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的人生追求后,每天早上醒来,妻子会来问我,亲爱的,今天要穿哪套制服?海军元帅制服?陆军元帅制服?空军元帅制服?还是武装党卫军大将制服?
每天早上都要为穿哪套制服而烦恼,我认为也是一种幸福,你认为呢?”
陈道慷慨陈词,吕特晏斯此时却已经彻底丧失语言功能。
这已经不是追求了?这是赤裸裸的野心。
和这位野心家比起来,自己的人生追求的确可以称为“小小的人生追求”,一点都不过分。
陈道毫不留情地给吕特晏斯补刀。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总是要有点追求的,我为什么放着舒服的办公室不坐,跑到北非喝风吃沙,还要跟着舰队漂洋过海,四处转战,就是为了在遥远的将来,后世人们讨论我的军衔时,能够查清我的每一次晋升都有铁打的战绩做支撑,而不只是靠着裙带关系,我要让他们对我的军衔无可指摘。”
吕特晏斯轻咳几声,心神从剧烈的激荡中渐渐平复,正要说话,却又被陈道抢先。
陈道轻叹一声说道:“我这个人比较内向,比较低调,比较谦虚,也比较念情,所以我不打算做第二个帝国元帅,那样实在是太出风头,我很不喜欢。就让帝国元帅这个军衔成为德国军界的唯一,还是让戈林元帅来出这个风头吧。”
和这位小舅子阁下说多话,自己真的要得心脏病,或者是脑溢血。
低调!谦虚!这两个词从小舅子阁下嘴里说出来来是多么的刺耳,他的人生追求根本和这两个词不沾边。
两个人,四道深邃的目光相互对视。
良久,吕特晏斯在陈道的刺激下,胸中猛地生出一股豪气。
他板着脸说道:“海因茨,和你的人生追求比起来,我的追求可能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追求。但是,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会尽我的全力去获得战功,晋升为海军元帅,然后和你竞争德国海军总司令一职,我会做一个称职的竞争对手。”
陈道针锋相对地说道:“欢迎竞争。但是,我也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要想和我竞争,必须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不要总是满脑子因循守旧的思维。否则为了德国海军的未来,我一定会将所有因循守旧的竞争对手击败,哪怕是到元首面前作弊也在所不惜。”
“我不是因循守旧的人,我懂得与时俱进。”吕特晏斯自信地说道。
“好吧,我问你一个专业问题,齐柏林号是德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它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进?”陈道问道。
吕特晏斯沉默不语,再次进入思想者状态。
“不要急,慢慢想,什么时候想好什么时候来告诉我。”陈道说完转身走向舰桥。。。。。。
五个小时后,德意联合舰队抵达荷台达港外海。
荷台达港位于也门西海岸中部卡希布湾内,濒临红海的东南侧。
德国公海舰队随即与意大利海军分道扬镳,继续向亚丁湾进军。
意大利海军则降低航速,向荷台达港靠近,他们的任务是在来自厄立特里亚的空军配合下,掩护登陆部队占领荷台达港,自陆地向也门首都和亚丁港进军,解放也门全境。
与意大利舰队司令卡姆皮奥尼告别后,陈道和吕特晏斯回到休息室。
陈道又问道:“看到意大利人的行动,你难道不认为我们德国海军缺少点什么?”
吕特晏斯眉头皱的更紧了,仔细的思索几分钟后,他试探着问道:“你是说海军陆战队?”
陈道点头说道:“不光是海军陆战队,还有配套的登陆艇,水陆两栖坦克和装甲车。”
吕特晏斯迟疑几秒后,一言不发地摸出日记本和钢笔,写下海军陆战队等字样。
记录的时候,吕特晏斯心虚不已,同样是看到意大利海军的行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海军陆战队?真是太失职了。
在两人的不断交流中,又是五个小时过去了,天空中的旭日升早已转为夕阳红。
刚刚吃过晚饭,陈道和吕特晏斯就接到一个喜讯。
东南方十八海里处出现大片雷达信号,应该是日本舰队。
几分钟后,瞭望哨发来报告,东南方出现大片黑色烟柱,正有舰队接近。
一番无线电联系后,吕特晏斯顺利与南云忠一取得联系。
在日本舰队的打击下,英国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已经全军覆没,所有舰船或是被击沉,或是被英军自沉,无一被俘。
看着日本海军发来的战报,陈道对吕特晏斯说道:“看到没有?在这种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日本海军的战列舰竟然被击沉一艘,而英军却仅仅付出几十架飞机的代价。
夸张点说,光辉号的海军航空兵这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临死前打了一个翻身仗,算是为皇家海军挽回一点荣誉。希望这次教训能够打醒日本人的脑袋,让他们提高对航空母舰的重视,同时提高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
吕特晏斯忽然说起另一个话题:“日本舰队来了,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
“印度洋舰队被歼灭之后,阿拉伯半岛南部和东非的英军通向后方的大门已经被关上,他们就是被关在门里的两只狗,我们下面任务就是配合陆军打狗。”
第258章 中东英军的覆灭()
德国公海舰队与南云舰队胜利会师,双方通过无线电短暂交流一番,便调转方向,杀向空虚的亚丁港,庞大的舰队随即消失在夜幕中。
翌日凌晨两点四十分,亚丁港东北部海面。
海风的吹拂下,微微起伏的海面上忽然闪现出两艘战舰的身影。
两艘战舰开至距离海岸线大约一海里,先后减慢速度,体积较大的一艘战舰更是直接停在海面。
三艘汽艇先后被放到水面,二十多个身影敏捷地沿着绳梯爬下战舰登上汽艇。
接住从战舰上吊下的箱子,安放在汽艇上后,三艘汽艇随即发动,突突突地驶向北方海岸。
送走突击队之后,两艘战舰重新起航,向西南方向开去。
三艘汽艇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海岸,突击队顺利登陆。
跳下汽艇,突击队拎着箱子,沿着海岸公路向西南方亚丁港进军。
半个多小时后,皎洁的月光下,突击队前方出现一座城市的轮廓。
突击队停下脚步,放下箱子。
掀开箱盖,打开防潮的油布,一台大功率电台出现在箱子里。
无线电手迅速戴上耳机,拉出天线,坐在一块石头上开始摆弄无线电,其余队员四散在他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五六分钟后,一道电波飞入厄立特里亚中南部的艾德机场,不久后,机场上顿时引擎声大作。
六十架JU…52容克大妈运输机呼啸着飞离地面,在空中重新集结,浩浩荡荡地向东南方飞去。
一个半小时后,亚丁港西北方天空出现隐隐的轰鸣声。
在突击队无线电波的引导下,JU…52机群准确地抵达空投地点。
突击队员们抬头望去,一群“大鸟”的身影出现在夜空中,正飞快地向自己接近。
机群很快抵达预定地点上空,舱门大开,一连串矫健的身影跳出机舱,天空中很快出现数百朵洁白的降落伞。
空投完毕,JU…52机群转身离去,成群的白色伞花也很快消失在夜空。
十几分钟后,一群人影出现在突击队北面的沙地,迅速向突击队跑来。
双方短暂的寒暄后,伞兵们再次动身,向西南方的亚丁港扑去,突击队继续留在原地,用无线电波引导后续空降部队。
直至凌晨七点,德国第七伞兵师第二伞兵团全部,以及师属工兵营空降完毕,自亚丁港以北切断了港口和内陆的联系。
震天的轰鸣声早已惊醒港口内英军残部,德国伞兵刚刚接近英军外围阵地,便遭到英军机枪扫射,德军伞兵随即还击,枪炮声顿时打破了亚丁港的宁静。
迫击炮…弹独有的呼啸声,德英双方机枪哒哒哒的扫射声,步枪开火时清脆的乒乒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双方的交火没有持续多久,德军伞兵主动后撤,拉开与英军的距离,枪炮声渐渐稀疏。
而在海面上,德国公海舰队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却大摇大摆地逼近亚丁港,它们的身后,是规模更加庞大的日本海军南云舰队。
开至亚丁港南方大约五海里的位置,两艘战舰横过巨大的舰身,舰首舰尾的炮塔缓缓转动,巨大的炮口同时指向亚丁港的方向。
在伞兵们的引导下,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上的八门203毫米舰炮率先开火,炮弹旋转着飞过海面,飞过城市上空,一头扎到英军阵地上。
硝烟散去后,刚刚还不可一世,嚣张地与德国伞兵对射的英军阵地一片狼藉。
机枪碉堡化为弹坑,连绵的战壕同样被硕大的弹坑截断,铁丝网支离破碎,断口处拧成麻花状垂头丧气地垂在地上,木桩也化为燃起的火炬。
破损的钢盔、枪炮的零件、军装上撕下的破碎布条和英军士兵的血肉混杂在一起,遍布阵地各处。
四架阿拉道水上飞机很快出现在英军阵地上空,飞行员一边驾机盘旋一边向地面上的德军伞兵挥手示意,随后冷酷地将残余英军阵地的坐标一一报告给战舰的作战指挥室。
作战指挥室随即将这些坐标通报给炮塔,提尔皮茨号的380毫米舰炮、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203毫米舰炮随即对残余的英军阵地一一点名,进行定点清除。
在这种不对称的凶残打击下,亚丁港外围的英军士气一落千丈,当来自日本航母的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出现在他们头顶时,英军的士气更是迅速崩溃,仓皇地放弃阵地向港口内逃去,并将恐慌带给港口内的英军。
德国伞兵随即发动冲锋,攻入亚丁港内,巷战随即爆发。
为了提高效率,凡是遇到英军抵抗的建筑物,德军伞兵便召唤战舰火炮,或是召唤日本的九九式俯冲轰炸机,直接将建筑轰成瓦砾堆,将里面顽抗的英军活埋。
大口径舰炮和航空炸弹的肆虐中,亚丁港内烟尘滚滚,爆炸声连绵不断,一座座建筑轰然倒塌,成为战火的牺牲品。
无尽的黑烟与烈焰弥漫在亚丁港上空,三分之一的城区很快落入德国伞兵的掌握。
海面上,赤城号航空母舰内,南云按照原定计划,命令通讯室直接用明码向港口内英军喊话,敦促守军投降。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上,德国海军也在做同样的劝降工作。
在重火力与心理攻势的双重夹击下,势单力孤的港口守军终于承受不住。
港口守军指挥官海德上校向驻扎在阿曼的韦维尔上将发出最后的诀别电报后,他的司令部屋顶随即升起白旗。
五月二十四日中午十一点二十分,德国伞兵先头部队进入海德上校的司令部,亚丁港宣告易主。
南云舰队中,在与印度洋舰队的战斗中受损的比睿号战列舰和若干轻型舰艇进入亚丁港休整。
舰队主力则跟随提尔皮茨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调转船头向东驶去,追赶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向波斯湾挺进。
几乎是同时,在红海东南部海岸,也门西部港口城市荷台达港内,同样是战火纷飞。
在舰队炮火的舰炮支援下,意大利圣马可海军陆战团主力顺利自港口北岸野地登陆。
重新集结整队后,向荷台达港的进攻立刻开始。
海面上,以维内托号和利托里奥号战列舰为首的舰队调转炮口,将无数大口径和超大口径炮弹轰到港内。
天空中,来自厄立特里亚的轰炸机群也不甘落后,将所有暴露在荷台达港外的英军阵地化为斑驳的弹坑。
当圣马可海军陆战团步行抵达荷台达港时,英军外围阵地几乎荡然无存。
面对来自海面、陆地和天空三个方向的进攻,荷台达港内的英军表现的不比亚丁港内的英军更好。
亚丁港投降后不到半个小时,荷台达港内两个营的英军守军放弃抵抗,向意大利军队投降。
。。。。。。
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港,地处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要冲,三面环山,东南濒阿拉伯海,东北临阿曼湾,依山临水,风景秀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自伊拉克转进至阿曼后,韦维尔上将毫不犹豫地选择这里作为中东英军新的指挥部所在地。
然而马斯喀特港内此时早已失去往日的宁静。
港口内几条主街道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英军士兵,还有一些包着红头巾或是绿头巾的印度兵。
他们走的街道不同,目的地却高度统一,那就是可以用来逃亡的马斯喀特港码头。
马斯喀特港北部,码头西南角的一处三层豪宅里,中东军团司令部的参谋们乱成一团。
一沓沓重要文件被扔进火盆,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黑烟带着纸灰飘荡在屋内,到处都弥漫着呛人的味道。
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一个个都被背起各自的行囊。
公用物品,如打字机、电话等贵重设施早已被拆卸装箱,随后被扔上卡车送往码头。
韦维尔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下楼梯,在一楼大厅慌乱的人群中走过,他的副官和勤务兵拎着他的行李箱步履矫健地跟在他后面,只盼着他能够走快一点。
韦维尔刚刚走到正门,一个上尉截住他的去路。
“这是荷台达港伍德上校发来的电报,他和他的部下遭到意大利人绝对优势火力的攻击,他们支持不住,即将向意大利人投降。”
韦维尔用仅存的右眼扫过电报,随后将电报捏成纸团扔到地上。
“命令电台装箱,跟着我去码头。”韦维尔说道。
上尉军官如蒙大赦,甩开大步执行命令去了。
看着几乎是雀跃着离开的上尉军官,韦维尔心中百感交集。
大英帝国竟然又败了,而且败得这么快,这么惨。
从五月二十二日早上起,噩耗便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先是印度洋舰队遭到日本海军突袭,随后是侦察机发现德意联合舰队大举南下,接着就是最大的噩耗,日本对英国宣战。
昨天,印度洋舰队全军覆没。到了今天,一个上午的时间,亚丁港和荷台达港先后失守。
没了印度洋舰队的保护,自己率领的中东英军就成了困在风箱里的老鼠,德国人想怎么蹂躏就怎么蹂躏。
幸好惨痛的现实打醒了首相大人,自己的撤退报告报到伦敦不久就得到批准。
如果自己的判断没错,轴心国的海军此刻肯定正在向马斯喀特港进军,最多两天就能到达,然后截断中东英军的海上通道。
韦维尔坐上轿车,想起伦敦给自己的命令,必须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尽可能多的撤出部队,回防印度。
他不由得冷笑起来,就算自己能将所有的部队都撤到印度又能怎么样。
德国和意大利舰队,还有日本分舰队自亚丁湾东进。
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自马六甲海峡西进,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将印度全境包围进去,到那个时候,自己的部队还能跑到哪去?
那位首相大人的脑子是什么做的?只要是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英国已经输掉这场战争。
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英国的损失就越惨重。
下级士兵和军官中已经有人开始调侃丘吉尔,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