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远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踏歌远行-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的右手受伤了?”

    听到这句话的杜蘅就反应过来了,叔祖似乎又发现了什么。她的手受伤了?叔祖有看她练剑?

    竹青低眉伏肩,却不惊讶,因为就是他早上看到阿蘅小姐练剑,发觉不对,猜测阿蘅小姐受伤了。这才告诉了先生,先生是最为重视阿蘅小姐的。

    “噢,是啊,叔祖也知道我跟着我爹上过战场,难免被刀剑所伤。”杜蘅说的平淡、漫不经心。

    “伤在哪儿?”

    杜蘅指了指自己的右肩。

    “还能再执长剑,看来恢复的很不错。”杜华生慢悠悠地道,“是闻起治的。”

    “啊,”杜蘅有些反应不过来。

    “也只有阿起的医术了得,不然你的手早废。”

    “不,不是,”杜蘅立马想要反驳。

    刚说完这话,杜蘅立马想捂住自己的嘴,她防这防那,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嘴。

    杜华生轻轻一笑,“阿蘅,不要急着否认,想清楚来,你要说的是什么。”

    杜蘅心想自己已经露出了破绽,再掩瞒也无济于事,但是可以说一半留一半啊,剩下的让叔祖去猜吧,猜对了算他的,猜错了也就是那样了。

    “叔祖,我并不知道为我治疗手臂的是谁?不过我的右手确实基本恢复如初,只是我的手废了,剑招也使不出本该有的威力。”杜蘅又恢复原来的淡定模样。

    “他总是放心不下你的。”杜华生一句话两个意义。

    杜蘅假装露出疑惑的深情。

    “你懂的就懂的,你不懂,我怎么说对你都是故事。”杜华生深深的看了杜蘅一眼,最后一句话几不可闻,“毕竟你这么像阿姐。”

    “叔祖,故事也很好听啊。”

    “竹青给郡主倒茶,”杜华生吩咐竹青,后面的话确是和阿蘅说,“小蘅草儿,竹青的煮茶功夫可是越来越好了,你可是要好好品尝一二。”

    杜蘅从善如流,双手从竹青的手中接过茶杯,因为知道杜华生若是想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听,都偏的一个不落的告诉你,若是不想说,无论是谁,都不能从他的嘴里敲出一个字。

    杜蘅捧着茶,闻着这悠悠茶香,一道热流进入胃里,杜蘅忍不住叹了口气。

    “从今日起,你就同我一起去上课吧,帮我捧着书,按理来说跟在我的身侧,也能学个一二,也不坠了你是我弟子的名头。”

    听到杜华生这说辞的杜蘅猝不及防,被嘴里的茶水一呛,咳了出来。

    杜蘅接过竹青递来了帕子,擦了擦嘴角,“叔祖,我可是威名在外啊。”

    杜华生斜睨了杜蘅一眼,笑而不语,好似风华在起,杜蘅才发现世人绝不吝啬对一个人的夸奖,正如绝不手软对一个人的抹黑。

    竹青低头笑了笑。

    上午,杜华蕴吩咐人送来了笔墨纸砚,他把杜蘅托付给了杜华生,让他监督杜蘅每日至少写六张大字。

    这让杜蘅顿时黑了脸,这简直像是在抹黑,等到杜蘅写出了一大张之后,杜华生好生的瞧了瞧,一眼看出了杜蘅的字写的不好的原因。

    “你试着用左手吧。”杜华生提议道。

    杜蘅抿唇一笑。

    中午时分,杜华生和杜蘅一起吃饭,圆桌上都是杜蘅爱吃的菜,清蒸鲈鱼鲜香味美,酥烂的东坡肉,蒸凤爪。。。这些菜一道道上来杜蘅才发现可能每个人的疼爱方式都不同吧,有的浅显易懂,有的却埋在细节里。

    她的眼眶微微湿润,几乎想把每道菜都吃干净。

    午睡过后,她便跟在杜华生的身后一起去黎山书院上课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课() 
杜蘅由着梅落帮她打扮好,一袭青衣,外头再罩上一件薄纱,梳了一个双髻头,一副清丽可人模样,大改前日杜蘅来的样子,从英姿勃勃转换成了清透佳人。

    杜华生看见这样的杜蘅,笑语道,“这才有一点女儿的样子。”

    杜蘅听到杜华生的说辞,还特意提起裙摆在他面前转了两圈,一颦一笑,风姿绰约。

    杜华生微眯着眼,有些失神,他似乎又看见了阿姐在他面前的笑语。

    “走吧,”杜华生嘴里轻飘飘的吐出一句,转身带步离去。

    杜蘅带着梅落,和竹青一般跟在杜华生的身后,沿着石板路,慢悠悠往前头的黎山书院走去。

    杜蘅很喜欢这种感觉,漫步于这漫山的绿色之中,石板路两旁花儿众生,凭白让人生出几分欢喜。

    长长的石板路七转八弯之间没入一间院楼之中,一行人步入其间。

    杜蘅颇为奇怪,她记得原来来是从未到过这样的地方的呀,这黎山书院也总是再不断的变化,哪有什么一尘不变的东西。

    “需要休息一会儿吗?小姐,”这句话却是竹青对着杜蘅说的。

    “不用,走吧。”杜蘅想行军作战时,几十li路都能走下来,这么短短的一程,对于她真不是什么,竹青又不自觉的将她当成普通闺阁里的小姐了。

    杜华生似乎别有他意的看了竹青一眼,嫌弃竹青自作多情。

    杜华生让竹青和梅落在隔壁的厅堂里等候,带着杜蘅步入屋子里,给杜蘅安排了一个侧边的位置,便闲适的等着学生们来。

    杜蘅却突然觉得这样像是在前世上大学的日子,一堂课上完,接着去另一个屋子上另一堂课。

    不一会儿,便陆陆续续有学生进来,学生们初进来,还在感叹今日先生来的特别早,下次自己一定早再提早一些,怎么能让先生等自己呢?

    一转头却看见在侧边坐的闲适正在翻书的杜蘅。

    甫一吃惊,差点没退出屋子,可是再看看,前头的位置,明明就是先生坐在其上,自己并没有走错屋子啊,在看到先生对自己点点头,才毅然决然进了屋子。

    人渐渐多了起来,因为还没到上课时间,相熟的人就互相询问,坐在侧边的那个姑娘是谁。

    就有人认出了杜蘅是昨日午时出现在书院门口的姑娘,昨日便有传闻说那姑娘是杜家的远房表小姐,十分的美貌。

    今次这姑娘出现在这课堂上,真是如传闻所叙,貌美如花,却又不像江南女子一般带有柔弱的气质,自有一股英气在内,两种感觉想结合,真是独具一番特色。

    杜华生上课前,用一句话简单的介绍了杜蘅,“这是我新收的女弟子。”

    众人都讶然,什么时候听过杜先生还有收女弟子?早知道杜先生还收女弟子,赶紧让自家的姐姐妹妹来拜师啊,杜先生的名头一拿出去,还愁嫁不出去吗?

    都说女为高嫁,男为低娶,是为杜先生的女弟子,怕是都能嫁进宫里去吧。这样的女子为何不先下手为强?

    想到这里,大家都对杜蘅有了想法,人长得好看,颜色艳丽,还受到杜先生的青睐收为弟子,且为杜家的远亲,虽然可能出身不怎么好,但对于课堂上的有些学生,甚至是官家子也是有不一般的意义,特别的是如若是能得到杜先生的鼎力相助,那就更好了。

    杜华生照常接着往下讲,一节课的时间过去的很快。

    下课了,杜蘅就跟在叔祖左右一起回去了。

    众人都觉得没有机会上前去认识这姑娘,都期待着下节课,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认识这姑娘。

    “阿蘅,你道我这课如何?”杜华生问道。

    “我觉得呀,叔祖讲的十分的好,引人入胜,”杜蘅不遗余力的捧着杜华生,再触及到杜华生那瞥过来的眼神,又改嘴道,“主要是他们接触的还只是科举所要求的,读书有了目的,就不会取得相应的快乐了。”

    杜蘅想要表达的意思呢,就是叔祖是以读书为读书,所以才能读出乐趣,这样才能从同样的书中讲出那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而学生都是以读书当作考取科举的媒介,怎么能用相同的心思去读书呢?

    杜华生好似听懂了,点点头,“那你呢?我看你在一旁写写画画着什么?”

    杜蘅神情一顿,想要打哈哈过去。

    不想杜华生长手一伸,从身后拿过梅落捧着的杜蘅的东西,抽出一张纸,上面是杜蘅画的一群鸭子,跟着一只老母鸭?

    杜华生有些嫌弃的拈起纸张,“你画的真丑!”

    杜蘅遭到嫌弃却没什么感觉,自知自己的随笔涂鸦怎能入了叔祖的法眼,“怎能和叔祖相比呢?”

    杜华生把东西递给梅落,一甩袖子走了。

    杜蘅却拿着自己画的画问竹青和梅落,真的有那么丑嘛?也有小学生的水平了。

    梅落和竹青倒是不好说些什么,只道杜先生看过的名家的画作多,自己也擅长,才会如此嫌弃。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陪同() 
晚间,杜蘅答应了老夫人要陪她一起吃饭的,杜蘅没在粹院停留多久,就去了宜山居。

    杜蘅由着梅落带着,白天时候这段路和夜晚烛光从灯笼中的路又是不一样的,曲折之间,绕过假山,穿过湖水,走在长廊上,似乎杜蘅又回到了小时候,她跟着五表哥在这里嬉闹,一转眼五表哥也娶妻,生子想来也就是这一两年内的事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他们都长大了,只是要面对的东西从来都没有减少过。

    步入宜山居,就看见大丫鬟菊芳在屋前等着。

    菊芳一看到杜蘅和梅落的身影就笑开了,“阿蘅小姐可算来了,老夫人都念叨好多遍了。”边说着边把帘子打起来,迎着杜蘅进入屋子。

    菊芳高声喊道,“表小姐到了。”

    杜蘅提着裙摆,也不管屋内还有什么其他人,跑跳着来到了老夫人的身侧,杜蘅控制着力道,几乎是扑进了老夫人的怀里,“阿蘅来迟了,外祖母可是想阿蘅了。”

    老夫人一把抱住杜蘅,“我的乖孙儿,慢点儿,慢点儿,你还是住到我这儿来吧。”

    身旁人笑道,“祖母,可是见了阿蘅,就忘了我们了。”

    杜蘅听到那声音就知道是五表哥杜承颐来了,也不脸红,从外祖母的怀里笑嘻嘻抬起头。

    “倒是让五哥五嫂笑话了。”

    “觉英刚刚还道,让他媳妇儿陪着你呢,我道是觉得很好,如儿比觉英有条理多了,让她带你多走走,多陪陪你,多出去玩玩,别整天学着你叔祖就尽是关在屋子里,”老夫人把刚刚杜承颐的建议说给杜蘅听。

    杜蘅笑着应声,“好,多谢五哥,有劳五嫂了。”五哥还是一如从前,总是用心对她好。

    杜承颐对着杜蘅眨眨眼,表示他这提议不错吧。

    吃完饭之后,杜蘅同杜承颐夫妇一起从宜山居出来。

    “五哥,谢谢你了。”杜蘅颇为感激的说道。

    “阿蘅,你是我妹子呀,我不对着我的妹妹好,对谁好呢?”杜承颐却不放在心上,大大咧咧的说道。

    “阿蘅妹妹,我明日去找你吧,”岳前如接着说道。

    “扫塌欢迎啊。”

    杜承颐夫妇的院子和杜蘅院子的方向不相同,就在路口互相别过。

    ***

    “阿夏,你今天可真是可惜了,没有去上杜先生的课,杜先生今天带着他新收的女弟子一同去上课了。”

    “你说啊,真是没听过有哪个先生还有收女弟子的,听说这个女弟子就是昨天那个由着房总管亲自来相迎的杜家远房表小姐。”

    “长得可真是貌美如花啊,大家可是争相打探消息呢,我看你啊,倒是可以去试一试,”和林半夏住在一间房的黄生,双手枕着脑袋看着屋顶对着林半夏说道。

    回答他的是林半夏的一阵咳嗽声。

    林半夏觉得自己的咳嗽声几乎就没有停过,明天应该上书院的陈大夫那去看看,听说他善治咳嗽。

    杜蘅给的药他大部分都给了他的兄长,那小部分的药也被他用完,不然何苦他这几日都错过了夫子的课程。

    本来也该好的差不多了,就是这咳嗽,一咳就停不下来了。他怎能去课堂上影响其他人听夫子,先生讲课呢?

    黄生所说的什么杜家表小姐,他不感兴趣,可是他感兴趣的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让杜先生收为弟子。

    只能盼着这病赶紧好起来。

    阿昌也十分的苦恼,少爷这病也好久了,可是这咳嗽总好不了,今天还特意炖了冰糖雪梨汤,也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

    第二日一早,杜蘅如同昨日一样,早起来练剑,练了小半个时辰,舒展了全身,吃了早饭,便去了杜华生的书房。

    问了杜华生几个有关于昨晚她看书有疑惑的小问题。

    竹青就在门外禀报说,岳前如来了。

    杜华生朝着竹青点点头,竹青便把岳前如给迎了进来。

    “叔祖安好,阿蘅妹妹好,”岳前如进来了先是问安,随后颇为拘谨的说道,“叔祖,我是来找阿蘅的。”

    杜蘅笑道,“五嫂来的好早,可不是刚吃完饭,就被五哥赶出来了吧。”

    岳前如也没想到,这一大早上杜蘅就呆在了叔祖的书屋里头,可是她已经让自家的丫鬟问询了,总不能自己就回头一走了之吧,只能硬着头皮进来。

    “五嫂来的正好,叔祖兴致来了,正要弹琴了,这可是难得啊。”杜蘅拉着岳前如坐下,一起听杜华生弹琴。

    岳前如红了脸,不知道是尴尬的,还是因为可以听到杜先生弹琴兴奋的。

    “不,不,我。。。”怎能打搅你们。。。

    话还未说完,便被杜华生打断了,“如儿,想听什么曲子?”。。。

    岳前如整个早上就跟着杜蘅待在了杜华生的书屋里,先是听琴,再是品茗,后是写了张大字,由着杜先生指点。

    岳前如只觉这半天她过得飘飘然,深思不觉,而且还约好了,明日杜先生带着杜蘅和她还有杜承颐一起去踏青。

    浑浑噩噩的她回到了自家院子里,告诉了自家夫君,今天她度过的这半天,自家夫君还笑话她,却颇为自豪道,“这是跟着阿蘅才能有的待遇,明天呢,就打扮精神点,去就行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若寺() 
一个晚上岳前如都没怎么睡,翻来覆去,搅的睡在一旁的杜承颐也没怎么睡好,一夜醒来好几次。

    大清早的两人起来,都有些没睡醒的样子。

    双眼浮肿的站在杜华生和杜蘅面前。

    惹得杜蘅笑道,“叔祖,您应该要多和表哥们一起出去踏青游玩,您瞧,您这说明日一起出门,五哥五嫂可是一晚上都兴奋的睡不着了吧。”

    杜华生瞥了杜承颐一眼,没说话,却吓得杜承颐一个机灵,立即人就清醒了。

    这给杜蘅看的’哈哈’直笑。

    他们四人去的也不是什么远的地方,就是扬州城内的安若寺,坐上马车,大半个时辰就到了。

    安若寺因是在扬州城内,人声鼎沸,烟火旺盛,更有名声远扬的元澄大师坐镇其内,可谓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元澄大师以算出名,世人皆道,见元澄大师一面,一面就是一生。只可惜如今的元澄久不见客,唯一还有联系的也就是名闻天下的’杜’先生杜华生了。

    而杜华生本来是不愿去这样人多的地方的,可是奈何杜华生和元澄大师相交甚笃,几乎每隔一月,杜华生便会去一趟安若寺。

    所谓你不就我,我来就你。

    正好杜蘅幼时也与元澄大师有过一面之缘,不知杜华生作何想法,昨日兴致一起来,就说带着他们一同去安若寺见见老友元澄。

    不到一个时辰,马车就停在了安若寺门前,此时临近中午时分,可安若寺院门前仍旧人声鼎沸,也不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