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之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善战之宋-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老丞相王旦,在他得知隆王赵佑担任前锋官的时候,就曾经劝过宋真宗,但却被一句“隆王不能永远呆在汴京,需要历练历练。”给驳了回来。

    呵呵,历练历练,也要看看是什么时候吧。

    王旦深知隆王赵佑自认为熟读兵法韬略,一定会贪功冒进,而曹彬必不敢过分强令于这个大宋的大皇子,未来最有希望登上九五之尊之位的赵佑,这种“将不听帅,帅不敢令将”的隐患,在还没有离开汴京城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着今天的悲剧。

    与之相反,此次在环庆府路西夏骑兵打败宋朝前锋营的战役,却展现出了西夏统帅李元过人的战略天赋,前有刘平和范雍延州城六万守军、后有曹彬的八万大军,看似没有任何漏洞,但李元却利用宋军立功心切和轻敌的心理,匪夷所思的击愧了处于中间位置的隆王赵佑前锋营。

    事后当曹彬得知前锋营的覆灭的消息,久久没有说出话来,众将皆以为他是因为隆王赵佑被俘怕宋真宗责怪而担忧,却并不知道曹彬所感慨乃另有其事,内心的苦果只有自己知道——这次赵佑把所有骑兵都集中在了前锋营中,这次前锋营的覆灭之后也就意味着这次援军再无骑兵可用。

    但却没有人知道,这次前锋营的失利对于环庆府路的宋军来讲仅仅是一个灾难的开端而已。

    此时虽已深夜,但延州城墙上,仍然灯火通明,每隔几步都有一名宋军把守,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巡逻队来回检查城防。

    自从刘平援军进入城之后,很快再次被西夏军队围的水泄不通,对于外面宋军前锋营的惨败城内并不知晓,刘平每天都要亲自到城墙上巡查几次才会放心。

    凭于一名名将的天生直觉,刘平始终感觉着久久蛰伏未动的西夏军有些不太正常,但却找不到原因。

    例行查看完城防之后,刘平刚刚睡下没多久,就突然被外面激烈的喊杀声吵醒,发现城外的西夏军队竟然攻进了延州城,几千名士兵在外面奋勇抵抗,边战边退,却完全抵挡不住如洪水般从四面八方涌进城内的西夏铁骑,更多的宋军则是在睡梦之中就被涌进大营的西夏兵杀死。

    直到天明之后,仍在抵抗着的残存宋军才总算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延州的知州范雍竟然率领四万宋军投降西夏了,而且特意找机会将刘平所部二万多人全部换了下去,更是在深夜时分打开了四个城门。

    对于知州范雍的突然叛变,后世之中有关的谈论颇多,有人说是金明十八寨的陷落和范雍袖手旁观不敢出兵有最直接的关系,也有人说,刘平到来之后,有几次当面指责范雍,并说要将延州城战报据实上报,让范雍每天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再加上西夏的重金许诺,最终发动叛乱。

    当然,也有人说,作为延州知州的范雍,虽然在这场战役之中虽然屡屡犯下大错,但在平时却为人检点,深受百姓和部下爱戴,只不过却鬼迷心窍走了一步错棋,实在令人可叹。

    但不管怎样,范雍的叛变却给当时本已经胜券在握的大宋迎头一记重击,还有,在战役最初立下赫赫战功的那三千骑兵以及近二万大宋将士,皆因此而受到牵连。

    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则毫不留情——范雍,卖国之贼也,虽死不能赎其罪。

    延州城沦陷后,宋朝和西夏军队的实力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双方军队数量从原来的十五比八变成了八比十四。

    环庆府路只剩下了曹彬由八万步兵组成的中军孤军奋战。

第72章 来袭() 
延州城沦陷三日后,西夏统帅李元故技重施,在之前距围歼前锋营二十里处将曹彬所部团团包围,只要将曹彬所部歼灭,整个环庆府路将彻底落入西夏之手。

    曹彬的新军团主要由各地新招募的士兵及皇城司部分军队组成,从军队组成和士兵素质来看,远远逊色于刘平所部,战斗力极为低下,绝大部分士兵都是第一次拿起武器上战场。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李元将这支看着貌不起眼的由新兵蛋子组成的军团包围之后,无论是从挤压式正面突破、还是双侧迂回冲锋均无法打乱对面新军团的军阵,双方伤亡比例一直保持在一比一左右。

    一个由八万新兵组成的大宋军团,就像刺猬一样横在茫茫荒野之中,让虎视眈眈的西夏骑兵无处下嘴,只能绕在外面打着转儿,曹彬的沉稳老练作风终于显露了出来。

    八万西夏骑兵围困曹彬所部整整三曰,曹彬索性就地驻扎,在大营前摆了几排尖尖的拒马,营内则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陷马坑,甚至还命令士兵每到饭时就悠哉的生火做饭,摆出了长期抗战的架势来。

    李元当然不肯放弃到嘴边的肥肉,连续发动了几次夜袭但都已失败告终,不是战马被陷马坑别断了马腿,就是被婴儿拳头大的铁蒺藜扎穿了马蹄,几次下来折损了三二千人马,而大宋那边安然无恙。

    偷袭者反而成了受害者。

    面对老帅曹彬摆出来的乌龟壳阵势,西夏元帅李元终于放弃了吃下这支宋军的想法,放弃了和曹彬的进攻与防守、矛与盾的博弈,全军从战场上缓缓撤退,转而调转马头直接南下,马鞭直指大宋京师开封府。

    成都府路北部

    一名穿着精钢盔甲骑兵突然出现在远处一个土包前,只见他警惕的四处张望了片刻,又从马鞍后拿起两面旗帜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很快,从遥远的地面线上,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黑点慢慢出现,越来越多,这是来自成都府的寿春郡王赵祯的军队,为了不暴漏行踪,所有的战马出发前铁蹄都被绑上了厚厚的毡布,士兵们行动也尽量不发出声响,他们身着的精钢铠甲军服是统一由蛮夷族工匠打造的,这种盔甲的特点比寻常盔甲有很多优势,比如不反光、不生锈、重量轻、硬度高

    这支部队由一万步兵和五千名骑兵组成,成都府路不产马匹,只能从西边的吐蕃以物来换,这五千骑兵已经是成都府能够出动的全部骑兵了。

    此次领兵的大宋将领是司马固,和他并行着的正是寿春郡王赵祯。

    不知怎的,赵祯突然想起了王靖了,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王靖的时候,对方是一个小小的军需官,而自己还是一个不得势的皇子,转眼弹指一挥间,没想到再次领兵出征,身边的人已经换成了司马固。

    成都府军仍然在缓缓的行进着,始终保持着阵型,步兵在中心,骑兵在前后,寿春郡王赵祯和司马固在中军,此时司马固即便是在站马上,仍然挺直着腰杆,面无表情,眼神炯炯有神,即使在寿春郡王赵祯身边,他也仍旧不苟言笑。

    如果是王靖在的话,一定会给本王说笑话的,也不会一路这般无趣,赵祯心中暗想道。

    这时,远处的斥候突然朝着正行进的队伍用力摇晃了几下旗帜。

    司马固脸色一沉,手臂举起,单手勒住了缰绳,行军队伍立刻停了下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解下跨带,四人一组,步兵呈半蹲姿势,迅速组装好纹车弩,而马背上的骑兵也纷纷搭弓,将箭头齐刷刷的瞄向前方。

    一万五千名成都府军整个战术动作几乎在十个呼吸间就已经完成,并且没有任何慌乱,寿春郡王赵祯看了一眼司马固面露赞许之色。

    司马固跳下了战马,走到空地上将耳朵贴住地面,片刻后他起身走到赵祯面前“殿下,前面是骑兵,人数不过百。”

    仿佛是为了验证司马固的话,很快,从远处出现了一些小黑点,等近了再看发现是一些衣甲不整的大宋骑兵,这些骑兵身上满是血迹,即便骑在马上仍一脸倦容,嘴唇干裂,再看到眼前蓄势待发,满脸杀气的成都府军队不由得停了下来。

    “请问这是哪位将军率领的军队。”那些骑兵中有人喊话。

    “成都府路,寿春郡王赵祯所部。”

    听到回答,这些骑兵们明显脸色松了许多,又有一名骑兵从这些骑兵中出来,身后系着一个已经奄奄一息不省人事的人。

    “枢密副使刘平刘大人?”

    赵祯只一眼就看到了骑兵身后的那个人,心中一惊立刻跳下马迎了上去。

    “全体都有,立刻加速行军,目标,汴京,汴京!”各指挥使们传出一道又一道的吼声,所有的成都府骑兵再次上马,步兵紧急掉头,脚下踩着整齐的步伐,开始向东急速行进。

    此刻寿春郡王赵祯紧咬着牙眼睛里充满着怒火,刚才刘平说了一句话又陷入了昏迷中,他说话的内容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寿春郡王殿下,知州范雍投敌了。”

    汴京城

    禁军统领李继隆正在城墙上巡视着,自从太原府路那边出现西夏之后,肩负拱卫京畿重地之责的禁军,便完全接管了皇城司的驻防,因为不久前,为了合围太原府路的西夏军,寇准不但将皇城司兵马抽走,就连京城之中的禁军精锐也尽出,仅仅给他留下了不到一万名老弱病残的士兵。

    “看,那些是什么人?”一个士兵用手指向远处,顺着手指的方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大批的士兵正向汴京城赶来。

    “快关上城门”李继隆命令士兵,现在是非常时期,任何的异常都会被李继隆当做紧急情况处理。

    接到命令,负责把守城门的士兵驱赶着往来汴京城的人们,将那厚重的城门缓缓的合上,关上的那一瞬间,城门发出了沉闷的声音。

    远处那支军队越来越近,那些士兵们穿着已经能够辨认出来,他们穿的正是宋朝军队通用的军服,前面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宋”字,李继隆旁边一名士兵长松了一口气,笑道“是我们大宋的军队。”

    李继隆皱着眉头,一个疑问却忽然在他脑中升起,现在环庆府路战事吃紧,朝廷还不断派兵过去,而面前这么多规模的军队,又打着“宋”字的字号,又会是哪部分的兵力。

第73章 兵临城下() 
“李将军,好久不见。”范雍面带笑容,策马从队伍中出现。

    “范知府,你不在延州城,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李继隆在城墙上一拱手,居高临下的望着城墙下密密麻麻、旗帜招展的军队,延州叛变因为事发突然,汴京城这边还没有收到消息,不过面对突然而至的范雍所部,他心中却产生了怀疑——事实反常必有妖,

    “唉,说来话长,值此国难当头,还请李大人打开城门,放我等入城护驾。”

    李继隆听到范雍的话后眉头不由一皱,直接拒绝了他的要求,“范知府恐怕忘记了,连皇子入汴京城,随身也不能带超过二百名以上的侍卫,何况是你一个小小的知府呢?”

    “好吧,那就先请李大人开下城门,我们就进去二百名士兵好了。”面对李继隆的冷漠,范雍仍旧笑容不减。

    “可以,请你们后退二十里,容我再打开城门。”

    城下范雍仍然在笑,但他底下的人马却没有丝毫有想要移动的迹象。

    李继隆冷笑道“范雍,你们还不退去意欲何为?”

    “意欲何为?当然是攻城了!!”范雍收起了笑容,目光狠狠的瞪着李继隆,此时的范雍,充满了复仇的快感。

    他为宋朝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还是靠着他依附于大皇子隆王赵佑,才封了一个小小的知州,那个西夏统帅李元说的对,凭他的才能,至少可以做到枢密院副使也不为过,我范雍守了那么久延州城都没见汴京城给我任何褒奖,倒是刘平一来,嘉奖令一个又一个不断,明显是没把我范雍当回事啊。

    他回想起了前段时间李元派来的人来到延州找到他提出让他投诚的要求,虽然在城前所有士兵面前被他义正言辞的回绝了,但心里却已经开始动摇了,而后来刘平就带着援军杀了过来了。

    而范雍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放了水,以刘平和其麾下二万多宋军为自己增加了谈判筹码,更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就连隆王和曹彬的行军动向其实都是由他提供的。

    当刘平军队在延州城拼命抵抗四处八达而来的西夏骑兵之时,完全没有想到,本来是抵御西夏军队的屏障,却成为了困住他们的囚笼,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范雍。

    此前西夏统帅李元已经许诺了范雍为西夏枢密院副使的职务,相当于副丞相,若能攻下汴京城,承诺立即会兑现,范雍将会是西夏第一位汉民丞相。

    “弟兄们,给我杀啊,攻下汴京城,抢掠三天,美女都是你们的,活捉赵恒,直接封爵,赏黄金万两”面对如此诱人的许诺,原本为大宋屏障的延州府叛军像潮水一样疯狂的涌向了汴京城

    范雍现在对这支军队拥有绝对控制权,在得知要攻打汴京城城时,确实有很多将领表示强烈反对,里面也不乏他颇为欣赏,一直栽培起来的将领,但最终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将这些人全部杀了。

    在范雍眼中,挡住他路的人全部都是他的敌人,对敌人的唯一方式就是将他们全部抹杀掉。

    “将军,这里有大部队经过。”一位士兵向萧挞凛汇报,此时萧挞凛的部队从应州城出发,经过漠北草原,通过西夏军队开凿的栈道,沿着西夏与大宋的边境,绕了一个大圈,终于绕到了西夏军的背后,到达了汾州,离延州到汴京城必经之地晋州,只有短短五天的路程。

    “王大人,你怎么看?”萧挞凛叫过了一旁的王靖,

    “恩,有很多人经过。”王靖看着地上凌乱的痕迹认真的说,废话,地上那么多痕迹还用你说?萧挞凛刚要发怒,却发现王靖正朝着西南方向凝视着,

    “如果我们再不加快一点行军速度,可能就来不及赶上这场会战了。”

    王靖立刻转过身来:“萧将军,这些痕迹应该是之前太原府路那支西夏军队的,如果我分析没有错的话,环庆府路那边应该已经分清了胜负,现在在太原府路的西夏军队已经完成了牵制目的,没有必要留在这里了。”

    “哦?”

    萧挞凛很奇怪,问道:“你凭什么断定这是西夏的骑兵,而不是你们大宋的军队呢,你们大宋也是有骑兵的,难道说你们大宋的马蹄子有特殊的印记不成?”

    “宋朝缺乏骑兵,一贯都是骑兵和步兵两种兵种混合搭配在一起,如果是宋朝军队留下的痕迹,那这地面上一定不仅仅只有马蹄印,还会有步兵的脚印,但这里只有骑兵的马蹄出现,所以这一定是前面的西夏骑兵留下的。”

    王靖皱着眉头,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环庆府路那边西夏应该已经没有顾虑了,那边的大宋军队一定受到了非常严重的重创。”

    “呃,王大人,这又是为什么?”

    萧挞凛更为吃惊,如果说从马蹄子上可以判断出西夏军队的话,理由也勉强可以说得过去,但要是说连环庆府路那边的战况都能够通过这些马蹄子印记分析出来,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第74章 敌援军至() 
王靖看到,前面一大片被无数马蹄踩踏的地方形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心里复杂无比。

    以宋朝的经济来看,绝对是各朝代之中位于前列的,但自从建立以来,却一直在被鲜卑、契丹、女真、吐蕃等族碾压,轮番按在地上摩擦,直至南宋后期偏安一隅,最终灭亡。

    宋朝的历史,也可以被认为是比较屈辱,苟且偷生的一段历史。

    “这些马蹄印是朝着西南方向的,也就是说是汴京方向,如果环庆府路那边西夏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