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远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踏歌远行-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黎,你相信我,”闻起拽着杜华黎来到梳妆镜前,说来这梳妆镜还是师姐当时闹着要买的,如今只空余一物。

    “阿黎,你看看,你看看你?”

    闻起扶正杜华黎的身子,让她的脸对着镜子。

    杜华黎慢慢睁开了眼。

    镜子里头的人,脸色苍白,她凑近了看自己,有些细纹,但仔细一看好似真的是和三天之前没什么差别。

    她突地转过了头,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闻起。

    “阿黎,你还记得那夜发生的事情么?”

    “什么。。。”杜华黎却不觉的回到了那一夜,喘息的声音,奔跑的脚步声,血腥的味道。

    “阿黎,你身上的伤,就是那时留下的。”

    “什么。。。”杜华黎瞪大了眼睛,却依然不损绝世佳人的姿态。

    “你在那寒冰床上,可是睡了好多年啊。你看,连阿蘅都长得这般大了。阿蘅,真的是你的亲人。”

    “只不过,阿蘅她是泠儿的孩子。”

    杜华黎不敢置信地退后两步,直直撞在了梳妆台上,“你说什么?阿起,你在胡说什么?”

    “阿黎,你是活死人,”闻起轻飘飘的话直入杜华黎的耳朵,“一晃眼,也该有三十年了吧。”

    寒冰床上,有锁住人灵魂的效果,果然不假,当初你在我的怀里闭上了眼,我怎么能够舍得让你离我而去呢?我将你放于寒冰床上,既可保你尸身不腐,又能锁住你的灵魂,让你不被那牛头马面带走。

    杜华黎狠狠捂住自己的嘴巴,眼眶里的泪水却止不住的往下流。

    “阿黎,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你不能吃活人的东西,可是你又没有完全像死人一般,化为枯骨。”

    “阿黎…”闻起张口却说不出话来,他静静地看着杜华黎,等着她自己想明白。

    被赶出屋外的杜蘅,却没了什么兴致。

    杜蘅觉得这个世界有些疯狂,她本来就不属于这里的,从她开始就是一个异数,可是这种离奇古怪的事情,会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不断上演着。

    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杜蘅回到自己的屋子,拿了件用皮毛缝制起来的大衣,披在身上,就出门了。

    她不能就这样傻傻的等在门外,去干些事,就算是去外头走一圈,看看能不能碰上猎物,也总比呆在这烦闷的地方好。

    屋前的雪因为每一天都有清理,所以还是可是行走的,可是到了树林里,一脚踩下去,再拔起来,就是一个深坑。

    杜蘅走了很久,回头一看,那屋子还就在近前,她有些瘫软,找了一块大石头,把上头的积雪抹掉,她坐了上去,抱着小腿,看着远方的天边,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驱赶走烦闷。

    “泠儿呢?阿蘅在这儿,那我的泠儿呢?”可能作为一个母亲,最爱的还是自己怀胎十月的孩子。

    “阿黎,你知道的,”阿黎,你这么聪明,怎么会猜不到,我会隐藏这些信息的意义。

    “说来也是有趣,你还记得,岑予骞吗?泠儿就是嫁给了岑予骞的第三子,岑迭。”

    闻起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杜华黎的人,“你哥哥还算有眼光,在那老狐狸的崽子里,挑了一个最厚道的。只是也许真的是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我这把老骨头还在呢,他们夫妻俩却早就不在了。”

    杜华黎嗫嗫噜噜。

    闻起絮絮叨叨的说起这些事情,她能分辨的清楚他有没隐瞒她,可是当她发觉闻起知无不言之时,她却失去了听下去的勇气。

    她想要静一静,消化一下,这’三十年’,她’睡’过去的’三十年’。

第一百零五章 劝离() 
后面的那一半,杜蘅被赶出去了没听到,等到她舒缓了心情回来时,屋子里的气氛,仿佛又回到了前几日,三个人都闭口不谈今日发生的事,假装着继续过着山中的日子。

    杜华黎趁着冬日大雪封山,不能出门,无事在家。

    在烧着自制木炭的屋子里,教给杜蘅一些女子该学的一些刺绣,还有一些琴棋书画,培养杜蘅的兴趣,杜蘅这些都大致会一些。

    还教导杜蘅作为当家主母应该要会的东西,一些陪嫁的田地、院落的管理,还有一些御下的方法。。。

    这些方法,杜蘅觉得都能运用在军营里。

    而闻起则在另一边的角落里,研磨草药,杜华黎动听的声音,令人平缓的声调,闻起研磨时,石头触碰石头,有韵律的单调敲击声里,这就是杜蘅在这山里的整个冬日。

    不过,杜蘅倒是不觉得无聊,反倒还觉得挺有趣的,这些东西很少有人会这样系统的教给她,她的母亲还来不及教她就过世了,而他的父亲,自己的公务都忙不过来,好不容易挤出来的时间要陪她,怎么会用在这些小事之上,况且这些还是他自己也不甚精通的内宅事务。

    杜蘅学的十分认真,杜华黎教的也十分尽心尽力。

    每一件事都再往好的方向发展,闻起已经找到了控制杜华黎继续变老的方法。

    这样的日子可真叫做山中安宁,岁月静好。

    ***

    冬日过去,春日来临。

    雪在消融,万物复苏。

    嫩芽突破了泥土,杜蘅又来到了,她最爱的远眺的石头处,一眼望去,是一片嫩绿,溪水流淌了起来,叮咚声响,这是大自然的力量,带给了大地无限的生机。

    闻起花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完成了许许多多药丸,分别装在各个瓶瓶罐罐里。

    这些都是要给杜蘅的。

    杜华黎也在这个冬天里,把当初她生下女儿之初,设想着等女儿长大慢慢教导她的事,大体上都教给了杜蘅。

    也算是全了她的心。

    杜蘅看完最后一丝阳光被云朵收起,她顶着月光走了回来。

    厅堂里烛光摇曳,闻起和杜华黎早已摆好了碗筷,等着杜蘅踏着月光回来。

    那日杜华黎听着闻起说起杜蘅的名字,岑踏歌,现在倒觉得她应该叫岑踏月,这雪化了,天气变暖的连续几日,阿蘅说那里能看到的风景最美,不到太阳下山是不回来的。

    “阿蘅,快来吃饭吧。”闻起招呼着杜蘅赶紧净手吃饭。

    杜蘅倒很是奇怪,自从那次谈完以后杜华黎便再未吃过一口饭,也未和他们同桌过,怎么今日有什么事情么?

    “阿蘅,多吃点,这是你师傅打到的野鸡,”杜华黎优雅的从陶罐里舀出了一碗汤,动作行云流水,一点都不像是舀汤,到像是挥洒笔墨。

    杜蘅双手接过鸡汤,刚想一口喝尽,却听闻起在一旁轻咳几声,杜蘅想了想还是拿了一柄调羹循规蹈矩的喝了起来。

    不多时,她和闻起便吃饱喝足了。

    也到了他们两人郑重的宣布事情的时候了。

    “阿蘅,那****听闻你说要去江南。”闻起打开话匣子。

    杜蘅点点头,等着下一句。

    “冬去春来,时间过得真快,”闻起开门见山,“过几日收拾收拾,你就启程吧。”

    “师傅,你这是什么意思?”杜蘅有些没听明白,闻起是要赶她走么?

    “阿蘅,你还小,怎么会喜欢的了,这山间如此幽旷的地方?”

    “师傅,你是要赶我走吗?你非鱼,焉知鱼之乐?”杜蘅打断闻起的话。

    “怎么会呢,阿蘅,师傅本想陪着你一起走走看看。。。如此快意人生,可是,阿黎的情况还未稳定下来,也许再要一个月就能找到更妥当的方子了,也许还得在这呆上十年,可是你呢?你的人生不应该虚度在这里。”

    “外祖母,我想陪着你,”杜蘅转头看向杜华黎,带着一股濡慕之情,希望她能同意她留下来。

    “阿蘅,替着你的母亲好好体会着快意人生,你走吧,去江南看看,去楚地看看,等过个一两年,外祖母身体好了,再给你挑一个如意郎君。”

    杜蘅沉默,他们俩只想着让她出去。

    她不明白,他们俩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却还是妥协了。

第一百零六章 江南黎山() 
杜蘅一路走走停停,不几日就出了这万千大山,就像是从隐士生活进入了人间烟火,看着这人声鼎沸的市集闹市,她回过头来,看着那已经便远的茫茫大山,她想她是现在就有些想念山里与世无争的日子,还是怀念这许久未见的烟火呢?

    也许有生之年她再也不会踏入其内了吧。

    她不知道她想去哪,和六哥约定好的期限也过去快一年的时间,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是她向六哥求来的,她应该要好好珍惜才对,这世上又有多少人一生都没能离开过家,踏出那方寸之地。

    走过一些地方才能知道这大千世界,山林雄伟壮丽,人们的悲欢离合,游历其中,才会懂得更多的人情故事。

    杜蘅决定沿着楚地行走,去往江南,去外祖杜家看看,不论如何,她的母亲养于杜家,她的外祖母出生杜家,杜家永远和她有着深厚的羁绊,父亲是真的疼爱母亲,而母亲也是心属父亲的,这样就足够了。

    官道上,只见一人慢悠悠地骑着一匹马,伴着阳光慢慢隐没身影。

    ***

    明谷王家村。

    一个冬天过去了,气温有些缓和,姚明治决定这时候就出发去江南,带着神医闻起留给他的推荐信,想来进入黎山书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是一个举人,今年的秋闱他怕是参加不上了,但再读三年,也未尝不是把他曾所学再进行一个系统的记忆,他应该要把握住机会。

    他半个月前就告知了王同,当初神医说过,让他带着王同,王同不属于这里。

    王同也已经同意跟着他走,在这个地方,他的亲人不在,想来师傅也不会再回来,还不如跟着治哥哥一同走出去看看,外头是个什么样子。

    姚明治带着王同,选了一个好日子,辞别了母亲,去往江南。

    ***

    回了家里的林半夏却早已到达了江南黎山书院,这时的他已经坐在了明亮的教室里了。

    今日这堂课,讲课的是大名鼎鼎的’杜’先生,’杜’先生教的并不是参加秋闱要考的东西,而是一些杂论,这些杂论十分。。。有趣的很。

    杜先生有言,他这一生从未参加过这般考试,既然从未参加过又有什么资格去指导我们?

    天下之人皆说他名满天下,他倒觉得这是累名,名士是好当的么?当初初听这一名头,他还沾沾自喜,只是那年突然遇到一个小女孩之后,才知那些年他都在为这些所累。

    如今岁月已过,他便是随意和我们这些书生,讲一讲这天下里除了参加科举还有其他的一些事。

    鬼怪陆离,杂论奇谈,无所不有,当时,阿昌那些那张薄薄的选课表来时,一眼便瞄上了这堂课,现在才知道,读书里不仅有科举,还有整个世界。

    当然大家不会为了杜先生的几句痴言所迷惑,当初圣上派人请了两次杜先生入朝为官,皆被推拒,甚至还有流言说圣上曾亲自来请,却能被杜先生说的欣然而回,这功底,却叫天下羡慕。

    没有人会因为杜先生的几句话,而看轻他。他的几句话甚至能影响这朝堂的格局变化。

    黎山书院发展至今,因为朝廷的原因,不仅有供学子学习,还有专门为女子开设的女学,女学中有琴棋书画,刺绣,还有一些马术射箭等,凡是结学于黎山书院的女子,更是多人上门求娶,没有嫁不出去的,往往还嫁的更好、更高。

    一些官家会送女儿来学习,当然还有一些商户人家也是看中了,黎山书院中出了许多封疆大臣,早些送女儿进来,或许还能挑选出不错的佳婿。

    只是这两年过来,越发的难进了,女学每年招收百来人,只对外招收五十余人,现在是用考的,但招收条件也相应放开,一些小家小户之女,农夫之女,也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书院。

    可是这又能有几人呢?小门小户刚能饱腹怎还会让那女子读书?

    虽然女学的学费相对于原来减半,可是又有几户小家能供的起,所以从今年起,会多出五个名额,用于招收这些人,学费全免,这也算是黎山书院的改进。

    杜先生这节课最后时分,提了一嘴,本是像宣布通知一般,可是林半夏却分明从中听出了几分唏嘘,不知是感慨上一阶层打开一道口子,让她们一窥其中,是对于她们的照顾,还是更加剧其中的差距,让人认命的越发清楚。

第一百零七章 入住() 
从春日走到夏日,一个人一匹马一把剑。

    杜蘅路过楚地时,站在长江边上,看着涛涛波浪,奔流不止,向东流去,一时之间豪情万丈。

    骑马慢行在那宽阔的官道上,一群人策马而过,井然有序,杜蘅不由多看了两眼,却对上了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两道剑眉,一张棱角分明的俊脸。

    杜蘅一挑眉,脸上荡开笑容,这领头之人,若是放到现代又是型男一枚。

    那领头之人却对她点点头,侧身奔驰而过。

    “大人,认得那姑娘?”

    “不认得。”

    那大人为何对她点头?不过那姑娘真是有胆,美艳动人,却敢一人行走,这肯定就是那江湖人了。

    就算这世道已然有序,但普通人可护不住自己。

    杜蘅却对那人向她点头并没有多想。那人一看就知道和她对胃口。

    杜蘅取道往ah那边走,还去了黄山一趟,不愧为天下名山。

    这大山江河,总要是自己看过之后才能产生深思,也许看了那些风景之后,才会有更为广大的胸襟与气魄。

    为何那些人总说女子不如男?女子哪里来的机会,去触碰这些?

    再有不几日就要到扬州了,不知道扬州还是想原先那个模样么,她记得最后一日来扬州之时,也是四、五年前的事了,那时母亲去世,她来到外祖家住了几月,之后便一直跟在父亲身侧。

    也许若是没有跟在父亲身侧,养在外祖身旁,现在的她早已嫁人,随波逐流了吧,一种选择,一份际遇吧。

    现在的她有本事决定自己的未来么?她也不知道。

    一别经年,可真是想念的很啊。

    ***

    姚明治先是安顿好王同,他一人带着那封信上了黎山书院,守门人把信接过,递进去没多久,他便被小厮带着来到了一个厅堂,等候。

    小丫鬟送上茶水和糕点,让他稍等片刻,院长一会儿就来。

    姚明治很有耐心,喝了一口茶水,沁香动人,也就他在应山书院的老师那才能喝到这样的茶水。

    他拿起一块糕点,雪白透亮,想来这便是江南有名的点心吧,放入口中,入口即化,香甜可口。

    杜院长没有让他等多久。

    姚明治见一人挽着手走过来,如沐春风,这是他脑子里唯一闪现过的词,这词用在这里,最为贴切不过了。

    他恭敬的站立起来。

    杜院长看到那封信时,就想知道,是何人能得到那个怪人的推荐,处理完事务,便过来了。

    一副书生模样,一袭青衣,侧身而立,却无那穷酸样,不卑不亢,想来是一个心中有志之人,倒是一个好苗子。

    “阿起,可还好?他倒是很久没联系我了,”杜院长开口的第一句问的是闻起,对,自从杜月泠嫁人之后,闻起便再未来过杜家,让闻起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妹留下的那个孩子吧。

    “神医身体很好,他道我可以拿着这封信来找您。”姚明治没有拆开那封信看过,那封信上了火漆。

    杜院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