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中国人人性的刽子手、剥夺中国人幸福的罪犯。
到复仇的时候,中国人必须将他的自由、权力、生命、家庭等等一切奉献给祖国。
这时的中国人应当摈弃“自虐”的思想和性格,变成“自爱”,应当爱自己的同胞。
这时的中国人应当摈弃先前那种世界主义,将人类(或世界)的利益置诸一边,而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于首位。
这时的中国人应当将大中华民族复仇主义当作一种信仰,无条件地、绝对地拥护这一思想。他们不再追究其中的原因,而是自然而然地、不加分辨地、不加审查地拥护这一思想。
这时的中国人应当变得强悍、顽韧、暴戾、无情、冒进,绝不能懦弱、恭顺、柔婉、慈悲。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眼睛里应当射出狮子的光芒,将所有的敌人视为羔羊,追逐他们,击毙他们。
这时的中国人应当坚定不移地支持复仇,绝不允许起半点怀疑、动摇、厌恶、反对的心情。在战争中,纵然自己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甚至到最后只是吃极少极少的食物,纵然自己有父母,或兄弟,或姐妹,或子女,或其他亲人死去,我们也不应悲痛,更不应由此产生反对复仇的心理,而要明白,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认识到,为了复仇,就必须抛弃一切,忍受一切。
这时的中国领袖、军队、政府、人民应当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不复仇到底,誓不罢休。所有的人,包括领袖、将士、官员、平民,都要把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庭,献给祖国。
大中华民族复仇主义的战旗终将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高飘扬,亿万中国人将汇聚在这面光辉的旗帜下,宣誓复仇,他们唱着嘹亮高亢的战歌,歌声直冲云霄,唱完歌后他们就会走上征途,并且高呼:
——到东京去,我们要血洗这座城市!
外篇 转 龙之谜
(更新时间:2004…6…28 10:44:00 本章字数:1237)
——————————————
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以特殊的涵义佔据了各个领域,并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徵。龙是否存 ? 是精神还是物质现象 ?
至今还是一个谜。不过,我们似乎可以如此推论:牠属於一种隐体动物,也就是说,牠出现的时间有限,形体较大,常藏於大海和江河之中,应是一种两栖动物,并可藉暴雨狂风腾空而上,遨游云雾间。若巧遇雷电袭击,则有可能坠落地面,我们翻开历史,惊讶於多次的目击纪录,不得不让我们对於龙的存在给予重新评估。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
东晋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慕荣皝亲率朝臣,在距离龙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鬚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称
!
《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只角,口鬚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某日,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鬚,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只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鬚,身子的前半部分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
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降落一条不明动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数里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所描述的形状,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腥味招来很多苍蝇。这鱼应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至於为什么会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龙坠落的原因产生关联。
谢谢
外篇 【转贴】 一篇被台独网站删除的贴子,令台独肝胆俱裂
一篇被台独网站删除的贴子,令台独肝胆俱裂
此贴是一个大陆网友在外独会发的,20分钟后被台湾网管以今天中国的贴子太多为理由删除。这个贴子在20分钟内有超过200的浏览量,但只有3个台独分子回复,出奇的没有对贴子的反映的内容提出质疑。
1:大陆敢不敢对台湾使用核武器?
有台独朋友说:“大陆要是敢对台湾动用核武器那么世界将对大陆扔下核弹。”
在这里,我只能对如此幼稚的问题表示嘲笑。试问,如果美国有一天用核武器炸掉北朝鲜,请问你认为中国与俄国会对美国本土发射核弹么?反过来说,如果有一天大陆用一颗核弹摧毁台湾,请问如果你是美国总统首先考虑的是给台湾人报仇还是首先保证自己民族的生存?
别忘了,有两万枚核弹并不比几千枚核弹强哪怕那么一点点。对同样具备全球毁灭能力的中国动用核弹无疑宣布“同归于尽”你们认为美国人会为台湾与大陆同归于尽么?你们认为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愿意为台湾与大陆同归于尽么?同时必须告诉各位,中国的和战略是“核捆绑”,解释一下什么叫核捆绑,那就是如果中国遭到核弹攻击,中国会把自己全部核弹向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核国家发射,包括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国家与地区。这就是全球毁灭的“核捆绑”。请问如果有一天台湾被大陆用核弹炸掉,作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包括日本人,你认为他们想不想在第而天随着台湾人去下地狱?想不想与中国同归于尽?答案其实很简单。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曾说“宁可台湾不长草!也要解放台湾岛”可不是突然想到才说的。
2:台湾是中美的政治筹码。
有人说你大陆愿意扔核弹你就扔啊,愿意武力解决你就打过来啊。
实际情况是大陆对台动武是肯定的,也是大陆从高层到民间的共识。
何时动武不是你台湾决定的,而是大陆决定的,也就是说,解决台湾问题主动权在大陆,不在台湾。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解决呢?这就是既定国策决定的。
所以各位大陆朋友不用着急,各位台独朋友不用高兴,此战必打,和平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3:战争的覆盖
对于台湾,如果台海之战爆发,可以负责人的说,台湾全境都在解放军火炮的覆盖下,也就是说,台湾全境在解放军装备的大量远程火炮、火箭炮的直接打击之下。再加上短程,中程导弹的精确打击,从火力压制上台湾不占有任何优势。而对于大陆来说,台湾的导弹总不会比大陆的炮弹多吧?请问发射一颗导弹的时间可以打出几颗炮弹?
就算台湾对大陆进行导弹攻击又怎样,先不说导弹要飞越上千公里的防区,就算上数量又能对大陆的城市造成多大的打击呢?更不要说发射的时候能不能活着进入发射阵地,发射了一颗后还有没有命发射第二颗了。
4: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台海爆发战争台湾全境都是战场,而大陆能有多大面积称为战场呢?打个比方,当台北的民众在防空洞里躲避导弹,炮弹的时候,北京的民众则在家里收看炮击实况。不明白台湾有什么可乐观的。想着美国人为了台湾流尽血?你信么?我不信?我只相信美国会为台湾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但台湾有本钱让美国人把血流尽,把国家陪近去么?你们认为有哪个国家愿意为台湾流尽最后一滴血?我告诉你,世界上除了中国可以为了台湾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到!
所以台海一旦爆发战争中美肯定会有一番较量,不过底线不同而已,一个要避免付出太多代价,一个则不怕付出太多代价。
话说回来,中国会为了台湾不惜一切么?不会,如果会付出一切早打你台湾了,毕竟台湾的利益对中国只是政治问题,而西北的利益才关系到中国的国运与命脉。因此只要台湾没有宣布独立,大陆是不会动手的,先拓西北、后定东南是既定国策。当大陆主动开战台湾的时候就是大陆宣布争霸的开始。
5。最后告诉各位台独朋友“998工程”这个词,你们可以搞清楚大陆军力的发展方向。当有些台独朋友说大陆军事科技如何落后当有些台独朋友说大陆军事科技如何落后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笑,大陆不是没有好装备,只是发展不大量装备而已。这是在吸取苏联错误策略的基础上形成对抗方式。话不多说,别以为自己很重要,中国的利益根本不在台湾,以后有空会解决台湾的。
之所以发这个帖子,“先拓西北、后定东南”这句话是本文的前期发展的一个布局。
外篇 转 “文”“采”
(更新时间:2004…7…5 14:41:00 本章字数:324)
现在的奇幻文章,我归之两类。
一,以情节为主,也是我所说的“文”。现在大多数的文章都采用着一方式来构思创作自己的文章。而且通篇像是通讯稿。虽然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但是最多只不过是让人看一篇小故事而已。
悬念是情节小说里最受欢迎的。但是真正能把握的很少。那就归结为推理性的小说。
二,以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为主的,也就是我所说的“采”。奇幻小说是一种美的体现,它让文字在脑中幻化出奇异的世界。而美的程度取决于采的渲染。文章不只是一种消遣,读者最渴望的是从中发掘点东西可以为自己所用。通常情况下,读完一篇奇幻,只是觉得它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想象出来的故事。发人深省的东西很少。也是一种忌讳。
我期待着“文采”兼并的好文章。
外篇 大无大有周恩来
(更新时间:2004…7…5 14:44:00 本章字数:12713)
最早是在杂志上看见这篇文章的,今日见有了电子版,特转到坛子里来,也算是对我所崇敬的周总理表达一下怀念之情吧。
————————————————
大无大有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
梁衡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百年,他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二年。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至今,许多人仍是一提总理双泪流,一谈国事就念总理。陆放翁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是什么办法化作总理身千亿,人人面前有总理呢?难道世界上真的有什么灵魂的永恒?伟人之魂竟是可以这样地充盈天地、浸润万物吗?就像老僧悟禅,就如朱子格物,自从一九七六年一月国丧以来,我就常穷思默想这个费解的难题。二十多年了,终于有一天我悟出了一个理:总理这时时处处的“有”,原来是因为他那许许多多的“无”,那些最不该,最让人想不到、受不了的“无”啊。
总理的惊人之无有六。
一是死不留灰。
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总理去世的时候,正是中国政治风云变幻的日子,林彪集团被粉碎不久,“四人帮”集团正自鸣得意,中国上空乌云压城,百姓肚里愁肠千结。一九七六年新年刚过,一个寒冷的早晨突然广播里传出了哀乐。人们噙着泪水,对着电视一遍遍地看着那个简陋的遗体告别仪式,突然江青那副可憎的面孔出现了,她居然不脱帽鞠躬,许多电视机旁都发出了怒吼:江青脱掉帽子!过了几天,报上又公布了总理遗体到八宝山火化的消息,并且遵总理遗嘱不留骨灰。许多人都不相信这个事实,一定是江青这个臭婆娘又在搞什么阴谋。直到多少年后,我们才清楚,这确实是总理遗愿。一月十五日下午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就把家属召集到一起,说总理在十几年前就与她约定死后不留骨灰。灰入大地,可以肥田。当晚,邓颖超找来总理生前党小组的几个成员帮忙,一架农用飞机在如磐的夜色中冷清地起飞,飞临天津这个总理少年时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又沿着渤海湾飞临黄河入海口,将那一捧银白的灰粉化入海空,也许就是这一撒,总理的魂魄就永远充满人间,贯通天地。
但人们还是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多少年后还是有人提问,难道总理的骨灰就真的一点也没有留下吗?中国人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习惯修墓土葬,这对生者来说,可以寄托哀思,对死者来说则希望还能长留人间。多少年来,越有权的人就越下力气去做这件事。中国的十三陵,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还有一些埋葬神父的大教堂,我都看过。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又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当然不会为自己的身后事去费许多神。所以一解放,毛泽东就带头签名火葬,以节约耕地,但彻底如周恩来这样连骨灰都不留的却还是第一人。你看一座八宝山上,不就是存灰为记吗?历史上有多少名人,死后即使无尸,人们也要为他修一个衣冠冢。老舍先生的追悼会上,骨灰盒里放的是一副眼镜,一支钢笔。纪念死者总得有个念物,有个引子啊。
没有灰,当然也谈不上埋灰之处,也就没有碑和墓,欲哭无泪,欲祭无碑,魂兮何在,无限相思寄何处?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名篇都是碑文、墓志和在名人墓前的凭吊之作,有许多还发挥出炽热的情和永恒的理。如韩愈为柳宗元写的墓志痛呼:“士穷乃见节义”,如杜甫在诸葛亮祠中所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都成了千古名言。明代张溥著名的《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简直就是一篇正义对邪恶的宣言。就是空前伟大如马克思这样的人,死后也有一块墓地,恩格斯在他墓前的演说也选入马恩文选,成了国际共运的重要文献。马克思的形象也因这篇文章更加辉煌。为伟人修墓立碑已成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百姓的习惯,你看明山秀水间,市井乡村里,还有那些州县府志的字里行间,有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古人墓、碑、庙、祠、铭、志,怎么偏偏轮到总理,这个前代所有的名人加起来都不足抵其人格伟大的人,就连一个我们可以为之扼腕、叹息、流泪的地方也没有呢?于是人们难免生出一丝丝的猜测,有的说是总理英明,见“四人帮”猖狂,政局反复,不愿身后有伍子胥鞭尸之事;有的说是总理节俭,不愿为自己的身后事再破费国家钱财。但我想,他主要的就是要求一个干净。生时鞠躬尽瘁,死后不留麻烦。他是一个只讲奉献,献完转身就走的人,不求什么纪念的回报和香火的馈饷。也许隐隐还有另一层意思。以他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