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危机故事100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还是没见到人影。 

     到了第9天,他们随身带的食品已所剩无几了。正当他们绝望之际,突 

然在一条河边看见对岸有几个骑马的智利牧民在放牛。帕拉多和卡内隆如同 

遇到救星一样,激动得浑身颤抖,大声呼叫着,向牧民招手。然而,由于流 

水声哗哗作响,牧民们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或许压根儿就听不懂他们的话, 

很快就骑马离开了。幸好,第二天牧民们又来到这里。帕拉多急中生智,迅 

速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裹上一块石头扔到河对岸。那几个牧民拾起纸头, 

看了半天,才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就在12月21日这天晚上,牧民们把他俩带进了自己的帐篷里。他们终 

于与外界联系上了。10个星期以来,他们第一次吃上美味佳看,也是第一次 

舒舒服服地睡在床上。 

     第二天,牧民们把情况报告了当地的警察局。警方立即与有关方面取得 

联系。12月22日下午,智利救援中心派出两架直升飞机,在帕拉多、卡内 

隆的引导下,飞往飞机失事现场。由于那条峡谷周围的山峰大多高达13000 

英尺,一般直升飞机难以飞到如此高度,但飞行员们认为救人要紧,破例冒 

险飞越了那几座山峰。 

     直升飞机飞临峡谷上空时,留候在那里的难友们早已做好准备,收拾出 

一大块空地,以供飞机着陆。原来,他们已经通过收音机的新闻节目,得知 

两个年轻人已大功告成,与外界联系上了。此刻,他们纵然衣衫褴褛,瘦骨 

嶙峋,却尽量把自己打扮整洁一点,用积雪擦去满身污垢,有的甚至系上了 

领带。当然,他们并未忘记另一件重要的事。雪地上食用过的尸体横七竖八, 

他们自己是看惯了,如果外界人来了,一定会惨不忍睹。于是,他们硬撑着 

自己已经极其虚弱的身体,尽量把尸体摆放好,并用积雪掩盖起来。这一番 

大动作,累得他们筋疲力尽,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尸体还暴露在外。 

     直升飞机安全降落了。帕拉多和卡内隆抢先跳下来,向留候的难友们奔 

去。他俩的胜利归来和最终盼来援救人员的喜悦,立即使所有幸存者欢呼雀 

跃,热泪盈眶,进而激动得互相拥抱。两架直升飞机一次只能载8人,余下 

的只有等到第二天。到12月23日晚,全部幸存者共16人都安全救出。 

    从10月13日飞机失事,到12月23日获救,这16名年轻的橄榄球队员, 

在海拔11000英尺的雪山上度过了漫长的71个日日夜夜后,他们终于在圣延 

节前重返“人间”。这一“安第斯山奇迹”震撼了整个世界。一批又一批新 

闻记者从圣地亚哥蜂拥而来,采访这些传奇般的人物。幸存者们回想起困在 

雪山的那些恶梦般的日子,为了活下去,竟然以同伴尸体维系生命的可悲情 

景,如今更感到内疚和不安。因此,在采访中谁也没有勇气提及这件可怕的 

事,只是以机舱内贮存有食物搪塞过去。时近圣诞节,为了不冲淡节日的欢 

乐气氛,记者们也没过细追问,只当是“上帝”保佑的结果。 

     然而,这场“安第斯山悲剧”并没有就此落幕。圣诞节一过,人们在狂 

喜之后,不禁提出了疑问:在那冰封世界中,寸草不生,绝无任何天然食物 

可以充饥,这十几个大活人,仅凭飞机上那么一点食品,能熬过漫长的 71 

天吗? 

    参加救援的专家,尤其是那些无缝不钻的记者们,开始问及这个问题。 

幸存者们无一例外地立刻沉默不语。敏感的记者从他们低垂的脑袋、回避的 


… Page 496…

目光及躲闪的只言片语里,觉察出其中必定有难言的隐情,便进行新闻追踪, 

很快从处理失事现场的有关人员那里探明真相:这16名年轻人在安第斯雪山 

上生活71天的主要食物,竟是死去同伴的尸体。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立刻引 

起轰动。有几家报纸甚至登出了雪山上残缺尸体的照片。善良的读者看了无 

不流下辛酸的眼泪。顷刻间,这个无奈而又无情的事实,几乎改变了幸存者 

们的形象。在许多人眼里,他们不再是在史无前例的恶劣环境中创造奇迹的 

英雄,而是生吞人肉的“食人生番”。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和热爱,顿时化作 

疑虑和恐惧。 

     幸存者们没有也无法否认这个事实,他们仅仅拒绝说出任何有关细节。 

为此,幸存者中的发言人潘乔·德尔加多在记者招待会上竭力为他们的行为 

进行解释:“这一痛苦而又可悲的决定,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出的。我 

们尊敬我们死去的朋友们,然而我们也同样尊敬我们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们 

生命,而我们的朋友们则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为了对自己做过的事进行补偿,他们中不少人决定死后捐赠自己的器 

官。 

     在医务人员及亲人们的精心护理下,他们的身体恢复得很快。然而,靠 

尸肉生存下来的悲惨经历却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在精神上留下了永久的创 

伤。 

     不久,16名年轻人回到家乡。那是一座名叫卡拉斯戈的村镇,离蒙德维 

的亚省省会约20公里。“老克利斯琴”队的大多数队员都是在这里出生和成 

长起来的。如今回到这里,仅剩16人了。这些患难与共的幸存者们,很自然 

地结成了一个团体,名为“安第斯山部落”。山上发生的事是这个部落的核 

心机密,他们相约绝不向外透露。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幸存者们走在街上都低着头,生怕撞见遭受丧子之 

痛的母亲们。有一次,他们中的一个名叫波比·弗朗西斯的小伙子,前往他 

那死去的好朋友家,企图向他的父母解释山上发生的事。他告诉他们,自己 

在这次空难中可谓九死一生。空难发生时,他坐在机舱后部,幸免于难。在 

绝望中,他走到燃料箱旁抽烟,险些把汽油箱引爆。幸亏一个难友冒着生命 

危险冲过来把他拉到一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们虽然身陷绝境, 

但只要有可能,是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另一个处境更险恶的人的。 

     朋友的父母一声不吭地听他讲述着故事。末了,却冷冷地对他说,他们 

不想再见到他,只有当他死时他们才会得到安宁。这种仇恨是无法缓解的, 

他们的儿子死了,而这些小子却还活着,而且是吃了不知是谁的儿子的血肉 

才活下来的!在这些不理智的父母眼里,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能原谅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噩梦般的记忆也逐渐淡忘了。卡拉斯戈镇也趋于平静。 

镇上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忘却那件悲惨的事。直到1991年的一天,小镇上来了 

个美国人,他想见见19年前的幸存者,这才使小镇重掀波澜。 

     这个美国人叫马歇尔,是伍尔特·迪斯尼电影制片公司的导演。当年的 

幸存者如今都是40几岁的中年人了,他们结了婚,有了孩子,从事着各种各 

样的工作。马歇尔的到来,使这些已为人父的中年人又重温了当年安第斯山 

上的悲剧。 

     马歇尔导演的来意十分明确,他要把这出史诗般的悲剧搬上银幕,为这 

些幸存者“正名”。经过努力,他终于说服了“安第斯山部落”的成员和他 

们的父母,拿到了幸存者的父亲们十几年前与一位英国作家签下的图书出版 


… Page 497…

合同,为取得这本书的改编权铺平了道路。原来,当年在这16名年轻人从雪 

山回到小镇后,这些做父亲的既为儿子们的行为感到羞愧,又为他们不公正 

地背负“食人生番”的罪名而愤愤不平,为洗刷儿子们蒙受的耻辱,以正视 

听,16个做父亲的联合起来,与英国作家皮尔斯·保罗·里德签约,于1974 

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活下去》的书,通过里德的笔,向世人公开了这段充满 

血泪的悲剧。 

     “安第斯山部落”中42岁的律师莫乔·隆维亚被选派作为代表,与迪斯 

尼电影公司进行谈判,签定合同并监督制片。迪斯尼公司决定仍用原书名作 

为片名,并保证忠实于“部落”在雪山上的历史。现年43岁的费尔南多·帕 

拉多,已经拥有一家电视公司,并且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乌拉圭的代 

理。由于职业的缘故,他被聘为这部电影的拍摄顾问。 

      《活下去》是在加拿大一座雪山上拍摄的。大部分幸存者应邀去观看了 

拍摄现场。1992年12月,电影剪辑完毕以后,电影公司特地把样片送到乌 

拉圭蒙德维的亚,在私人影院里为他们放了专场。 

     1993年初,《活下去》在世界各地上映。莫乔·隆维亚、费尔南多·帕 

拉多和罗伯尔特·卡内隆等幸存者为影片的上映到各地作宣传,从好莱坞到 

西班牙,从欧洲到美洲,所到之处,他们都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并以各种 

方式向他们表达爱心与同情。 

    在好莱坞的影片首映式上,莫乔律师对他和他的同伴们多年来受到的指 

责十分不平,他向观众们诉说了他们重返人间后,备尝冷暖的遭遇,并尖锐 

地指出:“有时我很想对那些硬把我们纳入‘食人生番’的人说:‘我们吃 

的是死人,而你们吃的却是活人’。”他的这番话赢得一片热烈的掌声。这 

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公众对他们为绝处求生而被迫干下可悲之事的莫大理 

解;化解了他们郁积多年、饱受煎熬的心病,从而使他们更加坦然地面对命 

运安排的多舛人生;同时,也宣告了这场摄人魂魄的“安第斯山悲剧”的结 

束。 

                                                               (陈继中) 


… Page 498…

                           总统在政变中殉职 



     智利总统阿连德,自1970年9月上台至1973年9月在政变中殉职,当 

了3年的总统。他在执政期间,搞了3年的“社会主义”,被世人称之为“阿 

连德社会主义”。这件事似乎有些离奇:阿连德本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 

不是共产党人,智利没有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怎么会搞起社会主义呢?智利 

社会主义都搞些什么呢?它的寿命又因何那样短暂呢?答案要从历史的根源 

中去寻找。 

     早在智利争取独立时期,即19世纪初期,智利与整个拉丁美洲,爆发了 

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在这一时期,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潮已经传 

到了拉丁美洲,包括智利在内。所以,智利共产党曾经有很大的发展,1946 

年,这个党曾经支持激进的资产阶级政党取得大选胜利,并参加了联合政府。 

但是,智利的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阿连德的社会主 

义既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中国模式。它完全是智利的土特产,因为它是智 

利国情的反映。 

     1970年9月,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10月24日,他正式上任。阿连 

德走马上任后向人民表示,他的政府将是一个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府。但他 

同时又强调,他的政府既不是“古巴式”的,也不是“中国式”的,而要遵 

循“具有自己特点”的智利道路。他说,“我的政府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 

政府,而是一个民族的、人民的、正义的和革命的政府,这个政府将走向社 

会主义。” 

     1971年5月,阿连德在议会全体会议上进一步重申,要使智利成为“第 

一个按民主的多党制的自由的模式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阿连德为首的 

人民联盟提出了“结束帝国主义、垄断集团、地主寡头的统治,并在智利开 

始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阿连德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工业企业国有化政策。 

     1971年7月11日,阿连德政府把全国矿山收归国有的宪法修正案经议 

会表决通过,阿连德总统签了字并付诸实施。智利的经济命脉是铜矿,在这 

以前,铜矿一直控制在美国等垄断资本家手里。这一重大决策受到了全国人 

民的热烈欢迎,智利人民还把这一天定为“民族尊严日”,作为纪念。 

    接着,阿连德又把私人银行,包括影响巨大的美资美洲银行、英资伦敦 

南美银行等,统统收归国有。政府接管了70多个垄断企业,重工业基本上己 

为智利政府所控制。 

     阿连德的社会主义改革还包括土地改革。社会福利措施改革以及对外政 

策的变化等等。阿连德政府规定私人拥有的土地不得超过40公顷,并扩大了 

征地范围。截止1971年11月,阿连德政府接管了1328个庄园或大地产,共 

计二百五十多万英亩土地。阿连德下令把这些土地分给无地农民,并组成农 

业合作社,进行社会主义式的生产。 

     阿连德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他将一般工人 

工资提高了35%~47%。此外,阿连德还实行公费医疗、免费基础教育、 

为贫民兴建大批简易房屋……等等,在外交方面,阿连德宣布,智利的外交 

原则是“尊重自决权和不干涉原则”,主张“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外交、 

贸易和文化关系”。他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认为它是“我们的死敌”。 

阿连德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他就职10天就同古巴恢复了外 


… Page 499…

交关系。两个月后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9月,智利加入了不 

结盟国家组织。 

     那么,阿连德的这些社会主义措施,有没有理论根据呢?其目的又是什 

么呢?用阿连德自己的话讲,他是一个“议会斗争”主义者,他说,“我主 

张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实现并非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才能实现的东西。” 

     阿连德在智利搞了3年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他长期以来 

一贯思想的结晶和奋斗目标。 

     阿连德1908年7月26日生于智利瓦尔帕来索城,其父是个自由职业者。 

他的祖父曾因创办智利第一家世俗学校,而获得“红色阿连德”的称号。他 

的父辈们几乎都是激进党的党员。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其母是一位很有教 

养的家庭妇女。阿连德从小就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由主义思想的环境中熏陶, 

从而奠定了他后来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础。 

     阿连德16岁那年完成中等教育,不久就去军队服役,后来又在陆军预备 

队任军官。1926年,18岁的阿连德服役期满,退伍后考入了智利大学医学院。 

在大学里,阿连德以学习成绩优异和具有动人的演说才能而闻名。他成为学 

生会的副主席。他思想活跃,博览群书;在大学学习期间,是他世界观形成 

时期,同时也是他步入社会、参加政治斗争的开始。 

     1932年6月,阿连德以学生领袖身份参加集会演讲时,被警察逮捕,关 

进了监狱,后经多方营救出狱。 

     1932年暑期,阿连德大学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一边从医,一边 

从事政治活动。 

     1933年4月,阿连德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