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要抓的还是建筑机械,要尽快把混凝土泵机做好,推向市场,因为混凝土市场很快就会随房地产发展,越来越大。
总的来说,目前众盛房地产公司的部门多了,各部门的分工更加明确,就好像是一个大机器的各个部位都完美的运转起来,产能效率等大大加强。
了解得越多,李若禹就发现了更多的弊端,特别是在对外施工上面更是如此。为了不至于在后期出现施工上面的失误,李若禹有了一个想法。
他拨通了秦梦芷的电话,道:“通知各部门,下午三点会议室开会。”
“是”
下午三点的时候,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已经到了,为首坐着的是李若禹,次手左边是沈露,右边的秦梦芷,接下来是公司部门的管理者,很多都是李家的人。众人坐下后,李若禹双手压压,本来嘈杂的会议室就安静了下来,他这才开始说话了。
“这段时间我把公司很多事情都捋了一遍,了解了公司的发展情况,成绩让人很是欣喜。当然,在一些方面的工作也有了偏差或一定的情况发生,所以今天开会的目的就是想要解决这样问题的出现。”
“前段时间公司为了保证施工才成立了监督小组,就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来,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公司发展过快,也留下了很多的弊端,部分表现在技术人员技术不过硬,过分依赖经验等等。我们是一个进步的公司,我们是一个创新的公司,我们应该不断的汲取科学技术,结合经验而进行科学性的创新。监督小组在某些地方的能力始终是不足的,关键还是在于技术人员的素质上面。技术人员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主观条件,我们必须要抓紧这条,再在客观上保证质量。”
李若风就举手了,他道:“在这方面上我有深刻的感触,特别是在公司开始施行半机械化后,很多人在这方面经验不足,操作都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李若禹点点头道:“对,这方面也是包含在内,但却不仅仅限于此。”
接下来,李若禹就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做了简短的剥析、总结,最后提道:“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我打算让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在培训,对于某些有着一定文化底子又刻苦还有这丰富经验的工人,我们也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我们的目标是要让他们学到真正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上去,为以后的进步铺下坚实的基础。”
李若禹的话刚一说完,在场的所有员工就鼓起了掌。
抬起双手朝下微微一压,如潮的掌声就平息了下去,他接着道:“这次的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所有想要进步的工作人员,所以需要的培训费用公司只是给与一定的补贴,并不是全部免费,工程部的负责人要把这话带给大家。”
李若风和李若海就一起点点头,目前李若风是工程部的部长,李若海是副部长。工程部一共有一位部长和三位副部长,还有一位是在市建二司挖的,名叫赵海生,是一位老资历的建筑工程师。
目前城区的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化,预计在今年末就能够完成大部分的主体,而到时候一些居民住房、商业住房等都会被卖出。赵海生现在还是西城区项目部的经理,下面有着三位副经理协助,都是公司的老员工和可靠人。
公司高速发展、人员缺少,这就有着大量的升迁机会,只要用心工作有能力,自然就会被提拔上去。现在公司好多管理人员都有了自己的住房,就是众盛房地产公司的自己开发的小区,员工内部价要便宜不少,再加上他们工资收入很高,就算是普通员工也可以贷款买房,现在银行很乐意向购房者贷款,首付只要一万就可以买房。
之后三天,办公室就把今天会议决定的事情通知下去,然后公司好像平静的水潭被投入一块石头一般产生了波澜。李若禹虽然没有在一线,但李家人或者是那些姐夫、姑父等都在一线工作,李若禹自然能够听到了这些消息。
他拨通了秦梦芷的电话,让她进来,然后问道:“最近公司下面好像有点儿意见,你知道点儿什么吗?”
秦梦芷想了想就道:“我也听到了,主要就是三个问题。第一,有些人想要参加培训,但是名额有限,一些没有竞争上的就有意见,认为部分在决定培训人员上面又是偏颇;第二,部分想要参加培训的人认为,参加培训所需要的费用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不但耽搁了工期而且还要倒贴钱;第三,一些老技术员年岁大了,不参加培训,听说会在技术上施行淘汰之后很有意见。”
听秦梦芷讲完,李若禹就皱起了眉头,他问道:“在培训人员的选取上面他们主要是以一个什么标准?”
第九百六十一章 技术的重要()
“这是经过工程部决定的,培训人员优先于工龄、年轻人、有高中文凭等,再者就是工作刻苦、用心专研而又迫切希望学习进步的人。”秦梦芷身为副总,对这些老板也是自己男人关心的事情自然要有一定的关注,不然李若禹问起来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也就不好了。
听罢秦梦芷的话,李若禹就点点头,道:“这些条件还是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的,那为什么大家会说出那些话呢?”
“这个”秦梦芷迟疑了一下道,“不否认有时候在同等条件下,管理人员可能会在某些地方偏颇一下的。”
“嗯。”李若禹应了一声,就没有再谈这话题的意思。他有继续道:“在第二点上,你们要加强贯彻公司的思想,这此培训不全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学习进步,所以说如果谁觉得这培训有问题的话可以选择不去,我们并没有强制。”
如果是在以前,说不定这些钱李若禹会让公司全部负责,但至从上几次的经历之后,李若禹也有了一些经验,不是可惜那点儿钱,而是有些东西必须坚持下去,也是一种态度问题。
他还记得,上次就工地工人统一工作服,装备安全帽这个问题,当时他就已经有了认识,虽然那时候那些工人对几大十块钱有意见,但还是不影响工作的。
李若禹现在也很看得彻底了,都是为了赚钱,他也没有必要非求着别人是不。自己了那么多的钱奠定了一个金子招牌,你不干多的是人想要进入公司,每个月按时拿到工钱并不是每一个房地产公司,每一个建筑公司都能够有的待遇。
他继续说道:“第三点我会找人谈谈这件事,好吧,这件事情就到此结束。”
“是,李总。”秦梦芷应声出了办公室。她的心中也对李若禹的反应有了一点儿想法,就拿第一点来说,虽然李若禹明知道在某些问题上有可能出现故意偏颇的现象,但李若禹却默认了,并没有严厉的管理整改。如果是以前的话,他肯定有意见,但在办公室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身为一个上层领导,有些事情是要给其他领导一些特权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一种解决的方法。
所谓的一些老人就是开始的时候就跟着李若禹开始打拼的人,这里面包括了工程施工队的大多数人和李家湾的人和公司初创时候招的人员。本来这样的人算是公司元老,应该重用的,但李若禹并不打算胡乱的重用。任人唯亲是不行的,只有任人为才,公司才能不断壮大。
第二天上午八点钟,办公室新来的两个姑娘就开始整理会议室。八点半的时候,就有人陆续到了,现在在外面的办公室大厅等着,到了八点五十五的时候,李若禹从办公室中出来,参加会议的人都和李若禹还算熟悉,纷纷打招呼。众盛房地产公司会议室。
李若禹一来,参加会议的众人都站起来打招呼,李若禹也一一点头回应。进入会议室,众人各自找位置坐了下来,李若禹现在也不多说废话了,颇有点儿那种雷厉风行的感觉。
他环视了一眼道:“这次叫大家来主要是谈谈培训的事,也说说对于公司发展大家的看法,你们谁先说说?”
这一问,大家就互相看看,却没有人说话。本来行政部通知他们的时候就带着一点儿语气的,大家也是抱着被批评的想法来的,听见李若禹如此直接的话,谁都不敢先开口,万一撞上枪口了呢?
李若禹看向了刘波等人。他们都是工程施工队最先的九个小队长之一,现在也算是公司的元老了,都各自负责一个工地,收入相当不错。最主要的是李若禹给出的福利待遇也好,现在九人在县里面都有一套住房,也在县里面安家了。
“咳咳,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我说几句吧。”刘波咳嗽两声说道,“对于培训这个事我是百分百赞同的,我也决定参加此次的培训。大家都是从最开始的杂工干起的人,跟着各自的师傅累死累活才学到了一技之长,摸爬打滚也用了几年才干成熟练工。现在能到这个地位,我对李总是很感激的,当初要不是李总上门去说的话,我们可能还在工地上到处转悠,天天为讨生活而奔波。”
“现在呢?现在大家都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大家心里有素我就不多说了。回想那些年,所有的建筑都是需要人工的,振动棒?搅拌机?呵呵,这些可都没有吧,什么材料都要用人工背上楼去,之后有了起重机,我听说大城市都在用商品混凝土,咱们的建筑机械公司也在研制混凝土泵机,等有了那家伙,咱们施工的速度就快了,到时大家也知道它的用处了,这些是什么呢?这些是技术,是机械技术,是科学在进步!”
“当年只有粉刷工,之后有了瓷砖,然后有贴砖工,这是一门新的技术,记得当年会贴砖的人很吃香,工资也比其他的砖工要高,大家应该清楚。这是什么呢?这就是一门新的技术,如果我们不会这些,迟早就要被淘汰下去,到时候不说公司如何如何你们,光是你们自己,可能就会感觉不如别人,自己都觉得呆不下去了吧?”
刘波很会说话,长篇大论,有疑问有反问,说出的话也确实有理,有些人当场就陷入了沉思。李若禹暗中点头,觉得刘波虽然只有初中的文化,但说出来的话却是句句深入人心,这应该算是一个特长吧。
李若禹笑道:“说得很好。目前我就是打算要让咱们自己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泵机,先在自家的建筑工地上进行试用。这样的话,才能发现问题,不断地修改设计,让它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程度,这样我们的混凝土泵机才能推向市场,今后我们要搞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要使用混凝土泵机,把混凝土都泵送到作业面上,修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大高楼,这些都离不开建筑技术,所以大家一定要去好好的学,只有掌握了技术,我们公司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第九百六十二章 渝城建筑大学()
另一个施工队长王大路想了一下,然后咳嗽两声补充道:“我完全认同李总的话,去年我到山城市去的时候,我对这些方面也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在这里我也谈两句。”
“当时我过去的时候,地还在整平阶段,基础还没有建设。我闲着无事,也就在周围转了转,看了几个工地之后也进入里面看了几眼,我发现他们在基础上面的工程比起我们荣州现阶段大多数的要现今很多。之后我了解了一下,才知道那是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的。工商大楼在座很多人都参与过,也认识在了高层建筑在施工技术上面的严格要求,可这才只是九层楼,如果像国外一样的上百层楼呢,我们怎么办?”
这话一问出来,下面就有人撇了撇嘴,似乎有点儿不以为然。
李若禹就说道:“公司要发展,我们要进步,未来迎接我们的会是越来越高的建筑,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越来越精深的技术,作为施工的指挥者的我们必须不断的进步才能跟得上社会的脚步。也许大家会觉得上百层楼那些不是我们干的活,可大家也要知道,他们也不是天生就会的,他们也是学的!”
说到这里,李若禹的眼神就变得严厉了,盯住某些人道:“我不希望在我们的队伍中出现滥竽充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只能任用能够给我带来效率的,带来利益的,而不是会给我惹来麻烦的。”
“是是是,李总这话有理。”大家连声附和,却让李若禹心中更加不高兴。不过凡事有个度,这些也都是老油条了,不能逼得太急,点到为止就行。
其他几人也各自发了言之后,会议也就结束了。李若禹一方面采用强硬的措施压下这些人对培训而可能带来的新旧人员换代的看法,另一方面却也用现今社会发展需要真正适合社会潮流的人才来警示。
会议结束之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又敲响了李若禹的门。
“请进!”李若禹头也不抬的喊了一句,继续看着刚刚的会议记录。
进来的人叫侯海平,也是曾经工程施工队中的九位小队长之一。他刚一进来,就满脸歉意地对李若禹说道:“对不起李总,刚才在会上我态度不好。”
他就是刚才王大路说完之后撇嘴的那个,李若禹当时接过话说的时候,更是盯住他说的,警告的意味自然十分浓烈。所以这会一结束,他也就到了李若禹的面前道歉了。
他说道:“李总,你的那些想法我全都是认同的,刘工的意见我也认同。这个您的说法我也没意见,刚才只是因为和他有一点儿矛盾才露出那种神色的,对不起。”
听到侯海平的话,李若禹脸上就缓和了下来,亲切的叫他道:“坐下慢慢说。”
等到侯海平解释了一番之后,李若禹就说道:“我也不管你们之间有什么矛盾,但是在工作上我希望你们摒弃成见,用客观的态度看待问题,这样的事情我希望不会再有下次。”
“不会不会。”侯海平这人很滑,道歉的时候也很诚恳。当然,在李若禹这么小的人面前道歉,他也确实有点儿尴尬,一张脸通红。
李若禹说了两句看法之后又马上安慰,并让他放心回去,自己是一个公事公办的人,绝对不会因为对某人有看法而影响工作。
自从上次开了那次会议后,下面人的声音变少了,而培训人员的选取也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李若禹为了这事,亲自来到了渝城建筑学院,见了校领导和土木工程系的领导,说了自己公司想要让人来培训的情况。
渝城建筑学院大学在国内只是一间二流大学,但在西南地区来说,除了交大之外,也是最好的建筑大学之一了。
见李若禹的是一位校公关部门的主任,听了李若禹的情况后,他就带李若禹见了一位副校长。副校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除了人长得比较高大外倒是没了特殊的。他见着李若禹的时候很是惊讶,问道:“你是盐都众盛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
“你好严校长,我是众盛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李若禹。”李若禹上前握着严福有的手道。
严福有愣了一下之后很快反应过来,然后请李若禹和陪同方虎而来的刘欣雨和方虎坐下。办公室的人端进来几杯热茶,分给众人后就退了出去。这时候严福有才问道:“刘主任倒是给我说了一点儿情况,但不是很具体,李总能说一下吗?”
“应该的应该的。”李若禹连连点头,然后从刘欣雨手中接过资料,一边说着一边把资料展示给了严福有。
听后,严福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