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仔细看了自己的文,好像确实是这样。说实话,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单机码字,没怎么去了解别人的文,也没怎么了解读者的看法,有些自以为是了。
这本书是写到第四章时来得签约站短,当时一度以为自己写得很不错呢,可是一上推荐,却发现自己这本写得太扑了。
到现在二十万字了,却只有两千点击,只有上本同期的五十分之一。三百收藏,只有上本同期的十五分之一。上一本一直觉得成绩不好,可是才四五万字时上推荐,一个分强就涨了一千多收,而这本到现在二十万字了,还在三百收徘徊,每天看到收藏一个两个的涨,真的很郁闷。有时偶尔一天还会掉一两收,会元立马紧张不已,赶紧找原因。
唉,说实话,会元真真的有些被这成绩打击到了。码字的热情也从刚开书时的激情满满,到现在渐渐消失了。
会元码字很慢,平均三千字的一章,大约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码完,再加上检查和修改的时间,每章最少要四个小时。码字慢,会元只能靠时间累积,算是以勤补拙吧。个人感觉,其实历史文真的不好写,需要一停不停的查资料,非常的费时间。会元想尽力减少毒点,只能多看书,多查资料,时间也就需要更多。
前一阵在推荐位上时,会元一般每天都保持两更,平均一天六千多字吧。这六千字,都是每天六点下班,一回家便开始码,一般要码到晚上一两点,对会元这种上班族来说,真得是辛苦异常。
大神们可能写文气点东西,能信手拈来,随手而就。可是会元写个酒令,都要研究好几个小时,真得很费脑。就是如文中行酒令那章,足足写了一晚上才写出来,自我感觉很好,可是拿给朋友看,他却说很一般。自己回头再看看那酒令,发现其实真的很一般,但是却是自己能力的极限了。可能归根结底,还是会元自己文学素养不够的问题。
每天上班很忙,下班坚持码字,连陪老婆孩子的时间都没有,身体累,心更累。说实话,看着那点成绩,真的就想放弃了。
好在几个一起写书的朋友一直互相鼓励,才坚持下来。推荐时两更,没推荐时不断更,会元一直还在坚持之中。
会元十几年之前上大学时,一直就喜欢看小说,写本自己的喜欢的小说一直是自己的夙愿。大学时就一直想写本小说,但那时没有条件,呵呵,主要是那时买不起电脑。曾经在笔记本上手写过七十万字的武侠小说,后来投过出版社,可惜没成功。其实,大学时码字是最好的时候,没有经济压力,就算拿个全勤,也是一件很乐呵的事情。唉,可惜啊,韶华易逝,青春不在!
如今会元早就过了而立之年的人了,每个月需要还房贷、需要养家糊口,必须要忙着工作赚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码字,但一定会坚持的,虽然咱年纪大了,但还有梦。
唉,现在年纪大了,身体素质真的不如以前了。记得大学时,晚上上个通宵,第二天接着打半天篮球,没有丝毫影响。如今真的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了。上一天班回来身体就疲倦不堪,每次坐在电脑前,都需要很大的毅力。
呃……好像跑题了,说多了……咳咳咳。
不管怎样,既然把这个故事写开头了,会元就一定会写到结束。
不过成绩太差,会元最近在修改大纲,把大纲压缩一下,可能字数比预计的会减少很多。至于情节方面,会元会加快一下。不管怎样,会元既然把这坑挖开了,就一定会坚持把这坑填完,请大家相信会元的人品!
絮絮叨叨的有点多了,勿怪!
如若您觉得还可一读,麻烦你收藏一下。您的每一个收藏,都是对会元的莫大鼓励,会元在此顿首拜谢了!
第六十四章 云顶赠词()
解完签,崔烨提议既然到了云门山,便去云门山顶一游。
钟浩来到大宋青州以后,也是久闻云门山之名,一直未曾得空游览,自是赞同崔烨的提议。
刘雨夕和富若兰难得出来游玩,此时又有自己的意中人陪伴,也是含羞带怯的答应了。
一行人出了大云寺大门,沿着云门山上的石梯继续拾级而上。经过建在拐弯处的留弇亭,再走过建在一处宽阔处的闲云亭,往上而行。数十道石阶之后,一行人便来到云门洞。云门洞如云门山的一个巨大的山门,山门上篆刻着“云门仙境”四个古朴的硕大篆刻。
钟浩和富若兰不是土生土长的青州本地人,崔烨便充当了导游,开口介绍道:“这云门洞近看如拱壁月门,远望如明镜高悬,白璧镶嵌于是山上。每到夏秋季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将山顶的亭台楼阁托于滚滚云海之上,犹如仙境一般,给人以奇幻无尽的遐想,故被称之为“云门仙境”,又称云门拱璧,实乃天造之胜景,地设之奇观。这云门拱壁位列青州十景之首,实是名副其实!可惜,如今正值初春,雾气淡薄,咱们今日无缘得见云雾缭绕的云门仙境了!”
钟浩附和道:“可惜了!”
钟浩来到青州大半年了,这青州十景虽未都去过,倒是耳熟能详。青州附庸风雅的文人士子评选出的青州十景分别是:云门拱璧、南楼夜雨、范井甘泉、驼岭千寻、阳溪晚钓、劈峰夕照、花林野趣、行台秋月、地镜倒悬、石涧冰帘。每处胜景都有典故和传世的诗词,钟浩倒是颇为想一一去游玩一番。
一行人穿过云门洞,便来到了云门山的北面。北面是一处平整之地,平整处的西侧有一个深通地下的洞窟,洞口用条石垒成一个天井模样,洞窟旁边刻着“寻仙洞”三字,据说此洞深不见底,能通往神仙洞府,相传隋朝开皇年间有个叫李清的人,曾下此洞得遇神仙。
云门洞北边宽敞处的东侧石壁上则有许多摩崖石刻,其中一块石壁最为显眼,这块石壁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寿”字。
崔烨指着那个巨大的“寿”字介绍道:“这个‘寿’字,据说在整个大宋也是最大的摩崖石刻字。这‘寿’字高有三丈,只是下面这个‘寸’字,便有八尺之高。所以,在青州有“人无寸高”之说。”
钟浩好奇心起,走到“寿”字下比量一番,还真是只是这“寸”字,便比自己高很多。
崔烨在旁道:“相传,这个‘寿’字以前散发金光,寿光县便是因为这‘寿’字的金光照到那里而得名!”
钟浩咂舌道:“那么远还能看到?”寿光县离着云门上少说也有四五十里,这个寿字再大,在寿光县怕是也看不到。
崔烨笑道:“故老相传嘛,至于可信不可信,就靠文轩自己去琢磨了!”
众人在这处景观游玩一番,便又沿着旁边的石梯,继续向上。在走过百余阶石梯后,便登上云门山的山顶大云顶。
一上大云顶,但觉得清风送爽,众人登山时出的细汗,顿时化为一丝丝凉意。
钟浩看着富若兰云鬓被山风一吹,微有凌乱,却更增添了几许别样的风韵,一时看得有些痴了。
大云顶上甚是宽广,建有碧霞祠、关帝庙、灵官庙、赠怡堂和东西阆风亭等建筑。
大云顶上各处殿堂亭阁,都有不少的文人士子在雅会。
阳光明媚的日子,云门山上总是少不了来游玩的游人,而今天是观音诞辰,许多文人士子特地来云门山雅聚文会来,而大云寺上香礼佛的香客来大云顶顺便游玩的更是许多,是以大云顶上今日的游客着实不少。四处都有三五成群的才子佳人在吟诗做对。
钟浩几人在大云顶各处逛了一圈,最后来到西阆风亭小憩,这西阆风亭内正好无人。
在西阆风亭凭栏北望,整个青州城内景状一收眼底。跷首西眺,则是层峦叠嶂,浩瀚如波涛汹涌,雄浑如万马奔腾,一片葱翠中杏花白,桃花红,甚是好看。
钟浩叹道:云门胜景,名不虚传。绿地伴青山,层山叠峦,云门风光真是使人陶醉,令人留连忘返。
富若兰和刘雨夕趴在阆风亭的青石栏杆上远眺,在悄悄的说着话,也不知道在说着些什么!
崔烨看到这胜景忍不住开口吟道:
“十里峥嵘到忽平,兀然如觉梦魂醒。石通幽室心生白,径拥寒云步入青。
一水下窥疑绝线,两山前列似开屏。重城归去仍堪喜,岁稔人家户不扃。”
钟浩听了,忍不住赞叹道:“六哥这首描写大云顶的奇观胜景的律诗,端的不凡。六哥出口成诗,让人佩服啊!”
崔烨笑道:“呵呵,我可没这本事,这首诗是前人所作,我只是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文轩今日逢此良辰美景,不知可有好的诗词作出?”崔烨说道良辰美景时,眼睛一直撇向富若兰。显然他口中的美景,并不是单独指得云顶风光。
刘雨夕一听崔烨如此说,也笑道:“文轩如今可是青州第一才子啊,你那几首词作可是首首经典啊,我们可是颇为期待哦。难道今天良辰美景,你就没首诗词送给若兰妹妹嘛,嘻嘻,这可是打动若兰妹妹的好机会啊!”
富若兰娇嗔道:“姐姐你说什么呢!为什么送给我,而不是送给你?”
刘雨夕笑道:“他送给我,我倒是很喜欢,就怕有些人吃味!”说着她转头似笑非笑的瞥了崔烨一眼。
钟浩在旁调侃道崔烨道:“赶紧的,嫂嫂这是要你作首诗送给她呢!”
崔烨嘿嘿笑道:“那好吧,今日也是个好日子,那我便先作首应景小诗,抛砖引玉,文轩可不要让我们失望哦!”崔烨接着道:“我便借用一下文轩那《青玉案》中的首句,作首绝句,以表此情此景吧!”
当下崔烨吟道:“春风一夜花千树,嫩艳芬葩缀满枝。凭栏远眺层峦翠,杏白桃红尽得意!呵呵,希望咱们都能春风得意,心想事成!”
钟浩听了觉得崔烨这首小诗,很是应景,其意思自然也是希望他和刘雨夕,还有自己和富若兰都能好事得谐。
能够这么快做得这么一首既应情又应景的绝句诗,崔烨的急才当真不错,而钟浩……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钟浩为难道:“小弟没有六哥的急才,做不出这么应情又应景的诗作,我便随意作首词作吧,大家莫要笑话!”
刘雨夕笑道:“文轩的词作必定是极好的,快作吧,姐姐等着看你有什么词作送给若兰妹妹呢!”
富若兰娇羞满面,不过那双妙目中却是眼波流动,似乎很是期待。
钟浩见刘雨夕一直帮忙牵线搭桥,自己再不大方表现一番,也太对不起人家这番心意了。
钟浩微微沉吟片刻,满含炽烈的望着富若兰,深情的道:“在下便作首《鹊桥仙》送与富小姐吧!”
当下钟浩朗声吟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富若兰听到钟浩这大胆的示爱词作,一时竟然痴了。
其他众女听了这唯美的词作也是一时失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好美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多么深情的啊。
+++++++++++++++++++++++++++++++++++++++++++++++++++++++++++++++++++++++++
ps:云门山寻仙洞的故事在《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道士独步云门》中有记载,有兴趣的书友们可以看一下。
第六十五章 崔家田庄()
那日大云顶相会,钟浩大胆赠给富若兰那首唯美的《鹊桥仙》爱情词后,很快便得到了富若兰的回应。
今日崔烨便给钟浩带来了富若兰赠送的荷包,这荷包是富若兰委托刘雨夕带来给钟浩的,刘雨夕不便来钟浩这,便交给了崔烨。
“文轩快拆开看看,六哥摸着里面好像有张纸笺,怕是富小姐写给你的什么情话!嘿嘿,六哥也很是想看看这富小姐写得什么。不过你放心,六哥可是有操守,绝对没有偷拆你的荷包。”
钟浩从崔烨手中接过荷包,见荷包上绣着一副栩栩如生的并蒂莲,荷包上带着淡淡的香气。钟浩仔细一闻,似乎不似熏香,倒似女儿体香。说不定这荷包富若兰贴身佩戴过,想到此处,钟浩不禁心中一旖。
钟浩本不想当着崔烨拆开荷包看里面的纸笺,说不定里面真有富若兰写给自己的私房情话。但崔烨好奇心重,非得催着钟浩拆开看看。钟浩没法,只得当着崔烨解开荷包的系带,从里面拿出一张带着淡淡香气的粉红色纸笺。
崔烨凑过头来看纸笺,只见纸笺上用一笔娟秀清新的小楷写着一首《清平乐》小令。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嘿嘿,人家富小姐借着自己外公晏相公的这首《清平乐》小令,表达相思之情呢!人家是弄玉有情,文轩你也是萧史有意,这郎情妾意的,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富相公哪里提亲啊?”
钟浩看了这词,也是心中高兴,看来自己文采真得打动了富若兰啊。果然此时大家闺秀的梦里人,首选都是那文采斐然的才子啊。自己虽然没有大文采,但架不住自己肚子的硬货多啊,哈哈,钟浩不禁有些小小得意。
听到崔烨提到要自己去富家提亲,钟浩忽然想起自己的地瓜和土豆来,自己本来打算靠这宝贝得到富相公的举荐。
如今钟浩觉得等地瓜和土豆秋天收获之时,用这两样宝贝当作彩礼,去富家提亲,说不定可行。这两样东西如果种植普及开来,那可是泽被万世的大功德,这进献之人的名字必定也能流芳百世。到时自己把这功劳送给富相公,钟浩觉得这是富相公难以拒绝的一个大彩礼。
如今已是二月中旬,正是应该种植地瓜和土豆的时节。
今日正好崔烨在这,钟浩当下说起要把这地瓜和土豆种在他家田庄的事情,而且对他说了自己打算把这地瓜和土豆当作提亲的彩礼。
把土豆和地瓜种在他家之事,崔烨以前曾经答应过,自是没有二话,当下崔烨笑道:“哈哈,文轩放心,你这彩礼六哥一定让人给你看好,可不能让你失了彩礼娶不到媳妇!”
当下崔烨让跟班小厮帮着钟浩把地瓜和土豆从地窖中取出。
钟浩察看了一下,发现储存的情况还不错,地瓜和土豆只是有很小的一部分腐烂,不禁大是欣慰。
……
钟浩带着土豆和地瓜种子,和崔烨一起来到尧王湖畔的崔家田庄。
崔家田庄面积很大,四周有高高的围墙,田庄里的地都是上好的水浇田。
钟浩找了一个角落,将土豆和地瓜种上。
地瓜和土豆比去年多了很多,种起来有些费时,崔烨安排了一个熟悉农事老农帮忙。
崔烨在旁无聊,钟浩让他先去忙。
钟浩费了不少时间才将土豆和地瓜种上,又仔细的灌溉一边,才嘱咐那老农一番,离开田庄。
那老农被崔烨安排过来,专门照看钟浩的宝贝。
当然这老农虽是老庄家把式,但毕竟没种过土豆和地瓜,不了解土豆和地瓜习性,钟浩还是免不了要隔三差五的亲自来照看一番。
这老农的作用主要是看门,别被人偷了钟浩的宝贝去!
+++++++++++++++++++++++++++++++++++++++++++++++++++++++++++
钟浩离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