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红楼- 第5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四水一愣,看着柳逸尘。刚才军中诸将四散,就是因为柳逸尘公开是持相反意见。但,没想到私下里,他说的这么透底。当即,轻轻的点头。

    九月初八。上午时分,游击将军沈迁、杨纪率三千骑兵先行抵达纳伦。剩余的大军还在路上。

    沈迁和杨纪两人将军队安排在城外的军营中。带着亲卫一起往城中而来,面前贾环。

    此时纳伦城,已经是一座巨大的军营、粮仓。穿过长街,放眼看去,只见甲仗如山,可供数万大军使用的粮草、药材、烈酒等物资堆放如山。

    特别是粮仓,足有十五个。民夫来往运输,囤积的大量粮食,足可供应大军补给。

    沈迁看得心中欢喜。看样子,贾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他刚才在军营就听说了最近军中的大讨论:要不要攻打碎叶?这是贾环的领导风格,他喜欢集思广益!而有这些物资的支撑,他有信心打下碎叶!

    沈迁、杨纪从将军府正门进来,大堂里几十名文吏们正在忙碌的办事。十几张桌子摆开,文案如山。两人从堂下过去,一名小吏领着他们去后面见贾环。

    贾环并不在他的公房中,而是将军府的后花园中赏景。

    深秋时节,后花园中,残枝败叶,难言美景。只是青砖碧瓦,颇显得静谧。

    贾环一身石青色的长衫,身姿挺拔,消瘦而沉静,在柔和的阳光下,沉思着。

    三米开外的走廊中,杨大眼带着亲卫和八名来自敦煌州学的学生候着。有他的合作者郭、韩两家的子弟,汪学士推荐的得意门生,还有慕名前来的文士。

    贾环节镇一方,又是西域文坛领袖,有这样的场面,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小吏在花园外通报了一声,“贾使君,沈、杨两位将军求见。”

    “哦?请两位将军进来。”贾环从沉思中回过神,吩咐道。

    少顷,沈迁和杨纪两人进来。两人都是一身戎装,穿着周军将领的精甲,行礼道:“末将参见贾使君。”一个年轻,一个老成。两人中自是以沈迁为主。

    贾环微笑着做个手势,示意免礼,道:“我算着于乔和杨游击要晚些时候到。不想今日就到了。走,到我的书房中说话。”

    贾环的书房位于花园的东侧。穿过回廊就是。贾环问着两人一路来的情况,还有后续大军的行程,寒暄着,到书房中。

    书房布局极佳,通透、明亮。但陈设简单。摆的都是贾环自疏勒带来的书籍。摆着一套桌椅。

    亲兵们进来上茶,点炭盆、卸甲。

    坐下谈几句,杨纪识趣的先告辞。他知道贾环和沈迁私交极好,必定有话要谈。

    等杨纪走后,沈迁扭头冲门外喊道:“钱槐,给我换酒来。喝茶哪有喝酒驱寒。”然后,兴致勃勃的问道:“子玉,军中说要打碎叶,是真的假的?”

    贾环微微一笑,抿一口茶,平静的道:“齐大帅令我见机和突骑施人对峙。减轻北庭哪里的压力。而最直观的军事行动,就是攻打碎叶城。你的意见呢?”

    沈迁搓着手,就在炭盆前烤火,笑道:“嘿,子玉,你别诳我?以你的权谋能力,会甘心为北庭做嫁衣?换做谁,都不会愿意。况且,齐大帅没下死命令。”

    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功劳,谁会干这样的蠢事?

    要疏勒军打可以,要事先说好疏勒军是平定北庭的首功!而显然,他没听到贾环、军中有这样的说法。

    他很敏锐的注意到贾环的用词。在来的路上,他心中一直就在想这个问题。而他亦酝酿着一个大计划。

    钱槐抱着一坛美酒进来,笑嘻嘻的道:“沈二爷,这酒还没温,你担当一二。”沈二爷是国朝名将,又是三姑娘将来的夫婿,他们这些贾府的下人当然乐意亲近。

    沈迁和钱槐说笑几句。钱槐给贾环、沈迁斟了两盏酒。然后,识趣的退出去。

    “于乔把我说的和大反派一样。”贾环笑举起酒盏,和沈迁碰杯,饮一口,烈酒入喉,轻声道:“我想破碎叶城,继而往东席卷突骑施部,截杀拔野古孝德!平定北庭。了却君王天下事!”

    这是他心中的想法。

    贾环说完,再看着沈迁,询问道:“只是,这仗要怎么打?于乔有以教我?”

    他当然不可能固守齐大帅的命令,用疏勒军去和突骑施对峙。然后,等着北庭军来年将骑兵练好,再次出击!那平定北庭要到何时去?

    贾环并不知道齐驰在胡炽面前对他的称赞:子玉有安邦济世之才,定不会如此!还有齐总督内心里对他的看法。认为他胸怀大志。非庸庸碌碌之辈。

    其实,贾环内心里最真实的理想是:拥着娇妻美妾好好过日子罢!携钗黛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很真实,很庸俗的!

    只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啊!

    他来西域,走到疏勒节度使的这个位置,亲提大军数万,身负改变战局的希望,他要怎么做?向胡炽所设想的那样,保存实力,出工不出力?

    以贾环的性格,怎么可能?

    站在历史的潮头上,站在历史关键的节点,他要怎么选择?当缩头乌龟吗?他的意志,依旧坚强。他的勇气,未曾消磨!

    喊一句“为万世开太平!”,喊一句“报效天子皇恩!”,这都是很虚假的。甚至说:我明年想要回京,这个理由都很牵强!不,都不是!而应该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当机会出现时,应当奋勇争先,抓住它!而不是畏惧的缩回去!贾环当年当学霸时,便是如此。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如何能不努力?就像他这一世,埋头科举。科举改变命运!

    大佬咸鱼泽有挂逼,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普通人呢?当咸鱼过一生?在底层沉沦、漂泊,城市满街灯火,无我归处?工作中,在上司面前当孙子?生活里,忍受着爱子生病而无可奈何?

    唯有奋斗。

    沈迁一听贾环的想法,顿感欢欣鼓舞。他就怕贾环小胜即安!

    谈起军事,沈迁英俊的脸上,自然而然的散发着自信的光彩,道:“子玉,要打下碎叶,其实很简单。”说着,走到左墙挂着的地图前。一手拿着酒盏,一手拿着木杆。

    贾环抿着酒,坐在炭盆边,微笑着。炭火正旺。驱散着阵阵深秋寒意。

    沈迁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我军火器之犀利,拥六万之众,若突骑施人的兵力在十万以下,攻克碎叶城,并非难事。

    但是,能攻下,不意味着平推过去。那样伤亡太大。所以,我们应该让突骑施人以为我们打不下碎叶。我们应该先打这里!”

    沈迁的木杆点在地图上的一点:河中地区的水陆交汇点,俱战提城。当前,乌兹别克人正在此和粟特联军僵持!

    贾环脸色微微有些古怪,道:“为什么?”

    沈迁的木杆向南滑动,“子玉,信德、旁遮普盛产粮食,都是大粮仓。而莫卧儿王朝无力占据。你可令吐火罗的庞泽,南取信德、旁遮普。得到粮食。

    但是,这两个地区数百万石粮食,通过葱岭运送,供给大军,太不现实。最经济的方案,应该当是经由吐火罗、俱战提,到碎叶!

    我们攻下碎叶后,再得到大批的粮食支持。别说横扫北庭诸胡,就是供应大军征伐漠北都足够!”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宏伟的军事计划!

    横跨数千里,历时数月,军资以百万石计!涉及多方势力!军队几十万!但具备可操作性。展现出沈迁高超的战略眼光。

    贾环赞许的举杯!

    沈迁迎头喝饮酒,神采飞扬的道:“子玉,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调兵去打俱战提,而不使得碎叶的突骑施人怀疑!”

    周军攻俱战提,目的除了打通粮道,还要让突骑施人放松警惕,最好是调走碎叶的驻军。这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否则,突骑施人会认为只是烟雾弹!

    贾环苦笑一声,“若非我素知于乔的为人,我几乎都要怀疑你在坑我。”吟道:“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第八百五十八章 玉华闻讯() 
河中。

    一般而言,这个地域名词,指的是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地区,囊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这里曾经兴起过波斯萨曼王朝,突厥的帖木儿帝国。

    直观点说,它指代唐时的粟特九国。而今,粟特人早就没落,只有数个粟特人国家存在。这里,早沦为波斯帝国历代王朝的卫星国。

    然而,波斯帝国在阿巴斯大帝执政的二十多年来,才开始逐渐的强盛。他们和奥斯曼帝国争夺北方的土地,在南面则是镇压土库曼的红头军!

    红头军一度可以左右萨菲王朝的皇帝人选。任何一位英明的帝王都不会忍受这样的地方割据势力。

    到雍治十五年时,红头军的力量已经非常的弱小。萨菲王朝的触角因此而伸展到河中。

    但是,河中地区,现在生活着粟特人、突厥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真正强大的是乌兹别克人。

    雍治十四年,周帝国的左都督牛继宗率领大军征服河中,置州县。乌兹别克人的臣服,帮助周军。但,拔野古部的联军攻进西域后,河中的局势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乌兹别克人与波斯帝国萨菲王朝争夺河中!

    国朝的名伶石玉华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吐火罗地区来到河中。

    九月中旬,初冬将至。河中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名城撒马尔罕中氛围紧张。在小雨中,街市的店铺开业者极少。

    九月初五,波斯帝国河中总督卡利米率领的三万粟特联军在俱战提战败,仅率几千人逃回来。乌兹别克的钦古可汗即将率军围城。他正在处理战后事宜。

    城中的驿馆,碧瓦白墙,房屋纵横错落。小雨飘飘洒洒。东面一间小院中,一名身姿婀娜的美人披着白色的狐裘在回廊上,看着雨丝,沉静不语。

    但,只看她美丽窈窕的背影,就可以看出她的疲倦、哀愁、思念。她之所以选择在东面的小院。是想着有朝一日能东归。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姑娘,元霜公主来了。”一名漂亮的小婢,一袭青衫,二九年华,端着茶盘走进回廊中,俏生生的说道。精美的银质茶盘上有清茶、糕点。

    “请她进来吧!”

    片刻后,就见一名白裙女子飘然的进来。香风阵阵。一袭白裙,二八少女,容貌秀美如玉。笑吟吟的道:“玉华姐姐,我又来向你学唱歌了!”

    回廊处的黄衫美人转过身来,露出她绝美的容颜:丽质天成,纯净美洁,一双剪水双瞳如梦似幻!在那一瞬间,满园秀丽的雨景就此失色。

    正是雍治十七年夏离京的石玉华。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时光在十八岁的女孩身上留下了痕迹。比起当年名动京师时更加的美丽。还带着些许的沧桑、忧郁。那是生活、阅历的沉淀。

    石玉华浅浅的一笑,一展歌喉,唱道:“晚风拂帷裳,孑影无灯伴。相离莫相忘,天涯两相望。月如霜,并泪沾裳,浸湿单罗杉。铃儿轻轻荡,声声入愁肠。”

    她的歌声婉转悠扬,又带着细腻、空灵的质感,直叩人心扉。显然是技艺大成!

    元霜公主陶醉的听着,等石玉华唱完,鼓掌道:“玉华姐姐真是绝代人物!难怪引发两国大战。”说罢,轻轻的叹一口气,愁思爬上玉脸上。

    她是康国的公主。而之前数月,就从俱战提传来消息,钦古可汗点名:你们在恒罗斯城抢走石大家,我不仅要抢回来,还要你们粟特人的第一美人:元霜公主做我的妃子。

    而今,乌兹别克人要来了。

    石玉华轻笑,用尾指轻掠着耳边的青丝,道:“我只是个彩头罢了。”外界盛传她的艳名,红颜祸水!但,她怎么可能引发两国大战?她只是男人战争胜利的彩头而已。

    元霜公主还要再说,这时,一名肌肤白皙的青年从庭院里过来,华美的长衫上沾着雨丝。身姿修长,气度温文尔雅。行走间,充满了贵族风范。

    白皙的青年手中一张信笺,脸上带着笑容,快步过来,道:“石大家、元霜公主,商人们给城中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周军准备攻打俱战提。撒马尔罕这里的困局自解。”

    石玉华神情疑惑,“乔里王子?”

    乔里是月氏国王马苏德的十四子。当年在吐火罗阿缓城,他对石玉华一见倾心。这两年来,一直追随在她左右,为她奔走,保护她的安全。否则

    乔里…哈马德纳迪文雅的一笑,将手里拿着的信签递给石玉华,“这是周军主帅贾环的新作。这就是他来攻俱战提的理由,但石大家你可能不喜欢。”

    骤然听闻贾环的名字,石玉华呼吸微微急促,接过信笺,上面写着: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冲冠一怒为红颜!

    石玉华心中为此句触动,眼泪瞬间就滚落下来。她的心事,谁知道?何敢当他赠诗呢?

    她在西域这两年间,那模糊的念头方才逐渐的清晰。当她回忆京中往事时,唯有他平凡的面容,铭刻在心底。几番梦里浮现。

    她刚才唱的,便是他教给她师父的小曲。

    美人清泪两行,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小婢洁儿跟着哭起来。姑娘和她总算有机会返回中原了。这些年,三爷派给她们的四个护卫,全部都死了啊!一路的艰辛、危险,谁明白?

    元霜公主有些发愣,同时有些羡慕。身为女子,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还有什么奢求?冲冠一怒为红颜!然后,提大军来战?

    乔里苦笑。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石玉华本来是极为聪明的女子。但是,她刚才还说她引发不了战争,只是彩头。现在,就传来消息:贾环为她而发兵。有诗为证。心情激荡,难以自己。

    这事、这诗的蹊跷,些许疑惑,她便没有去想。

    雍治十九年九月二十一日,贾环亲率一万二千周军,攻克距离纳伦城700里、位于费尔干纳盆地中的渴塞城。兵锋直逼河中要地:俱战提!

第八百五十九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七)()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之间,东西长600里,南北宽340里。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人口有数百万众,为河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盛产良马、棉花、水果。

    汉时的大宛国,便是在这里。举世闻名的汗血宝马便是在这里。唐时为宁远国。周王朝征服河中时,复汉名:宁远国,为一府之地。治所:渴塞城。

    这里生活着大量的游牧民族,主要为吉尔吉斯人、粟特人、乌兹别克人。

    宁远国的冬天,历来较温暖,高于周边地区。然而,九月下旬时,整个宁远国的人们,上至贵族,下至百姓,全部都感受到一丝凛冬的气息!

    因为,周帝国的贾使君来了!

    夕阳、昏鸦。经历了战火的渴塞城,满目疮痍。

    贾环在钱槐、胡小四、杨大眼的陪同下,带着500名亲卫骑兵抵达渴塞城。指挥作战的张四水已经率兵攻下城池。城东段的城墙有几处火炮轰出的豁口。

    秋风徐徐。吹拂着贾环的衣袍,吹拂在战场上一张张硝烟熏吹的黑不溜秋的年轻脸上。成队列的周军,正在清理战场,拿着刺刀,押送俘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