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从南方到潭州以及长江这一段路,和过了江后到长安那一段路,可以算的上是大唐最先开发出来的一条高速公路了,这中间李好和李恪两人可没少花费心思。

    看到这条路现在发挥的作用越大,李好的心情也变好了不少。有这么一条大干道出现,南方这边同中原的来往会变得更密切起来。

    原本从南方到长安,要走上几个月的路程,因为这些变化后,时间缩短了,路上也没那么辛苦和危险,这让北方的人往南方跑的兴趣就会大不少,往来也会变得频繁起来。

    加上南方这边贸易和开发的搭理发展,海路运输和远洋贸易,以及奴隶贸易,人力物力的扩大,这让李好的南方大开发也变得越发容易起来,因为人力会越来越充足。

    南方这边南下的第一次远洋走的很顺畅,不仅顺利的把南方这边带过去的货物卖了高价,还用低价收购了不少大唐这边缺乏的东西也让那些跟着李好加入远洋贸易的人狠狠的挣了一笔。

    所以后续的远航这些人也越发心动在意起来,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他们第二轮远洋贸易算算时间,应该是这段日子要回来了。

    第一次远洋属于探路,一些地方要修建驻地,要怎么安排,这些都会算好。而第二次的远洋除了继续同那些番夷贸易,还要把这些地方经营成唐人的驻地,方便以后的来往。

    而第二次出发的船只也多了不少,整整翻了一倍,跟船的人数也扩大了不少。对于远东贸易来说,他们现在不缺人,也不缺船。

    随着泉州府和广州府这边的船厂技术越发成熟起来,远东贸易又在琼州那边开辟了第三个造船厂,在琉球岛上开辟了第四造船厂。

    北上的航线因为路程短的原因,归来的时间比南线的要早不少,现在都已经是跑第三趟了。这边的生意一样能挣不少,除了从那些地方弄来的特产能挣不少钱,这些地方还有不少南方这边缺乏的矿产。

    而大唐出产的玻璃,镜子,以及香皂这些东西,可是非常受岛国人民和棒子人们的喜爱,每船过去那边后,在港口那里就形成了一股抢购的风潮。

    李好要求的舟山群岛,佐度岛以及济州岛,现在全部被远东贸易的船队划成了自己地盘。然后开始在上面兴建基地,存放各种货物。

    “唉,人口还是太少!”尽管李好来到唐朝以后,唐朝的人口基数其实已经比历史中增长的近乎快了一倍,可这些依然不能满足李好的需求。

    没办法,大唐的疆土太大了,人口到现在也不够一亿,这点人口怎么够李好的到处扩张?南方这边现在是男女只要成年,就要结婚生子。而且每生一个孩子,官府就有各种奖励,尽管如此,人口真正能用上的那些,还是无法满足李好的需求。

    他一来岭南道就采用这种方式,要想真起到作用,起码还有等十几年。这中间还有那么长时间,李好的脚步自然不能停了下来。

    “看来是时候启动东进计划了。”李好的东进计划目标是扶桑,很多年前李好就在李二心中埋下过一道裂痕,扶桑的王叫天皇,这是对李二大不敬。

    这些年李二虽然没有妄动扶桑,但是对扶桑的态度并没那么好,特别是扶桑那边对李二的话根本就不以为然,他们的王依然叫天皇。

    他们觉得自己在海外,大唐的人找不到他们的国家,所以一点都不担心这些。只是他们没想过有人早就惦记着这里了,而且心情急迫。

    岛国人和棒子国的人其实很久以前也是东方这边得人过去后演变出来的人种,只是他们在一小撮恶劣份子的影响下,已经慢慢准备从东方这边脱离出去,所以他们才会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文化。

    而他们的人种跟大唐区别不大,大唐缺人口,李好能不惦记着他们么?只要把这些地方的文明全部毁了,只允许大唐的文字和文化,然后把他们的女人全部抢了过来,让大唐的士兵配种下去。

    那些不服大唐文字和文明的人全部消灭干净,如此,多年后大唐不是又要多一批人力出来?要知道李好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个。他手上还有更多的牌没有完全打了出来,没有人口把那些地方占了下来,一切都是空。

    “过完春节后,我们一起去琼州那边转转,那边现在的天气比广州府温暖多了,还有各种水果吃。”

第二百七十一章 琼州() 
“我们也要过去看看!”李好的话一落音,武月和小武同志都表示了心动的意愿。虽然因为李好的科普,这里的人都知道琼州并不是最南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天涯海角,但是对那边兴趣还是很大。

    李府现在每年吃上各种新奇的水果,大部分都是从这边运送过来的东西,加上这边的几个渔场盐场,以及李好说的风景漂亮,能不好奇想去看看么?

    “呵呵,不急!到时整个府上都一起过去看看!反正去那边的时间也不用多久,不会耽误什么。”李好的孩子都有半岁多了,路上注意点没什么关系。所以李好准备把自己府上的人全部带过去那边看看,或许还要在那边呆的时间长一点。

    琼州岛现在算是大唐最大的“热带宝地”,这里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较温带和亚热带为优,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

    对于李好来说,这么一块宝地怎么能放弃?他手上有大量的作物可以在这个地方引进种植,只要花费一些积分便可,这样便让他要做的美食变得更丰富起来,也能让一些特比的东西能早日进入大唐人的视线中。

    所以李好来岭南道后,一直没有放下对那边的关注。各种后世在琼州道适合种植的水果蔬菜,还有经济作物,他都花积分换了出来,然后让自己的人去那边试种,光农场和种植场,李好在琼岛就有好几个。

    现在,粮食作物是琼州岛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栽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商品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等,蔬菜有120多个品种。这里面,大部分是李好的功劳。

    除了李好从各地迁了不少汉人过去,山越人也有一部分。岛上原本的番族全部归附到大唐的治下,对于唐文化和文明的推进也没抵抗的资本,所以这边的一切都非常和谐的发展着。

    李好推广一些新的东西的时候也没漏过这里原本的番族,让他们也跟着汉人一起富裕起来,日子也越发过的舒心。

    “姐夫,听说琼州岛那边的番族很凶残,我们过去会不会遇到他们啊?”在广州府过完年后,去琼州岛便列上了日程,武月不时会在李好面前晃动下,然后询问一些那边的事情。

    “你听谁瞎说的?那边的番族人这么多年来,几乎跟汉人混为一起了,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凶残。”李好听后哂笑了一番,这消息已经落伍了。

    琼州岛在很早以前就属于东方这片土地,一直都有中原的汉人被流放到这边,让那边的番族也慢慢融合到汉人的一些习惯中去。而李好这人一向是纯粹的大汉思想,如果那些番族真要凶残,早就被他灭的一干二净了。

    琼州岛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岛上原来生长有3000多种热带植物。不过李好过来后,从系统引进1000多种,并从野生资源中发掘出1000多种有用植物进行栽培试验,经历两三年后,均取得显著成绩。

    现在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油棕、槟榔、胡椒、剑麻、香茅、腰果、可可等。除了用做美食,也有用作其他用途,这是李好以后要发展一些东西必须的产品。

    琼州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果树142种;芳香植物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树木200多种。

    植物资源的最大藏量在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类型中,热带森林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且具有混交、多层、异龄、常绿、干高、冠宽等特点。热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其中五指山属未开发的原始森林。

    热带森林以生产珍贵的热带木材而让李好十分满意,只是这片疆域还是少了点。在1400多种针阔叶树种中,乔木达800种,其中458种被列为商品材。

    属于特类木材的有花梨木、坡垒、子京、荔枝、母生等5种,一类材34种,二类材48种,三类材119种,适于造船和制造名贵家具的高级木材有85种,珍稀树种45种。

    这也是李好把远东第三船厂建在这边的原因,另外这边再往南就是安南,那边跟这边有一样的天气,有一样的雨林,也有不少适合造船的木材,这样造船取材就方便了不少。

    琉球岛那边的第四船厂取用的木材就来自北方,棒子那边有不少好木材可以用于造船,加上琉球岛上本身的木材。这第四厂也有必要了,往东和往北的航线一样很重要。

    除了木材,琼州岛这边动植物药材资源也非常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4000多种物中可入药的约有2000种,占整个大唐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种,这个正适合老孙把药典继续增加。

    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是4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50种。

    这里面有些东西实际上李好自己也不完全认的清楚,甚至连见都没见过。不过有系统在,他倒不用担心这些,直接换取资料出来参照对比就好。

    总之,琼州岛在这个时候所有人眼里不过是放逐之地,但是在李好眼里,这可是一个真正的宝库。而且经营好这里,对大唐的南下扩张政策也非常有好处。

    实际上除了各种作物丰富,琼州这边的海洋水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大唐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

    这里的海洋渔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2。57万公顷。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鱼类就有600多种,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多种。

    加上现在北上的周期短了不少,冰块保鲜的技术提前出现,这些海产运往北方各处销售也方便了很多。所以这边大力发展这些,也不用担心挣不到钱,更不用担心没人过来耕种。

    另外琼州岛还是理想的天然盐场,这里沿海港湾滩涂许多地方都可以晒盐。集中于东方沿海数百里的弧形地带上,这里已经有南方政府主导的好几个大盐场。

    现在建有莺歌海、东方、榆亚等大型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大唐南方少有的大盐场。这些盐场并不是政府主导,而是南方的商人联合起来开采。

    李好推出来的新式海水晒盐法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试用,大量的盐工涌入这里后,每天产的盐比小山还要一样高,而且质量上乘。

    这里每天产的盐被大量的输往北方各地,也让原本有点偏高的大唐盐业跟着下降了不少。一些走私的盐贩的生意差了不少,也让囤积盐这种事情变得越来越没什么操作价值。

    西边的青盐,蜀地的井盐,南方和东方的海盐。其他三个地方的盐产量因为李好的原因,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这也让大唐的盐现在变得极度丰富起来。

    东方的海盐产量不在李好的管辖范围内,所以他一时也没办法过去提高那边的盐业产量,不过李好还是派了自己的学生过去,先去那边吧技术引进过去再说。

    商品的大力输出,除了产量提高,交通运输也变得越发重要起来。可惜除了李好和李恪以及剑南道的李喑,以及荆州的刘仁轨对这个很上心,其他地方的官员对这些就没那么上心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想修,也却钱缺人。李好的那些做法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接受,也愿意改变,他现在只能影响自己身边的人,自己手下的人。

    琼州实际上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海洋资源之外,这里的矿产资源一样不少。李好后世来过这个岛上旅游过,对这边的一些东西也有过一番查阅。

    琼州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砂、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页岩、化肥灰岩、沸石等10多种。

    天然气和石油的开采李好暂时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其他的就好多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丰富的铁矿,其中,石碌铁矿的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钛矿储量居全国第一。

    这对于大唐和南方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只要相关的技术到位后,这边就能有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第二百七十二章 未来() 
“姐夫,我们要坐海船么?”武月和小武都知道琼州岛跟这边隔着一条海峡,要坐船过海,所以见李好带着她们坐马车继续往南,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嗯,直接坐海船过去也可以。不过海路太远了,就怕你们外甥不适应。所以我们先坐马车到雷州半岛,然后从那边的港口乘海船过去。”

    从广州府去琼州岛,可以坐船走珠江过伶仃洋继续往南,也可以走陆路到雷州半岛,然后坐船过海就好。因为带了几个孩子,李好选择了一部分陆路一部分水路,这样好照料。

    而从雷州半岛到广州府这边有水泥马路,加上李府的马车一向都是大唐最好最舒服的马车,坐马车过去也没那么辛苦,照料孩子也变得容易起来。

    李府几个女主人,加上管家之类的,凑齐一长溜的车队往更南方向出发。老冯原本也想跟着过去转转,不过他现在年纪大了,经不起这般折腾了,只有几个小辈跟着李好一起出发。

    除了这些,南方广州府这边的商人也有几家跟着李好一起去看看。琼州岛的盐场和船厂都有他们的投资,他们也想过去那边看看。

    加上这些年,从琼州岛那边不断有各种稀奇的水果出现在广州府这边,让不少人动了心思想去那边看看。正月广州府这边的天气还有点冷,但是琼州岛就不会,这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原因。

    “姐夫,琼州岛那边可以去海里游泳么?”越往南后,这边的天气明显感觉比广州府要暖上不少,武月兴奋的看向李好。

    “游什么泳?你一个女孩子也要学着含蓄点,老是穿着那种一点点布料的衣服在水里泡来泡去,万一给别人看到了怎么办?”

    李好还没吭声,武氏先训了自己女儿一顿。因为某人的原因,比如女人的贴身衣物,还有泳装现在提前诞生了。

    广州府靠海边有好几处温泉,这些都被李好提前占了。加上南方这边的气候不错,海水也非常干净,武月呆在这边经常会去游泳,现在一身好水性。

    小武因为没有经常留在这边,所以水性不如武月。不过她还是比较喜欢泡水里,听某人说,经常游泳的女孩子皮肤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