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一段日子里,整个体制都忙碌了起来,接收事宜,由于六部统一安排,首先就是大军顺利的接手荆南三郡。
郑平原乘坐着舰船走水路,来到了襄阳,第一天休息,第二天就上朝拜见,这用的体制是大朝。
郑平原这次随班立在门口,除了领着的礼官,没有别的人打招呼。
时间一道,顿时鼓乐大作,钟磐齐鸣,发聋振聩,随着乐起,群臣徐徐而入。
郑平原也随之进入,到了指定位置。
片刻,王座上端坐上一人。
王弘毅目似点漆,紫气萦绕,带着微笑,身着冕服,扶膝正坐,一霎间,群臣不约而同行礼,山呼:“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郑平原感受到了呼啸的声音,伏身而跪,突然之间想起了当年初成大都督时的情景,当年通红的火炉中,只有他和纪圭两人,互相斟酒助兴,畅谈着前景。
现在却跪伏在御座下,虽只隔数丈,却近于天涯。
王弘毅此刻,却一时顾不到心情,就在山喊千岁时,只见殿上郑平原处,突然之间涌现出一道金光,直冲着殿上,金光中,五色毫光大放,里面隐隐是山川河流。
这道金光一出现,就想突破殿上,飞了出去。
但这时,突然之间,鼎器猛的一震,浮现出来,这时鼎器紫气缭绕,烟云五色,一股吸流猛的浮现,宛然一手,抓住了这道金光。
这金光拼命挣扎,时聚时散,鼎器都摇摆不定,甚至整个殿上的紫气都波动翻滚。
眼见着有着突破紫气封锁的情况,不过却还是抵抗不住,渐渐被吸入了鼎中,到了鼎中的一瞬间,它化为五色烟云,被冻结在其中。
王弘毅猛的感受到一阵无与伦比的愉快,全身心都陶醉在一种莫名其妙喜悦中,他突然之间明白,这就是郑平原的天命。
在华夏,所谓的真命,就是亿万人的气数和命运交给一个人,唯他有命,这叫受命于天,别人的命格,都是他的命的一部分。
先天命都必须服从这个“大命”,因此在中国就产生了这个特殊现象,就是在八字命理中,凡是八字理论上完美,都只能当小富小贵,甚至变成商人,而八字不错,有着缺陷,但不大者,却可飞黄腾达。
这就是冲克的原理。
在真命具备的情况下,命格越是完美,越是受到压制,有的甚至孤寡一生。
王弘毅此时,坐在王座上,俯视着他们,就有明悟,等山喊完毕,才从无尽的遐思中清醒过来,摆了摆手,满面春风笑着:“平身!”
“谢王上!”群臣都起身。
“郑平原。”
“臣在!”郑平原这时上前一步,再次跪下。
“你能识得大势,免得一场兵灾,这就是有功于社稷,孤任命你为水师第二舰队大都督,同是正三品。”
“谢王上,臣拜见王上,吾王千岁,千千岁。”郑平原跪下磕头,就在这时,鼎中的五色云气天命猛的一震,终于炸开,被鼎气吸取,鼎中气运虽然没有大变化,整个鼎却顿时变大了三成。
几乎同时,郑平原的本命气也发生变化,一根紫气化成了淡紫,几乎同时,青色云气蜂拥而上,而残余的王柱彻底崩解。
从人主变成了臣格,王弘毅却是明白了,这时笑的说:“卿退下吧,朝回后,孤还要设筵款待!”
心中却是思量,命数之道,第一是成长,集众才是关键。
其次就是杀戮,腾出了空间。
最后却还是广集人才,吸取他们原本有的天命,但是假如镇压不住,那就算臣服也没有用,只有日后祸端。
这个情况,还满意,微笑着进行下一项议事。
朝会后,接下来的宴会上,众文武都兴致不错,连郑平原的官员,也在受到赏赐安抚后,惊慌渐渐平复下来。
两个曾经敌对,一个称王一个阶下囚的人,这时却安坐在一起,并且地位相反,饮酒用膳,谈笑风生。
世间之事,再奇妙也不过如此。
送走郑平原后,下午王弘毅在一群侍卫的保护下,来到了城外最高的山丘上。
想好好的俯视一下,这片已经属于自己的土地。
山脚下听见溪水声,山路开着白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密密麻麻。
路上有棵树,开满了葡萄串一样紫花,一个个垂下来,很是吉祥,到了山顶上,不过二百米,向着远方望去。
话说荆州山水多奇,但是更是繁华,放眼看去,只见百里内,田地一块块分割着,延伸到远处,真是人烟稠密。
话说,得了荆州后,一些流民或者以工代酬,或者迁移去了蜀地,蜀地地大物丰,样样需要之物都有,移去的人,大有此间乐不思故土之概,这很让王弘毅高兴。
这样荆州减少了压力,而蜀地得了开放,土地趋向平均,再有太平,就是大运之凝。
在王弘毅的眼中,此时除了平常景色,更能见到气运诸多变化。
随荆南荆北两地的统一,汹涌的赤气潮水一样,从荆北弥漫到荆南,充满着整个荆州。
除此,法网不计其数,结成网络,都一种颜色,笼罩着管辖的地区,点点丝丝白气,从网络上而上,落入赤气中。
“丁虎臣受命修养一段时日,再把交州打下,就可当枢密使了,并且论功也可封侯了,这枢密院这块就慢慢补上。”
“水师有着吕肃海和郑平原,已经绰绰有余。”
“以前张毅、何胜、柴嘉、贺仲等将,都要独当一面,建立功勋,能上的孤都给机会,不能上的封个伯子也就罢了。”
“樊流海是孤的大将,以前一直在防守着汉中,现在这情况,荆蜀联成一片,就不必了,以后也要委任他为大将,南征北讨,建立功勋。”
“不过现在陆军的大将还太少,一方面从下面提拔,还有一方面就必须检查军中有无人才了。”
“荆蜀本是帝王之基,应运而生的人才不会少,现在都在我帐下,就应该多多挑选才对了。”
王弘毅默默的想着,决定有空就巡查和接见军政方面的人,以寻找出人才。
可以说,现在什么都具备,但是人才储备上,还有欠缺。
这到底时日尚浅,根基不厚。
第二百章 带路党(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本是草原上最常见的一副美丽风景。
在战乱之年,部落间互相杀伐掠夺,豪强贵族,对普通牧民奴役深重,草原上牲畜虽多,可自由放牧地,却是极少,人口分布更是非常的不均衡,诸多原因,导致偌大的草原,到处可见贫穷景象。
草原上的部落贵族,一个个坐拥着豪华大帐,有着美酒、肉食可以食用,奢侈之极,而普通的部落民众,却只能靠着放牧勉强度日。
这里的等级观念比之中原还严重,目前是处于奴隶社会中。
邻近平原的草原尽头,情况稍好一些。
虽肥美牧草渐少,因已经接近了华夏地区,边陲有着一些城镇,这些城镇,充当着双方互通贸易的作用。
在草原部落多年来不曾侵犯中原的情况下,双方贸易互通,暂时和睦相处。
在草原上不是十分值钱的兽皮牛羊,拿到中原地区,却能换来不少的布匹,铁器,还有着茶叶。
游牧在边陲地带的几个部落,因此很是富裕。
而且在双方战争没起来前,这些草原上的小部落,还算安分守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过活,虽垂涎中原富饶安定,却没有谁敢在这时去分一杯羹。
这时草原,各大部落都有着各自信奉的神,这些神多是代表着他们各自部落文明的草原神祇,有一些部落,更有着只属于自己这个部落的图腾。
中原百姓信奉,多是佛道两家,仙家也有一些,湖泊河流土地之流的神祇,也在被供奉的范围之内。
凡是凡人,免不了遇到三灾八难生老病死,或是有着诸多不得满足的欲望,而以着人力之能,想要达成这些愿望,却是极为困难。
拜神求神,因此而得以昌盛。
因着这些需求,无论是在草原上兴起的巫氏,还是在中原到处可见的庙宇道观,都是香火不断。
即便是深山之中的小庙,也必然有着一干忠诚信众。
靠近草原的边陲城镇中,就有着这样一座小城,看起来并不特别,无论是城之规模,还是城中贸易,都只算是众多边陲小城之中的中等城池。
在这座小城的城南,十里店的一个地方,风景优美,临着官道,在这里,十几年前新建了一座道观。
这座道观不大,总共算起来,除了前殿的神殿,前后不过十几间房,院落也只几处,前门里,用的是很普通的木制大门,未刷着漆,木色的大门,看起来使得这道观多出几分自然洒脱的味道来。
道观后面,紧挨着后门里,有着几十亩良田,是这道观里的道士买来,有着佃户打理着,不靠香火钱,道人也可以过活。
这一座新建的道观,香火很是旺盛。
前来上香拜神的百姓,常常三五成群而来,论人气虽比不得大城中的知名道观,在同规模的道观之中,算是少见了。
究其原因,实是这一处道观所供之神,颇为灵验。
先前刚建成时,有多年不得子嗣的夫妇过来求子,一回去,真使妇人有孕。
过来求好姻缘的年轻女子,回去后,也相继嫁得如意郎君。
求子得子,求夫得夫,求事业亨通,得事业亨通,这灵验的神祇,自然引得十里八乡的百姓前来祭拜。
每日早上七时,道观大门会按时打开,晚上五时清场闭门。
这时,已上午十时,临近中午,前来拜神的百姓,还是很多。
走在路上的百姓,有的是互相熟识,相互间见了打起了招呼。
他们聊的最多,就是这里的神是多么灵验,第一次到这里来的人,听到这样的言论,自更是对这座新建的道观多出几分好奇和期待来。
到了道观,只见一片竹林,又现出红墙一角。
一阵风过去,微闻颂经之声,果是清修福地。
每一日开门后,道观都会派来两个道人,站在门口迎接着前来拜神的百姓。
每一日都是不同的道人在做着这事。
众人到了道观门口,先向着门口两个道士一礼,才走进去,今日两个年轻道人,周身清气萦绕,每过来百姓向他们问好,他们都是微笑不语,回礼点头。
这座道观规模不大,里面只有二十个左右道人,却个个清气萦绕,就算是站着一言不发,也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在默悟红尘。
这道观被传的如此神奇,与这些道人也是有很大关系。
此处道观,按照这个世界的规矩,分前后殿,后殿供的是道尊,前殿实际上才是这道观的主神,这神以前却没有谁看见过,不过对凡人来说,这并没有关系,只要灵验就可。
拜了神后,又有着茶园,道士端过素点清茶,请大家休息。
“师兄,今日香客,比起前两日多了不少。”见过来的香客渐少,两个道人闲谈起来,其中一人回望着大殿人头攒动的景象,不禁含笑说着。
听了感慨,一道人知道这其中原由,不禁叹的说着:“还不是因草原的事,听闻战事已停,汗国已是建了起来,有传闻说大汗即将打过边境,入主中原,这里人心不定,前来拜神,也多为保一家老小的平安。”
“草原之主已现,应了祖师所占的天卦,不知此人是否是真主……”
“嘘禁声!”看看附近无人,有些责怪的看着先前说话的道人:“这事,莫要在外面说起。”
“大师兄出来了!”后面的道人一惊,正想说话,却有所感,说着。
两人回头,只见从道观的后面,缓缓走来一个青年道人,容姿出尘,清气萦绕,步履平稳,很快来到两人面前。
“你二人又在闲聊些什么?”大师兄笑着看着两人。
两人忙恭敬的向来人行礼:“见过大师兄。”
“哎,莫要多礼,你们刚才在聊些什么?”
身为师兄的道人忙笑着:“不过是感慨最近香客多了些。”
“最近香客的确是越来越多了,这与时局有关。”大师兄闻言,说着,又对二人说:“师父在后面与众师兄弟说事,你二人也去吧,我在这里等个人,暂替你们一会。你们速速去后面吧,莫要错过了师父的教诲。”
“是,大师兄。”两个道人一听,忙向后面走去。
走过前殿,来到后面一处院落,只见师父住的一处房间里,隐隐有谈话声,甚至争论声传来。
二人忙走过去,离的很远,听见里面一静,有人开口问道:“可是谨信谨明?”
走在前面的道人忙应声:“正是弟子。”
“进来吧。”里面传来声音。
二人随即推门进去,发现房间内,有了七八个人。
除了坐在上首位置的中年道人,别人都是和年龄相仿师兄弟,果和大师兄所说一样,师父在和他们说着事。
二人进来后,向师父见过了礼,就退到一旁,找地方坐了下来。
中年道人说:“为师也是刚刚说起草原上的事,你二人既来了,就在一旁听着吧。”
继续对着众人说:“刚才我已经提过,草原已统一,龙气凝聚,比中原各路诸侯,更加浓郁,怕是这真龙之主,是应在这上面了。”
“草原异族凶残,真祖师所料入主中原,中原百姓岂不是要遭难了?”闻听此言,有人皱眉说着。
中年道人点头说着:“黑龙虽成,但是杀戮之气太盛,入主中原,总有着大劫。”
“师父可有办法改变这一事?”有人忙问的说着。
“你我修行之人,虽修得延年益寿,却无改天之能,只有顺应天命,你们切记,不可逆天而行。”
“本门北明道,自师祖金世卿创立,到你们不过三代,虽遇仙人密付口诀,饮噀神水,根基却也不厚。”
“史上创建道统者多矣,要不泯于世上,就必须依于真龙,祖师仙去前,灵光彻明,顿悟天机,所以才委派我们在此建道观,以依附真龙,大兴道统。”
“朝代更替,本是天命所定,岂是你我修行人能左右?就是你我不去相助大汗,真龙之气已起,还是能得到天下。”
“你我现在前去相助,在面前算是有了几分情分,到时入主中原,也可劝其少做杀孽之事,这才能保得更多百姓性命。”中年道人凛然说着,顿时,一股“正气”浮现出来,直冲殿上。
“师父所说,一是顺应天意,二是能助黎民少受苦难,这真是大功德!”一听这话有人立刻听出了其中玄机。
又有道人稽首说着:“师父师兄说的不错,天命已定,要是抗拒,只会导致生灵涂炭,我等带路王师,速速平定中原,甚至刺杀汉族大将,就能减少几分血光,这万千百姓能幸存,这是大功德。”
余下众人,修行没有这样高,不能完全去掉汉夷之别,闻听这话,面面相觑,一时沉默下来。
这带路党给师父师兄这样一说,似乎就是应了天命,不能抗拒了。
就在这时,却听外面又响起一阵脚步声,随后有人朗声说着:“师兄,你这话就不对了!”
第二百零一章 带路党(下)
这人的声音虽不大,却穿透力十足,在屋内的众人听的清清楚楚。
来的是高手!
而且来的还是外人!
这个认知,让房间内的众人都是一惊,要知道现在谈论可不是寻常事,事关道脉气数和天下气数。
普通人听到了没有多少关系,有许多办法可解决,可同是修行人听到了对话,这就可大可小了。
于是一听到这声音,在场几个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