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之鹰-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武器的名字是东风自行防空炮,它是在四号坦克的基础上改造而来。

    车组乘员一番演示后,陈道看到,“东风”自行高炮的炮塔采用六边型敞开式设计,可以360°自由旋转射击,射界良好。

    经过克尼坎普介绍后,陈道得知东风自走防空炮上使用的是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当然,使用40毫米博福斯高炮一是因为这款中口径高射炮的确是性能出众,二是因为某种不可告人的内幕,陈道积极建议的结果。

    东风自行高炮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跟上装甲部队前进的速度,以进一步增强防空能力,更好的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震耳欲聋的炮声中,车载的一千发炮弹很快消耗一空,天空中飘荡着无数团黑灰色的硝烟。

    “四号坦克底盘的产量现在紧俏的很,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太奢侈?”托马斯将军问道。

    “现在奢侈,总比将来用士兵的生命交学费要好的多。我们在将来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他们在天空中会用飞机海,地上会用坦克海,坦克海后面还会跟着步兵海,步兵海后面还有炮兵海在做支援,如果我们不提前预防,将来战争一旦爆发,我们的军队会瞬间被敌人的汪洋大海淹没。

    而且,我们的敌人不光拥有海量的人员和装备,它们的装备质量也很优秀,T…34型坦克的实体你们已经看到,还有KV…1和KV2的模型,总是,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因为法国和英国投降而骄傲自满,否则我们在法国遭遇玛蒂尔达危机和B1危机还会上演。”

    托马斯将军沉闷地说道:“T…34型坦克的确给我们上了非常沉重地一堂课,罗森将军,战争一旦爆发,我相信德国空军会用你们的战机和高炮狠狠教训俄国人的飞机海,俄国人的坦克海和步兵海就交给陆军来解决吧。”

    “还有武装党卫军。”希姆莱站在一旁忽然插话道。

    托马斯将军很给面子的对希姆莱点头说道:“是的,还有武装党卫军。我们接下来要看的就是对付敌人坦克海和步兵海的武器。”

    托马斯将军带着众人转移到试验场的东部。

    “我们的部队不全是装甲师,不可能全部装备坦克和坦克歼击车,步兵们必须要拥有大量廉价而且有效的武器。

    法国战役之后,我们开发出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来对付玛蒂尔达二型和B1这种类型的重甲坦克,可是见到T…34和KV系列坦克后,我们发现PAK38的威力似乎也略显不足,所以我们开发出新式的PAK4075毫米反坦克炮,就是这一门。”

    陈道看到的是一门炮身低矮,裸色,没有刷迷彩的反坦克炮,长长的炮管从炮盾中伸出,跑口处有一个看起来很有力量感的制退器。

    “这种火炮是四十六倍径,在1000m距离上,着角为30度时,可以穿透94mm装甲,就穿甲能力来说,非常令人满意。我坚信,俄国人的坦克海将在我们用PAK40建立起来的阵地前撞的粉身碎骨。”托马斯将军自信地说道。

    穿甲能力的确强大,KWK36型88毫米坦克炮在一千米,着角三十度时的穿甲能力也不过是99毫米,用来殴打T…34和KV兄弟,肯定够用。

    陈道看向PAK40坦克炮左侧的地面,四发刷着黄色油漆的炮弹整整齐齐地躺在弹药箱中。

    原来是靠使用大药桶来提升出膛速度,难怪有这么高的穿透能力。

    看到弹头后面长长的药筒,陈道立刻明白PAK40坦克炮强大威力的来源。

    在托马斯将军的命令下,PAK40随即开始试射,四发炮弹在靶场上的那辆B1坦克身上凿出四个滚圆的弹孔。

    本着废物利用的节俭原则,试验员们又拿出另一种新式武器摧残B1坦克。

    希姆莱看到,在大约八九十厘米的金属棒上面,插着一个路灯灯罩似的战斗部。

    试验员们先是将四个假人塞进B1坦克,随后跑到距离B1坦克大约三十米的地方,操起新式武器开火。

    嗤嗤的发射声中,新武器的战斗部像拳头一样飞射而出,砸在坦克的前装甲上。

    车内的假人被重新拿出,希姆莱看到假人身上多处几个指头粗的洞口,洞口边缘焦糊一片,有烧灼过的痕迹。

    “这是什么武器?”希姆莱问道。

    “铁拳,我们最新式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有了它,我们的步兵可以不用在几乎零距离的位置,向敌人坦克履带下塞反坦克地雷,或是扔集束手榴弹了。”陈道说道。

    托马斯将军笑着对希姆莱说道:“我们必须得感谢罗森将军,他给我们指出两条设计路线,一种是坦克杀手反坦克火箭筒,另一种就是你看到的铁拳,坦克杀手在直布罗陀战役中显露过威力,士兵们反响很好。虽然铁拳还没有大批量装备,但是我认为,他肯定会成为一款同样受欢迎的武器。”

    “肯定会受欢迎,毕竟将交战距离从零距离拉开到三十米左右的距离,反坦克手们的生命得到更大的保障。”希姆莱说道。

    “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武器的?”希姆莱问道。

    陈道面不改色心不跳,大义凛然地说道:“很简单,只要多从前线士兵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为我们开拓出很多新思路。”

    托马斯等人沉默不语,他们都属于技术性或是行政性官员,遇到陈道这种火线派军官,他们永远体会不到前线士兵在刀尖上行走时的心惊肉跳,只能明智地选择沉默。

    身为主人,托马斯将军主动打开尴尬局面,带着陈道和希姆莱走进最后的试验场。

    看到三脚架上那挺有着方形散热套筒,散发着金属光芒的机枪,陈道惊呼道:“这不是MG…42吗?”

    托马斯将军笑着说道:“罗森将军,这款机枪的名字是MG—41,不是MG…42。”

    原来是早产儿,叫做MG…41也。。。。。。怎么这么别扭,陈道默默吐槽。

    不行,一定要纠正这个错误,为大名鼎鼎的“希特勒电锯”正名。

    “因为扩军速度太快,我们MG34通用机枪产量不足,所以我们开发出这款新式机枪,重点在于改进工艺,增加产量。

    原有工艺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而这款机枪采用的是金属冲压工艺,它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流水线制造,造价只有MG34的百分之七十,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4的百分之五十,可以说是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制造出的最出色的武器。”

    战争果然是科技进步最好的催化剂,自己又学到一点新知识。

    盯着托马斯将军眼中的MG…41,陈道问道:“这款机枪陆军决定采购了吗?”

    “机枪已经定型,陆军决定大批量生产,用不了多久,在我们的步兵班中就会看到它。”

    陈道笑着说道:“我们的军队规模太过庞大,等它普及肯定要到明年,也就是42年。而且我认为2比1这个数字更加能给敌人带来恐惧感,所以我强烈建议将它定名为MG…42。”

    陈道说着看向希姆莱,希姆莱在陈道的直视下先是愣了几秒钟,随后恍然大悟。

    “我也认为MG…42比MG…41这个名字更能给敌人带来压迫感,我建议使用这个名字。”

    陈道见托马斯将军皱起眉头,不停念叨MG…41和MG…42两个名词,急忙瞪着他说道:“你多念几次就会发觉,还是MG…42这个名字比较合适。”

    “的确是MG…42比较好。”希姆莱跟着凑热闹。

    在陈道两人的心理误导下,托马斯将军晕头转向地被从一拐成了二,接受了MG…42这个名字。

    同一天,继陆地斯图卡之后,为后世军迷津津乐道的MG…42通用机枪在陈道口中成功诞生。

    托马斯将军最后给陈道和希姆莱看的是两支新式步枪。

    在这支步枪之前,陈道对看到的武器大体还是满意的,但是摆弄几下第一款新式步枪后便说道:“这款G41半自动步枪不合格。”

    “为什么?”托马斯将军问道。

    “为什么是从弹桥从上面将弹匣装满,而不是用弹匣从下方直接装填?你不觉得很麻烦吗?”陈道问道。

    托马斯将军不解地问道:“罗森将军,我看过赫尔曼。戈林师和空军的伞兵部队装备的M1半自动步枪,也是从弹桥上方装填,你为什么接受?换成G41半自动步枪你却无法接受?”

    “M1半自动步枪,那是我为了赶时间参加法国战役,不得不临时采购的武器。如果当时德国拥有更合适的半自动步枪,我才不会用美国人的武器。

    我的建议是,最好还是采用弹匣从下方供弹,这样比较符合未来武器发展趋势,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先小批量生产一部分给部队试用,但是以一位前线指挥官的身份,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士兵们肯定不会满意。”陈道说道。

    托马斯将军和部下小声讨论一阵,随后点头对陈道说道:“我们还是先生产一批样枪给部队试用,然后再做决定。”

    陈道看到托马斯将军为他介绍的最后一款武器,先是热泪盈眶,随后又是泪流满面。

    突击步枪,我终于见到突击步枪了。

    ***********

    PS:晚上要去火葬场守灵,今天只有这一个大章节。

第272章 索伦集团的新业务() 
棕黄色的枪托、黑色的枪身,长长的弧形弹匣,目测和AK47一样装弹三十发。

    陈道拿起一支突击步枪,很快在枪身上找到快慢机,射击模式为单发或者连发。

    陈道欣慰地看着手中的突击步枪,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当初手拿AK47,大战美国警察的悍匪生涯,心中顿时唏嘘不已。

    “距离我上次的提示,已经过去是十一个月,黑内尔公司终于造出样枪,我的提示没有白费,这款武器将会成为一款划时代的武器。”陈道说道。

    托马斯将军不知道陈道心中的感慨,只是对陈道莫名的兴奋有些奇怪。

    听陈道说他手中的突击步枪是一款划时代的武器,托马斯将军顿时为陈道激动的情绪所感染,当即滔滔不绝地为陈道说起这款武器的优点。

    “从一九三四年起,到去年年底,我们终于成功研制出7。92毫米中间威力子弹,然后就有了这款STG41型突击步枪。三十发的备弹量、连射功能会让我们的士兵拥有的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而且它和MG…42一样,很多零部件采用冲压生产技术,易于大批量生产,我也相信它是一款划时代的武器。它和MG42机枪一样,要想普及至少要到明年,而且42这个数字比41对敌人更有压迫感,所以的正式名字还是叫做STG42比较好。罗森将军,你怎么看?”

    “还有那款不合格的G41半自动步枪,改动也需要时间,再加上建设流水线的时间,大批量装备也是在明年。MG42通用机枪、STG44突击步枪,还有G42型半自动步枪,42年对我们来说将是轻武器大革新的一年。”希姆莱说道。

    陈道面色古怪地抿抿嘴,心说这还真是自己挖了个坑把自己埋了,只顾得为MG42证明,却忘了其他两款武器。

    “400米以上距离有MG42、200米到400米距离有G42半自动步枪,200米以内有STG42。我坚信,在未来的战争中,42家族三兄弟肯定会让我们的敌人大吃一惊的。”陈道说道。

    和托马斯将军又闲聊一阵,陈道和希姆莱便告辞离开。

    。。。。。。

    两天后,陈道和戈林再次在维也纳聚首,雷姆茨玛也从意大利考察回归,三个合伙人齐聚雷姆茨玛的办公室,共同展望索伦集团的美好钱景。

    “这几天,来试用Z…3型计算机的准客户络绎不绝,订单总量已经达到620台,而且还在增加。这是我们的第一款产品,不能让客户久等,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交货。所以生产问题是集团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陈道说道。

    “我明白,生产的问题的就交给我来解决。楚泽先生说过,新型的Z…4计算机最早也会在两年后才能研制成功,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提升产量和建立口碑。”雷姆茨玛说道。

    “意大利那里是什么状况?”陈道问道。

    “好消息,重大的好消息。”雷姆茨玛眉飞色舞地说道,“我们旗下洛克石油公司的工程人员在北非找到了大油田,不过不是在埃及,而是在利比亚北部的锡尔特盆地。目前探明的储量已经超过一亿吨,而且技术人员反应,该地的油田埋藏非常浅,开采难度很低,最晚在今年年底就能采出第一批石油。”

    陈道笑着对雷姆茨玛说道:“你告诉前方的技术人员,利比亚的油田远远不止一亿吨,叫他们打起精神继续找。”

    “说起油田,伊拉克的基尔库克油田生产已经恢复,年产量可以达到六百万吨,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总产量相差不多,这可是一笔大生意,我们不能错过。

    目前基尔库克的油田都是运往伊拉克南方的巴士拉港,然后装船运回欧洲大陆。我认为这样效率太低,我们是不是开通一条叙利亚通往伊拉克境内的铁路,然后再铺设一条输油管道通向叙利亚在地中海的港口,这样可以提高运输效率。”戈林接着说道。

    “我认为很有必要,只是我们插手伊拉克的油田开采,法本公司会不会到元首面前告状?”陈道说道。

    “小事一桩,你不要顾忌太多。”戈林满不在乎地说道。

    “好吧,这件事听你的。”陈道说道。

    集团的业务能够得到扩张,雷姆茨玛当然不会反对,随即点头表示同意。

    戈林高兴地端起红酒杯,和陈道二人碰杯。

    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戈林放下酒杯,搓着手指说道:“我们集团目前仅有计算机和石油开采两个项目可做,而且都是处于起步阶段,赚钱的效率未免太低,你们都说一说,还有什么可以快速赚钱的项目?”

    雷姆茨玛一边转动着手中的酒杯,一边思索道:“我们公司的全称是索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既然是投资公司,我认为开家银行很有必要。我们有了自己的银行,总比事事要向其他银行融资来的容易。”

    “有了自己的银行,洗钱的时候也很容易,我同意。”戈林说道。

    “我听说日本人和英国人正在打仗,我们完全可以做中间人,向交战双方发卖军用物资,赚个差价,这样来钱最快。”雷姆茨玛接着说道。

    “我早有这种打算,这也算是一个项目,我同意。”戈林说道。

    戈林说完扭头看向陈道:“你有什么好建议?”

    “我们将来还会打大仗,到时候,前线不仅需要大量的军备物资,还需要提供给士兵海量的生活必需品。我已经和希姆莱谈好两个合作项目,下午就要和他去谈判。”

    “具体是什么项目?”戈林问道。

    “军装生产和军用饮料指定供应商。”陈道说道。

    “为什么是希姆莱?我不希望你和他接触太多。”戈林不解地问道。

    “他手中有迷彩服的专利权,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手中有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可以极大地压缩生产成本,增加我们的利润。”陈道说道。

    听陈道说起廉价劳动力这个词,戈林沉思几秒钟后问道:“你说的是华沙的那批人?”

    陈道默不作声地点点头。

    戈林沉着脸说道:“这样也好,与其让那些人在隔离区浪费粮食,倒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