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办的那些学校,现在不光是李府收养的那些少年在学习,一些跟李府有业务来往的商人的子女也过去那边学习一番,那边现在已经不用李好怎么操心,都能正常运作起来。
无论是长安城外的兰翔,还是岳麓山下的新东方,或者洛阳蜀地那边的学校,每年都能输送不少技术少年出来,这些人以后将是李好手中最重要的力量。
“你们不用担心,用不了几年,长安这边同岭南的来往就会变的越发繁忙起来,到时两边来往也会多起来,说不定你们还能经常吃到来自岭南那边的东西。”
李好看着府上那些不能过去的人心中的担心,笑着回道,特别是嘴巴可以打酱油的武月,她原本是想跟着去南方去玩,可武氏不许。
武氏最近心中也有点烦恼,武月也差不多快到了婚嫁的年纪了,跟武月一般年纪的妞妞都已经嫁了。自家老二小武同志更是完全可以嫁人了,可那妹子似乎没感觉到这事情一般,每天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
武氏很想说说自家二女儿,可是现在家中的一切事情都是小武在处理,她在小武面前威压不够,想说小武也没有足够的底气。所以只能指望李好夫妻,谁知道李好竟然要去岭南做官。
李好走的时候是三月份,烟花三月下岭南。送行的人还是那么几个家伙,程三房二他们,他们难得一次机会可以撒野厮杀一番,大部分时间还是得老老实实留在长安这边。
因为身份家世不一样,他们几人家里现在都有足够的地位和影响,李二也不太可能让他们这些年轻人发展更多。大部分是当做米虫在养,在禁军一些职位上面任职。
因为李好这次是去岭南任职公干,所以没有转道去洛阳,而是直接走的第一次南下潭州的路线。随行的人除了大唐军事学院的几个年轻军官,还有李好抽过来的一批少年,组成了一个大大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往南方而去。
系统不出意料的在这个时候再次通知了声李好,他有一个新的任务要做。岭南那边有一个专门的菜系,叫粤菜。粤菜是传统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发源于岭南。李好的任务就是推广和把粤菜发扬光大,奖励是大量的积分。
粤菜渊远流长,历史悠久。广义上的粤菜由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三种风味各具特色,各有风味。
它同其他地区的饮食和菜系一样,都有着东方饮食文化的共同性。早在远古,岭南古越族就与中原楚地有着密切的交往。随着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许多中原人为逃避战乱而南渡,汉越两族日渐融合。
中原文化的南移,中原饮食制作的技艺、炊具、食具和百越农渔丰富物产结合,这就是粤式饮食的起源。而三种不同地方的风味,又代表着各自的特色和传承发展的变迁。
广府菜菜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等主要物产丰富区,这个菜系用料丰富,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做出来的菜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还兼容了许多他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
潮汕菜发源于潮汕地区,因为靠海,这边粮食产量并不高,倒是周围水产丰富。潮汕菜汇闽、粤两家之长,自成一派。以烹制海鲜见长,汤类、素菜、甜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细,口味清纯。
客家菜起源于东江一带的客家人聚居地区,这边因为靠山靠近湘赣。产粮一般,也不出产海鲜,菜品多用肉类,极少水产。
客家菜主料突出,讲究香浓,做菜的时候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有独特的乡土风味。
第两百二十章 故地重游()
对于李好来说,后世的岭南可是全国经济发达的地方。他们那边的人外出打工,基本上都是往南方发展。李好的一些同学,朋友也是往那边而去,所以李好对岭南真的不陌生。
对岭南菜一样不陌生,李好刚到长安的时候,白切鸡和烤鸭烤鹅这些东西的技术基本来自岭南这边的菜式。除了这个,岭南这边的人煲汤也是一流,这大致就是最简单的药膳一说。
而作为一个靠海的地方,这边的海鲜自然不能少。只是这个时候的人对于海鲜大部分都是生吃,或者缺少各种烹饪的材料,把那些鲜美的东西都做的十分难吃,大大浪费了各种味美新鲜的海鲜。
这个时候的粤菜大致只是一个粗胚,很多后世著名的菜式都没有。而且这个时候的粤菜也不怎么让人喜欢,比较出名的应该是韩愈了。老韩被贬到岭南这边来了之后,就极度不适应这边的生活习惯,他发现这边很多人吃东西都是生吃,这让他接受不了。
“郎君,岭南那边再往南,真的能看见大海么?那边是不是就是真的天涯海角?”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能凑一张麻将桌了,李好身边就是四个女人。
不过这四个妹子现在并没打麻将,李好暂时也没时间把这一国粹弄了出来。所以四个妹子一路除了看着玻璃窗外面的风景,就是聊天,或者逮着李好好奇的问着各种问题。
她们几人除了武顺跟着李好去过潭州又去过蜀地,算是走了不少地方。如烟自己从江南跑到洛阳再到长安,其他两妹子走的地方并不多,基本上都呆在长安。
对于去一个新鲜的地方,自然会好奇,还有各种问题要问。比如什么天涯海角啊,比如海到底是什么样子啊,这些问题她们都十分的好奇。尽管李好跟她们说过地球是圆的,可是似乎并没什么效果。
“当然能看到大海,实际上我大唐东边的最边,然后一直到南边,都是大海。一直往前走,无论向东,还是向南,都能看到大海。”李好躺在马车上面,打着哈欠说道。
“一直往前走,无论走那个方向,最后都能看到大海,只不过各自走的路途不一样而已。往北走经过草原,荒原,冰原,最后能看到冰海,那是北冰洋,终年都在雪中。往西走就要走的更远,经过西域诸国,再往前走,穿过欧洲后也能看到海。”
“郎君说的怎么跟这个球上的一样?”如烟这个时候正拿着一个能转动的球在看着,听了李好的话后忍不住惊讶的说道。李好说的北冰洋,西域诸国那上面都有标注。
“能不一样么?这球本来就是郎君做的,自然是按他说的做的。”绾绾在一边轻声回到,她看着李好做了这个东西,不过不知道李好做这个干嘛。
“这不是第一个,郎君办的那些学校里面都有这种球,这叫地球,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个大球的缩小版。”武顺在一边笑道,李好身边的这个几个女人,武顺是正房,自然是老大。
不过实际上李好谁也没同过床,对谁都一样,他家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妇小妇。如果以后啪啪了,那就是都是自己的女人,所以他对某个人的待遇都是一样。
只不过因为各自负责不同的行业,自然有着各自不同的职业,这个时候武顺才是坐着大妇的位置。府上的帐就是武顺在管,家里的支出和开支都得经过武顺手。
“郎君,地球真的是圆的么?还是悬挂在空中,我们站在上面怎么不会往两边掉了下去?”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解释的东西很多。不过要证明地球是圆的,这个就好解释多了。李好身边的那些少年,他们都要学习这些东西,李好自然知道该怎么解释。
一边随意的聊着,一边继续南下。有了这四轮马车后,无论是马,还是赶车,都没以前那般辛苦。坐车的人在路上还能休息一番,比以前那种两轮马车舒服多了。
李好一直很奇怪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那边那么落后的科技,到了后来都能整出一个四轮马车出来。但是东方这边如此发达的科技,竟然没有把四轮马车壮大推广起来,这真是一个大大的遗憾。
四轮马车重要的技术不多,一个是转弯装置,还有一个是刹车装置。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实际上就好说多了。至于防震,无论四轮马车还是两轮马车,这个都需要注意。
有了四轮马车后,大致给些年的时间发展,李好感觉很有可能出现其他代步的车式出来。不过这不是李好所能解决的问题,得看大唐的科技水平能发展到什么时候去吧。
过了江后不远就是潭州,现在潭州方向往北这边的大江多了一种可以渡车马的大渡轮,这种船现在只能在内水域走,出不了海。不过这个大江这边主要的渡口都有这种大船,方便南来北往的商客。
这个造船厂是李好当初制定的作坊之一,这次南下后他要带走一部分人去岭南。李好在潭州停留了几天,他不仅去见了李恪,还得从这般准备士兵和粮草,然后再继续南下。
对于李好的到来,李恪有种意外的惊喜。李好上次说了自己不愿意去岭南那边任职,让李恪挺失望。没想到转了一圈后,现在仍然是李好,显然中间有些变动。不管怎样,对李恪来说,这都是好事。
有李好在岭南那边看着,他潭州洪州这边要再上一个台阶,一切就变的更简单起来。岭南那边有两个大港口,潭州和洪州要出海,一个是沿江出海。另一个就是走陆路,到泉州和广州。
无论哪一个港口,对于李恪和潭州洪州来说,都会带来一次发展机会。更何况李好这种人,本来就是创造奇迹的人,或许,以后整个大江以南,成为他吴王李恪的一大根据地也不一定。
“来!贤弟上任路过我这边,怎么说我们也得浮一大白,他乡逢故知啊。”这个时候没有所谓的人生四大喜,不过对于在他乡能相逢的故知,难免有种特别的高兴情绪。所以李好过来后,李恪立即拉着出去准备找个地方喝上两杯再说。
当初李好弄的那个美食一条街现在已经成了潭州最旺盛的地方,整个潭州地区无论是城市规模和规划,都比几年前李好来这里变化大多了。这里没有宵禁,所以这条街日夜都有人在经营着,这也让当初跟着李好投资的潭州商人大大的挣了一把。
“姐姐们没有来过这边,这里可是郎君当初一手搞出来的地方。无论是火宫殿还是坡子街,没有郎君,这边也就没有这般旺盛的人气,当初这里不过是烂泥巴卖东西的小地方而已。”
武顺没有跟着李好一起去喝酒,而是带着如烟三人在潭州城逛了起来。这里可是留下不少李好和她的记忆,故地重游,总有太多的喜悦和兴奋需要跟人分享,也有很多东西承载着一些难忘的记忆。
“掌柜的,给我们来四碗米糕,再来一碟臭豆腐,湘江的香辣虾和小鱼干也来点。”逛了一圈后,武顺带着绾绾她们进了一个小店。这店开了很多年了,只是老板似乎不怎么记得武顺了。
“这臭豆腐能吃么?那么臭!”无论如烟也好,还是绾绾和青璇,她们几个都没见过臭豆腐,闻到那种气味忍不住皱起眉头来。可看周围的人,好像吃的很起劲一般。
“这个当然能吃,这个可是郎君教他们做出来的呢。这气味虽然闻着不怎么好闻,但是吃的时候真的好吃,不信你们尝尝就知道了。”武顺听了这话后,眼睛笑的跟月牙一样。
这火宫殿和坡子街的美食,基本都是李好给这边的人弄出来的,什么东西什么味道,吃过的武顺怎么会不知道呢?自己点的这些东西都是不错的美味,值得尝尝。
看着周围的人吃的很香,另外三个妹子各自夹了一小点尝了后发现,这东西闻起来味道不怎么样,吃起来挺不错。而那什么香辣虾和香辣小鱼干吃起来也不错,还有开胃的作用。
“那道观就是火宫殿么?”四人坐在靠窗的地方吃着东西,然后四处打量起这周边的环境来,不远处好像看起来有一个道观,如烟忍不住问了起来。
顺着如烟说的方向,武顺往那边看了一眼后就能确定下来。“对!那个就是火宫殿,当初郎君在那里给潭州城的百姓送过各种防瘟疫的药物呢。”
火宫殿供奉的主神是火神祝融,还有道教的大佬。这个是道教在潭州这边的一个分支,封神榜里面有记载过火神祝融,落脚点在南岳,这边自然要供奉这个神仙,李好办事也是让这边的道家人帮忙。
不过比起其他地方来说,这个火宫殿的香火非常的旺盛,道观前面的小广场有不少过来上香的香客。加上坡子街周围两边的人流,汇集成了这里特有的盛景。
第两百二十一章 围城()
“这美食街扩大了不少,当初郎君在的时候这边只有主街,现在这两边又各自加了两条副街,可见这里的人气真好。郎君说的规划他们并没破坏,让这地方看起来跟更漂亮了。”
走在这条街上,宽畅的大街,繁盛的人流,如烟和绾绾她们感觉自己似乎走到了长安的大街一般。而且这边似乎还要漂亮不少,看起来更好入目一点。
两边的房子都是用水泥修的两层的房子,全部用的是玻璃窗,看起来很入目。而大街除了中间跑马车的主道,两边还有栽了树隔开的人行道,地面全部铺的水泥。
虽然来往的人很多,但是地面并不脏,想来这边经常有人打扫。两边的排水道并没储存什么污水,被冲洗的很干净,这边的人经历过李好的某些熏陶,也知道怎么讲究卫生了。
“不知道郎君会不会去岳麓山那边看看,如果他没时间去的话,到时我们自己过去看看。”武顺几个人在潭州城到处逛着,后面跟着几个护卫。要不然李好还不放心给她们出来玩,这可都是美女呢,谁知道古代的人会不会耍流氓。
“就是那个郎君写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么?那个地方可以去看看,听说橘子洲头也不错。”几年过去后,潭州的变化很大,估计李恪没少在这个城市花心思整顿。
比起几年前李好他们来这里的时候,潭州的人更多了,但是新房子也更多了。城中的主要干道都是水泥路,而且还按照李好的说法,来去有分开车道行驶。卫生和环境这块也非常注重,保养的也不错。
这个城市已经具备了一个后世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了,如果再加上路灯和来往的车辆,后世的城市还比不过这里。几个妹子看到这个城市后,就有点喜欢这个城市了,可是这里不是她们的目的地。
“嗯,就是那个岳麓山。郎君和吴王一起喝酒吟诗的那个爱晚亭不知道还在不在,不过这个时候看不到红于二月花的霜叶,那个得秋天才能看到。”
“可惜我们这次不会停留多久,要不然可以去岳州玩玩。那边有八百里洞庭,还有全鱼宴,更有郎君作序的岳阳楼。那岳阳楼我们上次去的时候都没呢,要是能看看就好。”
李好在潭州呆了四五天,岳麓山那边他去看过。不过是和李恪两人去的,武顺她们还是自己安排行动,李好抽不出时间陪她们。
这边山下的岳麓书院和新东方学校都是李好曾经力办的东西,现在李好得从这边抽些能用的人手带去岭南那边,自然要过来一场。岭南那边对于李好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完全待开发的荒地。
其实这边除了岳麓书院,李府还有不少作坊在这边,满庭湘也是。只是李好不是过来看自己家产查账的,满庭湘李好只是和李恪一起去吃过几次饭,这边的经营他并没去看。
没那空时间,而且这边的生意经营的不错,每年的给长安那边挣不少钱,另外账目清晰,李好自然不需要怎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