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光脑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来光脑系统-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搞明白了这点,就知道为什么元未起/义军中为什么有那么拿数字做名字的人物,比如张九四,张九四就是张士诚,朱重八,就是朱元璋。
  杜文海一口气读完明朝的那些事儿,脸上还意犹未尽,看得出来,手里的稿子只是一小部分,即然是写明朝的那些事儿,那肯定包括了是从1368年大明建立到1644年大明灭亡其间十六帝的事,手上的稿子才写到朱元璋立国,朱允文削藩,朱棣发动靖难之变。
  “有意思,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的。”
  他有预感这本书一定会火的,现在关键是怎么签下来,看来只有亲自出马了,他看了看信封上面的寄信地址。
  定海市,定海大学。
  第二天,杜文海在定海大学校门口的一家荼餐厅见了陈东。
  桌上一壶冒着荼香的龙井茶,两笼热气腾腾的灌汤包。
  自我介绍后,杜文海给陈东倒了杯龙井茶。
  “请。”杜文海伸手示意。
  杜文海给了自已倒了荼,看向陈东说道,“我很好奇,什么要的人才会将史实写得这么有趣。”
  陈东笑了笑,端起荼杯喝了一口,说道,“普通大学生一个,爱好历史,平时喜欢看些历史方面的书籍,我边看边在想,为什么要把历史写得那么沉重,无趣呢,这样大多数普通人不爱看,为什么不换一种写法,以一种网络语言,幽默风趣的风格将明朝三百多年历史呈现在读者眼前,我相信读者爱看,还能从中了解明朝的历史。”
  杜文海将一个灌汤包放进自已嘴里,笑着点了点头,“不错,确实很有意思,我到今天才知道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的,我想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篇,完稿了没有。”
  ----
  求推荐,求收藏,请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七节 敲定出版

  陈东说道,“明朝的那些事儿一共有7部,给你的稿子是第一部。”
  杜文海用餐厅纸擦了擦,看向陈东说道,“我想把这七部签下来。”
  杜文海的想法是尽量低的代价拿到七部小说的出版版权,要知道要是这本书火了,每增加1/100的分成点就要出版社多付出几十万,上百万的稿费,最好的结果是发点钱买断。
  陈东说道,“可以。”
  杜文海仔细斟酌地说道,“这类书以前没有人写过,我不知道受不受读者的欢迎,签下这本书,我要承担很大的亏本压力,所有我的想法是我用钱买断这本书的版权,你看怎么样。”
  以他的从事出版行业多年的经验,他预感明朝的这些事儿会火,从一个商人的角度上看,他必须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发点钱买下这本的出版版权无疑会让他获得更大的利益。
  闻言,陈东摇了摇头,“买断是不可能的,我只拿分成。”
  一次卖断最多拿到几万块钱,到顶了也就十几万块。
  他很清楚明朝的那些事儿在原时空有多火,06年出版,畅销五年销量突破1000万册,成为大陆历史书的经典之一,几万块就把版权卖了,怎么可能。
  “行,按照普通作者7/100的提成。”杜文海一见买断不成,随即给出了一个普通作者的分成。
  在出版界,一般来说,作者的稿酬的范围在7/100~14/100,其中7/100是普通作者,8/100是专业作者,12/100是韩寒一类的名人,14/100是易中天之类的作品销量火爆的。
  陈东也知道作为出版界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新人,能拿到7/100很不错了。
  陈东提出了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提议,“可以,但是先签一部,后面六部看第一部成绩而定,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行。”杜文海思考了一会儿,答应了下来。
  双方当即签了一份合同,只限于明朝的那些事儿的第一部,陈东拿7/100的分成,后面的六部另谈,在同等的条件下,长江出版社有优先购买版权的权利。
  杜文海回到公司,开始布置出版《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一部的出版事宜。
  一本书从作者手中拿到版权到销售要经过排版,三审三校,出片,印刷,装帧,然后销售,要想书卖得好,不仅书要有质量,能吸引读者购买,而且还要大力宣传。
  如果是民营公司,还要从拥有书号的出版社买书号。
  在杜文海的催促下,这个过程半个月就搞定了,首批印刷了1万本,在定海市以及周边城市销售,看销售成绩决定以后是否向全国铺货。
  -----
  6月15日,《明朝的那些事儿》开始在定海市以及周边城市各大图书馆销售。
  今天是星期天,李文华与黄小婉走在定海最繁华的西门步行街上。
  “逛了一天了,脚都走麻了,小婉,我们去图书馆休息会,顺便看看最近有什么好书看。”李文华转头对身边的黄小婉说道。
  黄小婉点了点头。
  两人走进博文图书馆。
  两人分开找书,各看各的,李文华作为一个男生喜欢看些武侠、战争、历史等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书籍,而黄小婉感性一点,描写情情爱爱,生离死别的言情小说是她的最爱,最近她迷上了宫斗小说。
  李文华先在放置武侠小说的书架开始找,找了十几分钟,很遗憾,大多数自己以前看过,少数几本新上架书才看开头就没兴趣看下去,千篇一律的被追杀,掉悬崖,遇奇遇,吃朱果,功力大增,出山报仇,写了十几年,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难怪有人从金古凉封笔,或者逝世之后,武侠小说就没落了,除了武侠小说缺乏代入感的因素外,也未尝不与武侠小说的人才凋零有关。
  金古凉后,没出过一位武侠大师,除了模仿还是模仿,千篇一律一个套路,这一套读者早看看腻了。
  李文华摇了摇头,失望地离开武侠小说的书架,来到历史小说的书架。
  他看历史小说一般看的是网上的架空、穿越的历史文,闲正史太沉重,无趣了。
  大概书店的老板也知道历朝历代的正史之类的书很少有年轻人会买,所以这类书比较少,多的是网上热门的历史文,比如月关的醉枕江山,回到明朝当王爷,三戒大师的官居一品,府天的朱门风流等等,都可以在这个书架上找到。
  《明朝的那些事儿》
  忽然一本书进入他的视线,这本书被店主放在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
  看书的名字,有点意思,一般的史书名字后面是什么记,什么书,什么史,什么录,《明朝的那些事儿》这种名字很少见,看名字就知道,与其说是史书,还不如说是用通俗调侃的方试描写明朝的一些事情。
  本来这种无架空、无穿越的历史书他一般不会看的,但是现在一眼看到这个书名吸引了,好奇之下他翻开书页。
  第一章童年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哈哈!”
  看到这里,他忍不住地笑了出来。
  “太有意思了,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的。”
  一个像简历似的人物介绍将朱元璋身世,背景,再用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之类的暗示朱八八有个不同凡响的未来。
  有趣,逗笑,能吸引读者看下去的欲/望,可以说,这本书说成功了一半。
  看着看着,李文华被书中的内容吸引进去了,欲罢不能,直到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转过头才发现他的女朋友黄小婉一脸生气地看着他。
  “我都了叫你几遍了都没反应。”
  李文华脸上还意犹未尽的样子,讪笑道,“对不起啊,小婉,看着看着入迷了,这本书太有意思了。”
  书已翻了一半。


 第三十八节 书籍销售火爆

  黄小婉好奇地问道,“什么书就这么有意思。”
  李文华说道,“明朝的那些事儿,有幽默有趣的写法戏说的是明朝的一些事。”
  说完,将小说封面展示给黄小婉看了看。
  黄小婉一看到小说封面的名字的时候,就没有了兴趣了,转而对李文华说道,“走了,去吃饭了,肚子快饿扁了。”
  李文华抬头看了看天色,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了,在小说书页上折了一角,然后对黄小婉说道,“你先去门口等我,我去把书买了。”
  黄小婉对李文华说道,“你真要买啊,30多块啊,可不便宜啊。”
  李文华点了点头,说道,“看了一半,迫不及待地想看另一半,笑死了,真的是服了这个作者,能把一本枯燥无趣的史书写成这么风趣幽默,真是人才啊。”
  黄小婉见男朋友执意要买,也不再说什么了,转身走出书店。
  李文华拿着《明朝的那些事儿》走向收银台结帐。
  “咦,你也想买这本书啊。”旁边一位平头,穿花格子衫的年青人手里也拿着一本《明朝的那些事儿》走向收银台结帐,忽然看到李文华手里也拿着一本,停住了脚步,笑着对李文华说道。
  李文华也笑着回答道,“是啊,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你也想买啊。”
  平头年青人说道,“就冲着作者能将一本枯燥无味的史书写得这么有趣、精彩,我也要支持下作者。”
  李文华笑了笑,不再言语。
  结完帐,走出博文书店,女朋友早已在路边等着,快步跑了上前。
  ---
  长江出版社,定海分社,总编办公室。
  助手小马手里拿着一份《明朝的那些事儿》销售统计报告快步走到杜文海的办公室,急声对杜文海说道,“杜总编,《明朝的那些事儿》卖火了,各大书店卖断货了,我们那三部接待电话都快打爆了,都是催着要书。”
  闻言,杜文海激动地站起身,从小马手里接过《明朝的那些事儿》销售统计报告,用眼睛粗略地扫了一遍,随即向助手小马吩咐道,“赶紧通知印刷厂加印。”
  小马对杜文海问道,“杜总编,需要通知他们加印多少本。”
  杜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就10W万本吧。”
  “好,我就去通知印刷厂加印。”小马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开总编办公室。
  “好,成功了。”等小马离开后,杜文海大笑了一声。
  才3天时间首批印刷的1万本就卖完,说明这本书有成为有年度超级畅销书的潜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买过书的读者的口口相传,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涌进书店购买这本书。
  他在心中暗自下了一个决定,今年就以这本书作重点宣传,配合铺货到全国各大书店。
  以公司重点宣传,全国铺货,口碑宣传三管齐下,卖得好的话,今年下半年《明朝的那些事儿》销量超过百万本都有可能了。
  现在关键是先拿下另外六部《明朝的那些事儿》的小说出版版权,要是被别的出版社抢了先,一切都是白搭。
  第一次谈的时候自己实在是太失策了,谁也没想到一本换一种幽默风趣写法的史书居然卖得这么火,当时要是能将稿费分为主动加到8/100,9/100或许连同后面六部一起拿下了,搞到现在非常被动,主动权在对方手上,要是对方将稿费分成加到11/100,12/100自己也只能咬牙答应了,谁叫《明朝的那些事儿》卖得这么火。
  想到这里,杜文海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喂,是陈东吗?我想请你吃顿晚饭,庆祝《明朝的那些事儿》大卖,有时间吗?”
  “好,大湘南饭店,4点见。”
  约好了下午4点,在定海大学校门口的大湘南饭店吃饭。
  在他心里暗自下了一个决定,这次不管用什么代价必须将《明朝的那些事儿》后六部拿下,拿下这本书的出版版权,今年其它事不用做,就只要做围绕着这本书做宣传,再宣传,大力宣传,就可以让他的出版分社大赚一笔。
  大湘南饭店,梅花厅。
  就只有两个人,陈东与杜文海,菜很丰盛,剁椒鱼头,西湖醋鱼,红烧狮子头,紫菜蛋汤。
  杜文海拿起酒杯跟陈东干了一杯,说道,“小说卖得很好,三天就卖了1万册,我想谈下另外六部小说的出版版权。”
  陈东点了点头,说道,“可以。”
  杜文海斟酌了一会儿,说道,“在第一部的分成基础上再加3个百分点,怎么样。”
  再加3个百分点就是10/100的稿费分成,一般畅销书作者拿的稿酬分成,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新人能拿到畅销书作者一样的稿酬分成,很不错了。
  不过陈东可是知道,《明朝的那些事儿》5年卖了一千多万本,平均一年200多万本。
  陈东摇了摇头,说道,“杜总编,这个稿酬分成我不会答应的,我算了一下,3天卖了1万册,这还是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卖的册数,一个月是10万册,一年可以卖一百多万册,按国内小说的销售统计报告,一年累积发行5万册左右的算一般畅销书,20W册以上是比较畅销书,达到50W或者100万册是超级畅销书,按《明朝的那些事儿》销售情况算是超级畅销书,稿酬分成我要拿15/100。”
  在原时空12/100稿酬分成是韩寒一类的作者,15/100易中天一类的作者,易中天最出名的小说易中天品三国还没卖到《明朝的那些事儿》那么多册数,所以拿15/100的稿酬分成一点不多,要知道拿大头的永远是出版社。
  闻言,杜文海脸露苦笑,但是这个分成他不能拒绝,《明朝的那些事儿》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三天卖了1W本,如果加上公司的大力宣传以及读者的口碑宣传,一年下来轻松卖到一百多万本,虽然要被作者拿去15/00的稿酬分成,但是出版社赚得更多。
  ----
  求推荐,求收藏!各位书友帮帮忙吧!


 第三十九节 书友的支持

  杜文海装做思考了一会儿,说道,“15/100,这分成实在太高了,作者很少能拿到这么高的提成。”
  15/100稿酬分成可以答应,但是为了公司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必须再把分成百分比压下来,要知道一年销售百万册的书,多给作者一个百分点的稿酬分成,那意味着公司就少了一多百万的利益。
  陈东笑了笑,说道,“那是很少有作者的作品能在没有任何宣传下三天卖掉一万册,第一部我只拿了7/100的稿酬分成,让你们出版社赚了大便宜,15/100不能少,否则的话,我宁愿自费出版。”
  “行。”杜文海点了点头。
  第一部7/100的稿酬分成让出版社多赚到8/100利润,如果再贪心不足,可能会失去这本一年能卖100多万册的超级畅销书,他也知道,就算拿出15/100的利润分成给作者,赚大头还是出版社。
  “那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双方签下了一份合同,陈东将《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二部到第七部交给长江出版社定海分社出版,销售的利润他拿15/100。
  签完合同,杜文海向陈东提了一句,“如果以后出新书的话联系我,稿费分成保证不会让你吃亏。”
  “行。”陈东点头答应了下来。
  合同签完了,没有刚才谈判时候互相扯皮算计,一个想多拿几个百分点稿酬分成,一个想少付给对方几个百分点稿酬分成。
  这顿饭大家吃得很愉快,告别了杜文海,陈东回到别墅。
  打开电脑,登入某点作者后台专区,在征求了责编的同意后,开了一个单章。
  各位书友,大家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