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大宋-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怀玉有些懵懂,这是什么情况啊,怎么画风变得如此快?!怎么母老虎突然装起小白兔来了,还自称什么奴家,这还是折可乐吗?

    折可乐红霞满面的向钟浩微微福了一礼,微笑道:“大哥你跟三郎好好聊聊,奴家先走了!”说着竟然一溜烟儿走了。

    “大哥,你掐我一把,我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钟浩一巴掌扇到杨怀玉头上,笑骂道:“当然不是在做梦,你榆木疙瘩笨死了,大哥我只替你说了一句话,就把这百炼钢帮你化成了绕指柔啦,还不谢谢大哥!”本来颇为般配的两个人,硬是被两个不懂经营感情的人没事互相较劲,搞得跟仇人似的,钟浩真为他们发愁。

    杨怀玉依旧有些不敢相信,傻傻的问道:“大哥你的意思是,折可乐以后都会对我这么温柔?”若是折可乐总是这么温柔,杨怀玉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和她的亲事顺其自然一下。毕竟这是两家长辈定下亲事,想要反抗怕是不容易。

    钟浩无语道:“这可不一定,怕是要看你表现。你要是还是以前那样不会说话,我保证她也会还像以前那样凶。但你要每天多跟她说几句好听的情话的话,我估计她会今天还温柔!”

    杨怀玉脸色有些发苦道:“可是我不会说情话!”

    “就是说点好听的,这你都不会?”

    “不会啊……我打小就光顾着练武了,读书少……要不大哥你再帮帮我吧!”也怪不得杨怀玉郁闷呢,打小就整天习武,到头来还比不过一个女人,能不郁闷吗?能不抵触这个完虐他的女人吗?

    钟浩彻底无语了:“大哥我怎么也是一寨之主啊,还要回静羌寨主持军政事务呢,难道还能整天帮你在这里说情话?你就使劲夸她就是,比如:可乐妹子,你今天真漂亮!可乐妹子,你今天的衣服真好看!别的你触类旁通,应该就会了吧!”

    杨怀玉道:“你今天真漂亮!你今天的衣服真好看!好了,我记下了。不过,我还是不会触类旁通啊。大哥你读书多,要不你帮我把女人喜欢听的情话都写下来吧,到时我背过后,拿来对折可乐说,这不就行了!”

    靠,杨怀玉看着挺精明的一个家伙,原来是一个情感白痴!钟浩心道:自己虽然不是什么情场老手,但后世的爱情剧可看了不少,写点好听的情话还是可以办到的,唉唉,自己就拉这傻老弟一把!

    “写下来可以啊,不过大哥这些情话可都是绞尽脑汁、呕心沥血才总结出来的神作,仲容贤弟你白白拿去,似乎、好像、仿佛有那么一点的不太合适吧!”

    “大哥,小弟我懂!”说着杨怀玉从绑腿上掏出一把短小的匕首,刀鞘上镶着不少各色的宝石,他递给钟浩,说道:“小弟是武人,也没什稀罕物。这把匕首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是小弟束发成人礼时,家祖母送给小弟的,你看这个可以吗?”

    “哎哎,咱们兄弟有什么可不可以的,那大哥就勉为其难的收下吧!”这匕首是不是削铁如泥,钟浩倒不是太在意,但这刀鞘上镶嵌的宝石可是很让钟浩喜欢啊。

    “那小弟谢谢大哥了!”

    钟浩没有再在府州多待,第二天便启程返回了静羌寨。怎么说自己也是一寨之主,主持一方政事,钟浩觉得自己在外边久待也太不合适。

    当然,临走钟浩没忘了给杨怀玉留下一本情话大全。(未完待续。)

第一七二章 学堂考核() 
钟浩回到静羌寨后,翻看河东帅司抄送来的朝廷邸报,见里面确实有岭南侬智高造反的消息。

    邸报上写道:四月初,广源州蛮族侬贼智高举旗造反,率其部沿郁江东下,攻破右江东岸横山寨要塞,张曰新、高士安、吴香等朝廷将领殉难。朝廷对侬智高之乱大为震惊,严令广南西路钤辖蒋偕带兵围剿。

    钟浩知道事情的发展还远没有结束,马上还会有更多的坏消息传来,侬智高这次造反造成的影响远不止这一点。不过,钟浩虽然知道事情的发展,但是人微言轻,又离岭南遥远,也没有什么办法阻止事情的恶化,因此他只能坐看事情发展。

    ………………

    岭南的事情太遥远,钟浩无能为力,他觉得现在还是先忙好自己寨子里的事情是正经。

    静羌寨的学堂如今已经开课一年了,今天是静羌寨第一批学生毕业考核的日子。

    钟浩这个静羌寨学堂的山长,除了学堂刚建成时,经常来学堂教授学生们算术,还在夏天带着学生们在窟野河畔读书、并且捉过一阵子鱼外,后来因为事情太多,自己太忙,并没有来过几次学堂。

    平日里,静羌寨的这个学堂基本上都是可瑶负责在教学和打理。

    钟浩一开始是亲自教授孩子们算术的,不过后来钟浩把基本的一些算术教给可瑶后,便不来了,这算术后来一直都是由可瑶在教。

    至于读书识字的教授,则是由可瑶和平西军的一个老文书一起在教。这个老文书是钟浩怕可瑶实在太忙累坏了身子,特地给她安排的。

    钟浩对在静羌寨学堂上课的这些孩子们的要求不高,能写会算便行了,静羌寨还没有条件将这些孩子们培养成为进士或是大儒。

    如今一年过去了,钟浩觉得那些年纪大些的孩子若是考试合格,便可以毕业了。

    静羌寨学堂毕业可是包分配的,钟浩打算把考核合格的学生安排进平西军和平戎军的各营做贴司,让他们负责各营里的文书工作。既然去做事,自然有饷银发放,因此孩子们对这次考核的积极性很高。

    静羌寨学堂里十岁以下的孩子是暂时不能习字。

    因为习字有“骨软易伤”之说,所以钟浩让静羌寨学堂的学生超过十岁才能习字。

    既然没有习过字,这能写会算中的能写他们自然自然也就不符合要求,也就不能参加这次考核了。当然,对于那些十岁以下的孩子,让他们去平西军和平戎军中去做贴司,也不现实。一个毛还没长齐,呃……应该是毛还没开始长的小孩子,去军营里必然会被那些军汉们无视。

    钟浩今天考核的主要是那些十一二岁入学的男孩子。至于女孩子,这考核就免了,她们家里人让她们来读点书,主要是就是让她们来识点字,能明些事理。若是以后嫁人后,说不定还能在婆家管管家什么的。

    如今在学堂开课一年了,这些孩子也有十二三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去队伍中做贴司也算可以了。

    虽然钟浩知道这些毛头小子必然会一开始被那些军汉们轻视,但是钟浩会给他们一些支持,这些各营的贴司到时有事儿可以直接向自己反映,希望他们能挺起台来,这些孩子以后就是自己的嫡系。

    钟浩对于这次毕业考核的内容的出题,相对来说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

    首先考的读写能力。

    钟浩找出了一本过年在并州和富若竹逛街时,淘到的一本叫做《错斩崔宁》的话本,让这些学生每人读上两页,没有读错字的便算通过读这一关了。

    然后,每人写二十句《千字文》,没有错别字的,就算把写这一关的考核通过了。

    读写考完以后,自然还要靠一下他们算术的能力,毕竟这些学生以后要去各营做贴司,记账之类的事情是免不了的。

    钟浩出了几道算是比较简单的算术题目,加减乘除这四则运算各有几道,能够做出来的,便算考核通过了。

    最后考核的结果,还算比较让钟浩满意。十七个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十二个学生全部考核都通过了。

    钟浩这些考试内容虽然不算难,但是对这些只经过一年学习的学生来说,能有这么多人通过,也算不错了,可见他们平日里在学堂的学习还是颇为用功的。

    钟浩亲自给这十二个学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和每人两贯钱的奖金。这毕业证书自然钟浩发明的,一张硬纸封皮里面镶嵌上一张裁剪好的薛涛笺,薛涛笺上面写上考核合格的名字和山长钟浩的评语。

    这样是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荣誉感,也增加一下考核的分量。让剩下的学生们看到,考核合格不但有荣誉,还有奖金可拿,刺激一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钟浩这样做的效果很不错,这些考核合格的学生都对这毕业证书很是重视,从钟浩手中接过后,都郑重的收好。

    这些学生以后将是钟浩的门生,他们到了各营后,也会大大加强钟浩对平西军和平戎军的控制力,钟浩自然也会对它们加以悉心的培养。

    接下来他们要跟随着钟浩熟悉一下大宋各种典章制度,还要学习一下各种文书的书写、账簿的记录方法等,这些都是他们以后做贴司必须具备的一些本领。

    随后,这十二个学生还会接受一些军事训练。虽然平西军和平戎军是厢军,但是身在在行伍中,免不了的要行军打仗。虽然厢军上前线的机会不多,但是运送辎重的事情还是经常会遇到的,身体素质太差,随军出行怕是要拖后腿。

    这十二学生中,经过一阵训练后,钟浩会选出四个年龄大些、身体也强壮一些的,去平西军中营和平戎军的战兵营做正副贴司。毕竟这两个营作为战兵营,对这做贴司的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高些,因为他们要经常随军出战。

    至于其他的八个学生,钟浩会将他们分别安排到平西军和平戎军剩下的八个营中做贴司。

    去战兵营中做贴司,肯定累些,风险也肯定大些,但其饷银也是其他各营贴司的两倍,是以这些学生都是很努力的训练,都积极争取能进战兵营做贴司。

    这些学生们也都知道,去战兵营做贴司虽然风险大些、累一些,但是工钱高,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大一些。他们这些穷配军的孩子,自然要抓住机会,努力向上。

    若是这些学生们做贴司做得好,钟浩到时会尽力提拔的,这些学生以后就是自己的嫡系。日后等他们成长起来,这平西军和平戎军的行军司马,钟浩也打算从这些学生中挑选。

    当然,现在这平西军和平戎军的行军司马,钟浩还要另请高明。毕竟一军的司马,暂时不是这些还是毛头小子的学生们可以胜任的,

    (未完待续。)

第一七三章 岭南乱、范公卒() 
钟浩最近在静羌寨里忙着各作坊扩大规模的事情,特别是酿酒作坊,必要要扩大规模了。静羌寨的烧酒在西夏那边不愁卖,多酿造一些,便能多赚一些钱。

    如今静羌寨缺钱的,青阳寨那边建寨的耗费实在太大,不努力赚钱,实在是难以敷用。

    除了忙着赚钱,钟浩还督促崔峰加强对平西军整训工作,为不久以后可能会到来的南下岭南地区作战做准备。

    钟浩严格要求平西军中营的士兵装备和武器要修缮维护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战斗力和减少伤亡。

    日常的操练也不能一丝松懈,平时多训练,战时少流血,这是到哪不变的道理。

    除此之外,钟浩还不自己想到的一些南下岭南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比如在岭南绝对不能喝生水等注意事项,写成一个手册,让崔峰在训练中传达给中营的兵士。

    静羌寨消息闭塞,崔峰自然对岭南的事情没有太大的了解,自然不知道未来平西军有可能随着杨文广南下的事情,因此对钟浩的只是有些奇怪。

    但这种事情钟浩作为穿越者虽然知道很有可能成行,但是也不能乱说,是以只是模糊的对崔峰做了一些解释。

    不过虽然崔峰对钟浩的指示有些奇怪,但还是很认真的去执行。

    ………………

    杨怀玉是六月份回到静羌寨的,顺道还带来了两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第一个便是关于岭南之事的。这次侬智高彻底作大了,岭南彻底大乱。另一个是范相公于五月二十日在徐州去世了。

    五月初一时,侬智高率军攻破西南第一重镇、广南西路路治所在的邕州。邕州城内宋军三千余人丧生,邕州官吏被诛杀殆尽。

    侬智高攻陷邕州后,在邕州正式建立大南国,自封仁惠皇帝,定年号启历,并大封文武百官。同时侬智高还大赦其所占境内百姓,还开仓广济百姓,其部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兵员顿增至近两万人

    在邕州建立政权后,侬智高又统领大军东进,其部所过之处一路势如破竹,朝廷许多州县尽皆沦陷,兵锋之胜,一时无可阻挡。

    五月初九,侬智高军进入邕州下游的横州,横州知州、殿中丞张仲回,监押、东头供奉官王日用弃城而走。

    五月十一,侬智高军进占贵州,贵州知州、秘书丞李琚不战而逃。

    五月十四,侬智高率军入龚州,龚州知州、殿中丞张序弃城而遁。

    十五日,侬军进藤州,藤州知州、太子中舍李植逃之夭夭。两日后,侬军又轻易地占领梧州,梧州知州、秘书丞江镃不予抵抗,弃州城而逃生。

    随后,侬智高踏进广南东路地界,猛攻封州,遇到封州兵马都监陈晔和知州曾觐率部抵抗,但侬军以数百倍的绝对优势碾压封州抵抗部队,封州城抵抗不到一日,便沦陷。

    攻破封州后,侬智高继续向康州进军,康州知州赵师旦自知无法抵挡侬智高的上万大军,便让其妻携带其知州印和儿子外逃躲藏,自己领兵作战。五月十八天亮之后,侬智高恃众急攻,终于破城而入,康州知州赵师旦和康州监押马贵被侬军处死。

    五月十九,侬军进据端州,端州知州丁宝臣惊魂落魄,不顾州城,仓皇逃命。

    在侬智高邕州称帝后的短短二十日内,侬智高军一路所过,势如破竹,占领广南东西两路大部分地区,广南东西两路官府统治尽皆糜烂。侬智高军所过之处,广南东西两路各州县基本上连一日都抵抗不住。各州县官吏“或死或不死,而无一人能守其州者”。“盖夫城郭之不设,甲兵之不戒,虽有智勇,犹不能以胜一日之变也。”

    侬智高占领端州之后,继续督军东征,于五月二十日抵达广南东路路治广州城下。

    岭南各军州的八百里告急中尽是:“贼军用蛮牌、捻枪,每人持牌以蔽身,二人持枪夹牌以杀人,众进如堵,弓矢莫能加”。“贼军略地千里,弄兵安行,无一能拒,虫飞蝇营,拏而不散。此官滥束庸,招其所以侵也”之类的告急奏报,已是大宋朝廷震惊不已。

    如今侬智高之乱再也不能以藓芥之患来看待了,广南东西路的兵马已经证明不堪用了,朝廷正在选将调兵,南下平叛。

    至于广州城,到底守没守得住,到现在为止杨怀玉还没有得到准确消息,但只是前面侬智高攻破的州县,也足以令久于安稳的大宋百姓震惊了。

    虽然岭南大乱确实对大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坏消息,但是对于杨怀玉这样的好战分子来说,却谈不上太大的伤感。毕竟武将就是上战场杀敌的,有机会上战场杀敌立功对他们说未必真得是坏事儿!朝廷选将调兵,南下平叛必然会优先考虑西军,这正是体现西军价值的时候,估计在那些西军将士看来,未必是坏事儿。

    当然,对钟浩来说,岭南离自己太遥远,没有什么切身之痛,关系也不是太大。

    岭南之乱对钟浩没有带来多大伤感,但范仲淹的去世,对钟浩来说,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据杨怀玉说,今年五月,范仲淹由青州知州改知颍州,他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

    虽然钟浩在除夕守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