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大宋-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铁棍、狼牙棒等重武器很容易伤到自己,还容易折断,所以钟浩对这夏人剑不怎么感兴趣。不过,钟浩对西夏人的冷锻甲很是有兴趣,据说西夏最有名的瘊子甲,连劲弩都难以射穿,若是弄上一些,给战兵营用,倒是能让战兵营以后的作战少些伤亡。

    不过西夏人对这冷锻甲的控制很严格,杨家商队很难带出关来,而且本身西夏人的冷锻甲产量也不大,所以钟浩一直也没如愿。杨家商队给静羌寨购置的甲胄都是些皮甲。

    不过皮甲虽然相对月铁甲的防护能力低点,但是胜在轻便,去吕梁山剿匪穿着轻便的皮甲就足够,反正那些山贼基本没什么弓弩等远攻武器,穿着沉重的铁甲山地作战步履维艰,反而颇多弊端。

    那次击溃西夏山前营缴获的甲胄基本上也都是皮甲,唯一的一副铁甲,倒是一副真正瘊子甲,那是山前营的指挥使细封应甸穿得,这细封应甸是杨怀玉抓住的,现在这副瘊子甲归了杨怀玉。

    战兵营只有几个大小军官有铁甲,那是帅司拨付的。

    虽然去山中剿匪穿着皮甲颇有优势,但到了真正的野战时,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一身铁甲还是能增加很多的防护和安全保证的,能够增加不少战斗力。

    钟浩打算等静羌寨的炼钢技术成熟了,朝廷允许铸造兵器的批文下来后,便先给战兵营的战兵配备一身精良的装备。既然战兵营的兵士的骑术、射术这些一时半会提高不上去,那就在装备上补充。

    …………

    窟野河边武器作坊的几个铁匠用第一炉的铁水打造的兵器出来了,这用高炉的铁水打造的第一批武器是二十柄斩马刀。

    几个老铁匠兴冲冲的来请钟浩去试刀,据他们说:这二十把刀的质量完全比得上百锻钢的质量。当然,他们如此高兴,自然是有一部分原因是为打造出上佳的兵器高兴,还有更多的便是为了即将到手的赏金。

    钟浩去战兵营训练场上,喊上崔峰、杨怀玉一起去窟野河边的静羌寨武器作坊试刀。

    见钟浩三人来到武器作坊,几个老铁匠赶紧献宝似的捧出几把新打造的斩马刀让三人试刀。

    钟浩三人各自拿起一把战斩马刀查看。

    钟浩手中的斩马刀是一把宋代形制的斩马刀,刀刃长三尺,刀刃泛着清冷的幽光,刀柄长尺余,刀柄和刀身是一体铸造,既可以单手握刀,也可以双手握刀。

    宋代的斩马刀和古时的斩马刀并不是一回事儿,宋代斩马刀源于唐代横刀,身总长大约也就四尺,算是短兵器。而古时斩马刀是一种长柄武器,属于长兵器,唐代赫赫有名的陌刀,便是源自汉代斩马刀。陌刀重十五斤,长八尺,刃长三尺,柄长五尺,马步水路皆可用,是威力强大的长武器,特别是在以步对骑时,有很大的威慑力。

    钟浩有些搞不明白,既然大宋战马奇缺,骑兵稀少,为什么不多打造陌刀,训练陌刀阵,以对抗西夏和契丹的骑兵?不过想来这些事情,那些自诩聪明的大宋文臣应该早就想过了,之所以不用,钟浩估计是主要还是陌刀阵对兵士的单兵素质要求太高的原因。

    “好刀法!”身旁的杨怀玉一声大声喝采,才把钟浩从飘散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钟浩回过神来,看见崔峰手持一把新造的斩马刀,正双手持刀在旁舞得虎虎生风。

    杨怀玉和崔峰二人武艺都颇为强悍,互相都很佩服,再加上整天在战兵营厮混在一起,早已混得相熟无比。这时见崔峰一套刀法舞得虎虎生风,不由的由衷的喝彩。

    崔峰一套刀法比划完,对杨怀玉拱拱手,笑道:“哈哈,哥哥献丑了!不过这刀倒是用得颇为顺手。”

    钟浩对二人说道:“顺手不顺手是次要的,关键要锋利,咱们主要是来试试锋不锋利的。”钟浩觉得锋利了,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杨怀玉和崔峰一起很鄙视的看向钟浩。冲阵时,高速奔驰的战马上,就是刀背平放,也轻易的把敌人的脑袋削掉,二人都认为骑战中锋利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顺手、厚实、不易折,都是很关键的。

    不过步战中,这斩马刀锋利了,倒是占很大便宜。

    钟浩看着二人鄙视的目光,不由的苦笑道:“就算我说得不全对,但不管怎么说,战刀锋利了,总归是占很大优势的吧!”

    杨怀玉和崔峰这才收回鄙视的目光。

    钟浩让几个铁匠去找了一把宋军列装的制式单刀,自己双手握着,让崔峰用尽全力对砍一下试试。

    杨怀玉在旁看着钟浩的样子有点悬,崔峰膂力奇大,若是用尽全力,斩不断钟浩的刀的话,说不定会震得钟浩虎口裂开;若是斩断了,钟浩控制不住身体,说不定会伤着他自己。当下杨怀玉上前接过钟浩手中的斩马刀,笑道:“大哥,这活还是我来吧,你可别伤着了!”

    钟浩也知道自己的本事,也不跟杨怀玉这家伙客气,当下把手中的斩马刀递给杨怀玉。

    杨怀玉和崔峰都摆好架势,互相点头示意,同时吐气开声,大喝一声,用力的将手中的刀対斩。

    “当”的一声,杨怀玉手中的单刀只剩下下半截,上半截刀身被崔峰的斩马刀斩落在地。

    “好锋利的刀”,二人同时大声道。

    钟浩见崔峰一刀斩断杨怀玉手中的宋军制式单刀,不由的也是大是兴奋,看来这高炉炼出来的钢材,着实是很犀利啊。

    钟浩刚才已经听几个老铁匠汇报了,这斩马刀暂时只是用水力锻锤打了一日,大约反复烧熔锻打了十几次。不过刚才试验的这锋利程度,已经超过百锻钢制造的刀剑的锋利程度。就是百锻钢打造的刀剑,怕是也不能轻易的斩断宋军的制式单刀。

    钟浩不禁意~淫道:这锻打十几遍,就已如此犀利,若是锻打百遍的,是不是成为犀利无匹的神兵利器啊?!

    当然,钟浩知道,自己这只是意~淫罢了,其实锻造其实主要是为了去除钢材内的杂质和增强钢材的韧性,其实普通的可锻铁百锻之后,已经基本把杂质去除干净了,开封后的锋利程度都是有定数的。而像静羌寨的钢胚,因为本身是铁水铸造,杂质就较少,锻打十几遍已经基本可以保证去除钢材内的杂质了,估计就是多锻打几十遍,可能也就比现在的效果稍微好点,并不能锋利太多。

    其实,大宋此时也有比较高明的铸造工艺,也能铸造出非常锋利的刀剑,那些都是有包钢法制造的,非常费时费力,对钢材要求极高,对技术要求也极高,而且那些包钢法铸造刀剑需要经常保养,难以大量生产,更难以列装大宋军队。所以,那些包钢法铸造出来的宝刀宝剑,只能当做有钱人的玩物。

    静羌寨的武器铸造要走实用的路子,要能够大量生产才有作用,所以钟浩不打算增加锻造时间了。水力锻锤锻造一天生产的武器,已经足堪大用了。

    要知道一个水力锻锤一天只能铸造一把武器,这效率已经很慢了,不能再增加锻造时间了。以后想要增加产量,还需要安装更多的水力锻锤,现在静羌寨现在的武器作坊只安装了十个水力锻锤,这已经算是极限了。静羌寨里暂时没有太多的物力去安装更多的水力锻锤,一个水力锻锤也是耗资颇大的。而且静羌寨内的铁匠有限,每个锻锤需要最少一个铁匠和一个学徒守着。想要扩大规模,还要等日后再说。

    不管怎么说,能制造出如此犀利的斩马刀,钟浩已经很满意,当下便把自己承诺给众老铁匠的奖金给他们兑现了。

    钟浩又让侯全去河东帅司,给自己泰山老丈人送去五把静羌寨新铸造的斩马刀,让他看看自己说静羌寨能铸造出犀利的兵器不是在胡说,希望他能尽快帮静羌寨拿到铸造武器的行文。(未完待续。)

第一三七章 白蜡杆大枪() 
如今钟浩已经把静羌寨的平西军已经整编完了,还是五个营的编制。作为战兵的主要是原来是战兵营的中营和韩虎做指挥使的左营。其他的三营基本上当做杂役兵、辎重兵来用,右营主要负责武器作坊;石炭采挖需要人力多,便由前、后两营做主要劳力。

    中营主要作为主战兵用,而韩虎任指挥使的左营主要作为守卫兵来训练,若是中营不在静羌寨,或是战时中营出击后,便由左营作为守卫静羌寨主力。左营主要是以牢城营中的强壮配军和从平西军另外几营的选出的青壮兵士组成。

    这牢城营估计银城县的老程大概不想要回去。主要是他要回去没什么用处,还要花口粮养着,当然他就是要,钟浩也不会让牢城营回去了。平西军的缺额严重,这静羌寨四下无人,就是想招兵也招不上来,就靠牢城营的这些青壮补充平西军兵员了。因此这次整编,钟浩便把牢城营补充进了平西军的军额中。

    至于右营和前后两营,大都是些年纪大些兵士,还有很多拖家带口的,他们早就没有了战场杀敌以争取策勋加官的心气儿了。他们大都只求有口饭吃,能够活下去便行,让他们在作坊做工以挣口粮,倒是很合他们意思。

    平西军的最高军官还是都虞候郑文涛,不过帅司早已行文,平西军听由静羌寨知寨节制。钟浩想怎么整编,郑文涛只有配合的份。

    不过郑文涛倒是乐得听钟浩指挥,如今平西军有粮有饷,都是钟浩想办法弄来的,他倒是省得为平西军的饭辙发愁了。再说,他能力也有限,以前平西军都是被当做役兵营用的,让郑文涛指挥战斗他也办不到。

    郑文涛都多少年没升官了,但带着平西军来到静羌寨不到一年,虽然差遣还是平西军都虞候,但官阶和勋衔都升了一级,他很是高兴。郑文涛如今主要负责右营和前、后营,主抓后勤工作。至于前营和左营,他便放权让崔峰和韩虎折腾。

    钟浩把平西军整编后,把花名册上报给了帅司,帅司自然没什么意见。朝廷对这些厢军本就是基本上让他们自生自灭的,基本没什么军饷发下来,有什么小变动也不会理,反正不管你编制多少人,军饷就那么一点点。当然,帅司的帅臣是自己老丈人,就算别人有意见,也基本不会提。

    …………

    第一批打造的二十把斩马刀,除了五把送到了帅司,剩下的很快便被平西军的大小军官头脑瓜分完了。

    当然指望这些斩马刀装备平西军暂时是不现实的。

    中营的装备倒是齐全些,不过左营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少了,连基本的作战武器都没有做少。

    钟浩找帅司去申请了一批武器,可是帅司却回文说,让静羌寨先克服克服,如今河东的兵仗库也没存货了,等明年再说。

    过一阵子中营要去剿匪了,到时自然需要留下的左营来守寨。虽然守寨墙主要靠弓弩等远射武器和檑木滚石等守城器械,肉搏时估计这寨墙便很难守住了,但没点武器总是不踏实。再说不管怎样,敌人上了寨墙,总得战斗一番,试试能不能把他们赶下寨墙去吧。没有足够的武器,敌人上了寨墙,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啊。

    钟浩为这如何解决武器问题,还真是绞尽脑汁。

    静羌寨的斩马刀送到帅司后,富弼倒是很快回信儿了,说他已经争取了,但静羌寨想要打造兵器的批文,是不可能的了。大宋对兵器打造的控制非常严格,其实钟浩提出来这个要求来时,富弼已经知道是能够申请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了。

    私自打造兵器想干吗?要造反吗?大宋对所有有可能涉及造反的事情,向来是扼杀在萌芽的。

    不过富弼见了静羌寨打造的斩马刀之后,示意钟浩可以打造静羌寨自己用得武器,到时富弼可以帮钟浩从帅司的兵仗库里走一下出库、入库,让静羌寨的武器合法化。

    富弼觉得实质上给不了什么东西,只能政策上徇私一下,给静羌寨一点帮助了。

    不过钟浩申请打造兵器的批文,本就是只想打造些静羌寨自己用得武器,并没有想别的想法。这兵器不是别的,不是焦炭那些东西,可以随意出售,这兵器要是乱卖或是私相授受,在大宋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东西打造多了,钟浩也暂时没有别的用处。富弼给得办法倒是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虽然钟浩对能批量制造上等兵器,却只能制造一点,感到非常可惜,若是大宋军队都装备上这种钢材制造的武器,战力应该能有所提升。

    不过钟浩虽然惋惜,暂时自己也没办法。自己毕竟只是个小小八品官,不是当权者,没有大规模推广的能力。

    不过富弼信中说,等明年进献土豆和地瓜时,会把这种炼钢法一起上奏,增加钟浩的功劳。

    …………

    帅司不给调拨武器,只能静羌寨自己解决了。

    斩马刀这种武器,一是打造时间费时,二是耗费铁料别较大,就是把静羌寨自己购买的铁胚加上帅司送来的全都熔化了打造,也造不出几百把刀,所以指望这自己武器作坊造斩马刀装备左营,怕是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了!再说,就是打造出斩马刀来,也是要先装备去剿匪的中营。

    不过制造斩马刀铁胚数量不够装备,但制造大枪的枪头,倒是应该够了。有了犀利的枪头,制作些大枪装备平西军,倒是可以的。

    大枪属于击刺型武器,相对来说比劈斩性武器对钢材的要求低些,而且只是铸造枪头,其体积较小,因此锻造的时间可以缩短许多,一台水力锻锤一天足可以锻造四、五个枪头。

    几天时间便造了不少枪头。

    不过枪头虽然好做,这制造木柄的材料,却由让钟浩犯了难。此时大枪的木柄,一般是藤杆,以老藤条鞣制而成,然后浸泡桐油之后晾干制成的。静羌寨里也没有这么多藤杆,需要四处去淘换,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到多少。

    钟浩又为枪杆发愁。

    不过这天晚上,钟浩看到可瑶给房间里点上蜡烛后,忽然想到了白蜡杆。

    蜡烛相对于油灯来说,既没有那么多的烟气,又更加亮堂,这些蜡烛是前一阵钟浩在并州时买得,因为钟浩实在受不了油灯的烟气。此时,蜡烛还是比较昂贵的东西。

    大宋的蜡烛都是天然的白蜡制作的,这些白蜡是由白蜡虫分泌的,而这白蜡虫需要放养在白蜡树上。

    白蜡树树干笔直,而且非常有韧性,是一种非常易得的木材,在大宋北方有许多地方种植,只是大宋还很少应用于制作大枪,大概是没有发现这白蜡杆适合制造大枪的枪柄。此时的白蜡树除了用于放养白蜡虫外,主要用来制作木编用品。白蜡杆大枪广泛推广是明朝时候的事情了,明太祖朱元璋时,就曾让北方卫所广种白蜡树,用于制作大枪。

    钟浩派人四下去询问何处有种植白蜡树的。

    还别说,静羌寨附近还真有,韩虎左营的人在合河津渡口通过一个过往的行商,打听到临近的岚县就有个专门制作白蜡的村子,村子里种了许多白蜡树。

    钟浩当即让侯全带人前去收购一批白蜡杆,要枪柄粗细的,只要树干,不要树枝,树枝制作枪杆太软。

    很快,侯全便带人运回了几百根枪杆粗细的白蜡树干,钟浩指挥武器作坊的右营兵士制作枪柄。

    将白蜡杆蒸煮去皮,却掉节子,然后调直,浸泡桐油,然后阴干,便是一根枪柄了。

    当然和老藤条制作的枪柄一样,白蜡杆柔韧性足够,但是质地稍微有些软,硬度稍差,而硬度差,便影响击刺时的准确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