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红楼-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某人毁了他的钱袋子,他便要砸了某人的前程。这很公平,不是吗?

    …

    …

    夜色渐渐的又浓转薄,天渐渐的亮了。殿试前的最后一天,三月二十二日到来。而京城中的各种情绪则是长到了极致。担心的,焦虑的,或者快意的,痛快的。官员、士绅、大儒、名士、中式举人、监生、落第士子、府学秀才等等,目光都汇聚到都察院中。

    贾环和方望先后坐马车早早的抵达,审讯是分开进行的。在审过方望之后,贾环便被带到大堂中。数名御史、锦衣卫、吏员分列在大堂中。

    负责主审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殷鹏问道:“贾环,有御史上书,言说你在今科礼部会试中,从副考官方望手中提前拿到考题,所以得中会元,有无此事?”

    “并没有。”

    “你在腊月底、正月初两次去拜访方望,这不合理吧?”

    “晚辈年底自金陵远道而回,而方先生早些时,从金陵到京城。我回到京城,自是会去拜访他。再者,我是方先生的弟子,正月里去他府上拜年是人之常情。”

    “那你又如何解释数百名落第士子众口一词的指认你舞弊呢?”

    审问,并非只有左都御史殷鹏,都察院里的左副都御史韩伯安亦在大堂中。

    殷大中丞问讯到此处,韩伯安心里就是笑一笑。问的太敷衍了。殷大中丞的倾向性可想而知。当然,这件案子本身并不在贾环是否舞弊,是否从方望手中拿到题目,这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堂上的政治博弈,这才是决定案情走向的关键。

    乙卯科科举舞弊案,是天子御批的案子,今天锦衣卫也派人来旁听。只是来人的级别有点高,略显不正常,来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鲲。毛指挥使笑眯……眯的打量着贾环。因为这少年到现在为止,侃侃而谈,并无一点拘束。要是在镇抚司里,能让他这么轻松?什么样的证词拿不到?

    贾环并不知道副审,陪审的两位大员正在想什么,听到殷大中丞的问题,心里悄然的松口气:问的好啊!当即答道:“回大中丞的话,我家与汝阳侯赵豫不对付,时有龌蹉。我与其子赵星辰关系不佳,一定是他在士子中造谣,中伤于我。望大中丞明察。”

    贾环这番话,答的是有点孩子气的。堂上有几名御史、吏员都笑出声来。贾环的意思是:我和我邻居关系不好,所以他派人造谣、污蔑我。这简直是搞笑。这能把责任推脱掉吗?

    一名御史嘲讽道:“你以为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吗?天下闻名的神童,不过如此。”

    殷鹏有些失望。

    贾环没有理会身侧方向嘲讽他的御史,再道:“明日便是殿试。朝廷还现在没有结论,晚辈还是清白之身。我想要参加明日的殿试。请大中丞成全。”

    又是几声嗤笑声。

    殷鹏眼睛眯了一下,没有当场回答,摆摆手,让人把贾环带下去了。

    随后,殷鹏带着都察院的初审结果,前往西苑。

    锦衣卫指挥使毛鲲来的时候带来了天子的口谕,要第一时间知道审问的结果。天子上午驾临西苑,正带着杨妃在皇家园林里垂钓。

    …

    …

    在殷鹏前往西苑时,都察院的审查结果,很快就在京城中传开。这场受人瞩目的审问,从一开始,就按照大部分既定的设想进行——贾环拒不认罪。

    从流言在落地士子中传播,到群情汹涌,上礼部衙门讨要一个说法。从山……西道掌道御史赵俊博开炮,到科道言官上书,百官纷纷上书,弹章如潮。

    潜藏在暗中的阴谋,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推手的推动下,猛烈的爆发出来,如同滔滔江水般的大势一般,而这一切,在天子下令彻查时,达到高……潮。

    而今在都察院的这一场审讯,正是高……潮之后稍缓的余波,谁都知道,下一个让人兴奋,让人情绪紧张的时刻,将是朝堂的大佬们就此案如何处理讨论时。那时,这场将礼部尚书卷入的政治风波将会揭开他神秘的面纱,让人最终看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而在此刻,“吃瓜群众”们所需要做的是等待。等待时间走过,等待下一个爆发点的来临。

    京城中,很多人都在笑贾环。初审的结果,并无出奇之处。唯有两点,第一,贾环说汝阳侯一家害他。第二,他想要参加殿试。这真是痴心妄想。

    基本上,关注此事的官员、士绅、大儒、名士、中式举人、监生、落第士子、府学秀才在听到都察院的初审结果时,都是这样的看法。还想殿试啊?包括跟着殷鹏一起去西苑面圣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鲲。

    都察院位于京城内城西,西长安街过来便是,往东走便是小时雍坊,再往前就是皇家园林西苑。

    暮春初夏,西苑中的楼阁、台榭隐在绿树清波之中。步入其中,心旷神怡。

    天子御驾在涵元殿。一路上都有太监导引,道路两旁风景优美。殷鹏和毛鲲抵达后,等候天子召见。时值午后时分。殷鹏进入殿中后,发现谢大学士、何大学士随驾在此。将审问情况都如实的汇报一遍后,殷鹏奏道:“陛下,北直隶中式举人贾环请求参加明日的殿试,臣请圣裁。”

    谢旋忍不住皱眉,训斥道:“荒唐!帮伦,贾环一个待罪之身,如何能参与殿试?等查明此案后,再做处置。”这就是首揆之威。

    站在一旁的建极殿大学士何朔当即讥讽道:“玉石好不通人情,等查明此案后,殿试早就结束,还处置什么?”某些人的心思,他看得还是很分明的。

    何大学士一直都在军机处支持贾环,但他的话语权、份量,并不足以改变谢旋的看法。自前明首辅权重以来,其余辅臣,很少有人能挑战首辅的权威。周朝亦是如此。

    谢旋不满的道:“高远不要隐私非公。我知道你与张安博交好,贾环便是张安博的得意弟子。但国法无情,岂是儿戏?”

    坐在精美大殿里摆放的书案后的雍治皇帝,脸色平静的看着两位大学士唇枪舌剑的争论,这时,轻轻的抬手制止了两人,对左都御史殷鹏道:“准卿所奏!”

    瞬间,涵元殿寂静无声。

    大学士,都御史,锦衣卫指挥使,太监总管,陪侍的翰林,全部都是目瞪口呆。甚至,一直在竭力维护贾环的何大学士都是如此。

    如果,所有人的耳朵没有听错的话,天子的意思是允许贾环参与明天的殿试。

    这代表着什么?这风,又是往哪个方向吹?

第四百四十二章 乱云飞渡仍从容() 
涵元殿中,在短暂的时间内鸦雀无声。

    雍治皇帝在书案后的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几名大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天子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谢大学士,何大学士、殷鹏等人都是政坛上一路搏杀出来的高手,失神的时间并不长。谢大学士、何大学士、殷鹏躬身领命,“是,陛下。”

    很显然,肯定有谁左右了天子的看法。否则,不可能天子在前日下旨彻查,在今天又改变想法。而结合贾环的背景,答案是呼之欲出的。贾贵妃!

    谢大学士心中一凛。他是不是小看了宫中那个小女孩了?对谢大学士而言,不过二十岁的贾元春只能算孙女辈。她竟然有如此手段,这样的局面都可以说动天子?

    何大学士一直在力争,但是在大势面前,他知道,改变结果的概率不大。现在,局势逆转,他心中微微一暖。他很看好贾环。并非是,谢旋说的师生关系,谢玉石只是个阿谀媚上的名利之徒。他是为国家选材。贾环表现出的治事之能:京西水灾,扬州盐法改革,淮扬赈灾,金陵粮案。他能不惜才?

    而左都御史殷鹏心中此时除了震惊,还是震惊。贾环提出想要参加殿试,他为什么会特意在天子面前提出来?要知道,按照程序,他可以直接否决。

    除了对贾环的赞赏之外,还因为昨天晚上,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当年的同年、此时的好友卫弘来拜访他了。谈的是贾环的案子。卫弘希望他帮贾环在殿试上说句话。

    他说了。而效果,竟然出乎意料。

    毫无疑问,贾环以及他背后的势力,并没有束手待擒,而是做出了针对性的反击。贾贵妃说动了天子。

    毛鲲有点发愣。他心里还在想着把那个少年弄到北镇抚司里,怎么炮制,保证让那小子开口。结果,现在天子竟然允许贾环参加殿试?这意味着什么还不明显吗?

    他想起下属汇报这两天贾环的活动轨迹。去了一趟贾家的族学,再去二月客栈见了他的两个好友,公孙亮、罗向阳。然后便一直待在贾府中。就这样就能把局面翻转过来?

    这里面,必定有锦衣卫所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雍治皇帝再道:“今天的些许小事,便由谢卿处理。毛鲲留下来,你们都去吧。”

    几名大臣告辞出去后,雍治皇帝吩咐自己的心腹爱将,“去查一下京城里关于此次科举的流言。”

    毛鲲连忙领命:“是,陛下。”

    …

    …

    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当“吃瓜群众”们还在等待时间缓慢的走过,等待着看一场“大戏”时,一个始料不及的消息自西苑中传出:天子允许贾环参加明天的殿试。

    京城关注着乙卯科科举舞弊案的人都是一脸的懵逼。怎么会这样?高……潮来了,爆发点来了,但不是他们所期待的那样。

    如果说天子下令审查方望、贾环,彻查舞弊案,是要严惩的信号。那么,这则消息,就是明示:贾环不会受舞弊案的影响。否则,还参加什么殿试?

    顺理成章的,贾环没有事,礼部尚书方望也没有事。方宗师没有,那彭侍郎恐怕就会有点事。

    这剧情反转…。就像是十二级的暴风,将还在津津乐道,说着所谓“大势滔滔”的人,吹的晕头转向。不知所以。所谓的“群情汹涌”的态势,被如同兜头一盆凉水浇下来,温度迅速的下降。雍治皇帝已经用十三年的时间证明:谁敢和他对着干,让他一时不痛快,他就让谁一辈子不痛快。今上登基的早些年间,抄家杀头、流放的大臣不在少数。

    天子金口一开,准备了大量的“炮弹”,准备收割利益的官员们,都开始转向,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定位。可以预见,在今晚,有很多奏章都将重写。

    局势,已经向着贾环、方望两人非常有利的情况发展。

    …

    …

    夕阳在天边摇摇欲坠。都察院内的牢房中,贾环抱膝坐在陈旧的稻草上,靠着墙壁,看着牢房的光线变弱、变黑。

    这是都察院内给下狱大臣的牢房。以贾环的身份本来是不可能得到这么优厚的待遇。但殷大中丞的偏向性,都察院的小吏们自是看的出来。安排的地方不算差。

    四周一片寂静。铁栏紧锁,狭小的牢房,限制着自由。

    贾环还在安静的等待。该做的事情,他已经做了,现在就等着结果。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如何,他很难打包票。这也是他昨晚没有给政老爹一句准话的原因。

    天算不算高,人心最高。不到那个时候,得到结果,他哪里敢说“没事”这个两个字?

    当然,某些人也不要以为剧本就非得按照他们设定的方向走。想的太美了!

    一个人被关在空寂的牢房中,这狭小的天地,憋闷,难受。贾环心中也有很多负面情绪:懊悔、自责、愤懑、畏惧、担忧等。只是,在用坚强的意志压着。他自生活中磨砺出来的意志,自小受父亲的教导、影响,让他不是一个轻易屈服的人。

    贾环又看了一遍牢房的环境。几年前,他教训薛蟠,倒是去过大理寺里的牢房。没想到现在他也进来了。突然间,倒是想起几句古文来: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想到这儿,贾环苦笑一声。凡事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希望,大师兄、罗君子,卫神童他们能给力一点吧。现在就GG,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啊。

    脚步声从远端传来,片刻后就见牢房的班头和一名小吏快步过来,小吏笑呵呵的道:“贾孝廉,大中丞请你出去说话。”

    贾环一愣。连夜提审?随即,猛然的反应过来。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推测。跟着小吏到左都御史殷鹏的公房中。房间内点着灯,殷鹏正等在公案后。

    殷鹏上下打量了贾环一会儿:很年轻的脸庞,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浅蓝色直裰,很标准的读书人装束。看着朝气蓬勃、英姿勃发,又气度沉稳。

    你能相信这样的少年,有手段影响天子的决断?果然是江山带有人才出啊!

    殷鹏赞许的捻须一笑,道:“贾子玉,天子谕令,允许你参加明日的殿试。你且回府休息,准备明日的考试。舞弊案一事,尚未结案,你需要随传随到。”

    贾环压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随后,一股喜悦的情绪从心底冲到脑子中。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道:“谢大中丞关照!”

    殷鹏笑着摆一摆手,温声道:“去吧。”京城中流传的那些话还真不是吹牛:气度恢弘,才华横溢;性情沉稳,足智多谋。

    …

    …

    贾环从都察院出来,出门就见到公孙亮、罗向阳、卫阳、柳逸尘、张四水、上官昶、石赋、朱鸿飞几人等在门外。

    “贾师弟!”公孙亮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欣喜的情绪,上前,用力的拍拍贾环的肩膀,“没事了。没事了。”他心中,始终将年纪小的贾环当做弟弟。

    看着头上沾着草屑的贾环,罗向阳咧嘴一笑,突然的有点想流泪。这次的局势,真是太凶险。流言骤起,局势突变。完全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上官昶性子要活泼些,洒然的笑道:“子玉,你这可是都察院一日游啊!出来就好。”

    贾环有些意外。

    公孙亮解释道:“上官兄,石兄、朱兄帮着在落第士子间说赵星辰因和你家的恩怨,嫉妒你,所以造谣、污蔑你的事。”

    石赋哼一声,酷酷的道:“他狗日的赵星辰,会试前走鸡斗狗,逛青楼、喝花酒,他还有脸说你作弊。他会试第三百名,他要没作弊,我跟他姓。”

    “哈哈。”这话说的众人都是一笑。

    朱鸿飞耿直的道:“贾朋友的性情,一看就不是作弊的人,那帮小人,心怀怨恨,嫉妒。”他在东庄镇上和贾环有一面之缘。他的性子嫉恶如仇。听闻公孙亮、罗向阳等人在揭露事情的真相,针对贾环的流言是:汝阳侯之子赵星辰基于个人恩怨造谣,主动前来帮忙。

    贾环作揖行礼,感激的道:“谢诸位君子相助。在下铭感五内。”

    同时,心里升起一丝对大师兄的惭愧。因为,他只是猜测汝阳侯赵豫、赵星辰在此次事件中没有起到好作用(当然,这个猜测,就是事实的真相,贾环还不知道)。而大师兄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其实,这只是一种斗争的策略。

    要知道,士子们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去礼部告他的状,这很重要。

    如果是因为,质疑他的文章水平,这对京城中的士子们,对礼部,对朝廷上的人来说,这是正常的流程。大家都怀疑你,那就查一下吧。

    而如果是贾家的对头汝阳侯、赵星辰利用此事造谣,“兴风作浪”,打击敌人,这又是另外一种感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跟着王鑛闹出的落第士子,会认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