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田园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间田园记事-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内心的想法一转,不如他跟着这位专家学学,怎么才能照顾好这些沐浴子在仙气里的桃树。

    “你愿意教我?”蔡曙光换了心思,也不沮丧了。

    “当然,我还要待在这里一段时间,你就跟着我学学。”袁教授说。

    蔡曙光走到他的身边,虚心说:“那请袁教授好好教我,我年纪大了,学的慢,你别怪我。”

    “不会不会。”袁教授摆了下手。

    随后他才想起其他人一样,看了下胡晓雯,抿了一下唇角,不太好意思的说:“我想要在你的桃园待几天,多了解一些这些果树变异的情况。可以吗?”

    胡晓雯当然不会拒绝,只是凭着刚才袁教授指点的两下,就能让整个桃园的产量提升不知道多少。

    这还是他来了不到半个小时看出来的,等到他多待一段时间,还不一定能给桃园带来多大的好处呢。

    “可以的,欢迎袁教授。”胡晓雯笑着说。

    “好,那我就打电话给我的助手,让他给我把帐篷拉过来。”袁教授伸手掏出手机就要打电话。

    “什么帐篷?”黄哲不解的问。

    袁教授说:“就是我用的一些东西,实验器材,晚上我就直接住在帐篷里就行。”

    黄哲赶紧说:“这怎么能行呢!我们可以给您安排地方,没必要住帐篷啊!”

    胡晓雯也说:“是啊,我们最先种植的三十亩桃园那边还有几间工房,地方挺大,足够您用了。”

    袁教授握着电话说:“那就多谢了。”

    能有地方住不用住帐篷当然最好了。

    袁教授跟助手说好了,明天把实验器材都送过来,就挂了电话。

    接着他就拉着蔡曙光说话,向他了解变异桃树的各个生长阶段。

    他们在这边待了很长时间,汤老板这一天还没走,隐约听见说话的声音就过来了。

    “原来是他啊。”汤老板看了袁教授一眼,这么说道。

    “汤老板认识袁教授?”胡晓雯问他。

    “认识,不过没说过话,在别人的果园里边曾经看见过。”汤老板说,“这个袁教授,学识不错

第123章() 
汤老板看胡晓雯对袁教授的事情感兴趣,悄声地在一旁跟他详细的说起了自己知道的内情。。 平板电子书

    “说起这袁教授,他的学识渊博,懂得技术也多。只不过因为人情处事上差点,在农科院没什么好人缘。因为人缘差,也没人乐意跟他一起合作项目,独立的项目袁教授又拉不到投资,也申请不到经费。每日里就做些小研究,天天往乡下跑,做调研。”

    “不过这袁教授在上边的人缘不好,在下边这些果农当中还是挺受欢迎的,虽然他说话不好听。果农们要是有了疑难问题,电话打过去,袁教授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亲自到场。”

    “原来如此。”胡晓雯猜测也差不多这样,就这位的脾气,除非是有天才一般的能力,要不然同事和上司怎么能够容忍得了?

    袁教授拉着蔡曙光终于了解够了情况,天色也已经暗了下来。

    现在的天长,等到他们回到宿舍的时候,都已经八点。

    袁教授原本不想着麻烦这边的村委破费,可是这个点,就算是和桃园的员工一起吃大锅饭,人家做饭的妇女都已经下班回家去了。

    袁教授只好妥协,坐着汤老板的车一行人去了桃花小筑。

    霍红霞早就准备好了,等他们一上桌,凉菜热菜就流水一样的端上来。

    黄哲说是准备工作餐,霍红霞就没有做桃花小筑的招牌,上的全都是一般时节蔬菜――全都是本村种的,和最便宜的鸡肉、猪肉类荤菜。

    就这样的规格,在别而地方也很不错了。再加上本地蔬菜的鲜嫩可口,霍红霞的水平出众,更是让人觉得美味。

    袁教授当然不知道这桃花小筑的主打是菌类、桃花鱼、河鲜,一看这样的席面,就觉得花了不少公家的钱。

    他嘴里吃着,心里过意不去,脸上却是很不高兴的表情。不知内情的人看他这样还以为是不满意,觉得招待太差呢。

    好在刚才在桃园里,这位强烈要求晚饭吃暑期工剩下的饭菜的模样太过让人印象深刻,才没再发生什么误会。

    吃过一顿可以称得上“便饭”的晚餐,汤老板就驱车回去了桃园,晚上他公司的员工还要过来装车呢。

    张胖子这厮没在,他能多抢一些是一些。

    楚大娘给袁教授安排了三号院的房间,胡晓雯对还想客气的袁教授说:“这家桃花小筑也是我明显的产业,您住在这里哪个房间都是一样的,干嘛不让自己舒服点呢?”

    袁教授这才不再坚持,楚大娘亲自领着袁教授回房间休息。

    黄哲和胡晓雯、霍红霞雯聊了一会儿袁教授八卦,这才往家里走。

    霍红霞家的房子主体已经起了一层,二层盖了一半,再有一个半月就可以完工。

    不过等到正式入住怎么也要跑到十月份,等房子干透了才好住人。

    因为是很偏的地方,霍红霞在那里盖房子村里人都没说啥,就是奇怪那么个冷清的地方竟然还盖成了两层,外边还是门脸房。

    胡晓雯开着三马子一路突突突的带着霍红霞回到了自己的家。

    这一路上还好,路灯的灯光虽然稀疏,好歹是有亮。不像是以前,乌漆麻黑的一片。

    “爸爸,你吃饭了嘛?”胡晓雯问听见动静出来的胡新民。

    “我吃过了。”胡新民不耐烦的皱眉,“我又不是孝,饿不死自己。”

    晚上不回家吃饭,胡晓雯就给他打了电话。

    胡新民觉得这母女俩真是爱操心,他是厨艺不太好,不会炒什么菜,可是简单地煮个面条,拌个麻酱面还是会的。

    “胡伯伯你就去店里一块吃饭呗,反正我也是做。”霍红霞笑嘻嘻地说。

    胡新民挥了挥手:“你那是工作,我去也是给你们添麻烦。”

    一次两次还行,天长日久去蹭饭,消耗的是店里的东西,他是个家属又不是老板,太不像话。

    霍红霞偷偷的吐了下舌头,向胡晓雯示意她再次劝说失败。

    胡新民坐在客厅看电视,胡晓雯打算回房间睡觉了,无意中她看见茶几上得烟灰缸里放着烟蒂。

    胡晓雯看她爸:“今天有人来了?”

    胡新民不怎么抽烟,只有在应酬的时候有人递烟,才会给面子的抽一根,他自己平常是不抽的。

    胡新民的眼睛盯在电视上,嘴里说:“啊,你朱伯伯过来了。”

    朱兴文过去是个局长,虽然现在被退休群众接受了,也能跟人家玩到一起。不过平常说点国内国际形势,深入浅出的分析一制内的情况,跟这帮子老头老太就聊不开了。

    好在桃溪村里边还有一个胡新民。

    胡新民好歹也是教育局里边的一个科长,勉强算是个匈,跟他算是有共同语言,朱兴文有时候就回跟胡新民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哦。”胡晓雯一听是朱兴文,就没再多问,直接上楼。

    下边胡新民说:“对了,你今天放桌上的桃子是咱们院子里的?我跟老朱吃着都挺不错的,他临走的时候我给摘了几个。”

    胡晓雯站住了,她不敢置信的回头:“你给他摘了院子里边的桃子?!”

    胡新民扭头,莫名其妙的看她:“是啊,就是咱们院子花池里边的那一棵,我给他摘了有八、九个。”他眉心蹙了蹙:“怎么?你不让人摘?”

    他姑娘不是这么小气的人,种了一千多亩地的桃园,不至于舍不得几个桃子。

    外边那棵树上只有三十多颗桃子,第一年挂果,这个数字算是比较多的。想要给亲友分分尝一尝,都不够分。

    胡晓雯不是可惜那桃子,而是里边的生气。

    她无力的说:“那桃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呢。”

    胡新民不以为意的说:“也就只有你才会这样,别的果农不都是还有点生就摘下来卖?那样保鲜的时间还长点。”

    胡晓雯说:“那是放熟了,不是长熟的,自然口感上有点差距。”

    胡新民摇摇头,无奈的说:“就你将就,我是没觉得有什么差别。”

    他又扭回头去看电视了,胡晓雯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啥都没说就上楼了。

    院子里边的几棵果树都是随家里人吃,胡新民自然不知道要等胡晓雯收了生气再去摘果子,这事儿不能怪他。

    胡晓雯叹一声,谁让那桃子长得太好,也是一种罪过啊。

    这一棵树结出来的果实,顶的上桃园里边的桃子的数倍。不过从总量上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她爸愿意摘就摘吧,就当没有这一棵树的生气好了。

    胡晓雯上楼洗漱睡觉了,却不知道朱兴文这会儿已经不在桃溪村,而是返回了临水县。

    下午他在胡新民那里吃到了这桃子,顿时惊为天人。

    胡新民不识货,朱兴文却是识货的。

    那贡桃已经是一等水果,这棵树上得水蜜桃却可以称得上是特级水果!

    胡新民很客气,见他吃着好,就搬了人字梯去花池里边摘了八、九个。

    朱兴文也没有对胡新民多嘴,这棵树既然被胡晓雯特意种在院子里,说不定就是有点特殊。

    要是朱兴文对胡新民说了,胡新民指不定就改主意,不给他这些桃子了。

    也是朱兴文失了平常心,胡新民就算知道了也不可能做这种出尔反尔的事。

    朱兴文有点太过看重这桃子,胡新民却没放在心上。

    就算是特级的水果,那也是用来吃的。就这么一棵树,成不了气候,不过是给他们自己内部消化掉而已。

    朱兴文最近有点烦心事,这些特级水果说不定能顶上事。

    他远离临水县,跑到这边村子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不光是为了能有玩伴,同时也是躲清静。

    要不然他一个退休干部,县城里边也有干部退休所活动,他不至于一个人也找不到玩。

    朱兴文一辈子干到退休也就是个县城局长,在老百姓眼中已经很了不起。

    可是他家里边,最能干最有出息的却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朱涛。

    因为父亲是公职人员,朱涛小的时候沾光,上的是子弟学校,结交的都是同一个层次的朋友。

    朱涛非常的聪明,又懂得忍耐和克制,****力又强。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就进入了云市的政府部门,从基层做起。

    因为朱兴文的关系,有故交长辈照顾,升迁得特别的快。

    只是朱兴文本身职务不高,结交的朋友也就只能帮助朱涛到这里。

    剩下的完全都是朱涛自己奋斗出来的,他跟了一个好领导,又娶了上峰的女儿,后来仕途顺遂,一路升迁。

    现在已经跑到省城政法部,成了一把手领导的副手。

    朱涛想要继续往上,人脉和资源就有点不给力了。

    最近朱涛找了一个路子,能够跟更上一级首都的人搭上话。他却一直不敢去见面,不知道有什么能够拿的出手。

    太贵重的朱涛不敢送,对方也不一定能看得上,就想着有什么新奇少见,又不落俗套。

    一家人最近一直为这个见面礼的事情发愁。

    胡新民去搬梯子,朱兴文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件事情。

    他抱着桃子,晚饭也没有吃,一路赶回临水县。

    这桃子虽然还没有达到成熟,比起那会儿果实要稍微结实一点,

第124章() 
胡晓雯正睡觉,被玉坠拖起来,在院子当中转了一圈。它吸收了寥寥生气,又钻回去贴着胡晓雯的胸口。

    就这么一下,却这么影响睡眠,着实让人无语。

    胡晓雯天亮起**,干脆把剩余的十几个都摘了下来。

    给表舅一家和大妗子他们送过去几个,给黄哲和陈子嘉分一部分。

    最后剩下五六个胡晓雯舍不得再送人,就放在冰箱里冷藏了起来,说是要等周青过来给她和面面吃。

    就这么点,东分西分分了一个精光,霍红霞胡新民看着胡晓雯一个一个的分桃子,谁都不好意思说再给我来一个。

    这会儿,胡新民就有点后悔昨天的大方了,干嘛摘那么多,摘个五个不,三个多好。

    把村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分到了,胡晓雯才松口气。

    这是她妈妈教的,东西好赖无所谓,有什么都要想着点别人,人情往来不外如是。

    让霍红霞和胡新民帮着送,胡晓雯自己拎着一兜子桃子就上了山,去了台上大妗子家。

    “大妗子,在家没?”走到门口,胡晓雯先喊一声。

    这也是在这边学到的习惯,山上的房子没有围墙,直接就是栅栏。没有门给她敲,也没有门铃给她按,就只能扯着嗓子喊一声,告诉主人有客人上门了。

    “在呢!雯妮儿快进来。”大妗子的声音传过来。

    难得胡晓雯上门大妗子没有迎出来直接让进去,胡晓雯就直接进了堂屋。

    屋里没人,胡晓雯把桃子放下,转身去了旁边一个屋子。

    这边是老姨的房屋,大妗子正在给老太太洗头,手上都是泡沫。

    “洗头呢?”胡晓雯一看,就上手帮忙。

    “你快别,我自己就行,不用你再沾手了。”大妗子抬起手肘拱了她一下。

    胡晓雯被顶住胸口,只好站着,她弯腰子在旁边的盆里边伸手试试水:“这水是不是有点凉了?”

    大妗子怔了一下,说:“那你再倒点热水。”

    总算是找到点事情干,胡晓雯兴高采烈地去拿水壶。

    老姨原本低着脑袋,这会儿也侧过脸来看她。

    胡晓雯笑嘻嘻地凑过去:“老姨,我是谁呀?”

    老姨定定的看了她一会儿,然后笑得满脸褶子:“雯妮儿。”

    “哎老姨,就是我。”胡晓雯欢喜地脆声回答。

    刚回来的时候老姨的老年痴呆症还有点严重,根本就分不清楚谁是谁,每个人都是她臆想当中的人。

    这两年的情况好转了一些,偶尔能认出来胡晓雯。

    年初大舅和大妗子带着老太太去县城做了个检查,医生说恢复成这样很难得。这种毛病一般都是越来越严重,控制都控制不住。

    其实大舅他们什么也没干,就是从水潭取水给老太太喝。

    现在大舅在山上开荒,大妗子一个人照顾家里的田地,平常老太太自己能烧水做饭,扫个院子,做点蓄。偶尔还溜达下山去,去老姐妹家里边串个门,给大妗子一家减轻了好大的压力。

    “雯妮儿你咋过来了,有事啊?”大妗子舀起清水,把老太太的脑袋转回来,给她冲洗。

    “我家院子里边的桃树结了果子,我给你们拿过来几个。”胡晓雯说。

    “哎呦,那感情好,一会儿给你老姨洗一个吃,你老姨最喜欢吃你种的桃子。”大妗子笑着说。

    老姨低着头,声音闷声闷气:“嗯,雯妮儿种的桃子就是好,又甜又水灵。”

    现在桃溪村里边不缺水果吃,专门有摊子卖新鲜的水果。

    想要吃桃子了,就去胡晓雯的桃园,花上几块钱,就能摘上一大兜子。

    因为都是乡亲,才能有这样的实惠。

    现在胡晓雯已经真正的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被他们当成其中的一员。

    有什么好吃的也会想着她,要是胡晓雯看中了自家地里的东西,甚至会摘了亲自送到她的家中来。

    这人缘和地位,可比前两年强多了。

    “你妈妈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