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无双战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无双战将-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于部队扩编的事情,接下来由我跟参谋长全力负责。政委跟罗主任,只怕要抽出一点精力,组织一下粮食筹备,以及接受灾民的工作。

    在这件事情上,胜军到时也留在榆林,负责一下相关的工作。如果到时中央接收的灾民有分配到我们这里的,一律优先安置到绥远那些有开垦条件的地方。

    至于部队扩编的事情,由我跟罗参谋长,接下来从根据地各守备部队中生产筛选。全纵队团级以上守备部队,都将参与接下来的军中大比武,优秀者补充进三个步兵师。

    现在这个时间,刚刚好是我们根据地抢收小麦的时节,各边区政府的工作,就是做好收粮储备的事情。不光是小麦,其实能吃的粗粮,有多少收多少。

    告诉各守备部队,粮食从此刻开始,做为专项物资禁止私人收购跟销售,一律做为军管物资严格限制。这年头,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听着何正道的话,边区政委的负责人,略显惊讶的道:“何司令,收粮的工作,我们可以负责跟去做工作。但资金方面,我们可能有一定的难处。

    单单榆林地区的小麦产量,今年只怕比去年还要高不少。百姓除了上交一定的税粮外,多出来的粮食,如果没有资金收购的话,他们未必肯卖给我们。”

    尽管边区政府收的税收不多,但对于很多分放给百姓的田地,自然也要收取一定的公粮。而这两年,各守备部队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让百姓在种粮方面也获得不少的便利。

    其中由何正道发动的水窖行动,便让不少百姓获得了便利。而一些水利工程的开建,同样让老百姓原本贫瘠的土地,在产量上也获得不少的提升。

    只是老百姓对于收粮打白条,多少还是有点不情愿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政府不能给钱收粮的话,他们更喜欢将粮食卖给粮贩,那样也能赚的不少钱。

    眼下何正道将粮食做为军用物资进行专管,便意识着在榆林从事粮食买卖的商人,将无法从榆林收到一粒粮食。而何正道这样做,其实也是有一定准备的。

    首先粮食在这个年代,确实堪称救命的东西。除此之外,黄河决堤过后的河南,还将迎来真正的天灾。很多河南人,在未来的几年里也将为了活命而逃荒。

    若是能多储备一些粮食的话,或许能多救助一些灾民。有了人口的话,相信对于榆林以及绥远两地的民生,也将起到不小的作用。

    资金的话,到时我会跟中央申请一批。在粮食收购价格上,也不能让百姓太吃亏。对于军管期间的粮食私下买卖,都必须多进行一些宣传。

    在根据地从事粮食经营的商户,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从其它的地方收粮。至于我们这里,只怕短时间他们都将无粮可收。未来几年内,我们的粮食只怕都只能自产自销了!

    有了何正道这句话,边区负责人同样知道,灾年之中如果政府不能掌控粮食渠道,很有可能造成社会秩序的大混乱。这种情况下,粮食专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未完待续。

第四七五章 着想与未来!() 
(ps: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听说很有效哦!)

    尽管对于新六十七军,有可能会被派往武汉参战会战是出于猜测。((可何正道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同样觉得那怕想进攻东北,也有必要再忍耐一段时间。

    做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武汉会战尽管还是以失败告终。可也就是这次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对于短时间解决华夏抗战部队的幻想,也被彻底的打破。

    在后世很多人看来,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四处点燃战火的侵华日军,看似占领了很多重要城市。可实际上,他们也开始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保守。

    也正是这次的大会战,让不少日军看到,在他们已经占领的后方,大批的抗日武装成长起来,大片的国土其实又被抗战部队收复。

    用后世一句话来形容,或许可以说日军这个时候,真正感觉到‘步子迈太大,扯着蛋了’。

    如果中央军真要调八路军南下参加武汉会战,那么八路军方面也能趁机提一些条件。至少借助这个机会,将部队扩展到湖北地区,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若是能在湖北扎稳脚根,未来便能跟在赣豫皖活动的游击队联成一片。这也算是,将一根钉子扎进了中央军的固有地盘,甚至能跟新四军相互呼应。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何正道觉得将战略重心放到准备武汉会战的事情上,还是可以的。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八路军收复华北的时机尚不成熟。

    连华北都没收复,就去考虑收复东北的事情,何正道也觉得有些太过异想天开了。这个时候,想来八路军还是需要低调展,潜心修炼‘内功’才行。

    随着黄河决堤改道,原本岌岌可危的郑州突然变得安全了起来。之前收缩防守的中央军,也开始在老蒋的命令下,沿着奔腾的黄河水对土肥原师团实施围剿。

    伴随中央军通电表示,黄河决堤是因为日军的轰炸所造成,自然激起了全民的愤慨。黄河水患,本身就是历代王朝都为之头疼的事情。

    而这一次,在中央军的宣传之下,小鬼子为了打击中央军所实施的狂轰烂炸策略,最终炸开了花园口附近的黄河堤坝,导致黄河水瞬间转向冲刷着下流的百姓田园住所。

    面对,同样在调查此事原因的八路军方面,还是第一时间出了谴责日军暴行的通电。同时宣布,将竭尽全力救助受灾的难民。

    至于日军方面,面对这样的指责自然不会承认。只可惜,这件事情在真相没有被公开之前,日军必须为此次炸开黄河堤坝的事情而负责了。

    在八路军方面开始为救助灾民而忙碌之时,原本想攻陷郑州威逼武汉的日军,最终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一计划。可以说,至此徐州会战也可宣布正式结束了。

    同样需要时间休整的日军,也开始为武汉会战而排兵布阵。而这个时候,陪同罗锐青视察根据地守备部队,检查各守备部队比武情况的何正道,却觉得应该早做布置。

    回到榆林之后,召集政委萧进光跟政治主任罗农桓开了一个临时军事会议道:“鉴于目前徐州会战已经结束,日军跟中央军也开始在武汉排兵布阵。

    从目前我们所知日军兵力调动,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日军将采取进攻合围的战术逼进武汉。这意味着,武汉会战不光会在湖北打响,江西、河南、安徽都将沦为战区。

    如果到时中央军,真的打算调我们参加武汉会战,那我们最有可能进入的战区,应该是湖北战区。做为保卫武汉的部队,参与到这场大会战之中。

    在视察部队的时候,我跟参谋长也进行过讨论,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派遣一支精锐的小部队提前进入湖北境内。那怕中央军有可能不调我们过去,也有派些眼线过去。”

    做为华中重要的军事重镇,武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日军占据了武汉,也将对暂避西南的重庆政府形成有效的封堵。甚至有条件的话,日军会伺机攻掠西南。

    只不过,川蜀之地易守难攻的地形,也将对日军的大进攻造成重大的困扰。可以说,日军想要攻进重庆的话,付出的代价或许会乎他们的想象。

    这种情况下,拿下武汉打开重庆的南大门,对日军也显得非常重要。那怕不能攻进重庆,也将令日军的进攻战线推进至国府的眼皮下,对其形成有效的震慑。

    听着何正道说出的话,萧进光适时的道:“这个时候,只怕湖北境内集结了中央军的大批部队。如果我们派遣部队过去的话,被他们知道的话会不会有麻烦?”

    对于这样的担心,何正道笑着道:“有这种可能!所以,我打算派遣精锐的小分队过去。除了派遣一个军刀特战分队外,再从侦察旅抽调一些部队过去。

    这些部队过去之后,除了能够替大部队了解战场形势之外,还能提前侦察中央军跟日军的进攻及其布防情况。有这样的小分队在里面,对于前线的情况我们也能早有准备。

    那怕最终我的推测失误,中央军不调我们过去参与会战。政委也应该知道,了解那里的战场形势,对于我们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更何况,游击战本身就是我们的强项。”

    面对何正道的解释,政治主任罗农桓思索一会便道:“军长,派遣小分队过去,确实有利于我们提前掌握战场的形势。但部队的后勤怎么办?那里可不是敌占区!”

    行军打仗,后勤保障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不是敌占区,意味着过去的小分队,在获取物资补给上面,会变得很困难。现在是统一抗战时期,总不能打中央军的秋风。

    至于日军的话,相信短时间内也攻不进湖北境内。这意味着,提前进入湖北境内的作战小分队,单单粮食方面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主任,湖北现在虽然是战区,那怕不是敌战区。但我相信,那里应该不会缺少土匪吧?除此之外,军刀特战队在野外生存上面,也是有过专业的训练。

    那怕侦察旅,我们在组织部队训练的过程中,同样有野外生存这一项。湖北境内多山,湖泊也有不少。只要找到一个隐秘的根据地,相信他们能在那里待下来。’

    ‘那军长选择的地方是那里呢?’

    ‘大别山地区!’

    伴随何正道在地图上划出一个不小的圈子,罗农桓也觉得这是个好地方。连接三省的大别山地区,也是此次日军必须进攻的区域。

    当然,在这个区域内中央军也会派遣大量部队阻击。相对的,这个地方匪患同样很严重。不少占山为王的土匪,一直将这里视为他们的风水宝地。

    那怕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土匪敢乱来。但总有一些大国难财的土匪,仗着他们了解当地的地形,继续做着他们的无本买卖。有土匪,便意味着有打击的对象。

    听完何正道的分析,做为参谋长的罗锐青也适时的道:“之前在回来的路上,我跟军长经过一番讨论之后,都觉得大别山地区是是适合组建根据地的地方。

    虽然目前在那里,我们的力量并不强。但我们的地下党组织,还有一些小游击队都在那里活动。如果我们能派遣精锐部队过去,也有利于加强那里的军事斗争实力。

    就算现在的情况跟以前不一样,但加大我们在那里的力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在那里站稳脚根,对于我们将来整合南方抗战力量也有极大的帮助。

    只不过,在我们大军没有进入的情况下,那里的展必须秘密进行。虽然统一抗战之前,不少在南方活动的游击队,都被整编进新四军,但小股游击队依旧存在。

    我想那些同志,应该也急切的盼望主力部队的回归。只要我们在那里的活动高度保密,并且以配合抗战的方式进行活动,相信中央军就算恼,想不好说什么。”

    随着这个作战方案被上报中央跟八路军总部,毛太祖跟朱老总经过讨论之后,都觉得很有必要。有些事情,那怕没直接的说出来,两人都知道这步棋可以提前下。

    若是八路军能在大别山地区,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对于抗击入侵武汉的日军,自然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相对的,着眼将来也是有好处的。

    那怕朱老总看过这个总体作战方案,也很满意的道:“看来这小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着眼与未来。这步棋下好了,将给我们带来无穷好处啊!”

    事实上,对于何正道而言,他不过将八路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提前了几年。若是能在大别山建立稳固的根据地,那怕将来中央军撕毁统一抗战的协议,也不至太被动。

    有了这样一个根据地,将来八路军便能直接从陕西进入湖北境内。那怕将来中央军还都南京,有了这个前沿阵地,也将为八路军进军南方提供有力的支持跟保障。

    所谓的‘着眼与未来’,只不过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事实上,何正道也很清楚,他能有今天很大情况下,都是占了穿越者自带的先知光环啊!(未完待续。)8

第四七六章 参战的利弊() 
在徐州失守后,国民政府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新组建以陈诚为战区司令官的第九战区,同时配合第五两个战区所属部队准备保卫武汉。

    为了能抵挡住日军大举进攻武汉,国府方面也抽调了空军、海军,总计近五十个军的地面部队,其中甚至包括作战飞机跟海军舰艇,总兵力超过百万人。

    这样的兵力布署,便能看出中央军同样意识到,武汉若是失守的话,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将是何等的不利。可即便如此,老蒋似乎依旧觉得不保险。

    好在黄河大决堤之后,原本被土肥原穷追猛打的中央军,借助黄河水奔腾而下的有利条件,开始围剿那些对黄河决堤而措手不及的日军部队。

    同时其余退到安全区域的部队,一面休整之余,不少部队也开始启程奔赴下一个战场,为接下来的武汉会战做准备。而中央军的动作,日军方面自然也是知晓的。

    在很多日军看来,此次国民政府基本将他们的精锐部队,都调到了武汉周边准备阻击进攻的日军,试图在武汉周边同日军进行一次比徐州会战更大的决战。

    对于这样的情况,日军方面虽有所担忧,但同样觉得很期待。对于进击的日军而言,他们同样希望有一个战场,能让他们跟中央军好好的来上一次决战。

    如果这一次,他们能歼灭掉参战的中央军精锐部队,或许坚决抵抗的国民政府,便会真正的垮台。到那个时候,相信整个华夏的抗战力量,也将大大的受损。

    鉴于这种情况,日军方面同样紧锣密鼓的排兵布阵,同样希望借助此次武汉会战,争取一次性解决目前令他们同样焦头烂额华夏抗战部队的有生力量。

    两国高层对于这场会战的重视程度,同样意识着武汉也将沦为新的交战区域。对于这样的情况,不少生活在湖北境内的百姓,也开始选择逃往更安全的地方。

    那怕他们知道,在前方有中央军的精锐部队阻击。但徐州的沦陷,还是令不少百姓,对于中央军能否抵挡住来袭的日军,充满了怀疑的态度。

    针对这样的情况,老蒋自然表情有些不爽的道:“小鬼子还没打进来,我们不少百姓便想着逃离家园。这样下去,只怕也会影响我们前线参战部队的士气吗?”

    面对老蒋的询问,负责情报工作的情报官也很无奈的道:“委座,很多百姓都知道,目前小鬼子来势汹汹。虽然我们布置在前面的部队不少,但他们都有点害怕。

    前番南京的事情,已经让不少百姓心里对小鬼子有了阴影。实际上,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制造这种紧张跟失败气氛的人当中,有不少是小鬼子的特务。

    只是真正能够在大战前离开湖北境内的,大多都是一些有钱的财主。他们消息比较灵通,手里也不缺那几个车马钱。正是这些财主的离开,让百姓产生了一些恐慌的情绪。

    那怕我们目前在武汉,已经开始进行保卫大武汉的宣传。但前番徐州的失陷,还是让百姓对于我们能否守住武汉,多少都没什么信心,也担心小鬼子到时会跟南京一样。

    甚至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一些民间讨论,不少百姓都希望八路军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