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人的保护,周恩莱前往西安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甚至在最后。何正道也直接表示道:“周副主席,如果中央军的将领,不理会你的建议,依旧要采取攻打西安城的方式实施解救。派军刀警告一下。或许会有奇效。”
‘你的意思是?’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军刀特战队确实拥有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实力。如果有人想在这个时候,把事情搞的更加复杂,我们可以给他们一点警告。
虽然这话说出来,我也觉得有些别扭。但目前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拿出态度跟能力来。向各方证明,如今的红军,已经拥有跟各方平等对话的实力了。’
这话换成其它军长或许不敢说,可做为独立纵队,目前红军控制区发展最好,主力部队最多的纵队司令员,何正道这话说了却很提气。
而毛太祖也适时的道:“正道这话说的不错!我们不再是赣南时,那个任由中央军欺凌的红军了。在接下来谈判中,我们的立场可以坚决一点。
另外,可以联络其它地方军阀,一起研究此事。争取在这件事情上,给予张、杨两位兵变的理解。不管怎么说,他们这样做也是出于对联合抗战的心愿。”
随着红军方面发出通电,力述老蒋此次亲临西安,派遣重兵围剿红军,本就是排除异己的举动。不顾全国抗战的呼声,一意孤行才会导致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
只是红军方面,也不同意用这样危险的方式发动兵变。同时劝告各方,在这个时候保持冷静,不要因一己之私,而破坏大好的联合抗战局面。
从这份电报当中,很多人能看出红军对老蒋的不满。可相同的,也能看出红军在兵变这件事情上,同样是持反对意见的。甚至,愿意充当两方的调解人。
与此同时,红军也宣布派遣周恩莱前往西安,就此事与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的谈判代表会面。就和平解决这次的事件,发挥调停者的作用。
而红军第三军、第十五军两个军,五个主力师同样集结待命。一旦蒋鼎文的部队敢攻打西安城,红军届时便会从身后夹击中央军。
这种软硬两手准备的做法,令回援西安的蒋鼎文,同样觉得非常憋屈。投鼠忌器不说,还很担心他若真的攻打西安,红军便会趁机包抄他的部队。
但真正令各方惊讶的,还是之前一直隐藏在后方的各军主力,如今都陈兵与中央军对峙的区域。看着红军超过二十个主力师的精锐,各方都显得尤其震惊。
单单这二十多个主力师,兵力就达到二十多万,这还不包括红军根据地守备部队。如果要算起来,那么红军目前总兵力,只怕已经超过三十万了。
鉴于这种情况,调集到围剿前线的晋绥军,第一时间选择了撤退。原本蠢蠢欲动的马家军,也很快的退怯了。谁都知道,这支红军只怕围剿不掉了。
因为西安事变的事情,何正道最终也留在了总部。而派遣给周恩莱的军刀特战队,以及骑兵警卫营一路很顺畅的抵达了西安城。
面对这支几百人的队伍,沿途的中央军也觉得非常震惊。似乎没想到,红军里面也有这样精锐的警卫部队。那怕在城外相迎的张学良,对这个骑兵营也显得很意外。
笑着道:“翔宇兄,这是你的警卫骑兵营?这装备,比我的骑兵警卫营都强悍啊!”
‘汉卿说笑了!这支骑兵警卫营,是我红军独立纵队司令员的。前两天他刚好在延安开会,听说我要过来,就派这个警卫营暂时充充门面。见笑了!’
一旁的杨虎城,听到这话很意外般道:“是那位奇袭百灵庙的何司令吧?”
‘是的!目前我们红军骑兵部队不多,因为独立纵队驻防榆林,才组建了一支骑兵部队。这次过来,考虑到路途也不近,他才派遣这个骑兵营,担当我的贴身卫队。
等下进城了,还望两位给他们找个住所。另外,这几位都是我的贴身警卫员,届时也将同我住在一起。同样希望劳烦两位,帮忙安排一下住所。’
‘好,这自然没问题,请吧!’
临行之时,何正道已经跟周恩莱坚持过,任何时候都不得少与两位特战队员在身边。至于这个十三人的特战分队,则必须跟周恩莱住在一起。
有这个特战分队在身边,就算遇到什么突发情况,特战分队也能及时处置,到时通知安排在城中居住的骑兵警卫营前来支援。相信,保卫周恩莱的安全,还是没问题的!
看着一名同周恩莱并行的警卫,其余十二名警卫散布四周,表情严肃扫视着四周。做为军事将领的杨虎城,有些惊讶的发现,这十二名警卫将危险死角全部堵死。
那怕有人暗中偷袭,只怕想开枪远距离射击,都会射中这些警卫,绝对打不到在他们保护圈中的周恩莱。这个发现,令杨虎城知道,这支警卫部队只怕更不简单。
虽说自从红军进驻延安,西北军跟红军多有接触。但对于驻地在榆林的独立纵队,杨虎城知道的并不多。却多少知道,这是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以前他多少有些不信,现在看到这个骑兵警卫营,进城的过程中依旧保持严整的军容跟军纪,再傻的人也知道,这是一支真正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
加上这些骑兵,大多都配备双枪,甚至背的步枪也是中正式步骑枪。不少骑兵腰间,还插着手枪跟扛着轻机枪。这样的火力配备,可谓既能当骑兵,又能当步兵。
如果要解决这样一个骑兵营,一个步兵团都未必有把握。想来对于红军真正的实力,只怕很多人都低估了。那此次,红军又能否站在他们这方,联手对抗中央军呢?
敢于发动兵变的底气,就是两人都觉得,红军跟他们是一个阵营的。而此刻周恩莱的到来,又会对接下来的事态,带来何种变化呢!(未完待续。)
第一八六章 朋友亦敌人?()
随着西安事变的爆发,国内的形势似乎一下变得更为紧张起来。代表红军抵达西安的周恩莱,同样受到各方的瞩目。很多人都想看,红军在此次事变中做何选择。
若说谁在此次事变中获得最多,抛开联合抗战的大义不说,红军确实获益最大。此次事变一起,老蒋苦心筹备的第六次围剿,自然也就宣告彻底的失败。
做为曾经共事过的黄埔军校同事,看前抵达西安便前来探望的周恩莱,经历清晨惊吓的老蒋。同样意识到,此次入住西安城,他确实有些大意了。
或许是觉得,无论是张学良还是杨虎城,都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最重要的,目前单说军事实力的话,中央军说第二,估计也没人敢说第一。
但直到被士兵挟持那一刻,老蒋才真正明白,他低估了张、杨两人的胆量与决心。而这一次的被挟持,同样令老蒋担心,接下来他会获得什么下场。
那怕在民国政府中,支持他的心腹嫡系众多。可老蒋同样清楚,一个死人是不值得惦记的。最重要的,一旦他遭遇不测,整个民国只怕又将面临军阀混战的局面。
看着前来探望的周恩莱,老蒋也保持风度笑着道:“周主任,真没想到,我们再相见会在这样的场合之下。这一次,看来又是你们胜了。”
从老蒋语气里不难听出讥讽之意,可周恩莱表情还是很平静的道:“看到委员长安然无恙,我也就放心了。事实上,就算不发生现在的事情,你们也没有获胜的可能。
三天前,我们刚刚结束反围剿的军事会议。若是我们两军真的交手,中央军未必有胜算。最不济,也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我想这一点,只怕委员长之前没想过吧?”
‘哦!你们红军已经有这样的实力了?既如此,为何不敢战场上一较高下。反倒要做如此之举呢?这未免有些胜之不武吧?这似乎,也不象你们的作风嘛!’
‘委员长觉得,这事跟我们有关系,对吧?那我必须告诉你。这事跟我们还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虽然我们坚决反对你组织的围剿战役,却也不至于承担这样的风险。
甚至来的时候,毛委员跟朱总司令都有交待,尽量保证你的安全,不让敌特份子有机可趁。那怕我们两党是死对头。可相比抗战统一,无疑后者更重要。’
‘这样说,周主任是来劝和的?那你们打算,如何处置我这个委员长呢?也是,你们三方联手在一起,只怕我这个委员长也要退避三舍了。这退路,他们怕是早就想好了吧?’
做为曾同在黄埔军校共事过的同事,两人也算老熟人了。只是为了各自的理想跟政治主张,两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同的路。但两人的交情,终归还在那里的。
对于老蒋的冷嘲热讽。周恩莱也没介意的笑了笑道:“看来我说的再多,你也会以为这事跟我们有关系吧?实际上,我们也是昨天早上才得知的消息。
甚至于,我们第三军已经进入防御阵地,正准备跟你的部下蒋鼎文开战。结果战斗还没打响,蒋鼎文就匆匆把部队从前线拉回到西安来了。
目前,你派遣到围剿前线的部队,如今都火速回援西安。可我就想问你一句,你真的希望看到西安城变成战火硝烟之地吗?真要打起来,我想你应该知道会是何种场面。”
‘这样说。这事真跟你们没关系?’
清楚周恩莱说话不似说谎,老蒋更加觉得困惑。既然这样,那张、杨那里来的胆量,敢于做出这种兵谏的事情来呢?踏出这一步。他们几乎没有退路了啊!
面对老蒋的不确定,周恩莱继续道:“不管你信不信,我还是要说,这事跟我党没关系。但从内心讲,我党很多人都觉得,张、杨两人做的很对。
不这样做的话。你根本不会停下这种令我们两党两军都将损失惨重的战役。如果战事僵持,固然我党会损失不小,那么你们呢?跟我们打的仗,委员长还不嫌多吗?
在赣南苏区,我们已经打败你们多少次,那个时候的我们是什么实力。如今单单正规部队,我们就有三十万。你调集的十多万主力,想攻进我们的苏区,你觉得可能吗?”
这话说的老蒋表情一****:“你们竟然扩充了这么多的军队?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不是我们想做什么,而是你们到底想做什么?虽然我们部队扩充了,可我们抵达延安的这段时间,我们除了现在的苏区外,我们也没做过什么。
或许你不相信,但我必须要告诉你,我们苏区的部队,从组建至今一直都在训练。即是提防你们的不死心,但更多还是为了应对,既然到来的全面抗战。
先前已经收到民国政府发来的电报,目前你所领导的政府,觉得武力围剿的人不再少数。说的难听一点,就算打进西安城,你将如何自处?
眼下的形势,我相信以你的眼光,应该看的出谁才是我们最大的威胁。这个时候,你还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依旧集结重兵消灭我党的部队。
甚至你根本没有顾及东北军将士的抗日热情,无视张汉卿的再三苦求跟国民的请战意愿。你觉得,你这番考虑妥当吗?会有今天,也是你逼的。
因为如今的东北军,从上到下都渴望北上抗战,那怕张汉卿同样压制不住。若是他不做点什么,从此东北军也将跟他离心离德。或许,这也是你所期望的吧!’
有句话叫‘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做为曾经黄埔军校的政治主任,他们应该是朋友,而现在应该是敌人。
对于老蒋擅谋略精算计,周恩莱自然也是清楚的。这番话说出来之后,老蒋似乎也没解释什么。实际上,除了中央军之外,其它军阀他都想消灭。
在他看来,只有集合全国之力,才有可能打赢接下来与日军的决战。而首要必须解决的,便是一直以推翻他为首要革命目标的红军。
随着国内有头有脸的人跟势力代表,开始为和平解决此事而做考虑时。何正道却返回榆林,为接下来的抗战继续做准备。
对何正道而言,无论接下来的事态如何发展。归根究底,实力才是说话的本钱。随着晋绥军的后撤,中央军回援西安,根据地密布的战云似乎也消失的差不多了。
而接下来的事态,似乎也跟历史上知道的那样。那怕有人理解张、杨的做法,可为了保全老蒋这位委员长的面子,杨虎城除了出国避风头,也没太多的选择。
至于张学良,原本何正道给周副主席发过一封电报,劝其千万别给老蒋前往南京。可张学良在这种事情上,似乎还期盼着‘老弟相送,老哥大度能容送其返回’的佳话上演。
结果很自然,到了南京的张学良,就会‘热情’的蒋委员长给‘留’在了南京。一时间,西北军跟东北军,似乎都出现群龙无首的状况。
面对这种情况,何正道能做的,便是给中央发电建议,立刻启动策反的计划。尽可能的,将西北军给东北军,招揽到红军的队伍当中来。
那怕他自己,也跟建立联络的东北军将领联络,希望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甚至在何正道的建议下,总部方面也开始有意识的,往东北军派遣联络代表。
除此之外,何正道也开始在吴堡及佳县区域派驻重兵。这样的举动,一切都在整个冬季完成布署。究竟为了什么,或许只有何正道自己清楚。
至少此次西安事变过后,红军跟中央军也一直就联合抗战的事情进行谈判。总部的注意力,似乎都放在即将开始的二次国共合作上面。
唯有何正道,整个冬天都没休息,拓宽榆林境内的公路之外,在绥西境内扩编一个骑兵师。在何正道看来,他最多还有半年的时间准备,届时骑兵规模必须达到两万以上才行。
派遣代表跟驻绥远的付作义密会,加强两军的情报沟通与联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同时榆林各大工厂生产的东西,也陆续的从绥远销售至山西境内。
这样的举动,在关注独立纵队的阎老西看来,何正道似乎比井岳秀更擅长做生意。可面对红军很守规矩的贸易往来,阎老西也知道红军实力不容小视,给予不少方便之门。
但谁都不知道,每次前往绥远跟山西境内经商的队伍中,回返时总会少一批人。至于这些人去了那里,或许只有何正道心里清楚。
眼看着距离37年的春节没多久,何正道却收到总部发来的一封电报,让其前往总部开会。甚至在电报中,明令何正道将独立纵队扩编的侦察旅,以及军刀特战队带来。
从这封电报中,何正道似乎意识到,这个春节他只怕过不安生了。接到电报便启程的何正道,来到总部才知道,他需要去执行的任务,似乎真的很棘手啊!(未完待续。)
第一八七章 谍影重重!()
那怕何正道见证西安事变的发展,在闻听张学良依旧亲送老蒋返回南京,同样觉得无可奈何。对于这位张少帅在有些事情上的坚持,旁人确实很难说服。
尽管老蒋最终答应东北军、西北军及红军的诉求,其进入西北的中央军全部撤出潼关,依旧保留东北军、西北军在西北的指挥部及一应地位。
可杨虎城的提前出国,张学良的依旧被扣,令此刻待在陕西的西北军、东北军处境依旧艰难。最重要的,则是回到南京的老蒋,依旧不死心想要拿下西安。
对于老蒋而言,或许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