青一眼!
见梁大人和闯王李自成此番说辞,便有不少大臣不赞同杀刘宗敏了。群臣意见相左,这让刚看到一丝希望的崇祯再度陷入两难境地。他看了看朱青,这是朱青提出来的办法,自然由朱青来解释。
朱青也丝毫不敢退让,他向前便道,“禀皇上,方才梁大人和闯王等人均反对杀刘宗敏,理由似乎得当,然这不过是他二人偏袒之词!末将以为,刘宗敏非杀不可!”朱青说得斩钉截铁!连杀风都很少看到朱青脸上出现这等怒气和杀气!
“杀与不杀,均须理由,方才他二人已经说了,若要杀人,便请你说服朕和在场诸位大臣!”崇祯似乎也担心好不容易招安的闯军再度反叛,若是那样,恐怕这会儿就更危险了,因为北方战事已经十分危急,开封若再起事,大明恐怕难有应对之力!
面对崇祯的谨慎和李自成等人的反对,朱青虽心中有气却没有表现出来,他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便向前道:“杀刘宗敏理由有三:其一,刘宗敏擅闯大明福地,且行为恶劣!要知道,城东村乃我大明龙兴之地,外人没有允许是不能擅自闯入的,擅闯者,杀无赦!何况刘宗敏闯入村中非但图色而且害命。凭此该杀!”
“其二,刘宗敏轻薄妇女有伤风化,是对百姓的强权欺辱,会让百姓误以为我大明官吏皆为如此秉性,而且其所犯之人乃吴三桂之爱妾,实为清君侧之原由;另刘宗敏所杀之人乃我朝**师,**师乃皇上恩师,能占卜凶吉,逢凶化吉。前阵子天降雨露润我国土便有**师之功。如今刘宗敏却残忍将其杀害,引得天怒人怨。凭此该杀!”
“其三,刘宗敏贵为闯军首领不假,但其所部将士多顽劣不化,京郊野店一战,刘宗敏手下两员大将企图叛乱,均被本将军悉数征服,其所部一半已归附朝廷,即便剩下那两三万人马胆敢闹事,本将军百万大军也能将其轻而易取碾压,不足畏惧。何况如今闯军既已招安,当遵大明律法及军规,天子犯法尚且与民民同罪,区区一个杀人犯岂能逍遥法外?刘宗敏身为将军,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治军以明法度,若赏罚不分明,其他将士效仿,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凭此该杀!”
朱青一口气连说了刘宗敏该杀的三条理由后再拱手道,“皇上,以上三条,哪一条单独说来都能证明刘宗敏不仅触犯了大明法律违反人伦而且也触犯了监军令!如果末将没有记错,监军令乃皇上亲自颁发,并且本朝所有将军均签字画押,立下军令状!由此可见,刘宗敏当斩!”
朱青说完,满朝顿时鸦雀无声,方才还据理力争的梁大人和李自成也难以再有说辞。群臣听罢后良久才纷纷议论起来,又都倒向朱青这一边。崇祯听后,更是振聋发聩,其中**师之死、吴三桂之乱以及朱青镇压之力这几点让他下定了决心,杀!
然正在崇祯正想下令斩杀刘宗敏之时,梁大人又冒死进谏,“皇上,当此之时乃用人之际,皇上何不让刘将军戴罪立功,到时杀退来敌再治他之罪不迟!”
吏部尚书的话竟再一次让崇祯犹豫了,朱雀却不能再让祖大寿之事再发生,如果不杀刘宗敏,三军不服且不说,必定是放虎归山!朱青不能让崇祯再犯糊涂,加之朱青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