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大宋-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历史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穿越而来,引发蝴蝶效应而改变走向,还不好说呢!钟浩自然希望不要因此而改变,不然自己预知历史的优势可就全没了——

    六塔河方案失败后,黄河水患依旧没有合适的方案治理,依旧处于修修补补的状态,仍然在危害两岸百姓。

    六塔河导黄河东流的方案失败后,仅仅又过了四年,在嘉佑五年黄河在商胡埽下游的乐西渡又决口了,黄河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这次不用刻意导流东去了,黄河自己便东流了。

    不过,黄河的北流依旧存在,东流只是一支分支,而且水流较小。

    大宋朝廷又继续为到底是让黄河东流还是北流,争吵不休,一直也没有确定的解决方案。

    黄河水患终北宋一朝也没有彻底的解决,可以说黄河水患折磨了北宋一朝始终,直到靖康之变,宋室南渡,才不在折磨大宋了。因为南宋再也管不到黄河地区了,黄河之患就留给金人头痛了。

    当然,南宋君臣表示:你们金国要是把黄河地区还给我们,我们很想替你们头痛,继续被黄河折磨!

    当然,这些又是后话了,钟浩这个后来人是知道的,但杨怀玉肯定不知道。他们的聊天只是聊到去年七月的那次黄河在大名府馆陶县郭固口的决堤的事情。

    钟浩和杨怀玉说是在聊天,其实大多数时候是钟浩在说,而杨怀玉在听。杨怀玉只是对黄河水患最近的一些事情有所了解,在黄河水患的历史和其形成原因上,远不如钟浩这个后来人了解得透彻。

    说完沉重的水患,钟浩感叹道:“如今的黄河真是应了‘黄河百害,唯利一套’之说啊。可惜这唯一得黄河之利的河套地区,却被党项人占着。兴灵一带水网交织,直如一塞上江南,不论耕种还是放牧,都是远胜他地。如此富庶之地却被党项人占据,实在可惜啊!兴灵之地,西有贺兰山屏障了西北的寒风,东边又有瀚海阻隔,使外敌难侵,此天险尤甚长江,广如渊海。我大宋想要踏破荷兰山阙,直捣其心腹兴灵之地,实在太难啊!”

    杨怀玉听了钟浩感慨,朗声道:“大哥也不必灰心丧气,西贼虽然暂时猖狂,但其国内局势从未稳定,这样的政权必不能长久,一旦发生动乱,便是我大宋平灭西贼之机!到时我西军必然可以一举荡平横山,越过瀚海,直捣贺兰山阙!”

    钟浩是知道,西夏国内虽然也发生过动乱,但大宋却并没有能平灭他们。就连灭掉北宋的金人,都拿西夏这个打不死的小强没什么办法。直到北宋灭亡之后的整整一百年之后,西夏才在所向披靡的蒙古帝国铁蹄下灭亡。

    不过,钟浩看着杨怀玉坚毅的面庞,不好打击他,只是顺着杨怀玉的话道:“但愿吧!不过我觉得咱们大宋不应该只着眼于横山,还应该两只拳头打人,还要从河湟进行图谋!”

    虽然钟浩知道西夏很难被攻灭,但是纸上谈兵还是可以谈谈的,起码能显摆一下自己的能力,让杨怀玉佩服一下自己,顺道忽悠一下杨怀玉,推销一下自己开拓河湟的战略。

    钟浩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随意的画了一个“凡”字,只是尾部拖得很长,凡字中间的一点画得是竖直的。后世都知道黄河是几字形,其实本来钟浩是想画一个几字的,可是落笔时一想,几字的繁体字是“幾”,若是写成简体的几字,还要多费口舌解释这是什么字,反正还要画横山,索性画了一个凡字。

    钟浩指着外边的凡字道:“这凡字的外边是就是黄河!”又指着凡字里边的一个竖点道:“这是横山!”又指着竖点的上方道:“这里是瀚海!”

    钟浩接着说道:“想要从横山这里或是瀚海地区攻击到西贼的根基兴灵地区,实在太难了,这些横山和瀚海天险就是西夏的天然屏障啊。”

    接着钟浩一直黄河那一撇的最前端,道:“但是从这里——河湟地区,进攻西夏的话,就容易许多了!如今青唐的角厮罗老弱多病,其三子纷争,大宋若是早日图谋河湟地区,再也河湟为跳板,进攻西贼,必定事半功倍!”

    杨怀玉以前知道自己这位大哥是有些本事的,不过认为他的本事都是在文事和政务上。想不到自己这位大哥对天下的地理形势如此了解,只是随意一笔便划出了黄河的走势。

    杨家是将门世家,累世为大宋作战,尽心竭力的为大宋尽忠,因此才得官家允许,从崇政殿中复制了一张殿中张挂的天下坤舆图,这张坤舆图被杨家珍贵收藏,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见到的。杨怀玉作为家中嫡子,这才有机会见到这天下坤舆图。

    而自己这个大哥怕是很难有机会见到这天下坤舆图,但他却能轻易的画出黄河的走向。这等本事,若不看过大量的地学书籍,并仔细推演过江山地理,怕是绝对难以办到啊!世所流传的地学之书《水经注》上,可从没天下坤舆图这一页啊。

    杨怀玉觉得:只是这一点就够让自己佩服的了。当然,他并不知道后世连小学生都知道黄河是几字形的!

    何况钟浩所说的以河湟为跳板,进攻西贼的策略竟然和自己父亲所想得完全一致,这就不得不让杨怀玉刮目相看了。

    杨怀玉感叹道:自己的父亲是出身将门世家,又是征战三十年的老将,能看出开拓河湟的重要性,还算说得过去。可是自己这位大哥只比自己大一岁,阅历应该也很有限吧,怎么也能想到这个战略,这就不得不让杨怀玉佩服了,自己多有不如啊。看来自己这位大哥要是帅才的话,自己充其量只能做个将才!

    杨怀玉想及此处,不禁满眼崇拜的望着钟浩:自己这个大哥虽然八卦点,但绝对是有些真本事的!

    钟浩看到杨怀玉满眼崇拜的眼神,不由的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不就是随口说了个开拓河湟的策略吗?至于吗?

    想要攻夏,无非就是开拓河湟和攻略横山这两条路,这事儿应该很多人想得到吧!

    “不要这么崇拜,大哥会骄傲的!”

    “呃……”杨怀玉有些无语,他发现自己这大哥原来脸皮挺厚的。

    “其实攻略横山和开拓河湟,也不能单纯的比较哪条路子更易于实施,关键在于执行力。”钟浩虽然觉得开拓河湟若是执行的好,比攻略横山容易些,能够事半功倍,但是其实最后大宋还是在攻略横山这一条路上取得的成果。

    几十年后的政和四年,宋军在童贯、种师道的率领下,在古骨龙大败西夏军,占据了横山地区占据的主动权,到了宣和元年,大宋尽克西夏横山之地,西夏从而失去横山屏障,兴灵地区直接暴露在大宋的攻击之下,面临亡国之危,西夏被迫向宋朝表示臣服。要不是随后靖康之变,西夏有可能被大宋彻底平定了。

    当然,这也不能说开拓河湟的策略不好,只是这个策略在执行时,牵扯了太多了利益纠纷,在新旧两党的扯皮争斗中,没有被更好的执行。

    “是啊,虽然小弟也觉得大哥所说的从河湟进攻的西贼更加容易,但是怕是就算推行起来也是陕西各路的头脑做主,咱们麟府之地想要立功,还得要奔着横山使劲啊!”

    钟浩点点头,表示赞同。确实,真要推动开拓河湟的战略,怕是要主要依靠陕西各路的军政要员来推动。

    说起横山,杨怀玉忽然想起刚得知另外一件事。这件事跟横山这个名字有关,但是跟西夏人无关,而是天南地区的事情,当下开口对钟浩道:“大哥知道吗?天南广源州的蛮夷首领侬智高在四月初的时候,率七千部众扯旗造反了。这侬贼如今已经攻破右江东岸的横山寨,还号称什么‘南天国’,如今朝廷震动啊!”

    ?

    钟浩也知道:杨怀玉口中的横山寨,跟宋夏边境的横山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位于大宋广南西路位于右江东岸的一个重镇,是天南地区通往中原地区和广南西路,乃至通往大理、交趾等地的交通枢纽,大宋在此驻有重兵,负责右江东岸广大地区的防务,横山寨被攻破,在大宋引起很大的震动。

    如今已是四月底了,侬智高造反已经快一个月,这件事情大宋早已很多人知道。不过钟浩在静羌寨消息相对闭塞,只有从每月月底富弼让人抄送来得朝廷下发帅司的邸报,可以了解大宋朝廷的大事儿。钟浩来府州时,这月的邸报还没到静羌寨,是以不知道此时。

    杨家是累世将门,老家就在东京,自然消息灵通,大宋朝廷的事情自然很快就会知道。

    侬智高造反这事儿钟浩来自后世,自然是知道,这在大宋历史上算是比较有名的大事儿。只不过没人提,把这事儿忘了。听了杨怀玉的话道,这才想起这事儿。

    侬智高作为大宋和交趾交界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在大宋和交趾夹缝中挣扎,其实也前也生过事情,既造过交趾的反,也进攻过大宋。

    不过这次之所以在历史上出名,是因为侬智高这次把事情搞大了。钟浩估计过不了几天,侬智高攻下邕州,并改国号为大南国,正式称帝的消息就会接着传来。在大宋国土上裂土称帝,自然是大宋不允许的。大宋很快派出最能打的狄青去平叛,夜袭昆仑关,也成就了狄青的威名。

    不过这些事情钟浩虽然知道,但是现在不能说。

    钟浩听了杨怀玉的话,只是随口道:“侬智高撮尔小贼,怕是成不了什么什么气候!”

    杨怀玉嘟囔道:“估计也是,南蛮人打仗不顶事儿,怕是翻不起多大风浪!唉,若是真翻起大风浪,那倒是好了。”

    “啊……仲容何处此言?”钟浩不禁奇怪的问道。(未完待续。)

第一六九章 杨怀玉的小算盘() 
杨怀玉朝着钟浩嘿嘿一笑,说道:“这侬智高要是闹大了,事情不可收拾了,到时定然离不了咱们西军去收拾摊子啊。西军能打的将领就那么几个,说不定我父亲有机会领兵南下呢,我到时必定得跟着啊。天南离得咱们这么远,一来一回再加上作战的时间,今年是肯定回不来了,我跟折可乐的婚期到时肯定错过了,我不就不用跟折可乐成亲了嘛!”

    “呃……”钟浩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绕了半天,原来杨怀玉这厮盼着侬智高闹大,是为了逃婚啊。人家折可乐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材有身材,名门世家的大家闺秀,多好的一姑娘啊,不就是武艺高强点嘛,至于这样吗?

    杨怀玉看着钟浩笑道:“这小弟盼着侬智高闹大之事,大哥你可千万不能出去乱说,不然小弟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自然,大哥还能害你不成。不过,仲容你在外人面前千万不要乱说这种话啊!”杨怀玉在自己面前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说,自然是信得过自己,钟浩自然不会出去乱说。不过这等话语,若是被有心人听去,拿来做文章,杨怀玉真得吃不了兜着走,说不定这辈子的前途就没了,所以钟浩出言提醒。

    “大哥放心,这事儿小弟自然理会的。不过大哥也不用太在意,这事儿在咱们大宋怕是有得是将领私下说过,也没什么太大不了的。嘿嘿,咱们大宋以文驭武,武将地位本来就低。若是大宋整日太平无事,咱们武将岂不是地位更低了?咱们大宋很多将领都巴不得有人生事呢,这样才好让他们能干上一场啊,不然军功何来?如何能升官发财?”

    自己啥时候成了武将?钟浩有些郁闷。自己在杨怀玉口中怎么成了和他的一样的武将,自己可是标准的文官好吧!不过这么说,显然杨怀玉是把钟浩当成了自己人,钟浩也就不再纠结。而且杨怀玉说得事儿,怕是也都是有得。大宋以文驭武,本来就对武将防范甚严,若是大宋整日太平无事,这帮文官真能把武将都玩死?

    杨怀玉盼着侬智高闹大,说不定到时局面难以收拾,朝廷会让西军南下平叛,以借机会逃婚,也只是随口这么一说,其实心中连万一的希望都不抱。毕竟以前侬智高也造过反,都没翻起多大的浪花,就被平定了。而且就算万一这次闹大了,朝廷调西军平叛,也未必会一定调自己父亲,毕竟西军中和自己父亲资历差不多的人也有不少。因此,其实他也只是随口一说。

    不过以钟浩知道的历史,怕是杨怀玉这次怕是真是一语成谶了,侬智高这次真闹大了,这在杨怀玉自己看来来万分之一都不到的逃婚希望,好像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侬智高作为大宋和交趾交界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在大宋和交趾夹缝中挣扎,其实也前也生过事情,既造过交趾的反,也进攻过大宋,不过这一次的造反却在历史上很出名。

    这次造反之所以在历史上出名,是因为侬智高这次把事情搞大了,他在大宋国土上公然称帝。钟浩估计过不了几天,侬智高攻下邕州,并改国号为大南国,正式称帝的消息就会接着传来。

    在大宋国土上裂土称帝,自然是大宋不允许的,必然会派兵平叛。不过广南的兵马太不顶事儿,被侬智高打得很惨。大宋最后只得派出最能打的狄青去平叛,夜袭昆仑关,也成就了狄青的威名。而这次侬智高造反,也随着狄青的成名,而在历史上更加有名。

    而钟浩记得,狄青所带领去平叛的西军中,作为的先锋部队的正是杨文广的部队。所以,钟浩觉得杨怀玉的小算盘实现的可能很大。

    钟浩想到此处,倒是也有些企盼,到时一定让平西军也跟着杨文广一起南下,只有经过战火的淬炼,平西军才能成为一支强军。而且说不定能挣份军功,顺道能挣个禁军编制呢!杨文广可是说过,以后若是有战事,可以调平西军上战场的,虽然这次是南下,不是对阵西夏,但钟浩觉得还是要争取一下。

    况且,去天南地区打南蛮,比起去对付彪悍的西夏人,总归要容易一些。

    当下钟浩对杨怀玉道:“若是杨世叔能带兵南下去天南平叛,记得一定替平西军中营也争取一个机会啊!”

    杨怀玉苦笑道:“虽然我巴不得侬智高把事情搞大,但是怕是他真没那个实力啊,说不定这会儿他已经被朝廷在广南的禁军给灭了!”

    钟浩神秘的一笑,说道:“嘿嘿,这可不一定。大哥我对这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都略有一些研究。刚才掐指一算,觉得这次侬智高还真有可能搞出大事儿,说不定咱们西军还真有可能南下平叛!”

    “啊,大哥对易卜之事还有研究?你算到这次咱们西军还真有可能南下?”

    “略懂,略懂,哈哈,大哥的本事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以卦象看,这次西军确实很有可能南下!”

    杨怀玉听了钟浩说其所推演的卦象上确实如此说,不由得有些兴奋的道:“啊,那若是真的能如此,那真是太好了!”在他看来,西军去打侬智高这等南蛮,无疑是用牛刀去杀鸡,摆明是给西军送战功啊。杨怀玉这等好战分子,自然兴奋不已,而且还可以顺道摆脱今年与折可乐成亲的命运,当真是极好的。

    随即杨怀玉道:“大哥放心,若是我父亲真能领军南下,小弟必然尽力让父亲把平西军中营带上。怎么说中营也是有小弟一番心血的,小弟和他们的关系,不必大哥差!”

    钟浩颇为高兴的道:“那此事可说定了啊!”

    杨怀玉大笑道:“这个自然!”既能南下立功,又能顺道逃脱即将成婚的命运,杨怀玉还是颇为兴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