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时局未定,加上国党对于**实施的白色恐怖打击。令很多远离家人的革命者,不得不把这份思念隐藏,期盼着革命成功那刻的到来。
如今两党因抗日而再次进行合作,**方面在合作之前,也让国党方面承认**的合法政党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重返大别山的先遣队方敢回家探望一番。
看着跪在院子中嗑头的杨细,那怕心中始终牵挂这个长子的杨父,内心欣喜之余却不敢流露太多的高兴。做为父亲,他很清楚儿子做的事,那是杀头的大事。
可做为母亲的杨母,对于这个早年便踏上革命路的儿子,其实是一直心存牵挂的。那怕在他们家受到迫害的时候,杨父表示没这个儿子,当这个儿子死了。
可谁都知道,这是为了保全他们一家的安全。实际上,这个儿子死没死,他们两口子都不知道。毕竟,那怕杨细有时想写封信回来,却同样担心给家人带来伤害。
离开整整六年之久的杨细,今天是第一次回到家。六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也难怪先前在院子前,离家时还是小丫头的妹妹,已然认不出这个大哥了。
当初离家时,还是热血青年的杨细,如今已经是一位老资格的红军战士。更是如今侦察旅中,一名优秀的连长。若是下放其它部队,担任营长想必也没任何问题。
看着同样泪流满面的儿子,身为男人的父亲依旧表情冷漠,任由儿子在自己面前嗑头。只是眼中闪烁的泪花,足以说明这个不善言辞的父亲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
相比之下,身为母亲的杨母却直接冲了过去,搂着跪在地上的儿子同样泪流满面的道:“儿啊!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年,你咋连封信都不给家里寄呢?娘还以为你咋了呢!”
自从红四方面军开始转战川陕之地,当年只是红四方面军一名普通战士的杨细,只是众多从湖北离家踏上革命路红军战士中,一名微不足道的战士。
这样的情况,在整个大别山地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每次听到有人传回的一些消息,杨家人便会担心自家儿子是生是死。每次听到有关红军的情况,家有子弟在红军中的人家,就会为自家子弟的生死而担忧牵挂。
跟着杨细一起过来的先遣队员,同样觉得眼睛有些泛红。此次有资格选调进先遣队的战士,大多都是八路军中资格比较老的战士。
可以说,这些战士在普通部队,都是班排长的职位。特意挑选这些队员过来,也是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将先遣队的规模扩大。这些人,也可以担任部队的基层指挥跟骨干。
清楚这种时候,不适合打扰,其中一个队员打出退出的手势便准备离开。结果杨父却突然道:“同志,你们怎么走了?进来坐坐吧!寒舍简陋,只怕招待不周啊!”
杨父的一番话,把正在相拥哭泣的母子俩给喊醒了。起身的杨细也赶忙道:“小朱,行了!等下就在我家吃饭吧!爹、娘,这是我部队的战友。”
说着话便给家人做了一下介绍,那怕杨父心中依旧有些埋怨儿子,却也不希望在儿子战友面前给儿子丢脸。更何况,杨父也知道儿子人在部队,能靠的就是这些战友啊!
招呼着众战友落座之后,看着离家时还是个毛头小子的弟弟,如今也长成棒小伙。杨细也很真诚的道:“二娃,哥不在家的日子,辛苦你照顾爹娘了!”
哥,没什么!只是爹娘一直担心你在外面的事情,我们在家倒没什么辛苦的。
看着父母开始张罗着吃食,回家之前也采购了不少东西的杨细,将战友帮忙提的东西一并交到了母亲手里。其中还有不少熟食,也让原本寒酸的杨家终于有东西招待客人。
知道家里并不宽裕的杨细,很快多身上掏出一个钱袋,在父母的眼神中递了过去道:“爹、娘,这是儿子提干之后领到的军饷,这次回来我就全取出来了。
这些钱,你们拿着做家用,往后儿子虽然不在家,但短时间应该还会在这里不走了。有时间的话,我也会经常回来看望你们的。关于儿子的事,你们往后还是少跟人说。
这次儿子回家,也是部队首长特意给批的假。总之,儿子在部队过的很好,你们也不用担心。等打完小鬼子,儿子有条件的话,再把你们接到身边去生活。
还有这次回来,看到二弟跟小妹的情况。我想你们如果愿意的话,我想把他们送到陕西去上学。二弟年龄大了点,但应该可以去上夜校,另外去工厂做工。
小妹年龄还我到时托人把她送到学校去上课。虽然我现在的军饷不多,但供他们两人在陕西的生活应该够。如果你们想去的话,我也可以想办法。”
回来之后得知已经十八岁的弟弟,很早便缀学在家务农,至于小妹根本没上过学堂。如今提干为连长的杨细,很清楚他能顺利提干,也是因为参加革命前上过几年私塾。
文化的重要性,让他觉得应该给弟妹一个更好的未来。做为侦察旅的优秀连长,杨细觉得把弟妹送到榆林去,相信部队上的人,也会给自家弟妹一个学习的机会。
毕竟,这年头普通农家子弟,想拥有上学读书的机会,真的很不容易啊!
听到这话的杨母看了看钱袋子里,那几十个大洋。很惊讶的道:“儿啊!你们现在也发饷了吗?”
八路军不发饷,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那怕现在八路军的情况有所好转,大多时候士兵也只是发放一些生活费。但军官,则有一定的职务冿贴。
面对父母有所困惑的表情,杨细才笑着道:“爹,娘,我是去年八月提的干,儿子在打仗的时候,打死了一个小鬼子的大佐还有不少小鬼子,最后部队首长给提了干。
在现在的部队,我是个连长。按照规定,每个月能领到两个大洋的职务冿贴。除了冿贴之外,每个月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金。另外多出的钱,都是部队给我的奖励金。
总之,儿子现在在部队过的很好,部队的首长对我也很器重。此次我跟我的战友回来,也是执行任务的。另外,儿子此次短时间不会离开这里了。
虽然我的驻地不在镇上,但我驻守的地方离我们家也不算太远。我们此次奉命回来,也是准备打小鬼子的。不久之后,小鬼子有可能会进攻我们的县城,我们就是回来打仗的。”
一听这话,杨父心中一惊的道:“小鬼子真的要来了?”
嗯,他们想要打下武汉城,想来我们这里也是他们路过的地方。不过,爹也不必担心,我们司令员这次也会过来。这次保卫武汉,我们八路军也会派部队参加。
那白狗子不找你们麻烦了?
想起红军跟中央军前些年你死我活的争斗,身为母亲的杨母还是很担心的问了一句。至少杨母知道,如今在湖北当家做主的不是八路军,依旧是曾经祸害过他们家的中央军。
对于母亲流露出的担心,杨细也笑着安慰道:“娘,现在是联合抗战时期,他们也不敢随便找我们的麻烦。更何况,我们现在的实力,也不比他们弱多少了。
总之,这次儿子回来,是真正保家卫国来了。只是儿子因为是队长的原因,只怕没办法经常回家,很多时候都要带兵打仗。不过,以后有时间我会回来看望你们的。”
做为红安游击支队的一分队队长,杨细也有肩负的任务。做为分队长,他自然没办法经常回家。除此之外,他也担心经常回家,有可能带经父母未知的风险。
正是这种担心,让杨细先前也考虑着,将父母跟弟妹送到榆林去。至少在杨细看来,那里是八路军的后方,应该还是安全的。
做为八路军的连级干部,如果他提出申请的话,他的家眷也有资格搬迁到军属移民村。但全家搬迁去榆林,还是需要考虑周全一些。毕竟,这个路途可并不近啊!未完待续
第四八四章 好一个‘群英荟萃’!()
大军出征必然是件相对繁琐的事情,对于民国时代的军队而言,很多时候行军都是靠两条腿走。?〔<(可即便这样,有时白天大部队行军,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随着侦察旅做为新六十七军先锋部队,以团为单位6续离开榆林。新整编完成的三个步兵师,以及军直属炮兵团也6续出,前往此次新六十七军的驻守防区。
做为军长的何正道,随同炮兵团一同出。此次炮兵团按照命令,携带了便于运输的十六门75口径骑兵野炮,其余火炮则是大口径的迫击炮。
至于步兵师携带的火炮,大多都是迫击炮跟九二步兵炮。其余不太方便运输的火炮,何正道同样没让炮兵团携带。只是炮兵团中,还是挑选了不少精锐炮兵随行。
这些暂时充当步兵的精锐炮兵,更多是何正道用来充当炮兵预备部队,以及有可能在战场缴获到日军火炮时,能够利用这些多出来的炮兵,尽快扩大炮兵团的规模。
若是把缴获的那些重炮拉到前线,何正道觉得单单行军路上花费的时间,只怕等到他们抵达驻防地,战斗早已经打响了。为此,携带的装备都是利于运输的。
后勤辎重部队,也安排了一些汽车帮忙运输物资。只是这些汽车运输队,在抵达八路军与中央军的接壤防区之后便回返回。汽车运送的物资,也将由马车负责运输到前线。
总体而言,这一批自行准备的物资,更多是何正道用来充当预备的物资。那怕这个时候,中央军已经开始替出征的新六十七军准备物资,但那些物资想来不能坚持太久。
后续中央军也将6续下拨物资给新六十七军,但具体什么时候送,又能不能按照送到,何正道同样觉得心里没底。为此,在他看来多准备一些物资,终归不会有什么错。
就算这批物资暂时用不上,何正道到时也会将这批自行准备的物资,全部运进6续在大别山区域建立的游击队根据地。有了这些物资,游击队也能得到快扩充。
在确认出时间跟顺序时,何正道也召集三位主力师长开会道:“根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由日军第二军组成的攻击群,已经开始进攻第五战区驻防的六安及霍山区域。
为了保证我们主力能够尽快赶到信阳地区,我决定此次部队行军,依旧以师为单位前后相隔半天左右的时间出。第一师在前,第三师殿后。
由我带领一师先出,参谋长负责同二师居中联合,政委跟罗主任同三师及辎重部队殿后。鉴于目前前线战况不明,我们的行军必须小心谨慎。
在主力出之前,先遣队跟侦察旅已经率先出。因此,我们各师都必须做到抵达战场,便有可能投入战斗的准备。这一仗,大家都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是,军长!’
等到三位主力师长回复之后,何正道又继续道:“此次将与我们进行对战的日军,便是在南京犯下滔天恶行的日军第十三跟第十六师团,这也是日军的王牌师团。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全歼了一个日军第十二师团,接下来我们的任务,便是再跟这两个王牌师团硬碰硬。这一仗是国统区打,我们的优势相对也不多。
但不管如何,既然这两支小鬼子的师团让我们碰上,那无论如何不能让它们再跑了。那怕多付出一些代价,我们也要替南京城那些被他们屠杀的冤魂报仇雪恨!”
‘是!’
虽然何正道知道这一路的小鬼子很难啃,但既然要代表八路军出战,何正道必须打出一些漂亮的战役来。不难,中央军还会以为他们的捷报是有水份的呢!
打硬仗也意味着,将要付出不菲的伤亡跟代价。但不管如何,难得有机会撞上这两个师团,何正道无论如何,都要从这两个师团身上啃下一块肥肉来。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新六十七军步兵第一师,当天晚上便从榆林出。而第二天早上,第二师将在罗锐青的带领下随即出。而第三师,则会在第二天傍晚开始出。
要从榆林一路行军至大别山地区,这一路自然不会太轻松。好在之前派遣了先遣队跟侦察旅,大部队走那些路线相对安全快捷一些,何正道还是心中有数的。
而此刻在郑州组织防御作战的李宗仁,看着八路军方面来的电报,告知新六十七军已经开始出。同样觉得,希望新六十七军能够提前赶到武汉战场。
面对统属的几个军长,李宗仁也适时的道:“有关八路军第六十七军,既然参与此次保卫武汉战役的事情,相信你们几位都已经知道了。
我不管你们之前跟八路军的关系到底如何,此次防御作战我会一视同仁。这一次八路军派出的领兵将领,正是前段时间歼灭日军第十二师团的何正道。
对于这个八路军中最年青的军事将领,同样也是国民政府新晋的国民上将,我也希望你们不要过于轻易对方。如此年青便有如此之处,其必有一定过人之处。
根据我所收到的资料,这个新整编的第六十七军,兵力大概在五万人左右。拥有三个步兵师跟一个独立旅还有一个直属炮兵团,跟我们的火力兵力都相差不多。
目前日军已经展开了对我们防区的进攻,我也希望你们能拿出一点军人的血性来。至少我不希望看到,没等他们抵达战场,我们已经把武汉外围的防区给丢了。”
听到李宗仁讲出这话,同样归属第五战区指挥的第71军军长宋希濂也适时的道:“长官,这一次八路军,真的把这个何正道派过来了?”
‘是的,根据先前收到的电报,第六十七军已经出了。先赶到战场的,应该就是这位何军长率领的一个步兵师。其余两个师,都将在后面6续抵达。’
做为何正道的老熟人,51军的军长许友常稍显意外的道:“他们不是一起行动的吗?”
‘一个军这么多部队,一起行军的话目标太大。关于八路军出兵参战的事情,目前仅限于参战部队将领一级的人知道。这个事情,保密的越久越好。
树的影,人的名,抗战爆至今,被他歼灭的日军师团就有两个。如果日军知道他们一心想消灭的部队到了,只怕他们也会调整一些作战布署,更谨慎的进行推进。
从目前日军的进攻态势看,我们第五战区负责的防区,也将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区域。总之我们需要做好打苦仗跟硬仗的准备,小鬼子的第二军可是很强悍的!’
这样的一番话讲完之后,另一位配属第五战区的第42军军长孙连仲,也有些自嘲般道:“看来这一回,我们第五战区还真是群英荟萃啊!”
为何说这话有点自嘲的味道,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除了宋希濂担任军长的71军算是中央军的嫡系部队,其余配属第五战区的部队,大多都为自东北军跟西北军。
眼下又多出一个八路军的第六十七师,也难怪孙连仲会说群英荟萃。说到底,类似他的第42军跟许友常的第51军,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几次苦战。
相比目前第71军精锐尚存,西北军跟东北军的部队,大多都伤亡惨重。那怕经过后续的兵员补充,可新扩充的部队,又如何比的上之前训练有素的老兵呢?
可真要说,对于八路军第六十七军的到来,最高兴的只怕还是孙连仲跟许友常。对于他们而言,何正道指挥的这个军到来,意味着他们有了真正的友军部队。
真要让他们挑一个合作伙伴的话,估计他们更愿意相信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