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红楼-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熙凤在议事厅里失态的摔碎茶碗的事情以迅捷的速度在贾府内传开。

    荣国府的内管家林之孝家的是个闷嘴葫芦,不会乱说。即便她的女儿小红在宝玉房里当差。但,议事厅外等候着一群来向王熙凤汇报的管事媳妇。人多嘴杂。

    王熙凤在傍晚时分突然以“身体不适”的理由不再视事,带着平儿、丰儿返回家中。这由不得管事媳妇们人心浮动,私下里议论原因。

    到晚间时分,贾府里的主子们近乎都在半公开的谈论王熙凤放印子钱的事情。贾府的舆论自底层爆发,终于将这股压抑着的能量传导到上层中。就仿佛腐朽的木板,在夜色中,在滔滔的洪流冲击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快要封堵不住了!

    探春的心情是欣喜的,她恍然的明白贾环给她写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纸条的含义;迎春是窃喜,她依旧是那个温柔可亲,性情懦弱的女孩,但她也想月钱足额及时发放;性格孤僻的惜春很好奇,她在想环哥儿突然间怎么变得像大人了。

    贾宝玉从黛玉屋里讨论射雕英雄传回来,骤闻消息,一时间有些茫然。和媚人、茜雪、麝月、秋纹在屋里议论起这件事的后果:凤姐姐有可能会被剥夺管家媳妇的资格。

    影响太坏了。

    怕又是和环老三有关。

    …

    …

    贾环呢,在此时刚刚以一句“每一个女孩,都希望有一个属于她的靖哥哥”作为结束语,送走了来他屋里听故事的彩霞、赵姨娘、小鹊、小吉祥。

    如意意犹未尽的咂嘴,给贾环倒茶。晴雯气喘吁吁的从门外跑进来,她去了一趟东边,还想着赶回来听贾环点评射雕人物的结尾,却没有赶上趟,忍不住撅嘴。

    贾环和丫鬟们笑说两句,坐在书桌前。明亮的灯光映照着他黑色的眼睛。

    夜晚静静的。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夜晚。可以安然的等待。他在等待,等待着狂风骤雨席卷贾府,将魑魅魍魉横扫!

    他要“干掉”王熙凤。

    …

    …

    贾母正房。贾府权力的中心此时还没有感受到府中汹涌的舆论,依旧平静祥和。

    贾母吃过晚饭,笑呵呵的将王夫人、李纨打发走。看起来很有福气的老太太倚在榻椅中喝茶消食。袭人很尽心的在面前服侍。鸳鸯从屋外进来,欲言又止。

    鸳鸯今晚穿着青色丫鬟背心,粉底的衣衫,俏丽高挑。眉眼间有忧色。

    二奶奶拿公中姨娘、少爷、姑娘、丫鬟们的月钱去府外放印子钱的消息已经压不住了。刚才琥珀来找她,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和太太(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在外面花园里遇到吵起来,相互冷嘲热讽。

    这是事情压不住的征兆。她再不回明老太太,若老太太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件事那就是她严重失职。可要她背后告二奶奶的状这显然也不行。她只能尽量“周全”些。

    贾母看到鸳鸯,笑呵呵的将茶碗放在袭人手中的托盘上,问道:“什么事啊,鸳鸯?”

    鸳鸯道:“有桩事要回明老祖宗。”

    等贾母点点头,鸳鸯接着道:“府里近日在传二奶奶挪用公中的月钱去外面放印子钱。说的有鼻子有眼。我是想:月钱没有按时放是有的。每个月的日子都有偏差,有时早些有时晚些。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府外的事情,我也没什么见识,不大懂,说给老祖宗听一听。”

    贾母的脸色渐渐的阴沉下来。放印子钱?这是贾府这样的人家应该做的事情吗?简直是败坏家门清誉!

    “府里有多少人知道?”贾母内心中还是想要遮掩过去。

    “应该有很多人。”鸳鸯不敢明说,只说推测。她若是说府里都传遍了,那她要怎么解释:到现在才说给老太太听呢?

    贾母沉默一会,轻轻的叹了口气,疲倦的道:“明天让凤哥儿自己来说清楚罢!”

    这件事仿佛就这么定下来,轻飘飘的揭过。许久之后,鸳鸯和袭人服侍着贾母睡下后,一起退出贾母的房间,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知道一场风暴就要来了。

    出来后,鸳鸯连夜去找凤姐。

    …

    …

    第二天上午,贾府的众多女眷齐聚在贾母正房中。就如往常某个时日女眷们来陪着贾母说笑、逗乐。但平静、习惯之下,隐藏着种种暗流。

    李纨笑吟吟的说起小火炉好用的日常小事。现在已经是九月底,就要入冬。天气渐渐的凉下来,可以考虑开始使用。王熙凤几个月前给她推荐小火炉,说了个小火炉有“三好”的俏皮话。传得很广泛。

    李纨说完,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林黛玉、迎、探、惜、宝玉、薛宝钗。并各自的丫鬟、陪房都是笑起来。

    这时,贾母突然道:“凤哥儿,我近日里听说府里有些不好的传言,到底怎么回事?”

    贾母说完,正房的客厅中顿时鸦雀无声!

    来了。

    就好像贾府里所有的情绪和压力在此时此刻此地汇聚,喷出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风暴。她们此时就在风暴眼中。

    贾母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知道贾母说的是什么事情。

    印子钱是高利贷的一种。民谣云: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

    但凡和印子钱沾上的人家,等同于带上“为富不仁”的帽子。这样事关府里清誉的事情,老太太不可能不过问。

    王熙凤昨晚就得了鸳鸯的通知,已经和平儿商议好对策。这时,起身回答,脸上的表情颇为委屈,说道:“老祖宗,我这月的月钱是迟了几日放。我因六月时环哥儿骂我,将赵姨娘和环哥儿屋里的月钱给压几日。赵姨娘上月还找我闹了一回。这事是我的错。哪知,环哥儿怀恨在心,编了一套词儿来编排我。我…我…”

    说着话,眼泪就滚滚的落下来。

    “原来是这样。”有不少人恍然大悟,竟然有这样曲折的缘故,觉得凤姐儿说的有理。

    站在贾母身后的鸳鸯和袭人互相对视一眼:那一位爷真是个能折腾的,不声不响的,一个月的功夫,就搞出这么大动静。这一位也是有能耐的。

    贾母惊讶的道:“还有这样的事情?”

    王夫人淡淡的道:“有这事。为这事我还训了赵姨娘几句。”说着,眼神从身侧不远处的赵姨娘扫过。她才留意到赵姨娘竟然跟着她“混”进来了。

    王夫人这么一说,众人就更明白。前些时候,赵姨娘不是被太太打了一巴掌吗?据说赵姨娘出言不逊辱骂了王家的祖宗。原来,根子是在闹月钱的事情。

    众人的目光看来,赵姨娘脸色讪讪的笑了笑。她骂人祖宗,确实理亏。即便不理亏。王夫人将她打了也就打了。大老婆打小老婆她还能到处说冤不成?但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气愤:让你们看姨奶奶的笑话,等着瞧!

    她今天不是来看戏的。

    薛姨妈就有些奇怪:贾环傻了吧,这么重要的场合,就让他娘过来?以赵姨娘说话不着调、夹三带四的水平,凤姐儿今天要脱身实在太容易。

    想着,薛姨妈拿起茶杯悠然的喝了一口。

    看到赵姨娘,平儿、丰儿等人心里都松了口气。环三爷到底是个明白人,知道闹也没用。老太太心里还是偏向她们奶奶的。不然鸳鸯也不会来提前报信。

    今天的事:奶奶先用体己将银库那里印子钱的本钱补上。日后赵姨娘、环三爷的月钱按时足额的放。

    现在,先处理环三爷造谣的事。

    贾母正要说话。邢夫人突然插话道:“凤姐儿真是好厉害的嘴。黑的能说成白的。哦……,但凡你有错,都是和你有过冲突的环哥儿在说你坏话。都是他的错。你就是一个好人、善人、体面人、干净人。呸!你也不拿镜子照照你自己!你去府外问问你王大善人的名声?有几个服你的。”

    “啊…”客厅里的众人面面相觑额,随即发出一阵哗然声。邢夫人骂得太狠了,完全不是她平时的风格。这种连续的排比,气势磅礴的骂人方式,倒是让大家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今天不在场人:贾环贾三爷。

    薛姨妈一口茶差点喷出来。这…风格哟!

    平儿、丰儿等几人目瞪口呆。敢情都想错了啊。大错特错!贾环今天的“枪手”不是赵姨娘,而是邢夫人。这从何说起啊?

    更关键的是,贾环不是要息事宁人,而是要往大了闹。

    “好!骂的好!”赵姨娘在心底叫好。怪不得环哥儿让她今天来,真是过瘾、解气。

    王夫人脸色平静,看着她的妯娌邢夫人的眼色就越发的淡了。指桑骂槐呢!

    王熙凤给邢夫人骂得满脸燥红,有点发紫,“我何曾有…”泪珠子滚滚落下来,“呜呜…”楚楚可怜。

    贾母不悦的看着邢夫人,道:“有事说事。我还在呢,你骂你儿媳妇算什么?”

第五十一章 江湖技术谁更高() 
邢夫人起身微微向贾母行礼,这才对哭泣着的王熙凤说道:“凤姐儿,你如今也不要装样子!府里谁不知道你拿公中的月钱放印子钱,一年能有一千多两银子的生息。”

    一年一千多两银子的额外收入啊!这话又是让客厅中的众人微微动容。

    中国的事情,向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钱谁心里不眼红?老太太、太太这个级别的月钱一年也才240两。

    邢夫人接着“开炮”,“你说环哥儿造谣害你。我就问你一句话,环哥儿和赵姨娘这个月的月钱你放了没有?”

    众目注视。王熙凤只是哭,并不回答。

    平儿心里一磕碜。哪里放了?8月份的月钱都没给呢。这是一个口实。

    穿着淡雅衣衫的秀美少……妇李纨挨着王熙凤坐着的,她眼角的余光一瞥平儿的脸色,就明白了。心里摇头。再看看哭泣的王熙凤,知道她这是打定主意要“硬抗”。

    袭人和鸳鸯两个心里各自揣测,明白王熙凤的打算。二奶奶是管家媳妇,老太太、太太能为几两银子的小事落她的脸面?

    薛姨妈老神在在的坐着。她这个侄女是个人才。哭得真可怜!

    邢夫人这边到底不是“原版”,比贾环差多了。要是那个哥儿现在在这里,估计凤姐儿连躲的余地都没有。

    所有人都以为邢夫人只是从贾环那里借鉴了几句,后续乏力,再骂几句就要熄火,然后等着老太太出来收拾局面。

    但邢夫人一看王熙凤的表情就知道给贾环说中,立时信心十足的质问道:“凤姐儿,我问你话呢?你连环哥儿这个月的月钱都没放,还大言不惭的在这里反诬环哥儿怀恨在心?

    我说你‘颠倒黑白’还真是冤枉你了。你这是什么?表里不一,两面三刀;口蜜腹剑,蛇蝎心肠。你这个人品性不行!”

    图穷匕见!

    “嚯…”众人都是震惊的看着邢夫人。邢夫人今天吃药了啊!这么生猛,竟然攻击王熙凤的人品。

    一旦,王熙凤给打上一个蛇蝎心肠的标签,她的名声就臭了。绕了半步,原来杀手锏在这里。

    这种“先把对方的名声搞臭,再来论事情对错”的手法很高明。但邢夫人绝对是不会的。她有这份心思,怎么可能多年来在贾府里被王夫人压着?

    不少人心里在想一个人的名字:贾环!

    正在哭的王熙凤这时也不哭了。她要再不为自己辩驳,帽子就带上了。王熙凤红肿着漂亮的丹凤眼,呜咽的说道:“太太这么说,我也是没脸活了。我一个人管着府里大小事,每天处理两三百件。压环哥儿的月钱一次就够了,还能天天盯着他不成?”

    “你怎么犯不着?还有什么龌蹉事你做不出来?”赵姨娘就想要跳出来说话,她可不是怯场的人。但总算还记得贾环的叮嘱,到嘴的话又咽回去。

    这话说的!李纨心里是不信的。她可是知道王熙凤让厨房拿馊掉的饭菜给贾环。

    鸳鸯、袭人心里都叹口气,还以为是要“龙争虎斗”,没想到二奶奶已经被逼得服软,快要认输。贾环真是个厉害的。她们得说个“服”字。

    …

    …

    但就在这时,薛姨妈笑着打圆场,说道:“兴许是下面的人搞出的差错。看凤姐儿可怜的。快擦擦脸,坐下来。平儿,快去给你们奶奶端水进来。”

    这是要甩锅!

    众人顿时都明白。这话也就薛姨妈这个身份地位能说。邢夫人和王熙凤是婆媳关系。王夫人一般是不方便说话。而贾母现在在表面上要保持“裁判”的架势。鸳鸯倒是看的明白,但她一个大丫鬟那够资格和邢夫人辩论?

    薛姨妈其实也是看明白贾母和王夫人其实都不可想“严惩”王熙凤但又要给贾府上上下下一个交待的心思,这才开口说话。

    都是出来“混”的,谁没两把刷子?

    平儿出去端水。这锅肯定不是她背。薛姨妈早在话里点明了。平儿在贾府里上上下下的口碑相当好。

    王熙凤身边的来旺媳妇小眼睛转着,心里一阵发苦。这口大黑锅只能是她背。谁都知道她前段时间在厨房里刁难贾环屋里大丫鬟晴雯的事情。

    来旺媳妇走前两步到客厅中央,跪在地上给贾母磕头,“老太太,太太,我们奶奶早吩咐把月钱放下去了。是我财迷心窍,私吞了姨奶奶和环哥儿的月钱。我有错。请老太太、太太责罚。”

    这话是相当假的。来旺媳妇是王熙凤的陪房。她是从金陵王家跟着王熙凤过来的。是心腹中的心腹。即便事情是她做的,难道她会理解错王熙凤的意思?

    但此刻,贾府的掌权者们只是需要一个背锅的人选而已。贾母看向邢夫人。

    邢夫人却是有点傻眼。贾环派晴雯给她口述的预案中可没有如何应对王熙凤“甩锅”这一条。哼哼哧哧的想了半天,决定不理这一点,先把利益捞足,不能白辛苦一场,说:“

    老太太,不管是不是凤姐儿做的,她放印子钱的事情确凿无疑。老太太只要派人去凤姐儿房里去看看就能找到印子钱的借票。闹这么一遭,我看凤姐儿自此也不要在管府里的事了。”

    贾母脸色阴沉着,差点气得想要大骂:贾府背个放印子钱为富不仁的名声,你能有什么好处?

    邢夫人这话是相当失水准的。众人都是不以为然。这怕才是她的真实水平吧?王熙凤的家能随便抄?这简直是笑话。

    王夫人手握着檀珠,淡淡的道:“凤姐儿管家管的井井有条。大太太的意思是谁来管?”

    邢夫人道:“我的意思是让王善保家的来管。”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

    站在迎春身后的司琪就见她姥姥王善保家的笑的老脸开花。心里鄙夷。做梦呢!

    贾宝玉和几个姑娘们都是在小心翼翼的喝茶,尽量不在这种场合发出声音,以免引起注意。但她们谁都知道,今天这次争论的背后有贾环的影子。

    他已经超越了少爷、姑娘们这个等级。

    王夫人很直白的拒绝道:“她不行!”

    话音一落,王善保家的脸上笑容就僵住,青一块,紫一块。尴尬至极。客厅里不少人心里笑道:活该。就你这样的,还想管事?

    邢夫人就想要说话,突然间发现她似乎说话没有什么力量了。

    如果贾环此时在这里,肯定要感叹邢夫人真是个“猪队友”。他给邢夫人传的话根本不是这样的。

    他要剥夺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