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天子的身体恶化,引发朝中有识之士的担忧:国本未定。这个话题正在迅速的发酵,引发关注。
午后莺啼燕语,三月的暖风吹拂着西苑花园中的杨树林。杨皇后这些天一直住在西苑中。
下午三点许,杨皇后在含元殿中探望了一回沉睡中的雍治天子,吗,摸了摸天子额头的温度,安静的坐了一会儿。稍后,得到禀报,带着宫女,太监到偏厅中见楚王。
偏殿布置的庄重而不失生活气息,皇家的富贵之气,在多宝阁上陈列的器皿中展露。
楚王穿着红色的亲王常服,二十三岁的亲王,容貌英俊,正等候着。他很等了一会。这时,见杨皇后从殿后转进来,上前两步,大礼参拜,“儿臣参见母后!”
杨皇后美眸中露出诧异的神情。她是皇后,但并非晋王、楚王的母亲。楚王见她,从无今日这样恭敬。随即,恢复过来,伸手虚扶,温雅的笑道:“楚王请起。”
楚王起身,和杨皇后寒暄了几句天子的病情,“儿臣不无诏令,不能尽孝,心中凄然。今有母后日夜守着父皇,父皇肯定能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
又道:“二十四弟不在母后跟前,二十四弟天资聪颖,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
杨皇后脸上露出母性的光辉,更添她的雍容华贵之气质,微笑着道:“楚王过誉了。他才多大点。届时,也要你们这些哥哥们帮助,爱护他。”
不咸不淡的聊了片刻,楚王告辞。杨皇后带着疑惑回到她在西苑暂时的住处。含元殿后的一处宫殿中,坐在椅中,微微沉思着。
她并非蠢人,楚王对她的态度似乎说明了一些问题。但是,她的首选方案当然是希望天子的病情好转,然后,渊儿长大,继承皇位。楚王不会以为,做一个姿态,她就会支持他吧?
…
…
杨皇后的疑惑,在第二天上午,蜀王求见后,得到解答。
水云谢中,视线开阔。前方太液池中,波光粼粼。临湖的御花园中,杨柳枝繁叶茂,绿意盈盈。
杨皇后坐在宽敞、柔软、舒适的短塌上,微微倚着,水粉色的宫装长袖落在扶手上,道:“恪儿,就这样?”
塌椅旁,一名杨皇后贴身的宫女端着茶盘侍立。杨皇后不可能和成年的皇子单独见面,这很犯忌讳。远处,曲折的回廊上,还有十几名宫女、太监候着。可以看见水榭中的情况,但听不到水榭中的声音。
“母后,是的。”蜀王站在杨皇后身前两米处,苦笑着回答。他昨晚的经历,一般人想不到。
昨天晚上,楚王找到他,开出他姨娘支持其为太子的条件:他日,尊杨皇后为太后,封杨皇子为亲王,可作为皇室的代表人物,参与朝政。
蜀王宁恪略等了一会,再道:“母后,昨晚除了楚王找到我以外,尹郎中,贾环都找到我。”
杨皇后微微有些惊奇,坐正身体,丰润的美妇,好奇的道:“哦?尹先生怎么说?”
蜀王知道旁边的宫女是杨皇后的亲信,道:“尹先生说,楚王必定会向皇后娘娘开出丰厚条件。但,继母终究不是亲生的母亲。日后很难说。且等一等。
请皇后娘娘暂时不必表态。而有两件事,则必须要尽快做:禁止永昌公主再向天子进献美人,否则,天子迟早还会再出事。御前时,请皇后娘娘支持华相查处永昌公主涉及的玉观音案。我会游说华相出手。
最后,请皇后娘娘发懿旨斩青美人,杜绝后患。并以儆效尤。”
杨皇后轻轻的眨了下美眸,尹先生果然高才,分析的鞭策入里!皇儿有他为师,真是万幸。
天子生病,京中夺嫡的局势,突然就变得很紧急。而杨皇后是各方的焦点所在。她的态度至关重要。但是,对杨皇后而言,她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当然,是制止天子再次犯病。那么,阻拦永昌公主继续向天子进献美人,和杀掉西苑中的狐媚子:青美人,才是当务之急!
她并不需要在此时就表态。即便楚王开出非常丰厚的条件。如尹言所说:且等一等。
杨皇后得到尹言的分析,建议,心中豁然开朗,这比她当日在永寿宫中焦虑、徘徊了一晚要好的多。轻笑着问道:“那么,恪儿,贾环又说什么?”
贾环是让弟子宁澄传话,让宁潇帮忙和蜀王说一说他的“建议”。他欠潇郡主一个人情。他的动作很隐蔽。像这种大事,非得本人去见蜀王,才有足够的说服力。不至于令蜀王心中疑虑。然而,贾环委托宁潇出面,绝对是可以取信蜀王的。
蜀王再苦笑一声,道:“母后,你肯定猜不到。贾环的意思和殷郎中相左:可以追究永昌公主的责任,但请不要杀青美人。他说,请蜀王殿下转告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的恩宠系于天子一身。暂时扣押青美人,等待天子自决,岂不是万全之策?何苦见恶于天子?可以建言,但不要代替天子做决断。”
杨皇后禁不住蹙眉。
尹先生说的是对的。若留青美人,天子会不会继续宠幸她呢?导致身体恶化。
但,贾环说的同意有道理。她所有的东西、地位,都来自于天子的宠爱,擅自作出决定,杀青美人,天子会怎么想?
…
…
这里,必须要解释一下,整个事情的脉络。
在古代医学和信息咨询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内媚这个词,到底要怎么理解?青美人的内媚之处,只有雍治天子自己知道。因为,只有天子用过。
更关键的是,尹言并不知道青美人的与众不同之处。贾环知道,是因为锦衣卫张千户透露的。楚王系当然是守口如瓶。
但,以尹言的智商,不可能猜不到杨皇后会犹豫。所以,他坚定的催促杨皇后,阻隔永昌公主继续进献;并杀青美人,以绝后患。
这是一个智谋之士,应有的水准!杜绝一切可能的风险、意外!
理由:青美人是天子昏迷的直接责任人。皇后担忧天子,心中激愤,将其杖毙,这很正常。天子醒来,纵然心中不快,但亦有限的很。
但是…
包括尹言在内,杨皇后,蜀王等人,是认为天子发病的原因在永昌公主持续进献美女,还是认为责任在青美人?都认为责任在永昌公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简单说,对青美人的“危害”,认识不足。所以,当尹言和贾环的意见,重叠在:惩处永昌公主,分歧在:是否杀青美人时,杨皇后,要怎么选择?
她愿不愿意,为一个不重要的青美人,引发天子的不快?
如果,杨皇后是武后那样的狠人,青美人现在已经死了!而杨皇后是什么性格呢?如果,尹言追随杨皇后多年,杨皇后肯定听他的建议。而不是,去想贾环说的有没有道理。
但是,如果,终究只是如果。
…
…
蜀王等杨皇后想了想,再道:“母后,贾环说,他想请母后得便,在天子面前帮他美言几句,他还是想请天子为他和他表妹赐婚。”
贾环的思路,实在是太为杨皇后着想。而这个“请求”给出来,顿时让杨皇后心中疑虑尽去。同时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杨皇后心中作出选择。
杨皇后展颜轻笑,“呵,他倒是多情很!我是人间惆怅客。可是苦了人家姑娘等他多年啊!”点点头,“我知道了。”
…
…
自三月十一日晚,雍治天子昏迷,杨皇后成为夺嫡之局的焦点人物韩谨,尹言,贾环,都意识到这一点。三人分别在杨皇后面前运作。暗斗!
暗斗的结果,将在不久的将来,深刻的影响到最终的结局。
三月十四日,万众瞩目的雍治十七年的殿试结束。但是,结果并没有立即在十五日清晨公布。
以华墨为首的十二名读卷官,确定名次后,带着皇榜,前往西苑,请天子最终定夺。而雍治天子经过四天的调养,已经恢复少许,召见重臣,开御前会议。
这一刻,西苑中,汇聚着朝堂群臣,皇室、权贵,京中新科进士们的目光。但,众人所关注的焦点,却是不尽相同。
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苑中()
清晨的朝阳洒落在西苑精美的楼阁、殿宇中。十二名读卷官进至含元殿,在殿外的朝房中等候。
稍后,天子宣旨,令华、卫、宋三位大学士并纪兴生、白璋、曾缙觐见。
其余六名大臣:吏部尚书殷鹏、户部尚书赵鹤龄,会试的副主考官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汪璘,国子监祭酒魏源质,左都御史张安博,礼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萧丕在朝房中继续等候。
殷鹏笑道:“张中丞,你们书院教的好弟子啊。以我之见,罗向阳当为状元!”
殷尚书这是实话。他昨天判卷时,就力荐罗向阳,但是,华相不可能为闻到书院点一个状元。天子在西苑养病,连殿试都没有出席,此次到西苑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雍治十七年己未科殿试,前三名分别是:瞿炜,罗向阳,袁枚。
天子根本没有精力去更改殿试的成绩。今天觐见,其实朝臣们都一个共识,这是三位大学士们需要在天子面前提出来的:天子昏迷,这件事,必须要有人负责。
这是等会御前会议的重点。
张安博72岁,须发皆白,温和的道:“殷大人过誉了。”他性情宽厚。
张伯玉天下名儒,殿试阅卷,肯定有他一席之地。但,天子并不喜欢他。此时,并没有召见这位朝廷重臣。若是以朝廷的人望来排名,山长的排位是很高的。山长宦海多年,闻道书院体系的旗帜,还有残余的何党的支持。
朝房中,几名大臣交谈着。翰林院侍讲学士汪璘微笑摇头。他和纪兴生有旧,准备推其侄儿会试第七名的纪时春进三鼎甲。奈何,华相反对,未能成功。
似乎,二月底的那场常朝后,纪兴生因顶了华墨几句,和华墨的关系就变得差了。
…
…
十二名朝臣抵达西苑时,京城中各处,目光都是汇聚。
晋王乔装在,宣武门大街的一处酒楼喝酒,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等待着最新的消息。他虽说无力改变局势,只能旁观。但,作为夺嫡之局的当事人之一,他如何不关注最新的消息?
国本之事,近来京中有些传闻,不知道会不会在这时提起。
…
…
棋盘街后的六部衙门汇聚区。礼部衙门中,礼部郎中尹言在自己的公房中喝着茶,内心里推演着西苑里的情况。
没有迹象表明,这次觐见会出事。按理说,应该是平稳走流程,但他直觉,会出大事。
当然,他胸有成竹。
…
…
荆园中,楚王在韩秀才的小院中,正由韩秀才陪着饮酒,等待着最新消息。
歌姬弹奏着琵琶助兴。
楚王看看一脸平静,自斟自饮,不亦乐乎的韩谨,欲言又止。
韩谨笑一笑,自信的道:“殿下放心,今日定叫殿下得偿所愿。至少,也要将优势转化为声势。”
楚王脸上露出笑容,举杯道:“本王再敬韩先生一杯。诸位共饮。”
韩谨,罗子车,童正言,黎宽,彭鏊纷纷举杯。气氛热烈。
…
…
贾府,北园中。
贾环、庞泽、乔如松三人在前院的一处小院中喝茶,等着西苑中最新的消息。
相信,京城中,如他们这般的还有很多人。打铁要趁热!不说天子病中,是不是有立太子的心思。只说,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谁知道天子什么时候挂掉?
夺嫡各方的牌都要翻出来。谁都不会留手。抢得一线先机,说不定就是胜机。
只不过,雍治天子现在在病中,谁会先跳出来当出头鸟呢?
贾环心里不断的盘算,坐在椅子中,喝着茶。神情镇定。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该做的事,他已经做了。现在就等结果。
庞泽,乔如松都参与讨论贾环的计划。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贾环不可能喜欢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个人搞定所有事的风格,而是喜欢团队、集体的风格。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集体智慧、头脑风暴,这才是他所喜欢的方式。他与别人的区别在于,雍治九年的水灾,给了他一个可以绝对信任的团队。
庞泽有一点紧张,破局之路,他一开始就紧张,实在是事关重大,道:“子玉,蜀王那边不会有问题吧?他能不能完整的向杨皇后转达你的意思?”
隔着蜀王去想杨皇后传话,要想达到最大的效果,其实最好是说服蜀王在潜意识里赞同贾环的观点。
贾环沉吟一会,“问题不大。”
乔如松看看两人,道:“如果西苑的剧情按照我们的剧本走,那么,第一阶段的搅局计划就是成功的。我们成功破局的把握,就增加三成。”
…
…
含元殿中,空气微微有些闷。天子还在养病,见不得风。门窗紧闭。华墨为首,带领群臣,行至后殿正室中。
雍治天子卧在床榻上,盖着被子。身边杨皇后正在坐在床榻上服侍,端着汤碗,里面是人参汤,提神用的。太监总管许彦在床边站立。他跟着天子很多年,天子一个眼神,他就能知道天子想说什么。为天子传话。
殿中,竖排蜡烛点燃,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另有数名太监、宫女在场。
然而,朝阳无法穿透殿中厚厚的帷幕。这里似乎充满了枯槁、衰败、行将就木的灰暗气息。
这一切,让经历了整个雍治朝的大臣们,心中感慨。当年,那个兵变上位的天子,励精图治的天子,杀伐果断、行事严苛、酷烈的天子,快要走到生命的末期。
朝政,在此时,鲜明的向群臣们昭示,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末期!或许,将伴随着剧烈的动荡。
华墨带着群臣叩首,大声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子们响亮的声音,响彻在寝殿中。雍治天子平躺在床榻上,侧着头,虚弱的回答道:“平身。”声音很轻。
六名大臣起身。
华墨呈上此次殿试的成绩,简单的说了两句。该吵的架,大臣们昨晚在皇城里就吵了。今天拿到这里来的名单,就是最终结果。雍治天子很简单的扫了一眼,道:“准!”
然后,场面便冷了几秒。
虎老威犹在。提出追求责任的话头,说不定会触怒天子。因为,天子是御青美人时昏迷的。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属于桃色新闻。遣词造句,必须得小心些。别惹恼了天子,还不自知。
华墨正在肚子里酝酿字句时,这时,刑部尚书白璋上前半步,出列,奏道:“陛下,近日有御史奏事。晋王十一日晚听闻陛下生病,脸露喜色。臣奏请陛下得知,恳请陛下严惩晋王!”
殿中一阵寂然。
朝廷重臣们,肯定不会轻易的表露自己的情绪。即便此刻惊讶着,都在各自的肚子里
显然,楚王系率先开球。事实上,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这是个很玄学的问题。谁都说不清楚。
雍治天子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放在锦被上的右手,因为气愤,微微的颤抖。
第七百二十九章 谁主沉浮(中)……华墨()
白尚书的话,显然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效果:晋王不当人子。有听到父亲生病,还脸露喜色的吗?至于,天子是不是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