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桓谋洌烈谑前烟追诺酵┕顾拷韧酰甘艿浇萄怠
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七。
【译文】
嗣王太甲对伊尹不顺从,伊尹作书给王说:“先王成汤顾念天的明命是正确的,因此供奉上下神祇、宗庙社稷无不恭敬严肃。上天看到汤的善政,因此降下重大使命,使他抚安天下。我伊尹亲身能辅助君主安定人民,所以嗣王就承受了先王的基业。我伊尹亲身先见到西方夏邑的君主,用忠信取得成就,辅相大臣也取得成就;他们的后继王不能取得成就,辅相大臣也没有成就。嗣王要警戒呀!应当敬重你做君主的法则,做君主而不尽君道,将会羞辱自己的祖先。”
王像往常一样不念不闻。伊尹就说:“先王在天将明未明的时刻,就思考国事,坐着等待天明。又遍求俊彦的臣子,开导后人,不要忘记先祖的教导以自取灭亡。您要慎行俭约的美德,怀着长久的计谋。好象虞人张开了弓,还要去察看箭尾符合法度以后,才发射一样;您要重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遵行你的祖先的措施!这样我就高兴了,千秋万世您将会得到美好的声誉。”
太甲不能改变。伊尹对群臣说:“嗣王这样就是不义。习惯将同生性相结合,我不能轻视不顺教导的人。要在桐营造宫室,使他亲近先王的教训,莫让他终身迷误。”
嗣王去桐宫,处在忧伤的环境,能够成就诚信的美德。
【原文】
1。惟嗣王不惠于阿衡(1),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2),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3)。天监厥德,用集大命(4),抚绥四方(5)。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6),肆嗣王丕承基绪(7)。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
(8),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9),辟不辟(10),忝厥祖(11)。”
2。王惟庸罔念闻(12),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13),坐以待旦。旁求俊彦(14),启迪后人(15),无越厥命以自覆(16)。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17),往省括于度,则释(18);钦厥止(19),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20), 万世有辞(21)。”
3。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22)。营于
桐宫(23),密迩先王其训(24),无俾世迷(25)。”王徂桐宫,居忧(26),克终允德(27)。
【注释】
(1)'惠'顺从。'阿衡'阿,倚。衡,平。阿衡,商代官名,是说它是天下之所倚平。一说为伊尹之号。
(2)'顾諟'顾,顾念。諟,是、正确。这里用作“认为正确”的意思。
(3)'祗肃'敬肃。
(4)'集'降下。《淮南·说山》注:“集,下也。”
(5)'绥'安抚。
(6)'左右'帮助。'辟'君主。'宅师'宅,安。《礼记·郊特牲》疏:“宅,安也。”师,众人。宅师,安定众人。
(7)'绪'业。
(8)'自周'自,用。周,忠信。'终'成。终训成,见《国语·周语》注。下文的“终”,意义相同。
(9)'祗'恭敬。'辟'君主,这里指君道。
(10)'辟不辟'君主不尽君主之道。后一辟字,用为动词。
(11)'忝'羞辱。
(12)'庸'常。
(13)'昧爽'昧,昏暗。爽,明亮。昧爽,指将明未明的时刻。'丕'乃。'显'通宪,思也。《诗·假乐》显显,《礼记·中庸》引作宪宪。孔子弟子原宪,字子思,可见宪有思义。
(14)'彦'美士曰彦。
(15)'启边'启,开。迪,导、引导,启迪,今说“开导”。
(16)'越'失、忘记。'覆'失败、灭亡。
(17)'虞机'虞人之机。主管山林的人叫虞人。机,弓弩上的发射机关。
(18)'括'矢括,箭末扣弦处。'度'法度。
(19)'止'至、到。《诗·泮水》传:“止,至也。”引申为所到的地方、目的。这里是用引申义。
(20)'怿'喜悦。
(21)'辞'指好的言辞、美誉。
(22)'狎'轻忽,轻视。
(23)'桐'地名,成汤陵墓的所在地。
(24)'迩'近。'其'相当于“之”。
(25)'世'终生,一世。
(26)'居忧'居于忧患的境遇。一说为执行丧礼。《孔传》“居忧位”,《孔疏》说:“谓服治丧礼也。”
(27)'终'成。'允'诚信。允德,诚信之德,就是上文“自周有终”之周,《孔传》说:“周,忠信也。”
太甲中
【说明】本篇是记叙伊尹迎接太甲回到亳都以后对太甲的教导。它是梅氏伪古文尚
书之八。
本篇分三段。首段是伊尹迎接太甲的话。中段是太甲悔过的话。末段是伊尹勉励太
甲效法先王施行德政的教导。
【译文】
三年十二月朔日,伊尹戴着礼帽穿着礼服迎接嗣王太甲回到亳都,作书告王说:“人民没有君主,不能互相匡正而生活;君主没有人民,无法治理四方。上天顾念帮助商家,使嗣王能成就君德,实在是商家万代无疆之美啊!”
嗣王拜跪叩头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行,自己招致不善。多欲就败坏法度,放纵就败坏礼制,因此给自身召来了罪过。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回避;自己造成的灾祸,不可逃脱。以前我违背师保的教训,当初不会责备自己;还望依靠您的匡救的恩德,谋求我的好结局。”
伊尹跪拜叩头,说:“讲究自身的修养,又用诚信的美德和谐臣下,就是明君。先王成汤慈爱穷困的人民,所以人民服从他的教导,没有不喜悦的。连他的友邦和邻国,也这样说:等待我们的君主吧,我们的君主来了,就没有祸患了。大王要增进你的德行,效法你的烈祖,不可有顷刻的安乐懈怠。事奉先人,当思孝顺;接待臣下,当思恭敬。观察远方要眼明,顺从有德要耳聪。能够这样,我享受王的幸福就会没有止境。”
【原文】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1),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2);后非民,罔以辟四方(3)。皇天眷佑有商(4),俾嗣王克终厥德(5),实万世无疆之休!”
王拜手稽首(6),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叄焕啵7)。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8)。天作孽(9),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10)。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11);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12),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13),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14),乃曰(15):徯我后(16),后来无罚。王懋乃德(17),视乃烈祖(18),无时豫怠(19)。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20)。”
【注释】
(1)'冕服'古代王侯、卿大夫的礼帽礼服。冕,王冠、礼帽。(2)'胥匡'胥,相。匡,正、救助。(3)'辟四方'辟,君。用作动词,治理的意思。(4)'眷佑'眷,顾念。佑,帮助。(5)'克终'克,能。终,成就。(6)'拜手稽首'古代最敬的跪拜礼。拜手,跪拜而头俯至手。稽首,跪拜而头俯至地。(7)'叄е粒拢贾隆#Ю啵啤#8)'速戾'速,召。戾,罪。速戾,召来罪咎。(9)'孽'灾祸。(10)'逭'音huàn,逃跑。(11)'克'责怪。《论语》“克己复礼”,《皇疏》引范甯注:克,责也。
(12)'允德'允,诚信。允德,诚信之德。
(13)'子惠'子,通慈。惠,爱。子惠,即慈爱。
(14)'并其有邦'并,连。《词诠》:“并,连也。”有,通友。有邦,即友邦。
(15)'乃'如此,这样。《词诠》:“乃,如此也。”
(16)'徯'等待。
(17)'懋'美好。这里用力使动,是“使之美好”的意思。
(18)'视乃烈祖'视,效法。《广雅·释诂三》:“视,效也。”烈祖,有功之祖,指成汤。
(19)'无时豫怠'无,不要。时,顷刻。豫,安乐。《蔡传》:“不可顷刻而逸豫怠惰也。”
(20)''已,止。
太甲下
【说明】本篇记叙太甲改悔之后,伊尹再三告诫太甲,希望太甲施行德政,做一个
英明的君主。
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九。
本篇共分两段。第一段伊尹阐明天位难保,嗣王当勉力行德,慎择贤能。第二段伊
尹阐明行德的具体办法。
【译文】
1。伊尹向王重复告戒说:“呀!上天没有经常的亲人,能敬天的天就亲近;人民没有经常归附的君主,他们归附仁爱的君主;鬼神没有经常的享食,享食于能诚信的人。处在天子的位置很不容易呀!
“用有德的人就治,不用有德的人就乱。与治者办法相同,没有不兴盛的;与乱者办法相同,没有不灭亡的。终和始都慎择自己的同事,就是英明的君主。
“先王因此勉力敬修自己的德行,所以能够匹配上帝。现在我王继续享有好的基业,希望看到这一点呀!
2。如果升高,一定要从下面开始;如果行远,一定要从近处开始。不要轻视人民的事务,要想到它的难处;不要苟安君位,要想到它的危险。慎终要从开头做起啊!
“有些话不顺你的心意,一定要从道义来考求;有些话顺从你的心意,一定要从不道义来考求。
“啊呀!不思考,怎么收获?不做事,怎么成功?天子大善,天下因此清正。君主不要使用巧辩扰乱旧政,臣下不要凭仗骄宠和利禄而安居成功。这样,国家将永久保持在美好之中。”
【原文】
1。伊尹申诰于王曰(1):“呜呼!惟天无亲(2),克敬惟亲;民罔常怀(3), 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4),享于克诚。天位艰哉(5)! “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
与(6),惟明明后(7)。“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8),尚监兹哉!
2。“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9),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
惟危。慎终于始!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10);有言逊于汝志(11),必求诸非道。
“呜呼!弗虑胡获(12)?弗为胡成?一人元良(13),万邦以贞(14)。君罔以
辩言乱旧政(15),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16)。”
【注释】
(1)'申诰'申,重复。诰,告戒。(2)'无亲'谓无常亲,常字探下文而省。(3)'怀'归。《孔传》:“民所归无常。”(4)'享'食,指享受祭祀。《国语》注:“享,食也。”(5)'天位'大位,指天子之位。(6)'与'相同事,共享的人。《周礼·大卜》“三曰与”注:“与,谓所与共事也。”(7)'明明'大明、英明。《孔疏》:“重言明明,言其为人明耳。”
(8)'令绪'令,善。绪,业。《诗·閟宫》传:“绪,业也。”
(9)'陟遐'陟,行。遐,远。
(10)'诸'之于。
(11)'逊'顺。
(12)'胡'何,怎么。
(13)'一人元良'一人,指天子。《孔疏》:“天子自称一人,是为谦辞,言己是人中之一耳。臣下谓天子为一人,是为尊称,言天下惟一人而已。”元,大。良,善、好。
(14)'贞'正,纯正。《孔传》:“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其正。”
(15)'辩言'巧辩之言。
(16)'孚'保。《说文》:“古文孚,从古文保,保亦声。”(段注本)段注:“古文以孚为保也。”
咸有一德
【说明】太甲放居桐宫,伊尹主持政事。太甲后来回到亳都,又亲自主持政事。伊
尹年老,将回到他的私邑,恐太甲二三其德,就向王进言,以一德勉励他。一德,谓纯一
不杂之德。史官记录这件事,因篇中有“咸有一德”的话,所以便以“咸有一德”名篇。
本篇是梅氏伪古文之十。按《史记·殷本纪》叙述《咸有一德》在成汤之时,而本篇则以为作于太甲之日。即以时间而论,也可证明本篇是伪作。
本篇前三句是史官叙事的话,以后是伊尹的训词。伊尹的训词分三段:第一段伊尹
用历史事实阐明人君治理天下,当有纯一之德。第二段伊尹勉励嗣王勤于修德,善于用人。
第三段伊尹勉励嗣王要依靠百姓,尊重百姓,才能立功。
【译文】
伊尹已经把政权归还给太甲,将要告老回到他的私邑,于是陈述纯一之德,告戒太甲。
伊尹说:“唉!上天难信,天命无常。经常修德,可以保持君位;修德不能经常,九州因此就会失掉。夏桀不能经常修德,怠慢神明,虐待人民。皇天不安,观察万方,开导佑助天命的人,眷念寻求纯德的君,使他作为百神之主。只有伊尹自身和成汤都有纯一之德,能合天心,接受上天的明教,因此拥有九州的民众,于是革除了夏王的虐政。这不是上天偏爱我们商家,而是上天佑助纯德的人;不是商家求请于民,而是人民归向纯德的人。德纯一,行动起来无不吉利;德不纯一,行动起来无不凶险。吉和凶不出差错,虽然在人;上天降灾降福,却在于德啊!
“现在嗣王新受天命,要更新自己的品德;始终如一而不间断,这样就能日日更新。任命官吏当用贤才,任用左右大臣当用忠良。大臣协助君上施行德政,协助下属治理人民;对他们要重视,要慎重,当和谐,当专一。德没有不变的榜样,以善为准则就是榜样;善没有不变的准则,协合于能够纯一的人就是准则。要使万姓都说:重要呀!君王的话。又说:纯一呀!君王的心。这样,就能安享先王的福禄,长久安定众民的生活。
“啊呀!供奉七世祖先的宗庙,可以看到功德;万夫的首长,可以看到行政才能。君主没有人民就无人任用,人民没有君主就无处尽力。不可自大而小视人,小视人就不能尽人的力量。平民百姓如果不得各尽其力,人君就没有人帮助建立功勋。”
【原文】
1。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
2。曰:“呜呼!天难谌(1),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2)。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民,启迪有命(3),眷求一德,俾作神主(4)。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5),克享天心(6)。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7)。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
(8);惟天降灾祥,在德(9)!
今嗣王新服厥命(10),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11)。臣为上为德(12),为下为民(13);其难其慎(14),惟和惟一(15)。德无常师,主善为师(16);善无常主,协于克一(17)。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18),永叄裏A民之生(19)。
“呜呼!七世之庙(20),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21)。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22)。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23),民主罔与成厥功(24)。”
【注释】
(1)'谌'信。
(2)'九有'九州。
(3)'启迪'启,开。迪,导。'有命'有,通佑,佑助。有命,帮助天命的人。
(4)'神主'百神之主。
(5)'咸'都。
(6)'享'当,合。《孔传》:“享,当也。”
(7)'爰革夏正'爰,于是。正,通政。
(8)'僭'差错。'在人'在于人的所行。
(9)'祥'福,灾之反。'在德'孔疏:“在德,谓为德有一不一。”
(10)'服'受,接受。
(11)'左右惟其人'左右,指大臣。惟其人,指忠良的人。《孔传》:“选左右必忠
良,不忠良,非其人。”
(12)'臣为上为德'大臣辅助君上施行德政。《魏策》注:“为,助也。”《广雅·释
诂》:“为,施也。”
(13)'为下为民'帮助下属治理人民。《左传·昭公元年》注:“为,治也。”
(14)'其难其慎'其,尚、庶几,表祈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