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必需发扬。
“那个烤鸭还有没?我们郎君对烤鸭也很满意,能不能匀几只给我们。”今天的程府管家比昨天和气多了,这个时候笑着问向李好。
“如果几只的话没问题,我可以给你们匀十只,多了就没了。我们今天准备自己吃的不能再匀给你们了,要不然我们自己都不够吃。”
李好听后沉吟了下回道,这十只烤鸭就是李好特的给他们留得。昨天他们拿了一只回去后,李好就料定他们今天还会要,所以多准备十只,再多就没必要。
第三十七章 火锅试吃()
不多不少是人情,收了别人的钱还能让别人感激。多了就是生意,虽然挣了钱,却让别人看低。
“你谢谢掌柜的了,你算下我们还要付多少钱?”李好让人取了十只烤鸭过来,然后又特别的给他们配好了调料。程府的人接过东西后,程府的管家问道。
“这个一百五十文一只,十只一贯半。”这烤鸭花费的时间太耗力了,虽然昨天多收了几两银子,李好还真没想过免费送出去。
“嗯,这是二两银子,剩余的是少郎君们赏你们的了。府上的少郎君们对你们做的东西很满意,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可以给我们府上的人捎了过去,钱不会少你们。”
程府的管家并没跟李好去讨论这十只烤鸭要不要免费送,很干脆的给了李好二两银子,这比十只烤鸭的定价高上不少。走的时候还留了这么句话,这家以后就是固定客户了。
送走了程府的人后,另一批人也过来了。有几十个人,合计着一起过来,这些就是李好邀请过来吃免费火锅的。看到大厅里面准备的东西,这些人忍不住好奇。
“小郎君,这不就是古董羹么?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稀奇之处?”
“当然有,你们可以闻闻那些汤料的气味,也可以先试尝一下,是不是跟你们之前吃的古董羹完全不一样?”
李好听后笑道,这锅底可是花了李好不少心思呢。虽然没用到多少后世的配料,但是羊骨和鸡肉打底,还有其他配料,这可是很费心的一锅吃食,当然也很费钱。
所以怎么会是一般的古董羹能比的上?而且这个还配有专门的酱料,这一锅可值不少钱呢。要知道则个时候的白菜和菠菜都不便宜,更不用说各种肉类了。
怎么吃这个?这个很简单,看着旁边的李好他们怎么操作就可以。酒楼的人这个时候都不怎么忙碌,索性和这些客人一起来吃,不过他们跟李好一桌而已。
因为火锅这东西以后都是客人自己动手,不需要有人专门的服侍。所以这个能省不少事情,只要把该准备的准备好,剩下的在一边看着就好。客人想吃什么,就把什么放进去。
“这火锅为什么还要配这些蔬菜?”旁边的一个食客看着旁边洗净准备好的萝卜白菜,以及菠菜问道。白菜的卖相不怎么好,菠菜则是太贵,那些萝卜什么的却便宜的很。
而且这人一看就是个肉食动物,平时都不怎么吃这些东西。见到有一些便宜的蔬菜在里面,忍不住好奇,在他眼里,那些萝卜什么的完全没必要放嘛。
“呃……。这些东西其性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还有清凉、解毒、袪火的作用。肉吃多了,容易上火。不过这些蔬菜不能久煮,否则将失去大部分价值及清火的功效。”
李好听后笑着回道,他差点就要解释什么营养搭配合理,能够补充维生素之类的话出来,估计到时这些人全部都会跟听天书一般,维生素是什么鬼他们肯定不懂。
“嗯,这火锅果然跟古董羹不太一样。这汤料我都想直接喝了,味道特别鲜美,这冷天吃这么一顿,确实人生一大享受啊。可惜缺了美酒,要不然当饮酒高歌一番。”
那些客人看了眼李好他们吃这个东西后,立刻就自己动手起来。尝上一点后,他们就发现自己根本没法停下来。
入口的羊肉一点骚味都没,就连那些他们平时不怎么吃的猪肉片,放里面煮上一番再用酱料拌着吃,这味道十分鲜美。可惜李好没给他们准备美酒,这太遗憾了。
“咦?还有鱼肉?好刀功!这鱼肉片的如此薄不用来做生刺太可惜了,这鱼肉片还要烫着吃?”
这时一个客人看到旁边切的薄如纸片的鱼肉好奇的问道,这鱼肉能切的这么薄,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大唐的人对这生鱼片可是非常的讲究,连刀法都有不同命名呢。
“这鱼肉就需要这样,味道才更好点,对身体也好。各位客官不妨试试看,不会让你们失望。”
李好再次给他们普及了下这些东西,生刺这东西固然美味,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很容易感染寄生虫。
这个在后世的南方省就经常会有这种现象出现,所以李好得给他们预防下。只是对于大唐的人民来说,寄生虫这玩意太高深了,他们完全不懂。
所以只能换个说法来解释,要不然他们也不一定能明白,而且吃东西的时候说这玩意有点恶心。
“好饱!”“感觉自己吃撑了!”“吃了这顿后我觉得我回去后就不想吃别的菜肴了,这怎么办?”
类似的话语没有断过,一顿吃完后,吃的登记过来的客人个个都非常的满意。这比他们平时吃过的东西好吃多了,而且没吃饱的话还可以用饼泡汤一起吃点。
李好说好的是免费试吃,但是这些客人吃了后并没立即离开。而是同李好一起探讨了下这个火锅的做法,以及他们的感受。
所有客人走后竟然都给李好打赏了份子钱,说是感谢李好招待他们的费用。这一桌得值不少钱,他们自然清楚,总不能让李好吃亏,更何况还是如此美味的东西。
忙完这个后,李好就把火锅业务暂停了下来,反正这个没有正式营业。而烤鸭和白切鸡的事情这个其他人都可以来做。配料李好都帮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注意看火候就够。
李好自己则要远行一场,他和忠叔要去城外看看那些耕地。几百亩耕地呢,放这个时候得值好几千贯钱呢,李好怎么能不放在心上,何况他现在也没什么钱。
“等我们挣够了钱,我一定要买两匹好马来骑骑。”坐在摇晃的马车上面,李好望着身后巍峨的长安城同忠叔笑道。坐马车在长安城内走还好,出了城就是真招罪。
他们这才跑了多远,李好觉得比以前乡下坐拖拉机还痛苦。只是这个时候只有这种交通工具,如果不想坐马车,那就只能骑马骑毛驴了。
第三十八章 庄户()
作为男人,大唐时候的男人,肯定还是骑马更有面子。郎乘青葱马嘛,李好说想买几匹好马的时候,神色里面充满了信心。
如同他后世第一次买了一辆中档车后,对自己的老婆说道自己要买一辆进口豪车一般。
这个时候的马匹就是后世的车子,一般的马属于中档车,一匹大致在两千到三千贯左右。而一匹好骏马,那起码也得四…五千贯了,跟高档汽车一样的概念,或许还要更贵。
至于像赤兔那种千里驹,那是稀世豪车,限量版。有时一年也碰不上一匹,或者几年才出来一匹。李好现在连个中档车都没,千里驹自然没法指望,骑那个还要身份才行。
古人云:好马还得配豪杰呢。自己现在算不上豪杰,连骑匹好马的钱都没,所以那个也就想想。不过人一定要有梦想,就算在古代也不能阻止自己有梦想。
李好对自己在大唐拥有一辆豪车的梦想很有信心,不用多久他就能把这个梦想实现。不过豪宅就用不上,他家有现成的豪宅,还是京都的豪宅,所以不用为这个操心。
下过雪后的路边有点湿,天阴阴的,路边没有杨柳依依,也没有雨雪霏霏。忠叔一路上跟李好介绍着周围的情况,自家少郎君很少出过长安城去自家田地那边,这边自然不清楚。
李家的耕地在长安城外,这里属于关内道的一个县下面。耕地那边的人丁一共四十来户两百来人,分开两处聚居,一处靠山,一处在平原处。
靠山种旱地这方的人数比平原处良田那边少上一些,不过因为曾经参过战,所以战斗力强很多。这几年和平原处那边争斗的时候并不落下风,所以双方一直都是持平状态。
说实话,李好后世老家就是农村的,他见过干旱季节两个村子为了争水灌溉而相互群殴的事情。后世都如此,放这时候自然更加会有,这时候的农业就是靠天吃饭。
只是同是租种自己的耕地,两边为了争水都能干起来。李好不用想,也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反正不会是什么好事情了。
“我们去山边的人家那边吧?小郎君。那边的人都是老爷曾经的部曲,大部分跟我熟悉。这些人因为府上接济,对府上更是忠心,我们去那相对要安全不少。”
快到地方的时候,忠叔犹豫了下后跟李好商量道。如果去少郎君家族的那些旁支那边,忠叔担心那些人对李好不利,他们就两人,力量太单薄了。
“可以,那就先去山边的庄户那边看看吧。”听了忠叔的话后李好稍稍想了下,就同意了。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道那些人真急眼了会不会狗急跳墙,毕竟自己是过来查数滴。
路过平原处的时候,忠叔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跟李好介绍起来“少郎君,你看,那幢最好的房子就是这边族老的。”
顺着忠叔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李好心中对自己的某个族人越发印象不好起来。特么的连掩盖都不掩盖下,做的那么明显。“他就不怕我们报官么?”
“这平原处的庄户在他们家的威压之下,没有人敢出来作证。山边的那些庄户本来就和他们交恶,作证也没用。加上陇西李家的原因,我们真要报官,不一定能赢。”
忠叔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当初老爷在的时候还好点,现在老爷不在了,他们越发嚣张起来。”
“如果平原这边的庄户愿意作证,我们能赢的机会有多大?”李好沉默了下后继续问道,他对唐律这东西知道一点,但是记忆却不是很深,很多都不记得了。
“五五之数吧,还得看下县官跟世家有没关系,如果是世家子弟,这事情就很难说。我们这的县丞姓刘,是平民出身,但是县令却是崔家的人。”
忠叔想了下后回道,他对这些东西花了点时间去了解了下。所以对县城这边的情况了解的比较详细,只是这官却不怎么好报。
“嗯,我们先去田地那边看看具体什么情况,到时再确定要不要去报官。”李好听后点了点头,就没再讨论这件事情。
“小郎君过来了。”到了山边的村子后,因为天冷,这边的人大部分都在家里。看到李好过来,一个个都很尊敬的跟李好问了一声好,然后把李好邀请到这边领头的人家而去。
跟平原那边相比,这边的每户人家的条件都差不多,并没什么有那家特别宽裕。这里的人对李好也是发自内心的爱戴,这个从神情上面就能看出来。
这些年没有李府的资助,他们的日子不知道要难过多少。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为资助他们,原本的李府家里却过的十分的拮据。
李好好奇的打量这这村子的风景,这个时候是初冬,“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种场面这个时候看不到,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周围的田地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产出,绿树和青山都看不见,不过也不是完全的黄土高原。
李好跟这边的人家随意的聊了一会,也就一些田地产出收成的事情。这个时代的耕种方式跟后世不同,大多数时候还是靠天吃饭。
这些人大都是那种性格直爽的人,李好问什么都老老实实的跟李好说了,谁也没藏什么小心眼。有些东西还直接看的出来,比如就连招呼李好和忠叔的晚饭都是一起凑了出来。
在这边呆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李好挑了几个年轻的后生,陪着自己和忠叔去了平原那边。他也不好意思呆久点,要不然这些人都拿不出什么来招待自己了。
平原这边的人跟山边的人区别很大,除了那族老见到李好过来后一副很热情的样子,其他人看着李好的目光都有点躲闪,也没看到有什么感激的神情。
每年这边都会从佃租上面截流那么多粮食救灾,救来救去,拿着自己的东西自己却没收获一点民心。这让李好心中着实恼火,很想发泄一下,自己做了那么多年的傻子!
第三十九章 肠痈()
“这房子是本家那边资助的一些钱建的,作为我们的祠堂和村里聚集之用。老汉愧为族老,就带着一家人住在这里看着这些。”
见李好四处打量着周边的情况,族老似乎解释一般跟李好说道。他的神情虽然很热情,但是眼中的不屑之意并没躲过李好的注意,还有那么一点得志猖狂的味道。
李好并没跟他们聊什么东西,也没应他们的邀请去吃上一顿。只是看看坐了会后就离开了平原村这边,然后跟一行准备去县城那边看看。
还没出平原村,就听到村里一个女人在撕心裂肺的哭喊着,似乎家里有什么人出了问题。李好原本不想搭理这边的事,只是那女人哭的太凄惨了。
“忠叔,你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情。”
忠叔闻声后就循着哭声处走了过去,不一会后就转了回来。“那户人家的男人得了肠痈,请来的郎中说没法治,只能等死。家里有没什么劳力,所以那妇人才会哭的如此悲伤。”
肠痈?李好听后愣了一下,这不就是阑尾炎么?作为一个专业医生来说,李好虽然在这方面没有取的某种丰硕的成就,但是他的经验还真不低。
从小就生活在中医之家,大学毕业后在市里的医院做主治医生,还有着近十年的临床经验。无论手术还是中医针灸,他的造诣都不算低,对急性阑尾炎这东西,他还真有办法。
“我们先过去他家看看吧。”想到这,李好跟忠叔打了声招呼,然后跟那几个年轻后生又往那户病患家里走去。
他们过来的时候那个妇人仍然还在悲戚的哭着,旁边还有两小孩也跟着一起在哭。村里的人看着这样子都心有戚戚,却无能为力,这种事情他们什么忙也帮不上。
请来的郎中此刻的神色也不怎么好,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郎中,听说还是附近医术很厉害的一名医生,但是此刻依然对这肠痈没有什么办法。
在古代,人最怕的就是得病。每年死于各种疾病的人不计其数,所以古代的人寿命也是非常的短。这里面除开好医生难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医术的传播也非常的慢。
这跟东方这边的社会环境有关系,除了读书做官为有出息其他皆下品。所以这些方面根本就很少人重视,这边太多的东西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逐渐失传。
比如传统的武术,古代先进的武器制作经验,还有各种科学医学方面的建树。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在世界领先,但是最后不是在战争中毁掉,就是被其他原因毁掉。
如果,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为这些东西分类整顿,再保存起来。或许多年以后。这个民族都要感谢膜拜这个人,因为他把一个文明延续下去。
到了房间门口后,李好打量了下。简陋的房间里面的土坑上正躺着一个壮汉,抱着肚子在那痛苦的挣扎着。
身上的汗水一直没有断过,声音哼的越来越弱,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