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大宋-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这要是没什么人看见,以郑县尉的手腕,加上唐家的帮助,或许可以把这事儿压下去,但关键这事儿还被各县同僚看见了,郑县尉可没本事让他们众人都守口如瓶,怕是这事儿很快就要传得各县都知道了啊。

    此时,郑县尉正在不断的向众人解释说: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这队母子……但众同僚官员目光闪烁,显然压根不相信郑县尉的解释……

    ???

    宋知县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这对母子说是郑县尉的妻儿,而郑县尉说压根就不认识这对母子,这样吧,不如就由本官带回县衙审问一番,若是她们真敢诬赖郑县尉,本官一定严惩不贷!”

    完了,郑县尉眼前一黑。这要是以前,进了县衙大牢,自然是他郑朗说了算。但是如今宋知县摆明了要收权,而且上次钟浩的案子还狠狠的打击了他的威望,如今郑县尉说话的作用已经大不如以前。

    况且这案子,自己就是被告,定然得避嫌。宋知县怕是正好借此机会打击自己,这要是到了县衙,不是自己妻儿,也被他弄得成了自己的妻儿。

    郑县尉木然的看着宋知县喊过两个衙役,让他们先带着母子带到县衙去。

    那粗布荆钗的女人依旧死命的抱着郑朗的大腿,就是不松手。

    宋知县好言相劝良久,女人才松开手,抱着自己儿子,可怜兮兮的由两个衙役带走。

    一众各县佐贰官看了这场景不禁俱都微微摇头,斯文扫地啊!

    钟浩在远处看着,没想到这女人入戏还挺深,当真是演戏演全套,那五十贯钱花的不冤。当时崔九找到这对合适的母子时,自己还嫌她要价五十贯实在是狮子大开口,现在看来,还算物有所值。至于那妇人所说的郑县尉后臀有梅花痣,那自然也是崔九找青州城内的城狐社鼠打听出来的。

    其实,钟浩嘱咐过那个女人,若是宋知县衙带她去县衙,跟他去就是,那是在保护她。到了县衙,崔九会让人安排让她们离开,不要再出现在青州。

    衙役们带着那对母子走了,众人也都散去,唯有郑朗站在州衙门前,露出一脸苦涩。

    徐峰看了这一场好戏,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道:“幸好我没得罪文轩,文轩这计策当真阴险毒辣,郑朗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

    钟浩苦着脸道:“小弟说了不想用这法子,是三哥非得鼓噪用这法子,现在三哥又说小弟阴险,小弟实在无地自容啊!”

    崔烨在笑着劝道:“哈哈,这计策好用便罢,哪有什么阴险不阴险的,三哥是跟你开玩笑呢!”

    ??

    ???

    ??

第五十五章 徐峰的奇特眼光()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一直是钟浩的做事风格!

    对付郑县尉的那种阴险的整人方法,自然不是钟浩这种读书人想出来的,反正宋知县问起,钟浩是坚决不会承认的!不然自己在本地父母官宋知县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可不好事儿!

    这件事儿和宋知县通气的一直是崔府的管事崔九。

    那对母子被宋知县妥善安置了,几天后事情尘埃落定,崔九把那对母子安全的送走了。

    至于宋知县审案的结果,外人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就算宋知县审理出那对母子不是郑县尉妻儿,这个……似乎也没人信了!

    “定是那么郑县尉使出什么手段,把那对母子摆平了”,百姓们都会这样自动脑补。

    郑县尉很识趣的以疾病缠身为由,上表朝廷辞官,好歹得了个冠带闲居的待遇,总算没被御史盯上。要是这事儿闹大,被御史盯上,这可是有悖人伦的大事,说不定郑县尉真会落个追毁出身文字的处分,那样他可就彻底完了。

    郑县尉灰溜溜的离职回乡冠带闲住,养病去了。

    至于崔九顺便提到的天然居的榷酒牌子的“买扑”文书,宋知县自然让户房很快批下来,毕竟举手之劳的事情。

    天然居也得以顺利扑买成功,只是这一期的榷酒牌子的酒税着实不便宜,每家扑买成功的酒楼或是酒坊,每年需要缴纳一百八十贯的酒税,比上一期提高了足足五十贯!

    众人暗自慨叹:怕是青州城的酒水又要涨价了!

    ……

    最近钟浩一直每日在家读书习字,偶尔打着去讨教学问的名义,去松林书院找率性堂的同学聊聊天。当然钟浩主要是为了去和他们搞好关系,他就盼着自己这些同学赶紧考上几个进士了,到时多少有份同窗之谊,谁不定哪位就会给自己条大腿抱。

    钟浩每次来松林书院,徐峰也会来凑热闹。这厮嘴碎,没聊几次天,便把钟浩就是中秋南阳诗会上做那《明月几时有》的才子的事情说了出来。率性堂的那些学子顿时对钟浩的观感大会改变,不再小师弟、小师弟的随意呼喝。

    当然也有那自恃才气高绝的师兄想找钟浩比试一番,钟浩则是坚决自谦水平不行,推脱不比。

    钟浩觉得老是抄袭怪不好意思,而自己做得诗词,只能勉强合辙押韵,至于文采什么的,那就是不提也罢了!钟浩自己做得诗词,自然比不过那些才气甚高的率性堂学子,毕竟他们浸沁诗词十几年,不是钟浩这刚入门之人可比的。所以,钟浩明智的选择坚决不比。

    中秋南阳诗会上钟浩凭着那一首《水调歌头》,一举成名,隐然有盖过青州第一才子苏跃飞的势头。那些文采飞扬的率性堂师兄,对不能和如今名气超高的钟浩比试,甚为遗憾。但都是同学,钟浩不比,众人也不好硬是赶鸭子上架。

    ……

    今日又是徐山长授课的日子。

    虽然如今已进十月,天气渐冷,但徐山长依旧喜欢在荷风亭授课。

    徐山长今日足足讲了两个时辰,才意犹未尽的宣布散课。

    徐山长走后,钟浩正在荷风亭和一众率性堂同学正大摆龙门阵,聊得不宜热乎呢,被徐峰生拉硬拽的拉出来荷风亭。

    “嘿嘿,这快中午了,三哥请你喝酒去?”

    “哟,三哥今日怎么有兴致请我喝酒啊?别是有什么事情吧!”

    “看你说的,三哥是那么势利的人吗?非得有事儿才请你喝酒啊。咱们弟兄们好久没喝酒交心了,这次就是单纯的喝喝酒谈谈心,走吧!”

    钟浩心道:说得好像不喝酒就不能谈心似的。

    ……

    《水经注》记载:青州城北三里有尧山祠,据传尧帝巡狩,登此山,所以叫尧王山。尧王山下有尧王湖,是北阳河水受尧王山山势阻隔而形成的一个大湖。

    此时钟浩和徐峰正坐在尧王湖畔的曹记老店二楼雅间内,品尝着美味的尧王湖蟹。

    雅间窗外便是尧王湖,湖面上波光粼粼,涛声哗哗,二人靠在窗前听涛剥蟹,对饮菊花酒,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螫饮酒菊花天。”九月时,雌蟹饱满,蟹黄丰富,是吃雌蟹最好的时候。而到得十月,雄蟹有膏,自然是一年中食雄蟹最好的季节。

    钟浩学着徐峰的样子,用刀、锤、钳分解着手中的一只硕大的雄蟹。此时还没有明清时的“蟹八件”,还只是刀、锤、钳这“蟹三件”。但就是只这“蟹三件”,钟浩也用不太熟练。钟浩以前吃蟹都是“武吃”的,还真没这么文雅的“文吃”过。

    此时文人把食蟹是一件风雅之事。用手中的刀、锤、钳,如庖丁解牛般将蟹子身体各个部位都分食的干干净净,也是文人饮宴之时表现风雅和修养的一种手段。

    徐峰显然深谙此道,轻而易举的从蟹壳中取出乳白胶粘的蟹膏,从蟹螫取出雪白鲜嫩的蟹肉送入口中,吃得乐在其中,一边吃,还一边对钟浩大授蟹经。

    “啧啧,文轩是头一次吃咱们青州的尧王湖蟹吧。咱们青州的尧王湖蟹虽然名气不大,但味道绝对不差。比之太湖的“太湖蟹”,阳澄湖的“大闸蟹”,汾湖的“紫须蟹”,潭塘的“金爪蟹”,一点都不遑多让。

    这蟹子分为六个等级,即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沟蟹和海蟹,其中第一等就是湖蟹;吃蟹,江蟹胜于海蟹,湖蟹又胜于江蟹,这蟹子里边,以海蟹味道最差。雌蟹吃黄,雄蟹吃膏,这湖蟹的蟹膏和蟹黄微甜,海蟹的蟹黄和蟹膏则是带有腥味,实在是差了许多。你看着尧王湖蟹煮熟后蟹壳红得透亮,里头蟹膏丰满,肉质细嫩,绝对是上佳之品!”

    “三哥学问渊博,小弟受教了。呵呵,不瞒三哥,小弟一直以为这海蟹是最好的蟹子呢,原来竟是是最差的!”钟浩说得倒是真的,他以前还真是以为海蟹更好呢!后世江河湖水污染严重,江河湖水中鱼虾蟹等自然受到污染,人们为了健康,更喜欢食用比较健康干净的海蟹,海蟹是以大行其道,让钟浩产生海蟹为蟹子最佳的错觉。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这庐山,三哥还没去过,这眼睛算是暂时还辜负着呢。但这蟹子不可不食啊,可不能辜负了眼睛,再辜负就了这肚子啦。这曹记老店的尧王湖蟹和菊花酒,当真是不错,哈哈,来,咱们兄弟喝一个。”

    “小弟敬三哥,以后小弟要多向三哥讨教!”

    “嘿嘿,好说,好说!”徐峰笑道。“这蟹子当真是人间美味啊,三哥在想,是不是再收个会拆蟹的小娘子呢!”

    “呃……司蟹,哈哈,这名字可不好听!”钟浩笑道。

    徐峰家里已经有三个妾室了,分别叫司琴、司棋、司茗。这三个妾侍以前自然不叫这个名字,是徐峰把她们收房后改得。司琴是一个颇善抚琴的姑娘,司棋善对弈,司茗就是也前崔烨院中那个颇善煎茶的小丫鬟画屏。这徐峰既是个风|流种子,又自诩雅人,他最喜欢收有一技之长的妾侍。不过改的这名字钟浩觉得着实不咋样,再来个司蟹,这……钟浩反正接受不了这名。

    “你觉得那苏家小娘子怎么样?”

    “哪个苏家小娘子?”钟浩一时不知道徐峰说得谁。

    “还有那个苏家啊,就是离你家不远的槐树街的那个苏家啊!”

    “苏小桃?!你想收她当妾侍?三哥你没烧糊涂吧。她那个心高气傲的性子,怎么会甘心给人做妾!你要敢让她改叫司蟹,估计他能把你揍个半死”,这苏家虽然是商贾之家,但也算富贵之家,这苏小桃从小娇纵,又颇有文采,怕是绝对不愿为人妾侍的。再说,她那个傲娇的性子,要是徐峰敢撩拨,估计少不了苦头吃。

    “谁说要我要收她做妾?我娶她为妻不行吗?”

    “为妻……这个,徐师能答应吗?再说这苏小桃长得不怎样,脾气还不好,却这么个妻子干嘛!”

    钟浩心中嘀咕,这三哥什么眼神啊,怎么会看上苏小桃的,还要娶她为妻。这要不是三哥亲口说出来,估计打死自己,自己都不会相信。今天徐峰请自己吃蟹喝酒,怕是就是为了这事吧!

    “苏家小娘子长得不错啊,琼鼻莓唇,精巧的瓜子脸,正是三哥喜欢的类型。至于,脾气嘛,三哥现在换口味了,不喜欢乖巧依人的太平马了,更喜欢桀骜的烈马了。哈哈,这烈马娶回来,镇宅也是不错的。至于我爹那,一直催我娶妻呢,不会有问题的。”

    有次徐峰去约钟浩出游,路过槐树街,正碰到钟浩又被苏小桃挤兑。苏小桃文采不错,出口成章,骂人不带一个脏字,战斗力爆表,钟浩自然不敢还口,灰溜溜的跑了。但这这苏小桃却给徐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偷偷关注过苏小桃,徐峰发现这竟然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心中的最佳的妻子模样。当然,其口味确实很是独特。

    “我看悬,你家是书香门第,苏家可是商贾之家,这门楣高低差别太大!”

    “文轩,你太着相了。关键是要两情相悦,其他的都是外在的,都不重要!”

    “你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现在在你是什么不重要,门楣相称不相称也无所谓,但在徐师那,怕是这事儿很重要啊!”

    “所以三哥想要文轩帮忙,你帮三哥先去苏家谈谈口风,若是有戏,我在找老爹商量不迟!”

    钟浩一听去苏家,不禁一脸为难,自己怕被苏小桃打啊,据张屠户家的小三子说,苏小桃可是练过武的。“三哥你这事儿应该找个媒婆去啊?我去算是什么事儿!”

    “这事儿八字还没一瞥呢。那些媒婆的嘴可是不带把门的,要是让媒婆去问了,人家同意了还好说,要是不同意,再传扬的到处都是,三哥这张脸往哪搁?你们好歹也算街坊,再说你跟苏小桃不是熟嘛,为了三哥的幸福,兄弟你怎么也得帮三哥一次啊!”

    钟浩大汗……自己也就被苏小桃挤兑过几次,什么时候跟他熟了。

    钟浩被徐峰一番软磨硬泡,实在推脱不了,当下只得答应道:“唉,三哥这尧王湖蟹小弟也吃了,这菊花酒也喝了,再说不帮的话,那就真不像话了。但三哥,咱事先说明:要是去挨了揍,你可得帮我报仇啊!”

    “嘿嘿,文轩放心,三哥一定给你报仇!”徐峰笑嘻嘻的顺口敷衍道,显然他毫无替钟浩报仇的打算。

    ++++++++++++++++++++++++++++++++++++++++++++++++++++++++++++++++++++++++++

    ps:求收藏啊,大家给加个书架吧!会元拜谢了!!!

第五十六章 拜访苏家() 
槐树街上当头一家院子有着高高的粉墙黛瓦,高高的门楣,漆黑的大门。这栋宅子正是余庆坊有名的富户苏员外家。

    钟浩站在苏家的大门外,踌躇不定,一直不敢下定决心进去。

    钟浩在苏家门前来回转悠,发现苏家的大门不但有高高的门槛,而且其左右的石门墩上竟然还刻着书箱……

    此时大宋的正门门户,一般和其主人的文化品位和生活习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当官的要在门口筑几级台阶,以示高高在上;经商的要在门口设一高高的门槛,以防肥水外流;而在门口石门墩上刻书箱的,则表示此乃书香门第。

    这苏家是有名的大布商,其门口有高高的门槛倒是正常。但是其门口石门墩上刻着书箱,钟浩以前还真没注意过,看来苏家自认为也是书香门第啊。听说苏小桃的弟弟,是个人人称赞的小神童,看来人家刻个书箱自诩书香门第,倒也不是胡乱自吹。

    钟浩心道:自己如今也算是读书人了,要不要在自家石门墩上刻个书箱,以显示自家也有读书人?呃,自家那院子好像没有石门墩,还需要先弄两个石门墩,太麻烦了,算了!

    钟浩正在苏家门前逡巡不定呢,忽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大喝道:“嗨,你小子在我家门前干什么?竟然还敢从我家门前走,是不是又想找不爽快了?”

    钟浩不用抬头,就知道这个彪悍的声音是谁的,当即苦笑道:“苏小姐不用这么霸道吧,这槐树街又不是你家自个的,小生难道从这走也不行了!”

    “呸,就你也好意思自称小生,你读过几天书?我问你,‘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这个,在下不知道!”这次钟浩不敢自称小生了,连忙改成在下。

    “怪不得喜欢以貌取人,连这句话都不知道意思和出处!就连这都不知道,你还好意思自称小生,实在是让人捧腹!”

    其实钟浩算然读书少,那句话还是知道意思的。苏小桃这还是对自己说过她满脸麻子,因而拒绝郑嬷嬷的提亲,耿耿于怀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