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之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善战之宋-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松赞黑塔眼皮一跳,“什么?你刚才说什么?辽国和宋朝结盟了?”

第84章 拒绝投辽() 
“西夏不但攻击大宋,而且妄图染指燕云十六州,自然必须要给他们点教训才是,”王靖微微一笑,朝着身后望了一眼,又说道,“此次是辽国先锋队,很快辽国主力三十万军队就会赶到。”

    “呃”

    松赞黑塔有些迟疑,此时在城下西夏军队和宋朝军队朝正相向聚集,战场上到处都在激战,而且看上去宋朝目前虽然优势还不算太明显,但禁军稳稳的向前推进,不断挤压着西夏骑兵的空间,显然已经占据了主动,在这个时候无论哪一方势力加入,都可以以极短的时间让对面崩溃。

    换句话说,只要吐蕃部族军队现在补充进去,立刻就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

    但是,宋军也有辽国在帮忙啊。

    松赞黑塔看着王靖身边那百骑杀气腾腾,面对吐蕃十万骑兵毫不畏惧,目光又投向他们身后的高坡上,长长的骑兵队列沿着山坡之势密密排成几列,刀光阴冷,明显就是经历百战的骑兵。

    汴京城下

    西夏统帅李元和西夏众将指点着战场,刚刚来报,已经有两个千人队从侧翼进攻禁军失败,损失了二个军都指挥使。

    宋朝禁军是大宋最精锐的军队,其长枪都要比宋军制式长枪长二尺,而且和他互为犄角的太原府路府军是当初战胜过辽国的那些老兵,其作战能力之强完全不是曹彬所部那些新招募的新兵所能比的,更何况如此密集的军阵,只用二个千人队骑兵来试探简直和飞蛾扑火没什么区别。

    “元帅,现在情况有些不妙,一旦禁军进了汴京城,再想要攻下可就难了。”耶律楚德皱着眉头说道,这么多天西夏兵分三路在环庆府路延州和太原府路、燕云十六州出兵,并非是因为西夏狂妄自大想多点开花,发起全面战争,真正的目的就是汴京城,希望能够将里面的禁军引出城,但没想到汴京城没有攻下,被引到太原府路的宋真宗赵恒忽然反应过来了,半道又折返回来。

    “吐蕃那边怎么还不出动?”

    “刚才派出去的人回来禀告,说对方正在组织人马,很快就会进攻,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还没有动。”

    李元皱着眉头,刚要询问,忽然被远处传令兵士的高喊声打断,“报大元帅,吐蕃部族退兵了。”

    “什么,退兵了?”

    李元和身边西夏众将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传令兵士跑过来又重复一遍,“报大元帅,吐蕃部族退兵了。”

    “混账,松赞黑塔这是搞什么呢,没看到我们这边马上就要攻下汴京城了吗?”

    “回元帅,那个松赞黑塔说了,本来是想和西夏一起攻下汴京城的,但是因为身后还有三十万辽军即将赶到,就先撤回了,还让我转告您,让您也快点走,免得到时候跑不了。”

    “什么三十万辽军?”

    李元听得一头雾水,哪里来的三十万辽军。

    有在吐蕃部族中作为策应联络的西夏士兵赶来,将情况汇报,“元帅,刚刚在吐蕃部族军队后面发现有几千辽国骑兵,据说是辽国的先锋军队,主力军队随后赶到。”

    “不可能,辽国这几年草原大旱,不少部族都向北迁徙,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兵力,更何况倘若辽国真的有如此多的兵力,早就开始攻打宋朝了,怎么可能和宋朝联合起来。”

    旁边的耶律楚德也在沉思中,说道,“倘若辽国真的有如此众多兵力,肯定绝对不会坐视慕容将军占领燕云十六州的,据说有一支辽兵打下了应州城就不见踪影了,难道说”

    说到这里,耶律楚德好像明白了些什么,“难道说那支消失的辽国军队是今天的这支?他们也来到汴京城了?”

    “既然如此,那一定是在诈我们,”李元听到耶律楚德的分析,顿时恍然大悟,立刻下令,“快,快将吐蕃部族追回来,告诉他们这支辽军在使诈,快点,军情紧急,快点”

    高坡之上

    沿着坡势辽国骑兵一字展开,列阵缓缓朝着汴京行进,凉风吹过这些辽国骑兵的辽帽上,上面的毡球不断摆动。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深秋,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

    “萧将军,从西夏主营中冲出几骑,直奔吐蕃那边去了,我们要不要把他们拦截下来?”

    萧挞凛正要下令追击,旁边的王靖突然开口,“千万不要。”

    “为什么?”萧挞凛和身边众将都颇感奇怪,吐蕃后退,西夏这次来人明显是去劝解的,万一被吐蕃察觉到自己这边使诈,那不就前功尽弃了么。

    “西夏这次派人,应该是察觉到了我们这边的实情,如果我们派人阻拦,万一没有成功,吐蕃索就一定会回过神来,发现我们在骗他们,但如果我们不去追击,而是放任这些西夏兵过蕃部族那边,那个松赞黑塔看到我们这边没有动,一定会认为这是西夏在骗他们。”

    见萧挞凛等人还在疑惑,王靖微微一笑,目光注视着远处已经停下的吐蕃部族军队,笑道,“这是兵法当中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之计,等会你们就知道了。”

    果然,当那几个西夏兵进入吐蕃部族军队没多久,很快吐蕃部族军队再次启程开拔,而那几个西夏兵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多半是被杀了。

    直到这个时候,萧挞凛等辽将才总算明白了王靖的意思,显然自己这边放任那几个西夏兵进去,其实是做给吐蕃部族军队看——如果辽军真就这么点人,又怎么可能放任西夏派人过来,这明显就是有恃无恐嘛,这肯定是那个西夏统帅李元想诳吐蕃替他们卖命,做梦去吧,劳资可不傻。

    相信在这个时候就算辽军跑过去告诉那支吐蕃部族军队说自己只有三千人,对面的松赞黑塔也绝对不会相信了。

    “萧将军,这次和你们辽国一样的规矩,杀一人,奖羊五只,杀五人,奖马一匹,我宋朝五羊无马,但可以将这些折换成同等价值的铁器或者丝绸金银,怎么样,开干不?”

    萧挞凛斜着眼看着王靖,看得后者有些不好意思,不得不继续说下去,“当然了,不是想让你们辽国将士现在卖命,而是要等到西夏军队被击溃的那一刻,随尾追击,不正是你们辽国的强项么?”

    “萧将军,一直是本特使再说,你到是也说两句啊,同意不同意给个话啊,这样气氛有点小尴尬好不好?”

    萧挞凛:

    众辽将:

    “你的这个提议到是不错,不过杀敌奖励到是要改一下,杀一人,奖羊十只,杀三人,奖马一匹,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萧将军胸怀宽广,又何必在意这些细节,好吧,我同意了。”

    “呃”

    看到王靖拍着胸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自己的条件,反而让萧挞凛感觉到有些惊讶,这家伙今天到底吃了什么药了,怎么这么爽快?不像以往的作风啊?但是当他耳边听到从汴京城下传来的阵阵喊杀声,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战事紧急,宋朝严重缺乏骑兵,自己的这三千多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投入到战场上,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王靖,有件事情你考虑下如何?”萧挞凛沉默许久,忽然说道。

    “什么事”

    “以你的才能在宋朝实在有些屈才了,不如加入我大辽吧,我可以向景宗陛下举荐,保你高官厚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萧挞凛看到王靖转过身来,但这时周遭却凭空吹起一阵大风,呼啸不断,只能看到王靖嘴唇上下张合却听不清楚他说些什么,等他说完了,风也停了下来。

    “萧将军,我说完了。”

    “呃,王大人,刚才的话您能不能再说一遍。”

    “不能”

    萧挞凛:

第85章 国奠日() 
宋宗一七三秋

    被后世誉为宋朝十大战役之一的汴京会战在汴京城宣告结束,此役,西夏共投入兵力二十一万,大宋投入兵力三十九万,其中包括叛变的原延州府军四万余人,成都府路府军一万五千人,辽国三千人。

    汴京会战从战役开始之初就峰回路转令人咂舌,尤其是在战役最后阶段汴京城会战中,更是一波三折,在战役最初,西夏军队占据明显优势,以原知州范雍所部叛军为主力,攻打李继隆把守的汴京城,在历经多曰城墙易手,即将沦陷之时,幸好曹彬所部及时赶来,又与西夏其他路赶到的援军在城外展开战阵进行数次大战,西夏以三千重装铁骑为主攻冲击宋朝曹彬军阵,而随后赶来的寿春郡王赵祯所率成都府路府军则用密集的箭雨反击

    而后吐蕃诸部十万军队和宋真宗所率禁军及太原路府军二十万相继赶来,最终以吐蕃部族军队撤退,导致西夏军队被迫承受全部压力,最终溃败不得不撤退,宋军和辽骑从汴京城一直追到西夏边境,一路随尾追击,西夏死伤众多,十者剩其二三。

    此役北至燕云十六州,西至环庆府路,南至汴京城,其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双方损失:宋朝损失步兵十五万八千五十二人,骑兵二万一千二百二十五人,军都指挥使一百六十八人,厢都指挥使十七人,伤者四万三千七百二十五人;

    西夏骑兵十四万七千九百八十一人,重甲骑兵二千九百八十人,军都指挥使一百八十七人,厢都指挥使十九人,伤者三千一百一十人,被俘四千二百二十一人,

    辽国损失骑兵三百人,伤者二十一人,军都指挥使一人;

    这场战役,无论是作为失败一方的西夏,还是作为胜利一方的宋朝,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胜利一方宋朝不但付出了伤亡近二十万人的代价,其北方边陲地区,环庆府路环州、庆州、泾州、源州和延州等地更是因西夏的肆意杀戮,造成百里内荒芜人烟,遍地饿殍的惨象,更让人感到心痛的是,枢密副使刘平,在会战前期阻击西夏骑兵起了巨大作用的功勋将军,在回汴京城的途中,因伤势严重不久于世,为表彰其功勋,被宋真宗追封为延王。

    汴京会战后的战场上横尸满地,血流成河,决战当天的那场暴风雨更是将战场上的尚未干涸的鲜血冲刷渗入进了土壤,与大地融为一体,使得城外的土壤形成了汴京城特有的一种土——红土,据说在红土上寸草不生,唯一生长的只有一种叫做宋藤的植物,宋藤每年秋天开一次花,花季只有十余天变会凋谢,宋藤花瓣共六瓣,一半红艳似血另一半雪白似血,花色惊艳动人,每到花开时节都吸引众多前来观赏,宋藤已经成为了汴京城的一项特色,每年那红白相间的宋藤花,仿佛在纪念这场战役中逝去的所有大宋将士。

    当宋真宗赵恒率领禁军来到汴京城中央城门时,面前的千斤闸却因为过度的撞击产生变形,从内部无法打开,没办法外面的禁军只好找来城下被遗弃的攻城木继续撞击,砰砰的撞击声在无数禁军面前格外清晰,而当千斤闸被打开的一瞬间,看到在城门后迎接他们的守军,几乎所有人都热泪盈眶,就连一直给人以威严气势的宋真宗赵恒也为之动容。

    站在他面前的,是李继隆和他身后的一群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老兵,他们是这次汴京城守卫战中处于战场最中心的宋军,因为体力透支严重,这些人相互搀扶着努力维持着整齐的欢迎军阵,在他们的眼睛中早已充满了泪水,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更是一种宋朝军人的骄傲,他们中有些人,在赵恒经过他们的时候,仍然竭力挺着他们早已驼背的脊梁,神情激动的注视着自己的帝王,胸口狠狠憋着一口气想让自己干瘪的胸肌看上去更坚挺一些,虽然他们眼神一直朝前看,但却在用余光扫视着大帝赵恒是否走来,而赵恒简单的一个拍肩膀的动作,更是让他们激动万分,更让站在后面的人嫉妒不已。

    他们身体单薄弱不禁风,他们早已经过了青春岁月英姿不在,他们那并不是很齐的队列看上去如同一群逃荒的乞丐,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敬着很标准的宋朝军礼,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极为严肃认真。

    跟在赵恒身后的还有几个宋朝将领,包括在镇守太原道北部的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杨继业,杨继业虽然官职不算大,却因为屡屡抗击辽国在大宋军中颇有盛名。

    杨继业在宋真宗赵恒身后观察城门前列队的这些守军,心里感慨万千,像这样的队伍,若是昨天,杨继业还会认为自己只需一支千人小队便可以轻松击溃,而西夏当时肯定也是无数次这么想过。

    可是就是这样的队伍,这样的阵容,硬是顽强的抵挡了当时西夏和叛军十几万人近一周的进攻,为汴京城会战赢得了最为宝贵的时间,可以说,若没有这些守军的坚守,一旦汴京城沦陷,便会因此衍生出无数种可能性,战争的走向将变得更加扑所迷离,而大宋也将由防守方被迫成为攻击一方,从而失去战场上的主动。

    汴京城仅存的这一千多名守军和已经阵亡的近万名守军用自己的意志和生命捍卫了大宋的尊严,也为赵恒率领的禁军、太原道府军、曹彬所部宋军、成都府路府军的会师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宋宗一七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赵恒宣布,为纪念在本次汴京会战中阵亡的大宋将士,十一月十五日设定为大宋国奠日,在这一天,所有人都应忌肉食、饮酒并取消当天所有娱乐活动。

第86章 真宗召见() 
汴京会战结束后,大宋战乱波及的地区渐渐平复下来,逃离汴京城的人也逐渐返回家园,汴京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昔日的繁荣,汴京城目前正在进行两件最重要的事,第一件事就是维持秩序防止在这期间出现趁火打劫之徒,第二件就是对本次会战中所有将士进行战功封赏。

    底下群臣关于这件事已经讨论了一星期,还是没有出任何结果。

    一些人认为,会战的首功者应该归为国公曹彬,正是由于他们在会战中期与会战末期与西夏骑兵强强相抗,才使会战结果出现了转机,若非会战中期他们拖住西夏主力,恐怕大宋汴京城早已被攻下。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会战首功者应该是成都府路府军,在汴京城会战最后阶段,打扫战场时发现众多的西夏尸体上插着箭矢,箭矢上的标记大多为成都府,此次击杀西夏骑兵数量超越了西夏阵亡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完全打乱了西夏骑兵的阵脚,尤其在最后时刻,司马固又命人将对方帅旗射落,最终导致了对方的军心涣散,出现了后来西夏的大溃败。

    还有人认为,首功应该记在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杨继业的名下,因为千里追击西夏溃军的主力就是他所部骑兵,也基本算是本次汴京会战中杀敌人数较多,伤亡最少的宋军了。

    但那些留在汴京城没有离去的大臣则认为,在汴京会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还是最后阶段为期十多天的汴京城防守战,当时李继隆率领的九千老弱残兵不但击杀了数倍于己的西夏兵力,还为会战赢取了最为宝贵的时间,当时那种惨烈场面实在是让人永生难忘。

    而曹彬和李继隆则向赵恒请愿,希望能够将最大的功劳记在已经伤重不治的刘平将军身上,正是由于刘平将军的南征北战,声东击西,不但缓解了汴京会战中期宋军的颓败之势,女干敌无数,更是极大的鼓舞了大宋全体军民的士气,使西夏不得不提前加快会战的进程,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延州府军的叛变,没有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