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旧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拾旧路-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钪盏慕峁际撬亲约罕慌啊5贾潞罄纯醋耪疟际且桓笨啻蟪鹕畹难印�

    课余时间如果不是在外面操场上活动,张兵就是十有**被同班和二班的同学堵在了教室里,尤其以女生为主,同时,张兵在班级里地位也急剧提高,以前是没几个人搭理的调皮捣蛋的小子,现在成了年级里出类拔萃的才子了,大家都喜欢和张兵交往,张兵自己也比较喜欢这种氛围。女生们课余时间都会要求张兵唱歌或者吹口琴之类的。

    对于这种变化,老师们和熟悉张兵的几个朋友都看在眼里,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时间过得很快,快到周末了。这时还没有实行双休制,周六上午还需要到学校上课,上午上完课就休息了,从学校出来,张兵并没有回家,而是和几个同学浩浩荡荡的骑车出发了,目的地是县城内的一片名胜古迹“泰山庙”。

    当然,这里的泰山不是位于山东的东岳,只是位于县城东边的一座山,不高,大约一百多米的海拔,是一座土石山,算是县城的制高点,在山顶上,可以看到县城的全景,顺着山脊的走势有一大片古建筑,呈一条卧龙状盘踞在山上,始建于明朝,是整个地区最大的一片明清古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泰山庙”。

    前世张兵虽然老家是这个小县城,且在这里生活了两年,但是对于这里的历史和人文,张兵都不怎么了解,现在又重新回到了这里,张兵想好好了解一下自己脚下这块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首先从这个县城标志性古建筑群开始,今天之所以去这里,也是张兵提的建议,正好大家周六下午都休息,而且这个时代的孩子还没有那么重的负担,不用周末去上各类的补习班,所以都相约而来。

    距离不算远,从学校出来骑车大约二十几分钟就到达目的地了,再一次来到这里,张兵抬头望着眼前山上的这片建筑,和前世的感觉完全不同,前世张兵来这里的时候,纯粹是抱着好玩的心态来的,走马观花般的看过就走,即使来过好几次,也只是对其外观有所记忆,不了解其内在的历史。今天重新到这里,张兵的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了。

    这时的泰山庙还是没有重修的样子,保持很多的古风古貌,当然,经过很多年的风吹雨打,也显得很斑驳,很有历史感和厚重感,完全不是二十几年后在很多地方看到的那种“新的历史建筑”的感觉。

    在山下找了一个地方存好车,步行上山了,从山下台阶逐级而上,就到山门了,推开山门就进入了泰山庙里面,张兵和同学们穿过幽暗的洞,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集道、儒、佛三家文化于一身的建筑群,进门的门洞是财神洞,洞顶有个庙宇是财神庙,财神洞洞口上书“霞观叠雪”四个大字,拾级而上,就是财神庙。

    这时张兵和同学们约好了回去的时间和集合的地点就分开来,开始独自游览。

    过了财神庙就是山门了,山门前有个牌坊,上面书写着“天齐庙”,主体建筑是“东岳大殿”,殿前左右有几个附属建筑和一个硕大的香炉,秦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传统的宗教在这里拥有很多的信徒,几乎是村村有庙、户户烧香。所以泰山庙的香火十分旺盛。

    张兵自己不是信徒,但是也尊重别人的信仰,绕过了殿里塑像,开始浏览起旁边的介绍,上面是秦城县的简介,“这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县城,县域内八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发现了八千年前人类生活的‘大地湾遗址’。据史书记载,伏羲、女娲就出生在这里,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古称陇西成纪,秦时已经设县,古代丝绸之路要冲,三国街亭战场就在县域内,历史上名人辈出,飞将军李广、前秦苻坚、唐高祖李渊、诗仙李白等都出生于此或祖籍在此。县内文物古迹众多,人文荟萃”。

    看完眼前的的介绍,张兵也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过了东岳大殿,沿着走廊向上就是“蓬莱阁”阁高三层,下面写着建造的历史,建于1749年,踩在登阁的阶梯上,张兵有一种走在历史之上的感觉,不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有多少人都是这样踩着同样的阶梯登上‘蓬莱阁’的。

    从蓬莱阁下来张兵独自一人缓缓的走在向上的阶梯陆续经过了:洞宾殿、山神庙、鲁班殿、五台观、钟楼、灵官庙、土地庙、无量殿、娘娘庙、药王洞、华佗庙、千眼千手佛洞、接引阁等,张兵都是仔仔细细的了解着这些建筑的历史渊源。最后就来到了整座建筑群的最高点,站在制高点上张兵看着山下的县城,‘多么熟悉的景象,二十几年了,经常梦回这里,现在这些都真真切切的就在眼前’,张兵的眼眶不禁点发热。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眼看着和同学们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张兵开始向下走去,很快就到了山门前,同学们都已经在那里,等的都有点不耐烦了,看到张兵下来了,都在向他抱怨,怎么那么长时间在上面,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半个小时了。

    和同学们拿了自行车,张兵他们骑车进了县城,在去文化馆的路上找了一处小吃摊,几个同学吃了点当地的小吃。

    张兵他们班有个女同学家里就是做小吃的,前世张兵和同学们经常去吃,那种记忆的味道一直存在张兵的脑海里,二十几年不曾忘却。现在重新吃到久违的小吃,依旧是那样的美味。

    坐在小吃摊的小板凳上,看着周围同学们大快朵颐的样子,张兵感觉“一切从未改变”。

第十一章 文物展() 
到了文化馆后大家都去都去馆里的录像厅看录像了,这会正是录像厅风靡神州大地之时,遍地开花,几乎稍微大一点的城镇,都有一两个录像厅。

    今天放映的是《英雄本色》系列,一阵阵的枪声从录像厅里传出来,赶来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第二部已经开始了,他们几个都进去看录像了。

    张兵没去看,后世自己在电脑硬盘里收藏了这个系列的电影了,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遍了。

    独自在馆里转了一圈,然后去博物馆展厅看看出土文物展。

    文化馆这次的文物展主要都是本县各处出土的历史文物,由于当地的历史悠久,所以文物展的展品还是很丰富的。

    展柜里展出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从上到八千年前的大地湾遗址文物、仰韶文化出土文物、齐家文化玉器、马家窑文化出土文物,下到秦、汉已降隋唐元明清等各朝各代文物,包含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张兵在各个展柜前流连忘返,前世小时候从没有注意过这些事物。现在再看这些代表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物,不但开阔了自己的眼见,而且丰富了自己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认知。

    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像二十几年以后那样,掀起全民收藏热,那时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多少知道点文物知识,即使不了解具体的内容,但也都知道文物值钱。

    现在这个时代,文物、古董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还是一个很生僻的字眼。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再过二十年左右会变得那么昂贵。小小的一个杯子可能就价值几千万上亿,在现在的人们看来,这些东西不过就是一些没用的旧货、垃圾,稍好点的也只是家庭的一件装饰物而已。

    张兵看着眼前的这些文物,和冷冷清清的展厅。不由得想,现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小县城,也许可以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古董。

    别看这个小县城很小,但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相信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古董、文物不在少数。自己既然有这个机会,不妨可以搜罗搜罗。

    前世张兵也是一个古董爱好者,虽然也只是仅仅停留在爱好层次,看了很多收藏、寻宝类节目,像马未都、王刚等人主持的收藏类节目更是一期不落的看完了。

    现在想来,曾经的记忆清清楚楚的出现在脑海里,看过的那些节目内容也都历历在目,在节目上出现的各种古董以及鉴定老师给的鉴定意见都非常清楚地再现在了脑海里。

    虽然不会鉴定,但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古董知识。对于市面上的古董品类器型都大致了解。不会鉴定真伪,但是相信在这个年代,在西北的小县城应该也不会有赝品,没有那个文物贩子会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往这里折腾赝品,即使有,也应该是老仿。所以,如果在这里发现文物古董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的。

    张兵在展厅里一直看了接近两个小时,基本把所有的展出文物都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并将细节和介绍牢牢地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并与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鉴宝节目学到的粗浅的文物知识相互印证,发现自己对于这些文物的认识更深了。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外面天就要黑了,文化馆也要下班闭馆了,看录像的同学们都已经出来了,张兵和他们一起从文化馆里走出来,到存车处去取车,一路上他们都在热烈的讨论刚才看的录像,手舞足蹈的连说带比划。

    张兵看着这些,笑了,这个时代的小马哥可是掀起了一股风潮,甚至有段时间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穿着黑色长风衣、戴着墨镜、梳着大背头的小马哥造型的哥们满大街溜达,一条街上起码有十几个小马哥在出没,简直是一片腥风血雨啊。←百度搜索→

    和同学们一起拿了车,出文化馆后聊了一会就分散回家了,张兵同方向的就两人,张兵和周鸿伟,骑车回去的路上,周鸿伟还在问张兵,怎么刚才不一起看录像,张兵告诉他自己已经看过了。

    周鸿伟就问“那你刚才在外面干什么呢,那么长时间,两个多小时呢”

    张兵说“文化馆有个文物展,下午你们看录像时我都在看文物展上的展品”。

    “文物是是什么东西,好玩吗”周鸿伟奇怪的的问。

    张兵给他解释了一下文物的基本意思,还有包括那些种类。

    说完周鸿伟大致明白了“说白了就是些旧货、老东西吗,我们家多的是”

    周鸿伟家开了一个旧货回收站,经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旧货。了解到这个情况,张兵对他说,要不下周找个时间去他家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旧货、文物之类的。

    周鸿伟满口答应了,约好下周一放学一起去他家看看。

    很快就到了张兵他们家所在的巷口了,和周鸿伟分开后,张兵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张兵给爷爷、奶奶解释了一下下午的行踪,然后就去洗漱了一下。完事后,回到客厅的张兵做下来和爷爷说起了下午看的文物展。

    爷爷告诉张兵,像这种老东西、旧货,县城的存量还是很大的,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那么一两件,当然了,有的东西比较精美,有收藏价值,有的东西比较普通,没有收藏价值。其实以前更多,可是在****年代,很多东西都遭到了破坏,剩下的已经不多了,如果有意,可以搜罗一下。

    爷爷只是把这个当做张兵一时的爱好,现在也都不值什么钱,各家也都没有把它当个宝贝,可能就随处扔着,丝毫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在十几二十几年后可能就值很大的价钱,甚至自己一辈子的工资未必能够买来一件。

    爷爷还说可以帮他问问家里的亲戚和单位的同事,谁家有这些东西,张兵可以去看看。

    张兵想的是,如果有这些东西,自己怎么才能想办法把它们买下来,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和爷爷奶奶聊了会天,张兵就回屋休息了一会,今天下午跑了半天,张兵也有点累了,躺在床上看了一会书就睡着了,直到奶奶来叫他吃晚饭才醒过来。

    晚饭后,张兵回屋看书了,几天下来,爷爷书架上的书张兵看了有十几本了,随着对目前身体的掌控越来越自如,张兵看书的速度也在增加着,基本一晚上就能结束两三本书的阅读,而且将其记在大脑里,随后快速的理解消化。

    今天看了大约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张兵停了下来,走出屋,去屋外透了透空气,带了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回到了客厅里。

    爷爷、奶奶在看电视,小叔还没有回来,今天去他未来老丈人家了,估计就住在那边了。张兵坐下来和爷爷他们一块看电视,这会电视台正播着《围城》,看到电视里面演方鸿渐的陈道明的那张熟悉的脸,再联想到二十几年后的明叔,真是感慨啊。

    不过这部电视剧确实经典,爷爷非常喜欢看,即使张兵带着后二十几年的记忆来看,这仍然是一步堪称巅峰之作的国产电视剧,未来二十几年的时间也很少有能够超越它的。

    电视里,年轻的陈道明把一个旧时的知识分子彻底的演活了。

    张兵也坐着兴致勃勃的看完了一集,重温了一下这部经典。

    十点左右,电视剧已经播完,准备休息了,爷爷告诉张兵,明天他准备去趟中医刘爷爷家,问张兵愿意跟着吗。

    中医刘爷爷是爷爷的挚友,自己开着一家小小的中医诊所,离张兵家不远,刘爷爷是祖传的中医,医术还不错,尤其在老辈人中间口碑很好,两人经常一起下棋,喝点小酒,是多年的知交。

    而且前些日子张兵得过一次中耳炎,就是在刘爷爷那里治疗的,很快就好了,张兵也很尊敬这位刘爷爷。

    张兵想了想“明天我和您一起去刘爷爷那里吧,有些时间没见着刘爷爷了,正好去看看刘爷爷”

    之后张兵就收拾收拾准备睡觉了。

    回到自己的屋里后,张兵躺着看了会书,然后放下书想了想明天的安排。上午和爷爷去刘爷爷诊所肯定的一上午的时间,正好让刘爷爷给爷爷检查一下身体,号号脉,虽然中医对检查人体内部的脏器困难了点,但是好歹应该有点用,起码可以在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上能够给出比较好的建议。

    甚至可以让刘爷爷帮忙给敲敲边鼓,让爷爷戒烟,注意身体。

    中午就在外面吃饭了,然后就自己去找成平他们,去新华书店看书,不和爷爷一起回来了,的去查一些关于古董文物方面的书籍,为周一去周鸿伟家做准备,不知道现在新华书店有没有这类的书籍。

    在心里规划着明天的行程,渐渐地困了,伸手关了灯,张兵就睡了。

    一晚上张兵都沉浸在一个美梦里“他梦见司母戊鼎、《兰亭序》、《女史箴图》、传国玉玺、宋代五大官窑瓷器、《清明上河图》、元青花、成化斗彩鸡缸杯、宣德炉等一大堆国宝级文物”,只听在梦中张兵嘴里不停地在嘟囔“我的,都是我的”,口水已经湿了半个枕头。

第十二章 新华书店() 
早晨起来,吃完早饭,在家里看了一会书,大约九点左右,爷爷叫上张兵,骑车出门了。

    张兵和爷爷骑车很快就到了刘爷爷的诊所,距离不远,骑车也就十五分钟左右。在门口停好车之后,站在门口等着,院门是关闭着的。

    不一会院门打开了,刘爷爷的从门里出来“来了,老张,今天怎么还带着孙子”。

    爷爷“今天不是休息吗,在家也没什么事,问了问孩子,他也愿意来,就带着一起来了”。

    张兵看着眼前熟悉的老人,想起很多前世的事,这位老爷子和爷爷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对于张兵家人的照顾也很多,家里有个小病小灾基本都是在他这里看病的,很多时候老爷子都是免费治疗的,最多也就是收取一点药物的成本,是个非常值得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