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浩感觉他们越来越有小夫妻过日子的感觉,这样的日子似乎也很不错嘛!
吃完饭,钟浩让可瑶拿出笔墨纸砚,打算给帅司写申请批准在青阳崖建造战寨的文书,顺道向帅司要些粮食。这帅司这太不地道,这平戎军都穷得底儿掉了,这次移驻河西麟州窟野河畔,连点开拔银子都不给。不给银子,总给点粮食,让他们填饱肚子吧!平戎军开拔时没有主官,没人去要,现在他们归钟浩管了,自然要游钟浩去要!
可瑶拿出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放在屋内一张靠窗的书案上。
钟浩如今虽然独占后衙,但一直忙忙碌碌,一直也没空打理出一个单独的书房,一直就是只在这一件大房里起居,基本什么事儿都在这做了。
钟浩之所愿意在这间房子起居,主要是便于和可瑶挨着,这间房子旁边有个相通的偏厅暖阁,可瑶便在这暖阁起居。
这间房子和暖阁有内门相通,便于互相照应,也便于钟浩和可瑶亲近,是以钟浩一直喜欢在这间房子呆着。当然,所谓照应主要是可瑶来照顾钟浩起居,所谓亲近,自然是钟浩想跟可瑶亲近。
可瑶将写官方文书专用的纸张替钟浩铺在几案上,又用镇纸压好。
做好这些后,她见屋中不太明亮,又在几案上的烛台上加了一支蜡烛,便开始替钟浩研墨。
钟浩感觉有了可瑶自己太幸福了,基本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想写字了可瑶都给自己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唉唉,有可瑶这样的小美人伺候,夫复何求啊?
今晚可瑶陪着钟浩小酌了几杯,此时已是双颊嫣红,她一双美眸专心的注视着砚台,手中的墨条轻轻的转动研磨,长长的睫毛被烛光找出许多细碎的剪影,此情此情,钟浩看着可瑶,当真有些明艳动人。
钟浩心中暗叹道:啧啧,果然古人诚不欺我,灯下看美人,越看越有味儿!
可瑶在专心研墨,钟浩却在专心看灯下的美人。
钟浩看着烛光下可瑶娇美的容颜,在这两人独处的暧昧环境中,不由有些心驰神遥,心中不禁起了一些异样的心思。
要不要今晚将这可人的小美人正法?钟浩心中不禁激烈的天人交战。
可瑶似乎感受到了钟浩的异样,虽然她并未抬头,但却清晰的听到在这静谧的屋子里,除了她在研墨的轻轻摩擦声,还有一个粗重的喘息声。
想到接下来又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可瑶不禁有些紧张,身子有些微微发颤,手中磨墨的动作也不禁有些滞涩,心中也是忍不住两个念头交战,若是公子真有那样的举动,自己应该是严词拒绝呢,还是索性从了呢?当然,可瑶心中还是想待主母过门后,等到主母的认可,侍奉自己公子枕席!
钟浩从背后看到可瑶身子发紧的可怜紧张的样子,不由的有些怜惜。可瑶说过,要待富若竹允许后,才同意侍奉自己,她不愿在未来主母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年代,正妻对侍妾还是有很大的压力的,即便夫君再宠爱侍妾,但是得罪正妻或是给正妻留下不好的印象,总是对侍妾有很大压力的。虽然钟浩总是对可瑶说富若竹为人很和气,脾气很好,但富若竹的出身毕竟太高,可瑶心中有所顾忌,总是小心翼翼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想到此处,钟浩不禁对她有些爱怜,觉得自己只顾自己一时痛快,却让可瑶处于尴尬的情况下,似乎对她有些不妥。当然,虽然钟浩觉得就算自己现在真收了可瑶,富若竹也不会怎么样她,但是让可瑶担心总是不好。
当然,其实钟浩心中也多少有一点点顾忌,自己一个寒门士子,能得到一个相公家千金倾心相对已是很大福分了,若是还想着朝三暮四,还未婚娶便收侍妾,总归有那么一点不太合适。想及此处,钟浩觉得自己和可瑶这事儿,还是顺其自然吧,实在不行那就等自己和富若竹成亲后再说吧。
想到此处,钟浩心中刚才见到可瑶娇美容颜后忽然涌起的冲动,慢慢消逝了。
等到钟浩心头的平静下来后,可瑶还在心不在焉的研磨着手中的墨条,她手中的墨条已经很短了,白皙修长的手指还沾上了少许墨汁,但她兀自茫然不知。
钟浩看了可瑶紧张的可爱模样,不禁有些好笑。看来自己刚才一时的冲动表现,把这小美人吓得不轻啊。
钟浩轻声道:“可瑶,墨磨好了吗?”
“啊……”可瑶听到钟浩的轻声呼唤,这才从胡思乱想中回过神来,一看手中的墨条,不由连忙道:“哎呦,奴家一时走神,这墨磨太浓了,不能用了。公子稍等,奴家倒掉再重新磨一砚!”
可瑶连忙起身去将那些墨汁倒掉,又将那砚台洗干净后,重新倒入少许清水,然后又拿起一条玄香墨,快速研墨起来。
钟浩看着可瑶手忙脚乱的可爱样子,不禁连忙笑道:“可瑶别急,忙些来便是,长夜漫漫,我有得是时间,不急!”
可瑶听到钟浩说什么“长夜漫漫,有得是时间”不禁脸上又是一红,有些神乱,好不容易强忍着收慑心神,将那一砚墨磨好,和钟浩匆匆告辞一声,便逃也似得跑回自己的房间。
钟浩看着可瑶红着脸逃走的样子,不禁有些失笑:这年代的女孩真是纯情,几句毫不露~骨的话,都能被挑逗的脸红,真是蛮有意思的。哪像后世的女孩子,有些讲起荤段子来,比自己都猛,到底是谁挑逗谁?可瑶这样的可爱女孩子,就算不吃,没事调戏一下,也是能给自己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也是蛮不错!
虽然钟浩钟浩觉得挑逗一下可瑶也是蛮有乐趣的一件事儿,但是还有正事儿要做,当下收慑心神,开始写上报帅司的文书。
如今钟浩写这种文书已经很熟练了,这文书很快便写好。
钟浩拿过一个官用信封,将这文书装了,上好火漆,放到抽屉里。
钟浩打算明天还是侯全去一趟并州,把这文书送到帅司,顺道把自己从银星和市上给富弼和富若兰淘换的礼物,给他们送去。
(未完待续。)
第一六四章 建造青阳寨()
这一次,帅司的的办事效率还是比较高的。钟浩写好的文书给帅司报上去后,只过了半个月左右,帅司的回文便批复下来了,同意了钟浩申请,同意在青阳崖建造战寨。
其实,这次富弼在打算调平戎军去麟州时,在窟野河畔新建造一座堡寨的事情,他就早已经向朝廷申请了。等到调平戎军来麟州,其实朝廷的同意建寨的回复,便已经下来了。所以,这次钟浩的申请文书递上去后,很快就帅司便有了准许建寨的回复。若是按照往日的程序,钟浩上报帅司,帅司再向朝廷申报,想要等到批复,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这次在青阳崖修建的战寨和静羌寨稍有不同,主要是战寨的定名的程序上,有一点区别。
静羌寨是原先有这个战寨,只是后来因为被西夏军攻破而废弃,等到钟浩带着平西军来到麟州后,又申请重建的,这战寨的名字自然还是要用静羌寨。而平戎军将要修建并驻扎的这个寨子,定名的程序有所区别。这战寨要等建好后上报朝廷,朝廷会有正式的赐名。
当然,这战寨的定名程序有所区别,对钟浩来说完全没有一点影响,钟浩也完全不在乎。朝廷想要定名,无疑是想要彰显朝廷的存在和影响力。在钟浩看来,这完全是无聊之极的些虚头巴脑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无语!
既然这战寨正式定名,要等建好后,朝廷来赐名。钟浩他们为了方便称呼,便暂时把将要在青阳崖这里修建的这个堡寨称作青阳寨。
随同帅司回复文书一起送来的,还有一部分建造堡寨的物资和不多的一些粮食。不过这些物资和粮食的数量实在有些,帅司的回文中表示:剩下的还要靠钟浩这个权知窟野河屯田练兵事自己解决。
富弼知道去年平西军剿匪收获颇丰,是以对钟浩的上报文书时,用得那些哭穷叫惨的小伎俩,一点都不为所动,并没有跟钟浩太多的物质支持。只是在精神上给钟浩打劲儿,猛灌鸡汤。
富弼在回复的文书中鼓励钟浩道:能巧做无米之炊,能够让平戎军自力更生,白手起家,那才是有真本事的体现,那样才能体现出他的才能来。
钟浩不禁有些无语:鸡汤虽好,可是不顶事儿啊,没有物资和粮食,拿什么建寨啊?呵呵,无米之炊,哪是那么容易做得。
不过,钟浩虽然对自己泰山老丈人心中有些抱怨,但是现在青阳崖建造战寨的工作还要赶紧一些。不然,到今年冬天时,这战寨建造不好,平戎军的军民可就要遭罪了。因此,帅司的回复文书一到,钟浩便带着平戎军开赴青阳崖开始建造战寨。
有了建造静羌寨的经验,这青阳寨的建造倒是也算轻车熟路了,青阳寨的建造工作很快便上了轨道——
青阳寨的寨墙还是就地取材,用黄土、河沙和上石灰制作的三合土作夯土建造。
这次寨墙和寨子内规划的营房和各种设施同步建设。
青阳崖附近的树木繁茂,正好砍伐来用作建造寨内的营房和各种设施。
石灰等东西都是就近建窑烧制,其他等建造堡寨所需的物资,则从静羌寨里运来。
如今这青阳寨的建造有静羌寨的财力、物力再加上人力支持,比静羌寨建造时,倒是容易了许多。
依照静羌寨的前例,钟浩让钟成从平戎军五营中挑选了三百名青壮兵士,单独组成一营,当做战兵来用,由钟成做这一战兵营的指挥使。
不过平戎军的兵员质量比平西军还差一些,钟成放宽了好几次标准,才好不容易挑出了三百个勉强有些战力的兵士。
钟浩让钟成负责尽快这平戎军的战兵营的训练和整合,虽然如今西夏国内微妙,未必会有党项人有心思前来劫掠,但是青阳寨这里也不能完全不设防。
钟浩希望钟成的这个战兵营要尽快训练出一些成果,起码万一党项人来袭扰,能够尽量掩护平戎军撤到塬上。不过如今平戎军一穷二白,武器和甲胄都没多少,想要做到这一点还真有些困难。战马和武器、甲胄,想要置办齐全还要很长时间,钟浩估计在短期内是指望不上平戎军的这战兵营了。
至于平西军的其余五营剩下的兵士,还是保持原来的建制,在各营指挥使的带领下,按照安排,参加修建青阳寨工作。
平戎军以后肯定是要整编的,只是现在钟浩还暂时顾不上,所以除了让钟成抽调出一些可战之兵外,还是暂时维持原来建制。
不过,以平戎军加上家眷这点人手,想要到冬天之前建造好青阳寨怕是有些难度。
钟浩将静羌寨内的富余人手也全部调到青阳寨这里,参加建寨工作,又从麟州、府州、岚州,还有晋宁军之地广泛招募人手。
平西军去年剿匪,粮食着实缴获了不少,而静羌寨的烧酒作坊和焦炭作坊也赚了不少钱,这些招募来做工的农人只要管饱饭,工钱要求并不高,是以以如今静羌寨的实力,还是完全雇得起的这些人的。
钟浩最近整日在为青阳寨的建造调度,完全成了一个大工头了,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好在建寨工作的工作终于渐渐走上正规,钟浩倒是可以暂时不用那么费心了。
钟浩打算以后让郑文涛坐镇主持修建青阳寨的工作,等这青阳寨修建好以后,钟浩打算替郑文涛申请这青阳寨的寨主和平戎军都指挥使的职务。
郑文涛虽然在行军作战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但是在杂务的统筹调度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钟浩手下如今的人才有限,自己又想偷懒,只能让郑文涛顶上来了。
郑文涛做了十几年平西军的都虞候,对平西军的影响力很大。虽然到目前为止,钟浩对平西军的控制还是很自如的,而且平西军最有战力的中营由崔峰这个他的亲信指挥,但是郑文涛依旧对平西军有很强的影响力,毕竟郑文涛对他们的领导时日太久。
有郑文涛在,钟浩便难以对平西军和静羌寨做到完完全全的掌握。虽然郑文涛对自己很是恭敬,但是钟浩从心底还是想平西军能完完全全的由自己控制,不想中间再隔着一个郑文涛,毕竟这平西军和静羌寨钟浩投入的太多的心血。
当然,钟浩这点小心思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不过,钟浩手下没多少人,他还要指望郑文涛等人给自己挺台,自然不能不问问郑文涛的意见,便直接把他给调过去。
这事儿还要问问郑文涛自己的意见后,再做决定。若是他实在不愿意,钟浩也不好强迫,不能弄得手下离心离德啊!
钟浩回到静羌寨后,便找郑文涛来,对他说了此事,想听听他的意见。
郑文涛只是稍一思量,便痛快的同意此事。
对郑文涛来说,去主持青阳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静羌寨事事都要听钟浩的安排,而且事事都要向钟浩汇报,总归不如自己主持一个寨子来得痛快。虽然这青阳寨也归钟浩这个权知枯叶河屯田练兵事管辖,但离得远了,怎么也不用再事事禀报了吧!
而且以后郑文涛还会担任平戎军的指挥使。虽然他做都虞候上边没有正、副都指挥使,一样可以掌管平西军。但名不正则言不顺,总归有些不那么自在。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朝廷派来个都指挥使,还是要给别人做小,哪有自己正儿八经的做一军的将主来得爽快?!
虽然平戎军和平西军都是厢军,由都虞候升到都指挥使,现在暂时也没有太大的实在好处,但总归是升官了。郑文涛可是十多年没升官了,这十年来一直是在蹉跎岁月,可是就期盼着着升上一官半级的呢。
上次有静羌寨外大败党项山前营的战功,他本指望能升上一级呢,可是朝廷只给他加了一级的阶衔,这官位却并未有所变动。这次有机会做平戎军的都指挥使,虽然暂时也还是比较鸡肋,但总归是升官了,郑文涛还是很高兴的。
既然郑文涛同意,这事儿便这么定下来了。
当然,虽然以后平戎军和青阳寨由郑文涛主持,但钟浩对青阳寨和平戎军也不能完全没有话语权和影响力。除了由钟成这个钟浩的亲信大哥,主管平戎军的战兵营外,钟浩还打算将来从静羌寨学堂里挑几个学生,做平戎军的后勤管事,以便于钟浩了解平戎军和青阳寨的财务和庶务情况。
钟浩回到静羌寨,青阳寨那边不能太久没人主持工作,因此钟浩和郑文涛商量后几天,郑文涛便很是高兴的去主持青阳寨的事务了。
虽然离开带了多年的平西军,去带并不熟悉的平戎军,但郑文涛丝毫没有什么不适,很快便进入状态,开始主持青阳寨和平戎军的工作。
厢军毕竟不是禁军,并没有那么多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一军的将主也没有那么大的认同感。
禁军,特别是西军禁军,大多是累世的军兵之家,军中关系盘根错节,对将主有很大的认同感,想要随便换个将主,很多时候根本指挥不动他们。一支禁军就是一军将主赖以策勋迁转、封妻荫子的本钱,对自己部队的经营也会更加悉心,很难轻易调换将主。
不过厢军,自然没有这些事情,厢军的将主也不可能凭着自己的这些没有什么战力的手下博得什么战功,用以来策勋迁转,而且厢军的饷银有限,没多大油水可捞,对于调动也没有太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