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愿他不会生恨吧,我准备把他留给太子。子佳过于锋芒毕露,还需要好好打磨一番。”老房的话刚完,李二就丢了一句话出来,让老房听后停顿了下。

    不过很快他就装作若无其事,这段时间他留在长安协助太子处理政务,感觉太子似乎对李好并不上心,李二留的人不一定会得到重视。老房是个聪明人,这种事情他可不能纠缠进去,所以选择了沉默。

    “爸爸,我们要去的地方真的是棒打狍子瓢舀鱼么?”一路往北走的时候,李好的几个孩子总会跟李好在一起,听李好介绍着一路的风景,还有各种故事。

    “当然!那边可是好地方。”李好笑着跟自己的孩子说道,那里曾经在自己的记忆中承载着多少人向往的地方,激情燃烧的地方。

    只是等后世的李好长大的时候,那边已经资源枯竭。曾经激情燃烧的地方变成了老区了,留下太多的伤感。

    “那我们过去后爸爸会带我们去抓野鸡抓鱼么?”孩子们的关注点显然跟李好不在一个频道,他们在意的是好玩。

    “当然可以!到时我们还可以去坐雪橇,可以去滑冰。”有些东西李好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后世的时候他去过那边,感觉很多曾经书上说过的东西,到了地方后实际上都看不到。

    “贤弟,好久不见啊!”到了河北道后,李好很快就见到了李恪。这些年李恪一直留在河北道,他的子女和老婆全部留在长安,一年只有几次有限机会见面,还是他老婆过来这边看望。

    “是啊,好久不见了。不过看起兄长日子看起来过的还不错啊。”李好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恪,这家伙在这边这些年,似乎成熟稳重了不少。而且没有长胖,身边也没有弄一堆女人,这有点稀奇。

    “贤弟笑话了,将就着过呗,哪有什么好不好。不过贤弟过去东北道,那边现在正在下大雪,暂时无法通行,不如去我住处坐坐。”李好的话让李恪有点郁闷,这家伙难得停顿了下,然后把话题转开。

    “我们还是住驿站,不过去兄长住处坐坐还是可以。”李好没有应承下来,这个时候住李恪那里,只会让李恪的处境越发不利。长安城盯着李恪的人不少,虽然这家伙被赶到了这里,但是他的一切地位都没变化,还有增加,谁知道李二现在怎么想的。

    李恪只是稍稍想了一下,就明白了李好的意思。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晋王的上位让他最后的一线希望被斩断,而且那娃以前看起来挺跟他这个哥好。只是做了太子后,一切就生分起来。

    “住驿站也好,这边的驿站现在修整的很漂亮,而且房子也够住,贤弟一家住这边也好。”这个问题李恪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李好当然不会住驿站,他也不会住李恪住处。李府现在全大唐的城市都有分店,他直接就住在自己的物业处,那边无论吃喝什么都要方便不少。

    唐朝的河北道不是后世的那个省,这个地方很大。原本辽东那边所有的小国其实都算是河北道的羁縻州,也就是说现在的东北道其实就会从原本的河北道分了一部分出去,一个道变成了两个道。

    “老师。”李好的学生其实在李恪来之前就到了,不过他要安排李好一家人,所以现在才过来李好面前聊聊。他负责李好在这边酒楼,还包括主持曾经高句丽以及辽东这边其他部落的情报搜集。

    河北道这边周围的形势跟之前的岭南道差不多,很多其他部落存在。而且这边的部落李好一直很警惕,要知道中原的文明,有几次就毁在这边的部落手中,李好也不警惕才怪。

    无论是后世的契丹,还是蒙元或者大清,都是在这个方向起源。对于这种地方李好能不警惕么,只是他现在不再负责军事这块,要不然李好不介意往这边狠狠的捅上几刀。

    这边的部落只有从最根本上消灭或者驯化他们,以后中原那边才能安稳下来。要不然中原一动乱,这边的部落就会蠢蠢欲动起来。

    “正好,我正准备请你去这边的酒楼吃上一顿呢。你这学生不错!不仅把长安那边的美味带了过来,还开发了各种新的适合这边人口味的菜式出来,我请你们去尝尝这边地道的美食去!”

    李恪这个时候总算找到话题聊了,之前两人聊的东西都比较沉重。这一见面就聊这些东西,感觉有点不自在,李好的学生来的正是时候,这家伙赶紧把话题转了过去。

    李好笑了笑,也不再和李恪谈论之前的事情了,有些东西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过说起吃的东西,李好对这边的吃食还是有点兴趣。

    这边在后世属于冀菜,冀菜用料广,选料严,烹调技艺全面。烹饪的时候注重火候和入味,突出质感和味感。同时注重吊汤,善用浆、糊、汁芡、明油亮芡。

    冀菜擅长刀工和熘炒菜,重视主料和营养配比的科学搭配,讲究器皿、盛装一体化的观感美。成品色泽鲜艳、漂亮,咸鲜口,以酱香、浓香、清香三个香型为主。

    按照后世的划分,冀菜大致有三个菜系。即冀中南菜,京东沿海菜,宫廷塞外菜。每个菜系有自己的特点,又以各自地方产物为主。

    冀中南菜以保定为代表,包括石家庄、邯郸等地方菜。其特点是选料广泛,以山货和白洋淀鱼、虾蟹为主。保定著名的驴肉火烧是代表菜。在石家庄周边,历史上正定等地也有著名的“十大名菜”“三八席”等,在技法上也有“甩刀法”等令人叫绝的独特技巧。

    京东沿海菜以唐山为代表,由于唐山濒临渤海,盛产海鲜,所以以烹饪鲜活水产见长。原料丰富、并且擅长刀花和柔丝连片,讲究明油亮芡。主要有皮皮虾。

    宫廷塞外菜以承德为代表,虽与北京的宫廷菜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口味香酥鲜咸、讲究造型和器皿的独到特点。这是后世的情况,而现在这边完全没有这些东西。

    李好的学生过来这边后李好并没让他直接就开了一个菜系,而是先带着长安那边的美食过来,然后再结合这般的情况做了小小的创新。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驴宴() 
“其实美食这东西没有固定的形式,到了地方后就要以地方的口味为标准。我大唐疆土辽阔,不同的食材到了不同的地方后,生长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到了自己的酒楼后,李好他们一行人去了包间。李好看了眼自己酒楼的一些吃食,然后跟几个人随意的聊了起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大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李恪笑着回道,李好的这套说法他很久前橘去听过。

    李家酒楼是李好在这边的酒楼名称,这边的酒楼不是李好在一边看着,取名字就变的随意了点,不过这样更接地气。

    李好取的那什么得月坊,满庭湘这些因为后世有名字可以抄袭,加上李好在那,干脆就直接把这些名字捞了过来。而李家酒楼这边直接是李好的学生一手筹建出来,他们取名字就随意多了,按照大唐的习惯来命名。

    李家酒楼的几款招牌菜是李好从系统换来传给自己学生的,他后世去北方玩的时候,更喜欢吃的是香河肉饼和羊蝎子汤,以及驴肉火烧。真正的冀菜,李好并没机会去尝过。

    现在这边主打的招牌菜是李家狮子头、烹虾段、荷包里脊、鸡里蹦、炒代蟹、总督豆腐、阳春白雪、烩菜、桂花鱼翅、海参等。锅包肘子也不错,外焦里嫩,香而不腻,受人喜爱。

    李恪说的就是这些,李好虽然自己把厨艺传了出来,但是他并没真正尝过。这次正好趁着这时间把这些美味尝尝,这可是非常地道的后世冀菜的经典。

    “上次和贤弟坐一起喝着美酒吃着佳肴的时候还是几年前的最南方,几年过后的再次相逢,确实大唐的北方了。”当然李好喜欢吃的肉饼也被弄了出来,配上羊汤,吃起来确实美味。

    李恪和他坐一起吃着的时候,不禁想起两人以前的事情。如果换个地方,或者换个季节。两人大致可以拍着手唱着“正是江南好季节,落花时节又逢君。”

    对于这种交通不便的年代里,千里迢迢能够相遇故友的机会好少。可惜李好没有李恪这么煽情,也没那么多讲究。这些年来,他已经走过了大唐的东南西了,就差北没走。

    “嗯,事过境迁,身不由己啊。先吃东西吧,这肉饼的味道真不错。还有这狮子头,桂花鱼翅和海参都是难得的精品。”两人现在都是被贬的情景,李好没有那种感怀伤古的心情,反而还有点小高兴。

    他想的是到了东北道后,可以走海路把高阳和小武两人接了过来,至于当多大的官,这东西对他的吸引力没那么大。

    “大雪封路可能时间要长点,越往北去,那边的雪融化的越慢。贤弟大可以在这边多停留一段时间,想来朝廷对这些东西应该会理解。”

    李好很少谈这种煽情的东西,这个李恪倒是清楚的很,不过这家伙来了,不让这家伙搞点美食出来那就吧划算了。“我河北道朝廷有许可一家屠宰牛羊的地方,就在这城中。我让他们准备一些牛羊,到时我等整全牛宴全羊宴吃!”

    “这李家酒楼虽然开了时间不短了,就没见过这边酒楼推出过全牛全羊宴出来。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每天这边的生意都忙着,每次都是人手不够!”

    “吴王误会了,这酒楼是真忙。这外面的生意好不好,进来酒楼一看就知道。全牛宴要准备的工序不少,还要各种整理。当初我老师整一个全牛宴出来,那都是要提前一天准备才行。”

    李好的学生听了李恪的说后,有点无奈的回道。整个河北道现在就这一家酒楼,这边的富豪不少,还舍得花钱,平时那还有时间去整那么精细的事情?

    “以后就好了,我这次不是还带了一些学生过来,他们就要在这边实习一段时间。以后这边也会在这边多开些分店出来,这里以后就没那么忙了。”李好听后回道。

    自己以后要在这边呆一段时间,从长安到东北道这一路中间,李好都会增加一些人手。因为以后这边的通信和各种往来会比较多点,另外李好也想看看能不能掌控住这边。

    河北道和东北道,这边靠长安方向的地方李好没什么想法,那些地方早被那些世家子弟霸占。但是往北方向却是李好想要争取的地方,这些地方几乎都是边塞,而且还冷。

    再加上贫穷,那些世家子弟一般都会来这种地方任职。另外李恪现在督河北道,让他来安排些人问题应该不大,李好相信他能做到。

    而东北道李好过去后,那边几乎就是他的地盘。薛仁贵还是李好的人,李好过去后,自然能把那边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

    “这外面是谁家的驴子,怎么一直都在叫个不停?”房间里面的人吃着东西的时候,外面不时会传来几声动物的声音,李恪忍不住埋怨起来。

    驴子?李好后世是南方人,还真没怎么见过驴子。来到大唐后也也一样,所以他一直不知道这种叫声竟然是驴子的声音。不过说道驴子了,这让李好总想起驴肉火烧这东西还有全驴宴。

    全驴宴是后世东方繁荣传统名宴,主要流传于北方地区。“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北方流传的这句民谚就是对驴肉之美的真实写照。驴肉性温,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气养血、养颜,滋阴补肾和利肺等多种功能,

    尤其在止烦、安神、清脑上具有独特效果,这在《本草纲目》上早已有记载。但在人印象中,驴肉是粗糙不堪,这仅是针对推磨的毛驴而言。户外放养的毛驴,驴肉肉质细嫩,入口富有弹性,远非牛羊肉可比。只是由于上市量小,因而影响力不如牛羊肉大罢了。

    由于驴肉肉质的特殊性,炮制起来颇为不易。火候没到,驴肉变韧,咬不动。火候稍过,肉就变烂。故而能集驴之大成者,并能烹饪出一席“全驴宴”,也只能是少数有实力的北方菜系餐馆,他们的门头一般都悬挂正宗河间驴肉火烧。

    这个李好只是见过,听说过,自己并没吃过。不过现在看到驴子了,李好猛然想起这种事情来。全驴宴在这个时候并没出现,烹饪技术还不够,只能等着李好来推广。

    不过李好自己也不知道这里面的各种菜式怎么烹饪,所以只能求助系统,准备到时用积分换出全驴宴的菜式出来。

    全猪宴,全鱼宴,全牛全羊这些东西李好都有推出过,现在看到驴子了,自然不能少了这个。“你们等下去看看,看能不能买到一头驴子。不要拉磨的驴子,一定要外面放养的驴子。”

    一边的李恪一看李好这样子,哪还能不明白李好是准备搞新美食了,而且还跟驴子有关系。“驴子的事情交给我好了,我去买的话比你们方便多了。不过贤弟要这驴子干嘛?驴肉这东西我吃过,味道并不怎样。”

    “看看吧,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这东西可是大补的东西。只是烹饪起来花费的时间比较繁琐,所以还是等驴子过来再说。”

    李好没有说自己要整什么全驴宴,只是说了驴肉的好处。等他把全驴宴的所有菜式全部弄到后,到时再炮制这个全驴宴也不迟。

    “我去搞定驴子的事情,都是就看贤弟的手艺了,好久没有吃到贤弟做的美食,这次得好好船上一顿。我这里还准备了一些牛栏山二锅头,这酒在这边喝起来够劲。”

    饭后李恪跟李好告辞一番后就离开了这边,兴冲冲的跑去找驴子去了。不过这家伙说的什么牛栏山二锅头,这酒就是李府出品的东西,酒什么样,李好自己能不知道么?不过他喝不了这种浓度比较高的白酒,所以李恪想要同李好来个大醉一番是不能指望了。再说李好平时喝酒也不多,李恪几乎都快把这些东西都忘了。

    回到自己的住处后,李好把全驴宴的菜式换了出来。才发现全驴宴是由凉菜和热菜一道组成,所以这全驴宴要想整出来,这中间还得花费点心思和时间。

    全驴宴的凉菜有蒜泥驴耳、芥茉驴肚、卤水驴心、姜汁驴唇、沾水驴肝、酱驴口条。而热菜则是黄芪红汤烩金钱、鲍汁驴踢、时蔬驴皮锅、功夫驴肉、酱驴排、烧驴舌、大蒜驴肚、扒驴心、鲍汁驴圣、银芽驴卷、九转驴肠、浓汤驴筋、蝴蝶驴健、脆卤驴柳、掌中驴宝、青瓜驴丸、香煎驴排、驴四宝、风味驴串、鱼香驴丝、白果天麻炖驴肋、菜心扒驴条、发财驴肉羹。

    除了凉菜和热菜,还有一个东西也不能忘记,那就是作为主菜的驴肉火烧。这个东西李好后世在北方旅游的时候没少吃过,大致跟那个肉夹馍的形势差不多。

    只不过一个包的是羊肉,一个包的是酱驴肉。另外驴肉火烧的形状也有点不同,但是都是面食。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惊变() 
“来!驴子准备好了。这可是附近农夫家里散养的驴子,放养的地方草料丰富,还有不少药草夹在其中。听说这里的驴肉已经开始有人在整着吃了,不过我觉得应该不怎么样,还的看贤弟的手艺才行。”

    李恪很快就命人拉着两头驴子过来,屠宰的人也有。李好只要安排那些人怎么屠宰,然后付工钱就可以。剩下的事情就是李好他们的事情了,怎么做出一道鲜美的全驴宴出来。

    “这驴皮要好好处理下,别浪费了。驴皮入口感觉光滑有韧劲,清新爽口。最关键的还在于,驴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