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尚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尚书-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3)'辟以止辟'《孔疏》说:“刑罚一人可以止息后犯者。”
(14)'三细'三,指奸宄、败常、乱俗三种罪行。三细,是说三种罪行中的细罪。
(15)'顽'愚钝。《广雅·释诂》:“顽,愚也,钝也。”
(16)'济'成。
(17)'简'鉴别。'修'善良。《文选·思玄赋》旧注:“修,善也。”
(18)'生'通性。
(19)'敬典在德'典,常法。在,省察。《释诂》:“在,察也。”敬典,重视常法。
在德,省察己德。人民顺从君主的喜好,所以君主应当省察自己的德行。
(20)'允'信,真的。'大猷'大顺。《广雅·释诂一》“猷,顺也。”
(21)'辞'言辞,指赞扬。
毕命
【说明】殷民住在成周,周公和君陈相继治理他们。君陈死后,康王又命令毕公继
续治理。史官记叙康王策命毕公这件大事,称为《毕命》。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二十三。本篇开头是史官记事的话,“王若曰”以下是康王的策命。策命分三段:一段康王
赞美毕公治理国家的成绩。二段康王指示教化殷民的具体方法。三段康王勉励毕公尽心教导殷民,治理好先王的事业。
【译文】
 康王十二年六月庚午日,月亮新放光明。到第三天壬申日,康王早晨从镐京行到丰邑,把成周的民众,命令给太师毕公安治于东郊。
 康王这样说:“啊!父师。文王武王行大德于天下,因此能够承受殷的王命,代理殷王。周公辅助先王安定国家,告戒殷商顽民,迁徙到洛邑,使他们接近王室,因而他们被周公的教训感化了。自从迁徙以来,已经过了三纪。人世变化,风俗转移,今四方没有忧患,我因此感到安宁。治道有起有落,政教也随着风俗改革。若不善用贤能,人民将无所劝勉仰慕。我公盛德,不但能勤小事,而且辅助过四代,严正地率领下属,臣下没有人不敬重师训。你的美好功绩被先王所重视,我小子只有垂衣拱手仰仗成功罢了。”
 3。康王说:“啊!父师。现在我把周公的重任敬托给公,我公前往吧!我公到那里,当识别善和恶,标志善人所居之里,表彰善良,疾恨邪恶,树立好的风气。有不遵循教训和常法的,就变更他的井居田界,使他能够畏惧和敬慕。又要重新画出郊圻的境界,认真加固那里的封疆守备,以安定四海之内。为政贵在有常,言辞应当体现精要,不宜好异。商地旧俗喜好侈靡,以巧辩为贤,馀风至今没有断绝,我公要考虑呀!
 “我听说:‘世代享有禄位的人家,很少能够遵守礼法。’他们以放荡之心,轻蔑有德的人,实在是悖乱天道。腐败的风俗奢侈华丽,万世相同。如今殷商众士,处在宠位已经很久,凭仗强大,忽视德义,穿着华美过人。他们骄恣过度,矜能自夸,将会以恶自终。放恣之心今天虽然收敛了,但防闲他们还是难事。资财富足而能接受教训,可以长久。行德行义,这是天下的大训;若不用古训教导,他们何时会顺从呢?”
 康王说:“啊!父师。我国的安危,就在于这些殷商众士。不刚不柔,那样的教化就真好。开初,周公能够谨慎对待;中间,君陈能够使他们和谐;最后,我公当能够成功。三君合心,共同归向于教导,教导普遍了,政事治理了,就能润泽到生民。四方各族被发左衽的人民,都会受到福利,我小子也会长受大福。我公当治理好成周,建立无穷的基业,也会有无穷的美名。后世子孙顺从我公的成法,天下就安定了。啊!不要说不能,当尽自己的心;不要说百姓少,当慎行政事。认真治理好先王的大业,使它比前人的政绩更好吧!”

【原文】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1)。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2),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3)。
 王若曰:“呜呼!父师(4)。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5),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

(6)。既历三纪(7),世变风移,四方无虞(8),予一人以宁。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9),民罔攸劝。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10),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嘉绩多于先王(11),予小子垂拱仰成(12)。”
     3。王曰:“呜呼!父师。今予祗命公以周公之事,往哉!旌别淑慝(13),  表厥宅里,彰善瘅恶(14),树之风声。弗率训典,殊厥井疆(15),俾克畏慕(16)。申画郊圻(17),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贵有恒,辞尚体要(18),不惟好异。商俗靡靡(19),利口惟贤,馀风未殄,公其念哉!
     “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
(20),万世同流。兹殷庶士,席宠惟旧(21),怙侈灭义(22),服美于人。骄淫矜侉(23),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惟艰。资富能训(24),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古训,于何其训?”
     4。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叄诘溃25),  道洽政治(26),泽润生民。四夷左衽(27),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公其惟时成周(28),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其成式,惟乂(29)。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30);罔曰民寡,惟慎厥事。钦若先王成烈(31),以休于前政(32)!”  
【注释】
(1)'胐'音fěi,新月初放光明。
(2)'宗周'指镐京。
(3)'保厘'保,安。厘,治理。
(4)'父师'官名,指毕公。当时毕公居太师之官。
(5)'毖'告戒。《广韵》:“毖,告也。”
(6)'化'感化。'训'教训。
(7)'纪'十二年为一纪。
(8)'虞'忧虑。
(9)'臧'善。一为动词,一为名词。
(10)'弼亮'辅佐。弼亮四世,《孔传》说:“毕公辅佐文、武、成、康,四世为公
卿。”
(11)'多于先王'多,重视。多于先王,被先王所重视。
(12)'垂拱'垂衣拱手。
(13)'旌'识别。'淑慝'善恶。
(14)'瘅'音dàn;憎恨。
(15)'殊其井疆'区别其井田居界。《孔疏》说:“不循道教之常者,其人不可亲近,
与善民杂居,或染善为恶。故殊其井田居界,令民不与往来。”
(16)'畏慕'畏俱为恶之祸,羡慕为善之福。
(17)'郊圻'郊,邑之外。圻,国之中。
(18)'体要'体现精要。
(19)'靡靡'奢侈华丽。
(20)'敝化'腐败的风俗。
(21)'席宠'席,居。宠,尊宠的位置。'旧'久。
(22)'怙侈'怙,凭仗。侈,大,指强大。
(23)'侉'音kuā,通夸,夸大。
(24)'资'资财。'训'通顺。(25)'厔'至,归于。'道'通导,教导。(26)'洽'普遍。(27)'左衽'衽,衣襟。我国古代有些民族的衣服,前襟向左掩,与中原人民前襟向
右的不同,所以用左衽来指代某些少数民族。(28)'时'善,治好。《广雅·释诂》:“时,善也。”(29)'训'顺。'式'法。成式,现成的办法。'乂'安,安定。(30)'既'尽。(31)'若'善,治好。《释诂》:“若,善也。”'成烈'盛业。(32)'以'使。'休'美。以休于前政,使它比前人的政绩更美。
君牙
【说明】君牙,人名。周移王任命他的臣子君牙做大司徒的官,用策书命令他。史
官记录穆王的策书,就用《君牙》作为篇名。
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二十四。
本篇分三段。一段穆王请求君牙协助,解除自己的忧危。二段穆王告戒君牙宣扬五
常之教,重视民艰,追配前贤。三段穆王勉励君牙奉行先正的法式,治理人民。
     【译文】
 穆王这样说:“啊!君牙。你的祖父和你的父亲,世世纯厚忠正;服劳于王家,很有成绩,记录在画有日月的旗子上。我小子继守文、武、成、康的遗业,也想先王的臣子能够辅助我治理四方。任大才弱,我心里的忧虑危惧,就象踩着虎尾和走着春天的冰。
 “现在我命令你辅助我,作我的心腹重臣。要继续你旧日的行事,不要累及你的祖考!普遍传布五常的教育,用为和谐人民的准则。你自身能正,人民不敢不正;民心没有标准,只考虑你的标准。夏天大热大雨,小民只是怨恨嗟叹;冬天大寒,小民也只是怨恨嗟叹。治民艰难呀!你要想到他们的艰难,因而谋求那些治理的办法,人民才会安宁。啊!光明呀!我们文王的谋略;相承呀!我们武王的功业。它可以启示佑助我们后人,使我们都依从正道而无邪缺。你当不懈地宣扬你的教训,以此恭顺于先王。你当报答颂扬文王、武王光明的教导,追求并美于前人。”
 穆王这样说:“君牙!你当奉行先正的旧典善法,人民治乱的关键,就在这里。你当遵循你祖父的行为,赞助你君主的治道。”

     【原文】
 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1);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2)。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3),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4)。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5)。
 “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6)。缵乃旧服(7),无忝祖考!弘敷五典(8),  式和民则(9)。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10),惟尔之中(11)。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12),冬祁寒(13),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14),民乃宁。呜呼!丕显哉!文王谟(15);丕承哉!武王烈(16)。启佑我后人,咸以正无缺。尔惟敬明乃训(17),用奉若于先王。对扬文武之光命(18),  追配于前人(19)。”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20),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21)。”

【注释】
(1)'笃'纯厚。'贞'正。
(2)'太常'旗名。《孔传》说:“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古代有大功的要写在太
常旗上。
(3)'绪'业。
(4)'亦'也。'惟'思。'左右'辅助。'乱'治理。
(5)'涉'走着。《说文》说:“涉,徒行厉水也。”
(6)'膂'脊骨。
(7)'缵'继承。'服'事。'旧服'旧日的行事,指忠正勤劳等。(8)'五典'即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于孝五种常教。
(9)'式'用。'则'法则。
(10)'中'中正之道,标准。
(11)'惟'思念。
(12)'惟曰怨咨'惟,只是。曰,语中助词。怨咨,怨恨嗟叹。
(13)'祁'大。
     (14)'易'治理,这里指治理的方法。《诗·甫田》传:“易,治也。”思其艰以图其易,考虑他们的艰难之处,而谋求治理的方法。
(15)'谟'谋。《孔疏》说:“文王未克殷,始谋造周,故美其谋。”
(16)'烈'业。《孔疏》说:“武王以杀纣功成业就,故美其业。”
(17)'乃训'你的教训,指司徒主管五典的教化。
(18)'对扬'对,答;扬,颂扬。
(19)'配'匹配,相等。这里是并美的意思。
(20)'时式'善法。《广雅·释诂》:“时,善也。”
     (21)'昭'赞助。'乃辟'你的君主,穆王自指。'有乂'乂,治。有,助词。有乂,治功。
冏命
【说明】冏(jiǒng)指伯冏,周穆王的大臣。穆王任命他为太仆长,领导身边的
侍御人员。史官记录穆王任命伯冏的策书,名叫《冏命》。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二十五。本篇分三段。一段穆王着重说明要依靠忠良,匡救自己的不及,以便能够继承先人
的大业。二段穆王勉励伯冏慎选贤良,增进自己的德行。三段穆王勉励伯冏用常法辅助自己。
【译文】
     1。穆王这样说:“伯冏!我不优于道德。继承先人处在大君的位置,戒惧会有危险,甚至半夜起来,想法子避免过失。
     “从前在文王、武王的时候,他们聪明、通达、圣明,小臣大臣都怀着忠良之心。他们的侍御近臣,没有人不是正人,用他们早晚侍奉辅佐他们的君主,所以君主出入起居,没有不敬慎的事;发号施令,也没有不好的。百姓敬重顺从君主的命令,天下万国也都喜欢。
     “我没有好的德行,实在要依赖左右前后的官员,匡正我的不到之处。纠正过错,端正我不正确的思想,使我能够继承先王的功业。
     2。“今天我任命你作太仆长,领导群仆、侍御的臣子。你们要勉励你们的君主增修德行,共同医治我不够的地方。你要慎重选择你的部属,不要任用巧言令色、阿址畛械娜耍际窍土颊俊F褪探级颊堑木鞑拍苷黄痛稼泼模堑木骶突嶙砸晕ッ鳌>饔械拢捎诔枷拢魇У拢灿捎诔枷隆D悴灰捉∪耍涞蔽业氖犹伲灰季衔ケ诚韧踔āH绻灰韵腿俗钌疲灰曰醪谱钌疲笳庋突岚芑滴颐堑墓僦埃褪悄愦蟠蟮夭荒芫粗啬愕木鳎晃医头D恪!
3。穆王说:“啊!要认真呀!要长久用常法辅助你的君主。”
【原文】
     1。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1)。嗣先人宅丕后(2),怵惕惟厉(3);  中夜以兴,思免厥愆(4)。
     “昔在文武,聪明齐圣(5),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6),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7)。下民祗若(8),  万邦咸休(9)。
     “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10)。绳愆纠谬(11),  格其非心(12),俾克绍先烈(13)。
     2。“今予命汝作大正(14),正于群仆侍御之臣(15)。懋乃后德(16),交修不逮(17)。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18),其惟吉士(19)。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郑屎笞允ァ:蟮挛┏迹坏挛┏肌6揸怯凇鋈耍20),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21)。非人其吉,惟货其吉(22),若时(23),瘝厥官
(24),惟尔大弗克祗厥辟;惟予汝辜(25)。”
3。王曰:“呜呼!钦哉!永弼乃后于彝宪(26)。”
【注释】
(1)'克'胜。这里指优胜。(2)'丕后'大君。宅丕后,居大君之位。(3)'怵惕'戒惧。'厉'危险。《孔传》说:“言常悚惧惟危。”
(4)'思免厥愆'愆,过失。《孔传》说:“思所以免其过悔。”
(5)'齐圣'齐,通达。圣,圣明。
(6)'弼'辅佐。'辟'君。
(7)'臧'善。
(8)'祗若'敬顺。
(9)'休'喜。《广雅·释诂》:“休,喜也。”
(10)'匡'正。
(11)'绳愆'绳,正,纠正。愆,过失。
(12)'格'正,端正。'非心'邪僻不正的心。
(13)'绍'继承。
(14)'大正'即太仆正,主管君主车马的长官。
(15)'正'长。引申为领导。
(16)'懋'劝勉。
(17)'交'共同。'修'治理。'逮'及。
     (18)'便辟侧媚'阿址畛小!恫檀匪担骸氨阏撸橙酥槐僬撸苋酥瘢徊嗾撸樾埃幻恼撸说。小人也。”
(19)'其惟吉士'其,要,表祈使语气。惟,是。
(20)'昵'亲近。'■人'小人。
(21)'迪'引导。'非'违背。
     (22)'非人其吉,惟货其吉'其,通綦,极,最。《说文解字叙》“庶业其繁”,段注:“其,同荀卿书之綦,极也。”这两句大意是:不以贤人最善,只以货财最善。形容贪官的行为。
(23)'若时'若是,象这样。
(24)'瘝'音guān,病。引申为败坏。
后记
     我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及与之配套的《古典名著今译读本》,自1986年开始编辑出版以来,得到了舆论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许,因而使我们深受鼓舞。在《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原计划中,《尚书》是优先考虑的一种。但由于其白文本字数较少,又很难选择其它恰当的经典与之合并出版,故此决定对《尚书》(含今、古文)进行点校后,加以注解,并译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