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田园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间田园记事-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底是用灵雾催发出来的,就是不同凡响,她内心感慨

    “你还有多少花椒,分我一半”霍红霞毫不客气的说道

    胡晓雯点头说:“我给你一斤,但是你以后有时间了就要过来给我改善生活”

    “成交”

    院子里的花椒树正是丰果期,结出来的湿花椒果实能晒出七八斤的干花椒来,她自己一个人根本就吃不完这么多再加上院里那棵她以为今年不会再结果的树又长满的果,摘下来又是一堆,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花椒一般都是作为调味料使用,一个正常家庭一年也用不了多少花椒,都到不了一斤花椒虽然调味好,但是过多食用对人体没有好处,除非是重口味的辛辣地域,炒菜的时候只是放上几粒十几粒

    虽然结出来的果实多,但是因为这些花椒是灵雾催发过后的树木长出来的,胡晓雯可舍不得轻易送人想不出怎么处理,胡晓雯只好把这些花椒都放好,反正这东西也耐放

    国庆节黄金假期,除了游人来玩,村子里被叫回来开会的各家男人也不少

    对于胡晓雯要承包三道弯,并且申请土地性质重确定的事情,在村子里边引起了很大的反应幸亏有黄哲给胡晓雯出的主意,由周家人出面村子里的阻力虽然有,但是比起预想到中的要小一些

    那些之前在旅游当中充当民宿的家庭尝到了甜头,胡晓雯扩大果园面积,明年只会有多的人来游玩,到时候他们家里边的收益可观这一部分人是支持的

    另外一部分没沾上光的人,家里边都是条件比较差的,这些人原本保持观望态度

    结果赵贵和黄哲一家一家的去做工作,说等村委收到了承包款和木材款,可以借贷给这些家庭一笔资金,用来改善住宿条件,让这些人的家里边也能招待游客只要以后赚了钱再偿还给村委,或者是今后有集体收益的时候,从里边扣除

    这顿时就让这部分观望的家庭倒向了支持一方

    剩余顽固不化的人家,面对他们尖酸刻薄的话语,黄哲也不跟他们生气争执只是说确定土地是荒山还是林地,吵架是没有用的,也不是看那一方的势力大而是最终由县政府的农发局和林业局、国土局的人来判断

    如果到时候他们还是有意见,可以亲自去为那些树木估价,保证到时候没有人会徇私,损害村子集体的利益

    话头一扯上县政府农发局和林业局,这些平头百姓内心就有点顾忌了毕竟在他们的心目中政府的权威还是很大的而最后说到让他们这些人自己去给山上的那些木材估价,也让他们彻底没有理由再胡搅蛮缠

    村子里边的工作终于终于顺利的做通,黄金周也结束了,送走了霍红霞一波人,胡晓雯家重冷清了下来

    胡晓雯只能每天一边逗猫逗狗,一边等待着重确定土地性质的文件下来这件事情比胡晓雯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连县政府也只能继续往上递文件

    事情一天拖过一天,胡晓雯很是无奈,黄哲也没有办法,只能等下去没办法,政府办事儿就是这样磨叽

    “这个事情,我可以帮忙想想办法”

    有一次两个人正在为这件事发愁,正好过来找胡晓雯的陈子嘉听见了

    “我认识几个叔叔伯伯,应该可以说的上话”

    “这样好吗?会给你添麻烦的?”胡晓雯心中一喜,随后又担忧起来

    陈子嘉认识的叔叔伯伯,肯定不是卖他的面子,而是看在他父亲的份上陈子嘉因为开狗场的事情跟家里边一直不合,他爸爸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连家门都不让进

    陈子嘉为了狗场连女朋友都丢了,指不定他爸妈多生气这会儿陈子嘉跑去借他老子的势,他爸爸肯定要生气

    虽然有这样的忧心,胡晓雯却希望这件事情能够早点解决如果拖到来年春天,耽误了栽种果苗的时机,就又要等上一年了

    陈子嘉淡淡一笑,说:“我还是有几个朋友的只不过,晓雯明年你果园结了桃子,要给他们留出个几百斤”

    胡晓雯桃园里产的贡桃,到最后市场上有价无市,供不应求连他那些有身份背景的朋友们都没办法买到

    胡晓雯一口答应了:“没问题”别说几百斤了,到时候几千斤她都舍得

    要是说整个临水县的土地都重确定规划,这会是一个工作量庞大的工程,真要用人脉解决,指不定陈子嘉要欠下多么大的人情然而陈子嘉的要求没那么大不用整个临水县,就只用桃溪村做先例,先批一个试点这点面子这些人还是给的

    有了各方面能够说得上话的人推波助澜,慢吞吞走程序的文件快的被审批完毕,整个事情步入了快车道十月下旬,就有一个工作组跑到桃溪村来,实地进行观测

    来的都是一些技术骨干,满大山的转悠了一天,很迅的就确定了属于林地的范围,属于荒山的范围,出具了一份正式的文件

    结果出来了之后,这份文件被张贴在村委大院外边的板上除了村北通往桃源村的那个方向是林地,其他的地方都属于荒山,其中当让包括三道弯的范围

    面对着这样的结果,村民再无疑问争执,胡晓雯承包三道弯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事情办成了,胡晓雯非常兴奋她快的拉着赵贵和黄哲敲定了承包三道弯的合同,这一签又是七十年

    只不过这一回,赵贵不再给她优惠,允许她一年一交承包费,而是改为正常的五年一交承包费

    这让胡晓雯有点措手不及

    9261314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第39章() 
测量过后三道弯的土地刨去桃园的三十亩,共计有两千三百三十亩。。 平板电子书每亩地按照他们省承包荒山的价格为一年二十五元,五年一下交就是三十万左右!

    三十万她不是拿不起,而是之后还有木材费,这就让胡晓雯有些吃力了。

    这是黄哲之前也没有想到的。一时之间村委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赵贵一脸沉重的说:“晓雯,你也别怪叔。这次跟之前承包果园的时候不一样了。”

    那个时候是因为急于摆脱这个鸡肋桃园,村子里通融才可以一年一交承包费。按照正常的承包合约,都是五年一交,最少也要三年一交。

    “之前开会的时候,为了说动那些中立的人家,答应了要借钱给他们修缮房屋。另外几家管事儿的也同意把周家、赵家的祖屋,还有蔡家的祠堂加入到村子里边的旅游计划里。他们的条件是翻修钱一样从承包款里借贷。”

    周家、赵家的祖宅都是大屋,当时用的好料子,地基打的结实,房梁用的木材也是能够用上百年的上好木料。需要修缮的地方有脱落的墙体、腐朽的门窗,以及碎裂的瓦片、漏雨的屋顶,另外就是屋内的有点塌的土炕――重点是这个土炕。

    整体来说外观条件不错,内在住宿环境糟糕,比那些条件差到达不到招待客人的十几户好不到哪里去。之前赵贵和黄哲就没有把这两家的大屋算作在内。翻修这两家大屋的钱,都够修别人家四五家了。

    另外就是这蔡家的祠堂了,这钱要是出了,到时候谁家来还?

    这个事情还有的扯皮,内情赵贵不好跟胡晓雯黄哲讲,他这个村长也不容易啊。

    胡晓雯在最初蒙了一会儿之后,就冷静了下来。她想了想,说:“我明白,就按照正常的程序来走吧。”

    也是她自己想的太简单了,竟然一直按照一年一交的模式来考虑,活该遭受这样的措手不及。

    黄哲担心的看了她一眼,胡晓雯笑起来,说:“放心,我会搞定的。”

    事情有变,胡晓雯打算变通一下,她先跟赵贵签署了一个合同意向书,正式的合同等到她筹备到足够的钱再来正式签署。以防有人跑来突然抢地――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

    离开了村委大院,黄哲问她:“你打算怎么办?贷款?”

    原本胡晓雯就打算用桃园抵押去银行贷款,她还以为不需要这样做了,结果还是得去贷款。胡晓雯点了下头,黄哲说:“我帮你一起跑吧。”

    胡晓雯勉强笑了一下说:“别,这件事我自己来办。你跟赵贵叔的事情还多着呢,那么多家翻修等着你去做预估。”

    黄哲想了一下,他确实抽不出时间:“让子嘉陪你去,那小子整天跟个宅男一样,在这么下去一点富二代的气质也没有了。”

    胡晓雯笑出声,拍了他肩膀一下说:“你就别操心了,我自己能办妥的。”

    这件事情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经济实力还是不够。除了贷款之外还是多准备一些钱,以防万一,她再也不想遇见今天这样措手不及的情况了。

    胡晓雯初夏的时候从桃溪里边捉了很多的鱼,这些鱼过了几个月在玉坠空间里边被养的膘肥体壮,也是这些鱼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他们省的人都爱吃鱼,尤其喜欢吃野生鱼。现在市场上****的野生鱼价格一斤有二十元钱,也有一斤三十多的,这都要看野生鱼的品质。有人说是野生鱼,实际上就是用肥水喂出来的。虽然长在湖泊里,却是人工投食喂养,并不算真正的纯野生。

    胡晓雯从桃溪里边捉到的这些,因为溪流的宽度和深度没有什么太大的鱼,是一些十斤上下的纯野生鱼。可以按照市场上野生鱼类品质最高的去卖,再加上这鱼在玉坠空间里边养过一段时间,只能更贵。

    她的这鱼经过高级吃货霍红霞的鉴定,马路边上摆个摊子卖上四十五到五十五一斤不成问题。当然,前提是买鱼的要识货。

    有霍红霞的话,胡晓雯想要筹措资金的时候首先就想起了这些鱼。

    胡晓雯把给自家淘淘还有那只花猫喂食的工作拜托给陈子嘉,自己则打算去一趟省城,把这批鱼卖掉,筹措一笔资金。

    胡晓雯没有跟家里人说这件事,虽然她知道只要她开口,家里肯定会想办法给她挤出一笔钱。起步困难的时候,胡晓雯还可以厚着脸皮去找爸妈借,而现在手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她就不能再这么干了。

    胡晓雯去了省城之后,跟在云市时一样租了一台活鱼运输车,用意识从空间当中捞起两条大鱼做样品,就开着车向着省城的水产批发市场开去。

    省城有一大两小三个水产市场,现在胡晓雯去的就是最大的一个。

    她把车开进了批发市场外边的停车场上,锁了车门,走进了这栋两层的建筑内。水产市场里有着南来北往各地的水生产品,为了保证鲜活,很多摊位的水池子骨碌碌的冒着气泡给鱼类充氧。空气当中充斥着潮气,还有各种鱼腥味混合的奇怪味道。

    也有的摊位上寒气四溢,雪白的冰层上放着一排排的冷鲜冻鱼。胡晓雯眉毛皱了一下,从这些摊位跟前走过。

    市场上摊位卖的鱼类大多数都是养殖户养殖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打着野生鱼的名号。只是这些鱼身上的色泽比起胡晓雯空间里边的黯淡很多,鱼也呆呆木木的,不怎么游动。

    胡晓雯问了一下,这些野生鱼的市驰在三十块至三十五元一斤不等。

    她在这个水产市场转了很久,一开始她想要把空间里的鱼批发出去,但是问了好多商家,这些人要不是有固定的货源,要不然就是欺负她眼生,价格压的很低。

    胡晓雯心里被弄的火起,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商家。她离开这个水产市场,又跑了另外两个更小一些的地方。之前的市场地点还是一栋楼,另外两个小的则干脆在一个菜市场的角落占了一片摊位,气候可小多了。

    这两个小一些的市场可消耗不了她这么多的鱼。

    胡晓雯想了一下,干脆调转车头,在导航系统的指引下,来到郊区的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胡晓雯知道这个地方是因为这是省城最大的蔬菜批发地,她以前租房住的地方小摊贩都会跑到这个地方来进货。

    这个农产品市场不只是卖蔬菜,另外还有水果,粮食、食用油,以及各种肉类。

    胡晓雯顺着分类,终于找到了这边卖鱼的地方。这里卖鱼的跟肉类挤在一起,没有专门规划出来一块地方。别看这地方不大,每天的走货量去不小。

    批发市场真正热闹的时候是凌晨,现在这会儿都收摊回家了,只在地上留下了水渍的痕迹还有一些残余的鱼鳞。

    胡晓雯在郊区找了一家干净的旅馆住下,第二天凌晨早早的起来。这个时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灯火通明,人来车往,比起有些清冷的白天热闹多了。

    胡晓雯去卖鱼的地方看了看,那里面对面摆着两排简易水池,里边的鱼活蹦乱跳的。摊位旁边停着活鱼运输车,伙计手里抄着一个大网兜,技术娴熟的一条一条的把鱼从水池里捞出来,翻转手腕一抖,那鱼就落进活鱼运输车里。

    胡晓雯看着这些车,有的上边写着某某超市,也有的上边写着某某酒店,看到这些车,她终于有了一点信心。

    昨天碰了好几个钉子,让胡晓雯不再向着把她的鱼批发给鱼贩,她改变主意打算找一个合作者。

    她从黑漆漆的凌晨转到天蒙蒙亮,整个市场开始消散,才终于锁定了一个目标。

    那是一个市城落的位置,摊位上一个简易水池,水池里边空空如也,只在摊位前边铺着一块塑料布,上边堆着一些刚死掉的鱼。

    摊位后边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坐在一个凳子上缩着脖子玩手机。

    “你是这家的老板吗?”

    年轻人抬头看胡晓雯:“我是,你要鱼吗?”

    胡晓雯微笑道:“不,我有一笔生意想要与你谈谈。”

    年轻人的名字叫做文利勤,上有父母,下无子女,至今单身。他的成绩一般,上了一个三流大学,随大流学了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光荣下岗。

    他父母都是双职工,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也不着急找工作。游手好闲了两年,被他爹一脚踹出了门,拒绝让他继续啃老。

    文利勤为生活计,四处打工,机缘巧合之下跟人倒腾了一下海产品,发了一笔小财。后来他自己盘了一个摊位干起了批发水产的生意。

    但是他没有稳定的货源,实力又不够雄厚,常常是卖三天歇两天,勉强不赔本而已。

    后来这酗问胡晓雯,怎么就选了他做合作伙伴。胡晓雯说的很坦然,别人家都热火朝天的,就他哪里冷冷清清,摊位前摆的还不是活鱼,一看就知道进货渠道有问题,经营不善。

    胡晓雯跟文利勤的合作,由文利勤提供场地,胡晓雯提供货源,双方二八分账。

    当胡晓雯把作为样品的野生鱼亮出来,文利勤就知道自己终于开始交好运了。他在水产这一行做了三年,眼光还是有的。

    这野生鱼的品质非常的高,跟对方合作,他不会吃亏。反正也抢不过周围那些老鱼贩的货源,干脆就跟这个人一起卖野生鱼,说不定能打开一个新局面。

    9261314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第40章() 
头一天凌晨,胡晓雯早早的就开着活鱼运输车把鱼拉过来,俩人充满信心的守着摊子。。。

    期间倒是有人来问,但是那五十块钱一斤的价格吓退了不少人,一直坐到天亮也没有卖出去一斤鱼。

    这出乎意料的情景让胡晓雯跟文利勤都有点沮丧,该怎么才能把鱼卖出去呢?

    不是胡晓雯的鱼不好,而是这鱼太贵,超市和一般酒店进货的价格是有一定范围的。这鱼跟桃子还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