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远洋贸易公司,开发银行,以及南方周报,这些东西在长安的时候李好搞任何一个都要动不少脑筋,还要揣摩李二的心思,然后拉一些权贵一起进来,但是在南方不用。

    这些东西怎么盈利,怎么运营,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李好主导,这个时候的人还真玩不转这个东西。这个时候有钱庄,这是银行的最初模型,但是也只是简单的借贷而已,并不能实现异地调拨,更不能推出银票这种方便携带的东西出来。

第两百三十九章 旧识() 
“大人这银票是什么东西?”

    最初的钱庄不能发行银票,但是李好打算成立的银行就可以。李好的初步计划是把整个岭南道,已经李恪控制的地方全部涵括下来,这几乎已经把江南的大部分地区都包括进去了。

    对于这边的生意人来说,无疑方便了很少,这是一个真正的大手笔。除此以外,这边的开发银行一旦成熟后,长安那边同样会组建一些分行出来,然后把银行往北方推开。异地付账,异地存取,到时只要拿着银行存款的银票就能南北跑动采购,这无疑极大的方便了商贸。

    只是在座的人很多都不太明白,这银票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有人看了上面的介绍后,忍不住好奇的问了起来。

    “这个银票就是我们要成立的银行主要推行的一些东西,客人把银两存在银行,我们给他开具等值的银票,而他们可以拿着这个银票去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我们银行换取同样的银子出来,这样他们就不用自己带着很重的钱物去异地购买什么东西。”

    李好不用自己解释,他的学生里面有一批就是李好用来组办银行的人,他们会给这些人详细的介绍一番银行的作用。包括银行将会推出来的各种服务,都有详细的介绍。

    而远洋贸易公司则由海洋学校的学生来介绍,这家公司除了能够以批发价从广州府和泉州府获得丝绸,瓷器,以及镜子香水香皂等东西运到其他番邦销售,他们还能从其他番邦拉回宝石,牛羊以及奴隶这些回来。

    目前广州府和泉州府就下达了百万头牛,几十万奴隶的订单,只要他们按照需求拉了过来,这些都是钱。这中间的利润有多丰厚,李好只给了一个大概的估算,其中那些血腥免费的东西都不在计算之内但又在许可之内。

    最后的南方周报,这个东西李好介绍的也很详细,只是在坐的人却没几个真明白。他们不太明白这东西怎么挣钱,至于广告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效果,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说天书。

    “这个南方周报投资不算很大,不过大家如果不懂的话可以先观望一番。这份生意就由我指定一家来独自运营,这个以后大家知道什么是广告了,知道广告的效果后,可以找这里来合作。”李好喝了口茶后笑眯眯的说道。

    报纸这东西,在长安搞李好一样不太敢放手搞,但是在南方这边他就敢。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这东西就是官方的窗口,李好也不会允许另外的报纸出来,这个舆论控制李好会把节奏控制好。

    这份报纸销售的地方一样涵括李好和李恪现在掌管的区域,这些商人以后就会发现,在这个报纸上打广告的好处了,现在李好不打算给他们解释这个广告的意思,让他们先观望一番吧。

    现在这份报纸叫南方周报并不是一个星期一次,而是一个月三次。大唐的历法没有周这种计算方式,只有月,一月三旬,周报就是按这种方式刊发。

    不过如果一切走向正常,报刊这边还能盈利了,李好就打算把这种报纸推出日刊出来。别的地方李好不保证,南方这边的官府和学堂是必须要订阅这种报纸。

    以后南方这边的一些政策和大事,以及长安那边的新政之类的东西,都会在报刊上面刊登,他们只要看报纸就能了解到朝廷和南方境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方便快捷的很。

    “如同先生预料的一般,这些人对远东公司和银行的兴趣虽然很大,但是投入进来的钱并不多,不过比我们预算的还是多了不少。只是那南方周报没人问过,看来只有我们李府来做了。”

    投资的事情不是马上能决定下来,宴会过后李好让人专门去登记统计了一番,然后再按出资多少分配相对应的股份。无论是银行,还是远东公司,这些人虽然相信李好,但是这都是他们没见过的东西,所以全都选择了小心观望。

    只是因为泉州的那些商人被李好收拾的缘故,这些商人虽然小心观望,但是每家都投了一笔钱进来,就当是投名状了,这让李好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自己的信誉似乎出现了黑点。

    这个在李好的意料之中,不过有几个人的表现特别的抢眼,让李好不得不多留意了这些人的资料。潭州那边有五家,广州两家,泉州三家,泉州的三家其中一家就是陈三娘他们。

    山越人这些年虽然一直征战,不过他们也是集中了一些资本,加上李好为了安置他们还给他们补贴了房屋,田地和农用品,他们每人身上要聚集一些钱出来并不难。

    李好让陈三娘他们参加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给他们多一条出路和收入。这些人的日子只要好过起来,他们就都会安安心心的生活下去,当然这中间还有因为这是同类人的原因。

    不过现在看来,陈三娘还是很有魄力,要知道其他人都不敢怎么大出手,这女人在远东和银行那边都投了一笔不少的钱。

    “他们投的钱太多了的话,头痛的就是我了。这种暴利的行业,也只能在他们不懂的时候好挣钱,等他们都知道了,挣钱就没那么好挣了。”

    李好的反应很出乎两个刺史的意料,他们在这两个地方有干股分红,自己不用投钱进去,是李好从自己投资的里面分出来的。按说这些人捧场不够热情,李好不是应该生气才对么?

    “不一样的,合伙做生意这东西需要讲究原则,也需要双方自愿。之前对泉州府的那些商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居然凑成一团抵拒,而且那边的形势也很麻烦,需要快刀斩乱麻收拾他们一番,要不然我没那心思跟他们玩这种把戏。”

    李好看到这两人的不理解,笑着解释了下。“这次回广州府我准备先去琉球岛看看,应该会在那边停留一段时日,春节左右才能到广州府,你们各自的事情就各自先看着处理了。”

    “大人,这琉球岛现在并不安全,听说岛上还有生吃人的生番。大人去那边不太妥当,还是等军队把上面清理一番后大人再过去看看也不迟吧?”李好这话一出,两个刺史连忙劝阻起来。

    开玩笑,琉球岛上虽然有不少百姓在上面开垦,但是前段时间还有被李好流放到那边的人,这些人会不会记恨李好还难说。而且那边的山中听说还有吃人的人,这两人怎么放心李好过去那边转转。

    “无妨,这次我会带着一些军士过去。来年就要开发琉球那边,那边现在是什么样我们都不清楚,明年还怎么开发?”李好听后摆了摆手,示意两人不用劝阻自己了,李好自己本身武艺就不差,还带着几百士兵,自然更不怕。

    “现在泉州港和广州府共有大船两百多艘,这些船走远洋可能不行,但是走近海关系不大。以后这些船就成为三地之间往返的重要工具,你们要注意看管好这些船只了,还要注意培养一些熟练的工人出来。”

    李好交代了两人后不久,就带着自己身边的几个女人,然后坐了几首大船往对面的琉球岛而去。让李好意外的是,陈三娘也跟着过来了,她们也要去琉球看看,到时李好回广州府后,她们直接回泉州港。

    陈三娘似乎跟武顺的关系特别好,两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凑到了一起。这次在船上,她更是和武顺她们跑一边聊天去了。这让李好觉得很蹊跷,也不知道那女人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武顺妹妹竟然认识三娘,郎君知道么?”李好在船头看着大海的时候,青璇给李好拿了一些吃食过来,一边给李好递了一些喂着李好吃,然后跟李好说起了陈三娘的事情。

    “陈三娘怎么会跟顺儿认识?似乎顺儿还是第一次来这边啊。”李好听后有点好奇,似乎从两人的生活轨迹来看,怎么也挨不上边,现在两人竟然是旧识,这不奇怪么?

    “郎君记性真不好,三娘这么漂亮的女人,郎君竟然都不记得。”青璇听后取笑了一番李好。陈三娘第一次和李好见面的时候乔装过,恢复原貌后也是一大美人,这难为这妹子还经常带着山越人造反。

    “你的意思是我也见过陈三娘?”李好从青璇的话中听出一点意思出来了,似乎陈三娘和自己以及武顺都认识。可是李好看过陈三娘的真容,并不记得自己在哪里见过这女人。

    “几年前郎君和顺儿是不是在潭州城开过九芝堂?三娘当时是病人,还是郎君治好的呢。而且三娘还从郎君手里借了不少医术,她现在的医术,大多是从郎君的医术上面习来。”

    陈三娘的医术不错,这个李好也清楚,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陈三娘的医术竟然是跟自己学的,这特么的就尴尬了,自己竟然毫不知情。

第两百四十章 琉球() 
“几年前我在潭州救过她?我一点印象都没了。既然顺儿认识她,那就没假了,只是没想到当初随便救的一个人,现在竟然成了山越头领,还跟自己打了几仗。”

    由不得李好感叹,谁知道当初自己救得一个人,竟然把泉州府这边搅得大乱,最后还是自己过来收拾乱局,这一饮一啄,莫非早有定数?

    等到武顺和陈三娘过来说起这个事的时候,李好才确定下来,原来陈三娘竟然是自己救过的人,而且父女两人都是自己救下来的。只是女大十八变,这变得够彻底。

    老陈在加入叛乱的第三年就战死了,他原本的地位都给陈三娘继承了下来。加上陈三娘在潭州治病的时候,武顺跟她说过一些治病的知识,李好也给过她基本自己编的医术。

    这女人在叛乱的队伍中威望很高,然后慢慢的被李好把山越人逼到一起后,一个懂医术的头领就越发重要了,所以陈三娘很快就坐上了大头领的交椅。

    “三娘妹妹过的可不容易!”武顺或许是之前和陈三娘的关系不错,武顺在李好面前竟然帮陈三娘说起好话来。

    “这年头,大家过的都不容易。”李好摇了摇头,没有接武顺的话。陈三娘只不过是一个缩影而已,再往后,因为李二的几次东征,大唐百姓的生活会变得更难起来。历史记载了贞观之治很好,说的不过是主体上不错而已,一些东西照样存在。

    很快,船就到了一个岛屿停了下来,这不是琉球主岛。琉球岛和泉州港中间还有一个澎湖列域,最早过来的汉人基本上都是在这里打鱼晒盐,再往前走才是琉球岛。同样因为李好的原因,一些东西也发生了改变。

    澎湖列屿这边有人居住,还有人在这边耕种。这里也是琉球岛和泉州港中间的一个中转站。那些往北去的船队,如果不去泉州港靠岸,也会在这边停顿休息一番后往北而去。

    加上澎湖列屿这边并没什么生番土著的影响,实际上澎湖列屿这里已经成了一个繁华的中转站。李好他们过来的时候,这里就有不少外商的船只在休憩。

    基本都是胡人的船只,这些人现在都不怎么去泉州港靠岸了,准备继续北上。在这边交上过路费后,他们补充一些东西继续北上,这样他们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你们给几个人留了下来,然后让泉州港那边协助一下。这个地方,还有对面的泉州港,以及我们这次下船的地方,按照图纸上的说明,在这里修建一栋灯塔出来。”

    李好在这里休息了一下,然后跟自己身边的学生们介绍起来。这些人是要在这边干活的,他们以后成家后,想要在那里生活只要跟李好说一下就好,李好都会好好把他们安置下来。

    “郎君,这个灯塔有什么用?”武顺她们跟在李好身边,听李好介绍要修筑这个灯塔好奇的问了起来。李好一般不做没用处或者没意义的事情,他做的事情都有作用。

    “这个作用很大,以后海上起风浪的时候,或者没有星月的时候,这个灯塔就能成为海上所有船支指引方向的标志,这样能方便那些跑海的船只。”

    修筑这个灯塔并不是单单为那些船只服务,自己的船队一样有用。远东舰队就要上马,到时泉州港和广州港那边都要安排船只,这些灯塔对于李好来说一样重要。

    从澎湖列屿过后,琉球岛就不远了。现在的琉球岛上面的人比原本历史上的人多不少,更是多了官兵驻扎。加上刚被李好流放过来的几千人和原本过来的汉人,他们在靠近泉州港这边修筑了土堡和围墙,然后在上面耕种起来,颇有一副小城镇的样子。

    “见过大人。”李好靠岸的时候,这边的负责官吏立刻跑了过来迎接。谁让这地方就这么大点,李好的船队那么大,一过来,这里的人都能看到。除了官员,那些小孩子也全都跑了过来观看。

    李好带了五百多人过来,除了三百多士兵,和武顺她们,剩下的全是李好的学生。这些年轻人将会有一些留在这边,他们就是李好踏足琉球岛的先锋,负责调查这边的地理和所有情况。

    这些年轻人并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们学习的时候骑射格斗搏杀都没落下,每个人都会一些基本的求生技巧,而且李好带的这三百士兵在李好离开琉球之后也会交给他们带领,用来保障他们的安全。

    “我们要在这边呆上一段时间,你腾个地方安排一下。”李好看了眼接待自己的官员,然后让他安排好。李好的人自己也带了宿营的东西,他们这次在这边还会深入琉球岛中间去。

    上岸后休息了一个晚上,李好就带着这些人准备沿着自己早整理好的路线出发。几个妹子都跟了过去,这次李好让她们留在船上她们也不干了,让李好感觉挺头痛。

    不过这琉球岛上的土著其实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千人左右的部落,对于李好这边拥有几百人的正规作战部队来说压力并不大,更何况他们还带了一些杀器防身,琉球这边也派了士兵跟着。

    只是让李好意外的是,他们的人还没出发,到时先收到了有生番入侵的消息,让李好的探索行动停了下来,然后去了这边的军营。

    “大人,这边有百姓过去跟本地夷民交易的时候遭到生番的攻击,我们该怎么处理?”这边的负责人见李好过来后,连忙把所有的事情跟李好汇报起来。

    琉球岛上有生番,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除了生番,还有不是其它种族的人。李好把那些商人从泉州港放逐到这边来,没想到这些人很快又在琉球岛上打开了局面。

    他们利用一些夷族跟汉人相处不错的情况,然后跟那些夷族建立了贸易关系,而且还进一步影响着那些夷族人慢慢的跟汉人接近,这个意外的改变出乎李好的意料。

    “先把那些人给我叫了过来,我了解下情况。”这些人似乎挺擅长跟夷族人打交道,之前在泉州港那边的时候,他们就跟山越人相处的不错,没想到被李好放逐到这里后,这些人竟然又跟这边的夷族混到一起,这让李好的一些布置似乎又多了一些变动。

    “见过大人。”很快被李好要求过来的人就来到这边的军营,这些人神色忐忑,心中还带着一丝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