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交通状况差距悬殊。德国的铁路系统包括十七条通向东普鲁士的铁路干线,每天可通行五百五十列列车;多条支线从干线分叉到许多边境地区,以迅速调动部队应付突然事件。相形之下俄国从内地到华沙只有六条铁路干线,每天只能通行二百二十三列列车,支线也太少。东普鲁士境内每平方公里有公路七点八八公里,而华沙军区只有四公里,维尔诺军区更是只有零点七二公里。
八月十七日。俄第一集团军越过国境。
八月十九日。俄第二集团军也开拔了。俄军在进军中遇到了麻烦事就太多了:食物、弹药和其它补给物资都没有充分准备;俄国地边境地带多是被森林和灌木丛隔断地半荒芜地。未铺砌地道路下大雨时就变成一片泥浆;俄国铁路网不发达。几乎没有延伸到边境地支线;俄国铁路地轨距与德国不同。由铁路运输地物资要经过国境必须“转车”……这一切都把俄军地后勤军官搞得
额。
八月十八日。在斯塔卢佩年发生了第一次交战。连宁坎普夫击退了德第一军。开始深入东普鲁士境内。
八月二十日。德军在古姆宾年发起了对俄国第一集团军地进攻。起初德军打得还是比较顺手地。但俄军发起了强大地反击。先是德国第一军被击退。接着第十七军也遭到痛击。第十七军在此役伤亡军官二百人。士兵八千人。元气大伤。俄军抓了约一千名俘虏。缴获十二门火炮。与此同时德国第二十军在戈乌达普与俄第四军进行了小规模接触。得知主战场失利后也撤退了。但是连宁坎普夫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停在原地休整。错过了一个大败德军地大好机会。
八月二十八日。俄军开始了反突击。
俄第十三军和第十五军猛攻德第一军阵地,战斗空前激烈,萨松诺夫亲临前线指挥。但是饥饿又疲劳的俄军已经达到了耐力的极限,无力突破德军防御。到傍晚,萨松诺夫只好认输,下令全线退却(实际上他是让部下各自逃命的委婉说法)。另一方面,连宁坎普夫吃过午饭后终于开始出援,俄第二军和第四军于下午开拔。可是近百公里的路程不是说到就到的,到次日傍晚,萨松诺夫已被吃定的消息传来,援军就不得不先考虑自己的出路了。
八月二十九日早晨,包围圈合拢了,俄第十三军,第十五军和第二十三军的第二师被围于科慕辛森林地域。俄军士气彻底崩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德军在发现俄国士兵时只需要“给他指出俘虏营的方向”就可以了。傍晚时分,萨松诺夫在卡罗利南戈夫的一片小树林里开枪自杀。
八月三十日,代俄第二军团军司令官的第十三军军长克留切夫率残部投降,被围俄军至此就歼,只有少数散兵逃出包围圈。
此后,德第八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十一军和第八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一预备军、第十一、第二十和第十七军发动正面进攻,以第一军和近卫预备军分别从两翼实施迂回突击,围歼俄第一集团军。俄军大本营决定在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之间的中间地带组建第十集团军,用于保障第一集团军左翼,并命令第一集团军坚守马祖里湖以北地区,以牵制德第八集团军,使其无力支援奥军。
到了九月六日,德军发起进攻,遭俄军抵抗,正面进攻受挫;九日至十日,右翼第一军顽强作战,突破俄军左翼防线迫使俄第二军撤退,打开通向贡宾嫩的道路。连年坎普夫担心退路被切断,急忙命令自己的部队撤退,同时以二个师的兵力从正面实施反突击,掩护主力撤退。德军包围俄国第一集团军的企图未能得逞。至十五日,俄军全部撤至涅曼河东岸。德军担心俄军有诈,未迅速实施追击。
至此俄第一集团军被俘四点五万人,伤亡约十万人,损失火炮一百五十门。
俄军在东普鲁士失败的时候,在对奥匈军队的加里西亚战场上却大获全胜。奥军抵挡不住俄军的进攻,接连败退。到十二月中旬,双方都停止了进攻,于是东线同西线一样,也呈现出阵地战状态。一九一四年的东线双方互有胜负,德军虽然取得了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但这个胜利迫使它从西线调来援军,从而扩大了东线的战争规模,使得他们越来越深地陷入两线同时作战的境地。
不久俄军又开始重新任命博罗西诺夫任前线的总司令,博罗西诺夫由于撤职后无所事事,整天就和中华帝国派出的军事观察员在一起研究战场的形势,现在一听又让他继续掌握前线部队了,他非常高兴马上邀请中华帝国的军事观察员和他一起上任了。
一上任马上采用中华帝**事观察员的办法行事,中华帝国的军事观察员给他的一句话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的一句话,当时诸葛亮要去西川发展,留下了关羽留守荆州,关羽当时问计于诸葛亮,当时诸葛亮对关羽说道:“东和东吴,北拒曹操。”博罗西诺夫问是什么意思,军事观察员就对他说道:“不同的敌人要用不同的办法对待。奥匈帝国相对来说比我们弱,我们要进攻他们,德军比我们强,我们要对他们采取守势。”博罗西诺夫采取了中华帝**事观察员的意见,对奥匈帝国的继续采用攻势,而对于德军的进攻却是采取了防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85章“施里芬计划”破产了
博罗西诺夫这一次在边境上的成绩应该说是很大的,一、他由于主动进攻奥匈帝国,奥匈帝国顶不住了,只有向德国求援,牵扯了德**队的力量,同时由于他对德国采取了守势,可以腾出力量来对他们那些刚入伍的工人、农民进行了军事训练,使得他们也成长成了战士。~~梦想文学网~~再不是原来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了。博罗西诺夫从对中华帝国的军事观察员非常感激,也使他一直是亲中华帝国的实力派人物。
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俄军的战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武器装备也全是由中方提供的,看到自己的部队有了很大的提高,博罗西诺夫非常兴奋,他私下里对中华帝国的军事观察员说道:“看现在的情况,我要是进攻德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但是军事观察员却是摇了摇头说道:“骄兵必败。”他一听不对劲,老师不同意,那就算了,可是老师又说了一招,自己不会,赶紧去向他再学两手吧,于是博罗西诺夫急忙又开始向军事观察员学习“孙子兵法”去了,他只是在边境上作出了防守的架势,绝对不去向德军进攻的。
博罗西诺夫他不光是自己在向中华帝国的军事观察员学习,他还把自己的一些爱将们也一起叫来,让他们和老师学习中国的谋略,一开始这些俄军的高级将领们看不起他们的老师的,但是,几次和中华帝国的交手没占便宜,再加上人家还是真有两下子,他们只好是乖乖学习了,而且他们还从不爱学发展到了主动地去学习了。这让他们在以后对付奥匈帝国和德国的战争中,没少占他们的便宜。
现在我们再来说一下西线战场的情况。
德军总参谋长毛奇获悉法军即将要进行反攻以后,于九月四日命令他的第一、第二集团军在巴黎以东转入防御,第三、第四、第五集团军南下,协同从东面进攻的第六集团军合围凡尔登以南的法军。但德第一集团军司令克卢克拒不执行命令,继续率军南下,形成有利于联军反击的态势。当时,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联军以六十六个师一百零二万人对德军五十一个师九十万人;在主攻方向上,联军兵力是德军的两倍。
九月五日,法第六集团军先头部队与德第一集团军在乌尔克河西岸遭遇。为了把部队尽快地运送到前线去,法国人首先使用了汽车向前线运送部队,当时法**队里是没有那么多的汽车的,但是任务紧急,他们马上命令把巴黎市内行驶的公共交通汽车全部征用,公共交通全部停止行驶,用来运送上前线的部队,一惯喜欢闹事的法国人这一次并没有闹事,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是敌人大军压境啊,再不支持军队,那就有可能要亡国的,于是一共一千二百余辆汽车快速把法国的第六集团军一部由巴黎运往前线了。
@奇@这时候骄傲的克卢克才发觉自己的右翼和后方已经受到了威胁,他急忙命令自己的部队于七日全部撤至马恩河北岸,部队驻扎以后,他发现自己的第一集团军和左翼的第二集团军之间出现宽五十公里的防御间隙,他此时再想补救已经晚了。六日,紧逼上来的法第五集团军和英远征军从德军防御间隙地带穿插,八日逼近马恩河,构成对德第一集团军的包围态势。同时,德第二集团军业已暴露的右翼也面临被围的危险。
@书@九日,德第一、第二集团军被迫继续向后撤退。德军在其他地段的战斗中虽略占上风,但鉴于第一、第二集团军所面临的被动态势,总参谋长小毛奇于十日下令全线停止进攻,所有军队撤至努瓦永至凡尔登一线。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告终。
@网@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一百五十多万人的兵力,伤亡人数在三十多万以上。其中,法军阵亡两万一千人,受伤十二万两千人;德军阵亡四万三千人,受伤十七万三千人。自大战爆发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德军遵循施里芬定下的基本方针,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那时整个德国,甚至几乎全世界,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然而,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法国人的灾难迫在眉睫时,协约**却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因而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战后向德皇威廉二世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小毛奇因此战失利被撤职。马恩河会战后。双方地主要战斗是“奔向大海”。即争夺法国北部多佛尔海峡沿岸地区。经过两个多月激战。双方都未能达成战略目地。各自挖掘战壕。修筑工事。军事进攻几乎停止。德军虽然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地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地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由运动战而转为阵地战。
至此德国人精心准备了多年地“施里芬计划”算是正式宣告破产了。
中华帝国地军方人员在认真地总结着德国人地“施里芬计划”。他们总结出了两点:一是施里芬计划本身地不完全。就是他们没有想到列日要塞会给他们耽误了七天地时间。如果不是这样。那他们就可能在英国远征军进入法国以前就可以拿下巴黎。第二点就是原计划是要用七十九个师出击法国。但是他们却减少了二十八个师。兵力少了三分之一还要多。最后一点就是德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克卢克骄傲自大。不听指挥。擅自进军。给英、法军队造成了可趁之机。如果没有这三点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德国方面也在进行总结。但是他们地总结只是强调了列日要塞地耽误时间。和克卢克地不服从命令。没有去追究投入地兵力少了。但是事情已经定局了。再说了自己现在也没有多余地兵力在进行投入了。
第286章 通过战争去学习战争
286章
各驻在国的武官、顾问、军事观察员们,他们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军事情报快速地发回了国内,以供总司令和各级军事长官进行研究。
中华帝国的高级将领们又开始上学了,不论是什么军种、兵种的,难得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这是真的战争,面前就是欧洲真实的战场,是最新的战争资料,他们开始了一遍遍地进行扮演各方的最高指挥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以敌人血的教训来提高自己,他们每个人都扮演了俄军的、英军的、法军的、德军的、奥匈帝**队的最高指挥官,看怎样才让自己以最小的代价来赢取这一场战争的胜利。
那些将领们把自己的总结报告、心得体会都送到了总司令的手中了,他们知道自己的帝**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上战场了,自己要是没有一点的思想和实际的准备,那以后总司令在以后的沙场点兵时就可能把自己给忘记了,作为一个军人要是不能打上几仗,那不就算是白白地当了几年兵嘛,要是看到自己的战友们上了战场,而自己却是在一边看着,那可是要急死了。
那些主力部队的长官们更是不敢大意,生怕自己的分析总结不到位,更是努力地提高自己,有的还对一些朋友都打了‘埋伏’,有些干脆就打了几个人在一起进行研究;那些二线部队的首长们更是着急了,在这关键时刻,要是再不能表现一把,那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谁还拿正眼看自己呀,他们反而到是更加的努力了,把自己部队的各级主官和参谋人员全部集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使他们有了一个更大的提高。
皇帝也在静静地看着墙壁上的地图,他也在仔细地分析着这几次战斗的经过,他把自己代入了战场之中,要是自己来指挥能不能反败为胜?能不能取得的胜利更加辉煌。
他看着下面送来的那些作战方案、报告、总结,心里笑了:这纯粹就是一帮子好战分子,一帮战争疯子,一听要打仗了什么都不顾了,恨不能马上就到战场上去。但是他还是和蔡锷在一起认真地对这些文件进行了仔细地研究,他发现有很多的高级军官的战术思想还是比较超前的,这在战略战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用实际战例来进行研究要比以前的学习真实,在对待列日要塞的问题上大家还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先用空军进行侦察,搞清他们的每一个火力点的位置,然后以空军为炮兵校正炮位对敌人进行覆盖打击,然后用坦克部队掩护装甲兵小部队进行冲锋,拿下敌人的要塞,遇到敌人死灰复燃的火力点,不能用坦克炮解决问题的就要呼叫空军或者是大炮把他们干掉,绝对不能用战士们的身体去填那深深的交通壕。
在俄军的远途后勤保障问题上,纪纲也写下了自己对于这次战争的后勤保障的方案,他认为要想保证后勤的供给,就是要有充分的准备,绝对不能等到部队急需了,后勤工作跟不上,让前方的将士们等待,。一是要克服路上的困难,保证道路的畅通无阻,主要是要提前把道路的问题解决好,要是不能修建公路,那就要让战士们提前把装备准备好,不能到时打无把握之仗,我们在**对英**队就是一个战例,由于提前作好了准备,才能把仗打好,最后就是如果这两种情况都不行,那就要让空军进行空投进行支援,无论如何不能让前方的官兵们去和敌人去拼刺刀的(尽管我们的装备上有这个东西)。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大力量破坏敌人的运输线路,让敌人的运输不能通畅,这也是间接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战斗。我们也可以用空军和派出狙击手去进行破坏活动。
吕强师长着重说了一下关于狙击手的作用问题,在战争中要先消灭敌人的主要指挥人员和敌人重要的火力点问题。
装甲兵部队地首长们也提出了自己地战略战术。他们要求以后帝国地装甲部队地履带要进一步加宽。防止遇到像是俄军地那种情况。自己地战车可能也就过不去了。但是他们也想到了。在森林里伐木。用大量地木材。扎成木排。放在沼泽里让战车通过。不过那快速部队可就要比普通地部队可是又慢多了。
高顺和蔡锷想着:这一帮战争疯子地招还真不少。但是由于我们和他们地武器装备不是一个层面上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