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鬼张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鬼张三-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经死了。李存义先生为抵御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武术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将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又过了两年,张三的好友罗瘿公也病逝于东交民巷德国医院,骸骨埋葬于西山幻住园,这对张三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罗瘿公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之一,这位广东才子,幼年时就读于北京广雅书院,是康有为的学生;义和团运动爆发前夕,他与张三在北京厂甸庙会相识,以后成为诗酒朋友;张三敬重他的才学,罗瘿公佩服张三的为人和武技,并给予他不少帮助,张三常叹道:“人生得知音者难,罗瘿公虽比我小十八岁,但我们亲如手足。”辛亥革命后,罗瘿公同王金亭一样也曾在北洋政府任职,袁世凯称帝后,他愤而辞职,袁世凯钦慕罗瘿公的才学,曾吩咐部属送去重礼相聘,罗瘿公闭门谢客,拒不受禄,尔后纵情诗酒,流连剧场,与王瑶卿、梅兰芳等人结为戏剧挚友。1917年,程砚秋13岁时,声带喑哑,在倒嗓时期,程砚秋的师父荣蝶仙与上海戏院订立600元一个月的合同,拟让程砚秋赴沪演出,罗瘿公听说后,非常着急,恐他南下演出,嗓病会更坏下去,于是出资将程砚秋从戏班赎出,延聘名师授艺,并亲自教程砚秋识字、读书,帮助程砚秋根据自身条件,发挥艺术特长,为他编写了《龙马姻缘》、《梨花记》、《红拂传》、《鸳鸯家》等剧本。

  张三在西山幻住园罗瘿公墓前结识了20岁的程砚秋,张三见他抚棺痛哭,出一副挽联,那挽联写道:“当年孤子飘零,畴实生成,岂为未艺微名,胥公所赐?从此长城失恃,自伤孺弱,每念篝炎制曲,无泪可挥!”程砚秋读罢,哭得死去活来。张三为他们的师生之谊所感动,在伤心之余,反倒劝起程砚秋要保重身体。

  过了一个月,程砚秋坐汽车来到张三家里,适逢张三外出去访宛八爷,程砚秋只得返回。晚上,张三回到家里,听说此事,就对儿子鹤侪、鹤铭和串门来的邻居说,我从来没有坐汽车的朋友。

  这话传到程砚秋的耳朵里,他更加敬重这位老英雄,此时他已拜著名武师高紫云先生学习了太极拳和八卦掌,深得杨派大架的精髓;他因多次听罗瘿公生前讲述张三的绝技,也一心要拜这位武术大师为师,学习武技。

  这一次,程砚秋将汽车停在东单,步行到张三家里,张氏告诉他,张三到闹市口瑞兴隆酒馆喝酒去了,程砚秋步行出了洋溢胡同东口,赶到瑞兴隆酒馆里,只见张三酒兴正浓,正在表演绝技。他的手指肚、脚践肚状如算盘珠。伙计拿来两个铜钱,他撂在一起,两指一卷成为圆筒。张三两肩又向后一背,两个肩扇并在一起。他脚面上翘,又贴到了迎面骨。他弓步一踏,头向右转,头似向后长着。

  程砚秋大为惊讶,他上前恭恭敬敬地朝张三鞠了一躬,张三说道:“噢,程先生来了,请坐!”程砚秋也不坐,上前给张三斟酒,然后侍立一旁。

  张三尽兴,走出店外,程砚秋忙去摘挂在店门前竹竿上的鸟笼,却怎么也够不着。张三说:“甭费劲儿啦!这是掌柜捣的鬼!”说罢,右手一伸,就将鸟笼取在手中,程砚秋连忙接了过来。

  原来,掌柜见张三每次来这店里来喝酒,总是一伸手就将鸟笼挂在竹竿子上。一人多高的竹竿,掌柜连蹦带跳也够不着,而与他身量相仿的张三却不费吹灰之力从容摸到,于是今天,掌柜让伙计又把笔直竿升高尺许。心想:我倒要看你老父子了怎么摘?没想张三又同往常一样,不欠脚,不蹦跳,依然是手一伸就摘好了。

  程砚秋雇来洋车,请张三坐定,车夫向张三有中走去。程砚秋一手提鸟笼,一手扶车,紧跟其后。二人来至房中,谈得十分投机。张三佩服程砚秋学艺心诚,又念在他是老友罗瘿公的高足,当时收下程砚秋为记名弟子。

  第二年秋天,张三因想念已故的朋友罗瘿公、王金亭、李存义等人,独自来到陶然亭公园遣闷。陶然亭的名称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在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窑厂南面的慈禧庵内,盖了三间西厅供他休息,取白居易诗中“更待菊黄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二字,因此名为“陶然亭”。此后,每逢秋季,不少游客和文士,都来此处登高赏景,饮酒赋诗。

  张三来到葫芦岛上,穿过云绘楼、清音阁和慈悲庵。灰暗的云块,缓缓向北移行,阳光暗淡,天气阴冷,给人一种荒凉寥落的感觉。开始枯黄的树林里,飞鸟惊惶地噪叫着,巨伞般的老白果树,孤独地站在湖边,在寒风里摇曳着枯枝败叶,发出唏嘘的叹息声。

  山坡上,一只啃不出什么名堂的老山羊,呆呆地、毫无表情地注视着张三。

  张三漠然地抬起头,朝葫芦岛北面的锦秋墩走去。墩顶建有一座四角亭。北坡下新起了一座坟墓,一个秀丽苗条的女学生正在墓前嘤嘤哭泣。那女学生穿着月白旗袍,系着一条红围巾,红得扎眼,风吹动着她的散发,她那美丽的脸庞上满是泪痕,手里握着一卷文稿。

  她是谁?为何哭得这么伤心?墓下埋葬的一定是她的亲人……

  张三走下山坡,来到墓前,只见墓碑上清清楚楚地镌刻着:“高君宇先生之墓。”

  “高君宇,高君宇……”这名字象巨雷在张三耳畔轰响。他就是那个参加“五四”运动的爱国青年!那个有着一双令人难忘的刚毅面容的书生!

  张三在墓碑上还看到这么几行娟秀的小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

  张三失魂丧魄地走上山坡,他看到在那秀丽的湖边,一丛丛的树林里,枫叶已变成暗紫色,又由暗紫变成一片火红。红枫象一把炽烈的火炬,在青山绿水间举了起来,它给这秋野缀上一片盎然生气。

  他觉得眼前一片火红,猛地想起那个叫高君宇的青年说过的一句话:试看将来的地方,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想,那个世界离现在不远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