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说的好,躺在账面上的钱财,永远都只是数字,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些钱财去发展工商农业,去发展科技,去反过来采购辽国的产品啊!”
赵祯顿时整个人都凌乱了起来,用别人的钱,去买别人的东西,别人还得感恩戴德,称赞你做的好,这没道理啊?
“万一人家要提钱怎么办?万一宋辽开战怎么办?你们想过没?”
“这都不是问题,提钱给他们就是?只要合乎规矩,自然是可以的,反正咱么也不缺那点钱,他们提了钱,受到了好处,还会给我们宣传,让更多的辽国富户前来存钱。
至于战争!呵呵!这叫做不可抗力,受到波及在所难免,听天由命呗!”
赵祯顿时恍然大悟,不得不说,民生银行这一手,简直太妙了,妙不可言呐!
区区一个银行,不仅能展现出偌大的动力,为大宋添砖加瓦,还能羁縻辽国,让他们从民生经济上依附大宋,一旦两国真正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对不起,因为敌对关系,你们的钱,暂时是没有了。
反而大宋可以利用这一笔巨大的财富,发展自己,简直不要太爽啊!
“也不知未央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匪夷所思啊!”赵祯不由感慨万千,满朝诸公,就没有一个有这种远见的,一提到蛮夷,不外乎是施恩啊,求和啊之类的,了无新意,丧权辱国,丢尽了大宋的颜面。
反而未央一出手,便开创了大好的局面。
曹佾笑道:“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的太过纷杂,官家日理万机,有闲暇可以查看一下报表,您是民生银行的大股东,有权查看,每月都有专人把报表呈送过来。”
赵祯顿时恼了:“为何朕从未见过这什么报表?莫非是底下的人欺君不成?”
曹佾也纳闷了,这不会啊?各大股东有权查看月报表,这是定例,为何皇帝没看到呢?
“官家勿忧,询问一下内官即可。”
“陈琳!陈琳何在?”
不大会,陈琳迈着小碎步跑了进来,一脸茫然。
“官家有何吩咐?”
“民生银行的报表之事,你可知晓?”
陈琳顿时明白了,感情是这事,他快速的从袖子里摸出一本奏表,双手呈上。
“官家容秉,这报表倒是每月按时到来,只是官家看过开头之后,一般就扔下了,老奴倒是保留了下来,官家要一一查看吗?”
赵祯愕然,一看那本奏表,别说,还真眼熟,上面写着“报表”两个大字,别无其他。
开篇便是一串串字符,这些字符认识赵祯,但是赵祯认不得它啊!
赵祯倒是每月都看到过一次,只是以为是哪个臣子找来的新奇玩意,也没在意,就随手扔下了,没想到这么重要。
赵祯这次慎重了起来,细细的看了起来,不过片刻,边头疼了起来。
“景休啊!这玩意,朕看不懂啊!”
曹佾笑了,这都是所谓的“宋数字”,是新鲜玩意,自己也是学了好久才看懂的,但是这记账的方法,却是未央创造的所谓复式记账法,一般人别说看懂了,就算是有人讲解,都很难明白,自己也是花费了好久的时间,才慢慢看懂的,赵祯自然是看不懂了。
不过身为一国天子,当面认错,承认自己看不懂,还是让曹佾蛮爽的,最起码没有不懂装懂,也算是一大进步。
“这玩意据说是西域那边传来的,具体不可考,滕夫子认为,既然没有人知道,便是大大宋之物,唤作‘宋数字’,用来记账极为简便。”
“哦?”赵祯来了兴趣,“你仔细说说。”
曹佾变戏法似的从袖口中摸出了一个小册子,递给赵祯。
“官家,这东西说起来简单,真正学起来,才知道是难上加难,让臣说出个子午寅卯来,臣也说不清楚,这是臣的一点心得,官家若是不嫌弃,就拿去看看。”
赵祯也不客气,毫不客气的拿了过来,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还别说,曹佾的小册子,还真是全面,上面除了有《数学初解》的一些理念,还有不少别的东西,都很有用处。
赵祯看了一会,便扔给了曹佾。
身为帝皇,不需要什么都懂,只需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行了,臣子只要不逾矩,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所以对于这些新生事物,赵祯并不是很在意,只要对大宋有利,这都不是事。
第219章 渴望自由的赵忠实(四更)()
曹佾终究没有去登州蓬莱,去蓬莱的是赵宗实。
前面说过,如果赵祯没有子嗣,这位赵宗实,就是后来的,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赵曙,平心而论,这家伙当皇帝期间,也是锐意改革,任用擎天神剑王安石,打算劈开滚滚浊流。
可惜的是,王安石虽然养望三十年,天下翘首以盼,依旧动了士人的蛋糕,就连鼎鼎大名的司马光,都跟他对着干,导致大宋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元气。
他今年才十二岁,却英姿非凡,颇有王者气度,据说赵曙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至于是真是假,那就呵呵了。
这家伙也不知道从何得知有旨意要传到蓬莱的,急吼吼的来到皇宫,想要接下这个任务。
赵祯对自己这个侄子,很是喜爱,老赵家虽然人丁兴旺,但是出色的并不多,赵宗实就是其中最出色的,而且幼年又在自己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感情自然不同。
于是赵祯就让赵宗实接下了这个任务。
赵宗实很开心,他离开皇宫,回到了王府。
赵允让现在还是大宗正,老赵家的大家长,虽然还没有封王汝南郡王,以及后来广为人知的濮安懿王。
赵允让今年四十九岁,但是保养得体,满面红光,气度不凡,史称他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
以儒家的春秋笔法来说,所谓的天资浑厚倒是好说,但是外庄内宽,那就有待商榷了,至于喜愠不见于色,也可以说此人性情之深沉,十足的一只老狐狸。
更好玩的是,这老头有二十二个儿子,而他的堂兄弟赵祯,生一个死一个,生一个死一个,跟葫芦娃救爷爷似的。
曹皇后的儿女要不是未央出手,只怕也是保不住。
别的不说,单说生这么多儿子,却只有一个闺女,二十三个子女,不可能都是原配夫人生的吧?你以为生猪崽子吗?
这老头要是不好色,那是不可能的。
春秋笔法,为尊者讳嘛!咱捡好的说,至于坏的,那就一笔带过吧!谁让人家有个好儿子呢?
老头见到赵宗实走了进来,双目精光一闪。
“忠实,事情办妥了?”
赵宗实憨厚的一笑,说道:“圣人对孩儿还是很看重的,把此事交于了孩儿。”
赵允让哈哈大笑,面目之上,尽是得意之色。
“此事办的好,为父为你造势数年,加上投靠我们的文武,还有士林之望,以后都是你的班底。
只要此次东去,拿下那位‘活财神’未二郎,你就有取之不尽的财富,还能近的九州之地的民心,这天下,谁敢与你争锋?”
赵允让言语张狂,一双老眼尽是贪婪,人前装够了忠厚老者,在自己的亲儿子面前,赵允让才会露出自己狰狞的一面。
赵宗实依旧憨厚的道:“父王,未央未二郎也是大才,为何不收为己用呢?”
赵允让闻言,面色一沉,低声道:“此人不可用,他三番五次与士林作对,引得士林动荡,你要想坐稳天下,少不得士人的辅佐,怎能因为区区未央,就放弃士林诸贤?岂不是因小失大?
再说了,那未央仗着有圣人撑腰,虽然张狂一时,还能张狂一世不成?
你尽管拿下他,如何处置,自己拿主意就是。”
“若是未央反抗,孩儿当如何?”赵宗实不确定的道:“未央提督锦衣卫,有三千虎贲,尽是虎狼之师,万一事有不谐,孩儿岂不是要丢掉性命?”
赵允让冷笑连连,“以你的身份,谅他也不敢对你如何,就算是他敢,为父这里也会找人为你保驾护航,让他投鼠忌器。
区区一武官,左右不过是又一个杯酒释兵权,你就效仿一下太祖他老人家,夺了他的兵权就是。”
赵宗实想了一下,确实是这个道理,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自己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太子人选,那未央就算是再忤逆,还敢对自己动手不成?
一瞬间,赵宗实恢复了那副憨厚的样子。
赵允让沉吟片刻,说道:“就让文彦博随你去一趟吧。”
赵宗实躬身称是。
他出门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意得志满的父王,心中升起一种恐惧感。
当年他进入皇宫生活,深宫规矩森严,皇家的规矩更是严苛无比,他虽然被人当作太子看待,但是其实并无任何快乐可言,整个人跟小老头似的,了无生趣。
年期间短暂的宫廷生活,让宋英宗对没有自由、没有安全感的宫廷生活心存恐惧。
对于当不当皇帝,赵宗实并没有多大的执念,只是自己的父亲,似乎对于皇位有种执念,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送上那把椅子。
中华自古以来的孝义之道,让赵宗实不得不听从父亲的意思,虽然只是小小年纪,但是心思之深沉,堪比当朝大员。
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虽然赵宗实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童年阴影,让他对自由极度渴望,他曾经一度单人匹马跑道城外放任自己漫无目的的游走,为的就是那种感觉,让他极度迷恋。
此次前去蓬莱,左右不过又是一场博弈罢了。
赵宗实知道,自己就是那颗博弈的棋子,所争的,不过是那个位子罢了。
男人哪个不想睡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赵宗实曾经也想过,但是自从被打发出宫之后,他就没了什么想法,因为圣人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不会考虑其他的。
不过圣人子嗣艰难,这才是自己的父王不遗余力帮自己上位的原因。
只是这其中冤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幽魂飘荡在皇宫大内,其中又有多少自己的堂弟堂妹呢?
赵宗实不敢想象,自己的父王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他从来都不是个有大勇气的人,他只是想得到一些自由,如此渺小的愿望,在这滚滚大势之中,竟然显得如此无力,身为皇家子弟,又有何自由可言?
第220章 蓬莱的力量()
“老师,还有多久到蓬莱?”
赵宗实坐在高大的马车里,询问对坐的一位中年文士。
那中年文士正是文彦博,他此次被赵允让请出来,帮助赵忠实,也是有苦难言。
文家也是汾州世代书香,早年文彦博游历,曾经获得过赵允让的帮助,自然不能推辞。
但是出来了,就代表自己成了赵允让一系,这让一直喜欢做黄雀的文彦博殊为不喜,打算帮了这一次之后,就蛰伏下来。
“宗实,不要着急,蓬莱远在千里之外,就算是我们骑快马赶路,也要三四天功夫,更何况是马车?咱们已经走了三天,大约再过三天,就能到蓬莱了。”
文彦博和颜悦色,一副长者的样子。
他也喜欢赵宗实,不止是他,就连包拯、唐介这种清正廉明的孤臣,都喜欢这个赵家名望最高的孩子。
历史上,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又向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
可见赵宗实的名望与人脉,都是不可小视。
赵宗实之所以称文彦博为老师,不过是尊称罢了,至于文彦博,直呼其名,则是表示自己的立场。
“早就听闻蓬莱富庶繁华,宛如人间仙境一般,宗实早有意前往,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文彦博微微一笑,对于这种传闻,他是不信的,作为世家的代表性人物,自然对天下大势了若指掌,登州是什么地方?他还能不清楚?蓬莱那个地方,不过是皇帝看重,修了一座阁楼,还有一座水城,才好了一些,不然依旧是个困顿不堪的地方,从来都是发配充军的不二之选。
“宗实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蓬莱市什么样,不能只去听,还要去看。”
文彦博的谆谆教导,赵宗实是听进去了的,他本就是个聪慧的孩子,自然知道文彦博的意思,不外乎不相信罢了。
但是少年人从来都是充满了幻想的,他们幻想之中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美好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尽善尽美。
赵宗实也不例外。
他幻想蓬莱,就是能让自己翱翔的地方,能让自己插上一双翅膀,翱翔于天地之间。
不是谁去岁凤凰经天,起于蓬莱吗?
搞不好还能见到传说之中的凤凰呢!
赵宗实兴奋无比,充满了向往。
文彦博不忍打碎少年人的梦想,只得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那里。
又过了三日,前方的道路霍然开朗,行人也多了起来。
赵宗实掀开马车的帘子,向外看去,发现道路很干净,干净的不像话,甚至有些反光,阳光撒在地上,都能折射出人的面容。
尤其是那些行人,虽然行色匆匆,但是面上带着一种光辉,那是一种对生活充满了向往的光辉。
联想到一路见到的那些百姓,不是面黄肌肉,就是充满了颓废之感,哪有这条大道上的行人这么鲜活?
这才是真正的人啊!这才是人的正确活法。
“小王爷,前面便是登州了,我们要去登州府衙,拜会王知府吗?”
赵宗实看向文彦博,文彦博摇头道:“王珪固然清贵,但是我们此来宣旨,宜早不宜迟,直接去蓬莱即可。”
外面的侍卫吩咐了下去,车队直接向着蓬莱而去。
越靠近蓬莱,边越能发现整个登州的变化,是何等的巨大。
赵宗实欢呼雀跃,就算是看见一栋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都欢喜不已。
文彦博的面色却越来越凝重,他能看出来,这登州的变化,何止是翻天覆地,若非是人口限制,只怕就算是开封,也比不得登州了。
要知道开封可是大宋的核心,登州是什么地方?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穷乡僻壤呢。
谁见过穷乡僻壤的百姓住的清一色的青砖红瓦房?甚至城镇之中,一栋栋数十丈的高楼拔地而起,如同巨兽一般,盘踞在那里,让人惊骇不已。
赵宗实也惊呆了,不可置信的看着前方的蓬莱城。
在阳光的照射下,蓬莱城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神采,一座座精美的高楼,一条条干净的街道,甚至就连行人,都与其他地方大不同。
“老师,传言果然不虚,蓬莱果真乃人间仙境也!”
此刻赵宗实与文彦博正站在市舶司前,两人都惊掉了下巴。
这特么是市舶司?皇宫也没有这么精美啊!
文彦博都有一种据为己有的冲动了。
怪不得那么多人打蓬莱的主意,感情这蓬莱就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啊!
看那市舶司进进出出的商贾,文彦博大约估算了一下,半个时辰,就有近百商贾出入,这还不算在其他四门。
尤其是市舶司广场上挂着一个巨大的玻璃巨幕,上面按照蓬莱的钟楼时辰,时针每走过半格,也就是半小时的时候,就有专人上前更换,上面书写着实时的商品价格,还有商品的余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