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大宋-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钟浩站起身来,随口笑道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胡虏的肉咱们是下不去嘴的,这胡虏的战马肉咱们还是可以吃的!这马肉虽然肉质有些粗,但是一想到这句词句,大哥我就觉得特别好吃!”

    杨怀玉听了钟浩随口说得那句诗,不禁眼前一亮,这句词句实在是写得豪迈痛快啊。

    “大哥这句词是出自哪里?小弟怎么从来没听过?这句词听着当真过瘾。大哥赶紧给小弟说说全词!”

    钟浩装作随意的样子道:“这首词是大哥去年感于时事,偶有所感,随手而作,是以仲容老弟没听过。你既想听全词,大哥我便姑且给你吟诵一遍吧!”

    当下钟浩又把岳武穆的这首《满江红》背了出来,当然靖康依旧改为河西。

    杨怀玉听完,不禁一拍大腿,大呼道:“痛快,大哥这词当真是气壮山河,听来让人痛快无比。‘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大哥志向着实高远,小弟愿附骥大哥尾后,希望有朝一日随着大哥一起踏破贺兰山缺!”杨怀玉久在河西,更能感受到西夏给大宋带来的耻辱。

    钟浩沉声道:“虽然这个目标还很遥远,但我们兄弟去要共同努力,不要忘了这个理想!”

    “嗯!”杨怀玉重重得点了一下头。

    震住了自己这小弟,钟浩便开始谈正事儿……

    钟浩把自己对战功的分配的想法说了一遍,打算听听杨怀玉的意见。

    所谓的战功分配,自然就是那些党项人首级的分配。

    杨怀玉和四个杨家家将这次又是哨探,又是带头冲锋的,自然不能薄了他们的功劳,钟浩觉得每人自然要分上四颗首级,四颗党项人首级,可以让他们策勋两转了。杨怀玉还有擒拿那名党项骑兵统领的功劳。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审问那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不过看其手下拼命阻挡静羌寨追兵助其逃脱的架势,应该是在这队骑兵中的地位不低。

    那五个战死的也要从重奖赏,每人也是四颗首级,那两名受伤的也每人三颗首级。不能让士卒们寒了心,只有让他们看到死有所值,伤有所值,才会有人去拼死作战。

    至于剩下的随着杨怀玉他们去冲营的骑兵也每人有两颗首级的战功。

    至于剩下的首级和那些俘虏的活口,就记在平西军全体士卒的头上了。毕竟那些党项骑兵有很多是被炸药包炸伤炸死的,也有很多战马撞伤撞死的,不能全算在那些冲营的骑兵身上,总得分润别人一些。

    杨怀玉听了钟浩的分配,表示没什么意见,觉得颇为合理。不过最后却道:“小弟年纪太年轻,功劳再多,怕是朝廷也不可能让我连升几级,多了那些首级也是浪费,不如分给别人。我又拿擒将的功劳便足够了!”

    钟浩听了杨怀玉的话,觉得过意不去,他昨天的功劳可比分配给他的大多了。若是这四颗首级再不要,实在不合适,当下钟浩劝他接受。

    杨怀玉苦笑道:“大哥莫要推让了,小弟并非什么发扬高风亮节,推功他人,而是实是拿来也没用,平白瞎了这些战功。”其实,功劳和奖赏并不是一定匹配的,关键还要看朝廷的意思。杨怀玉其实有了擒将的功劳,若是走通门路,便是连胜几级功劳也足够。若是不想让他年纪轻轻就升级太快,怕是功劳再多也是白费。杨怀玉自家知道自家的情况,自己年纪太小,朝廷不太可能给自己升级太快,是以有此一说。

    钟浩见杨怀玉如此说,便不再强给,依了杨怀玉的意思。

    二人商量定了,钟浩便开始写上报帅司的战报。(未完待续。)

第一二三章 寻找受惊的战马() 
杨怀玉走后,钟浩开始撰写上报帅司的战报。

    在松林书院学习时,袁执事布置的课业里便有各种表判、奏报等文书,钟浩倒是学着写过不少表判、奏报等文书,所以对撰写战报倒也算能提笔而就。

    几经斟酌、修改后,钟浩终于把这次静羌寨和那队党项作战的战报写好了。

    让人把侯全找来,让他带两个人去帅司投递战报。

    侯全和崔峰、王三他们跟着钟浩在并州时,时常出入帅司,对帅司还是比较熟悉的。侯全为人比王三活络,由他去比较让人放心。

    侯全去并州的这些时日,酿酒作坊就暂时由王三盯着。

    钟浩其实很想自己去趟并州,因为月底正好是富若竹的生日。

    只是如今静羌寨虽然侥幸击溃了那一营的党项骑兵,但是还面临着他们随时会来的报复的危险,所以做为静羌寨的主事人,钟浩自然不好轻易离开。

    人不能到,礼物总还是要到的。

    钟浩在静羌寨这里可以算是一穷二白,还真没有拿得出手的礼物。想了想,钟浩觉得还是作首诗词最好。既省了置办礼物的麻烦,又显得高大上一些。

    钟浩思索了一遍脑中的诗词,看看哪首适合拿来送给富若竹。最后钟浩决定把秦观的那首“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的《长相思》送给富若竹。既写到了边关,又是应景的写秋,还是情诗,对自己来说也算是应情应景了。

    钟浩找出一张薛涛笺,将秦观的那首《长相思》誊写在上边,然后装在一个信封里封好。把信让侯全去并州办完正事后,顺道去给富若竹送去,就当作给她的生日礼物了。

    虽然钟浩觉得这样有些敷衍,但他知道富若竹一定会喜欢的。没办法,谁让现在的仕女佳人就好些唯美的诗词呢!

    ………………

    静羌寨的麦子还有一半没有收割的,虽然西夏人有可能会来报复,但静羌寨的人们都觉得这麦子还是要尽快收割的。

    战后的第二天,钟浩就组织人手,去静羌寨外的田地里抢收麦子。粮食在这年代是最重要的物资,是活命的基础,静羌寨的所有人对这些麦子都看得很重。

    当然,为了以策安全,去窟野河西岸哨探的斥候还是要派的,以防夏军突然掩袭过来。

    前天夜里战兵营随着杨怀玉他们五人去冲营的那些骑兵,如今经过历练后,都对自己的骑术和战力信心满满,纷纷请令出寨做斥候。

    钟浩虽然知道以他们的骑术做斥候怕是还稍有些不足,但也不好打击他们的信心。在征求了杨怀玉的意见后,钟浩还是把他们都派出了。只有多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战士才能更快的成长。

    钟浩和杨怀玉一共挑选了十五名战兵营骑术最好的骑兵,让他们去窟野河西岸做斥候,哨探党项人的行踪。

    杨怀玉把他们分作三个五人的小队,分头出去哨探。每队人多些好互相照应。钟浩又给每人分发一个震天雷,既可以在关键时候用来阻滞一下敌人,也可以用来给静羌寨示警。

    至于静羌寨剩下的骑兵,都被钟浩派去寻找前天晚上静羌寨炸药包的爆炸时受到惊吓受惊的那群战马,由熟悉麟州地理和马性的韩虎带队。那群战马足足有二百多匹,照银星和市的马价,这群战马也是价值万贯了,若是找到,那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据韩虎估计,那群受惊的战马应该还在窟野河东岸。如今正值秋天,窟野河水大涨,而且湍流甚急,泅渡还是有些困难的。那群战马若非在东岸实在找不到可供啃食的草场,应该不会轻易冒险泅渡过河。窟野河东岸如今很多荒地草场,所以,那群战马还在窟野河东岸的可能性非常大。

    斥候派出去之后,静羌寨的男女老少便开始拼命的抢收寨子外边田地里的麦子。

    令人庆幸的是,这几天一直没有党项人前来,剩下的一半麦子只用了三天时间便收割完了,比前一阵收割快了许多。果然是有更大的压力,才有更大的动力。

    麦子收割完了,众人的心头也都松了一口气,手中有粮,心中也就不慌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在寨子内的打谷场脱粒了,不用再害怕党项人突然杀到眼前了。有了寨墙的保护,众人都觉得安心了许多,特别是前一阵打败了那队党项骑兵之后,如今寨子里的人不再是一提到党项人,便害怕的不得了了。

    静羌寨的田地里的麦秆被放火烧了肥田。钟浩让人把靠近窟野河的一部分便于灌溉的田地翻耕了一遍,让人播上些崧菜、菠菜和萝卜种子。

    种上这些蔬菜,主要是以备静羌寨的人们冬天食用。静羌寨附近也没有别的城池,种得蔬菜也没有地方卖,若是运到岚州或是麟州卖,估计还赚不出运输的费用来,所以钟浩也没让人种太多。

    当钟浩带人忙着在静羌寨的打谷场把麦子脱粒和建造谷仓时,韩虎带去寻找战马的骑兵回来了,还带回来近两百匹战马。

    钟浩听到消息后大喜,忙到寨门处亲自迎接带着战马回来的韩虎等人。

    这两百匹战马都是年富力强的河曲马,有了这些战马,静羌寨的战兵营就可以全员装备起来了,到时就可以进行结队训练了。虽然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和党项人野战的能力,但起码这一营骑兵经过团队训练后,能够具备一定的战力。

    钟浩重重的奖赏了韩虎还有和他一起去寻找战马的那些骑兵,每人俱都有五十贯制钱的重赏。有了这批战马可以给静羌寨省下许多由杨家商队从银星和市购买战马的钱财,还可以让战兵营提前上马训练,有更多的时间去训练骑战。可以说,怎么赏都不算多。

    韩虎为人虽然圆滑些,但是对静羌寨还是颇有归属感的。不然他们找到的这批战马后,他带着这些人去把马卖了,然后远走高飞,估计那些钱一辈子也花用不完了。(未完待续。)

第一二四章 又是一年中秋夜() 
一轮皎洁的圆月升上天空,月华如水,洒落满地的银辉,静羌寨的各处都沐浴在这明亮皎洁的月光之中。

    今天是中秋节。

    中秋佳节是团聚的日子,能够团聚的人们今日自然是欣喜欢悦,而那些不能回乡与亲人团聚的游子,在这中秋月圆之夜,则都会分外的惆怅。

    游子眼中的秋月,总是带着无限的哀愁,多少思乡情怀积郁其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离乡远游的游子们拂着凉爽的秋风,孤单之情油然而生,月儿在云间时隐时现,一会撩开面纱,一会躲进朦胧的绸子里,虽独具韵味,但哀愁却止不住浮出。

    这是钟浩来到大宋过得第三个中秋节了。以前在青州的中秋时,总是分外思念已是有着千年之隔的自己小妹。如今在静羌寨过中秋,除了思念自己小妹,更加分外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婉儿和冯氏,还有自己的未婚妻富若竹。

    最近,静羌寨上下一直在忙忙碌碌中。

    收割完麦子后,麦穗的脱粒工作费了很长时间,然后又是建谷仓储存,好一通忙活,才把寨子里的粮食储存好。好在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在一直紧张戒备的党项人的报复,没有到来。

    那个被杨怀玉生擒活捉的党项骑兵统领,已经被审讯过了。

    据他自己交待,他叫细封应甸,是西夏左厢神勇军司山前营的骑兵指挥使。也不知道他的那逃散的大半手下回去怎么说的,神勇军司反正一直没有来报复或是要回细封应甸。

    左厢神勇军司没有派人来报复,钟浩自然求之不得,至于这细封应甸,到时便和那些俘虏一起交给帅司处理吧!

    最近半个多月,静羌寨一直处于高度戒备和紧张忙碌中,如今赶上这中秋佳节,自然要让静羌寨众人放松一下。

    今夜钟浩让人大开酒席,让静羌寨的众人都乐呵一下。不过那些斥候和必要的寨墙守卫却不能轻易休息,还要照往常一样,该哨探的哨探,该值岗还要值岗,可别被党项人乘机偷袭了。

    静羌寨内平西军和麟州牢城营的兵士大部分是些单身汉,很多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都算是些孤魂野鬼,而那一部分有家眷的平西军兵士,也都把家眷带来了静羌寨。因此,他们到大都没什么思乡的哀愁,有酒有肉,就是过节的最好奖赏。

    只有钟浩今夜有些思绪万千,分外思念远方的亲人。

    杨怀玉带着杨家的那几个家将今天回麟州去了,毕竟是团圆之节,离得麟州也不算太远,回家团聚一下也是正理。

    崔峰在静羌寨北边哨探了一阵,一直没发现什么党项人的踪迹,前几天便回到静羌寨里了。今年西夏那边估计发生了些什么异常的事情,不然出来劫掠的党项骑兵不会那么少。

    不过,不管怎么说,来劫掠的党项人少了,对静羌寨是一件好事儿!

    钟浩和崔峰、王三、侯全他们没有去吃火头军准备酒肉菜蔬,而是在钟浩这里由可瑶做了几道炒菜,单独对酌。几人都来自青州,今夜月圆团圆之时,都不能回乡,有更多的东西聊。都是来自家乡的人凑在一起,也能稍慰思乡之情。

    来到静羌寨这里后,一直忙忙碌碌,今日难得有闲,借着过节聚在一起把酒言欢,倒也有些难得的惬意。

    四人坐在钟浩营房前的石桌旁,对着月,饮着酒,聊着天,思乡之情倒是减轻了不少!

    “崔大哥你们三位跟着兄弟我来到这边境战地,这中秋佳节也难得回乡团聚,让你们受累了。来,兄弟我敬你们三位一杯,在此谢过你们了!”

    崔峰三人都举起酒杯道:“机宜万勿如此说,我们兄弟都是自愿跟着机宜来到河西的,机宜有什么过意不去的。再说,我们不也是图混个出身嘛,这点累算得什么,我们还要感谢机宜提携之恩呢。我们三人更应当敬机宜一杯!”说着崔峰带着王三和侯全向钟浩郑重的敬酒。

    钟浩笑道:“哈哈,咱们再说这些反而生分了。来,咱们满饮此杯,以后咱们和衷共济,共同在这西北之地闯出一片天地!”

    “好,饮胜!”崔峰三人说着都一饮而尽。

    这次党项人来袭,崔峰在静羌寨北边做斥候,并不在寨子里。但那晚出战的主力是战兵营的骑兵,崔峰作为战兵营的指挥使,钟浩上报功劳时写到崔峰居功甚伟,战兵营的那些兵士自然无话。

    至于王三和侯全,虽然并未直接参战,但钟浩在写战报时,自然也要给他们加上些功劳。毕竟人家追随自己来到这偏远的河西之地,就是为了奔个前途、混个出身,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钟浩把自己战报为他们请功的事情说了。

    崔峰三人自然颇为感激,那夜可是实打实的斩获一百多党项骑兵首级,照钟浩战报上写得他们的功劳,怕是他们都少不了混个出身职衔。

    崔峰三人当下又对钟浩几番敬酒。

    崔峰三人又都是诚心诚意的敬酒,又当此佳节,四人都是远游他乡、不能回乡团圆之人,彼此喝得尽兴,钟浩也不好推辞,三人敬酒都一一的喝了。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几人很快都有些醉意。

    可瑶见钟浩又快要喝醉了,一想到他喝醉了,还要自己伺候,不由的在他背后恨恨的瞪了他一眼:哼,庆功那次喝醉后,还跟我保证过不再喝醉呢,我看今天又要醉了。

    钟浩被可瑶在背后一瞪,似有所感,不由的回头望向可瑶,正看到可瑶鼓着腮帮子气哼哼的模样,不由的有些莞尔。

    可瑶看到钟浩笑嘻嘻的样子,不由的气得跺脚,端着一盘“月团”上前放在石桌上,对崔峰三人道:“你们别光喝酒,吃些月团吧!”又转头对钟浩嗔道:“公子你可是跟奴家保证过不再喝醉的!哼哼,若是再喝醉了,奴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