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命令刚传下去,曹营将士欢呼雀跃,他们来参军,只是为混一日三顿饭,现在有钱可以赚,这让许多将士卯足了劲儿,准备在下一场大战中多杀几名敌军,换取钱财。
李平拿钱财成功激起了将士们的士气,传令张颌整顿兵马,拿出营中的肉食水酒,让将士们饱餐一顿。
酒足饭饱之后,李平派哨骑化妆成平民百姓,潜入新野城打探消息。
一连三日,曹军大营没有丝毫动作,守卫新野的刘备军也没有任何消息。
直到这一日,潜入城中的哨骑送出消息,称刘备大军收拾行囊辎重,打扫营地,看动静是要撤离新野。
刘备撤军一事,李平早就料到了,只是他没想到刘备这么迫不及待。
其实,他从刘备手中弄出战马粮草金钱的时候,就猜到刘备会因为钱粮不足,撤军离去。
只是刘备撤军之后,会去哪里?
李平思虑半晌,现今天下,曹操占据北方,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蜀地,孙权占据江东,马腾、韩遂占据西凉,这些大小诸侯,无论哪一方都是不好惹的人物。
刘表素来得荆州门阀的支持,刘备要想继续留在荆州,势必要受刘表的挟持,为刘表看门护院,而刘备绝不甘居人下,他想要的也不是一城一地,而是分崩离析的大汉江山。
李平据此判断,刘备会率军进入蜀地,投靠汉室宗亲刘璋,以图壮大。
民间有句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地道路艰险,通往各地的关口均有天险倚为屏障。
黄巾造反以来,各地诸侯无不眼热蜀中的富饶的城池,却没有一人敢对蜀地用兵,皆因蜀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所阻挡。
蜀地君主刘璋暗弱无能,占据蜀地天府之国,只图自报,没有丝毫进取天下的野心。
若是刘备去了蜀地,拥有了蜀地百姓的支持,以后就会成为曹军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
李平吩咐城中哨骑继续打探刘备军的动静,同时,他传来张颌、高览二将,吩咐他们集结两千骑兵,带足军械干粮,准备随他出征。
从新野进入蜀地,必先要经过迁陵,才能顺利进入蜀地巴郡。
李平一连琢磨了两日,得到城中哨骑的探报,刘备军明日一早就会离开新野,从陆路赶往巴郡。
李平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吩咐下去,张颌率两千骑兵随他出征,高览率大军驻守营地,没有他的军令,大军不可妄动。
当日,李平率两千骑兵星夜兼程,赶往迁陵查探地形,准备伏击刘备。
就在李平率骑兵刚走,刘备便率两万大军拖家带口的出了新野城,往西而去。
三日后!
李平率领两千骑兵风尘仆仆的来到迁陵地界。
迁陵是一个小县,西临蜀地的巴郡,这里道路平坦,很难找到伏击的好地形。
李平查探过地形之后,叹了口气,传令下去,大军向东前进三十里,退入山里的密林中,等待刘备大军赶来。
不到一日的功夫,刘备大军前锋三千兵马赶至迁陵,向西面的巴郡行去。
再过了一日,刘备亲自领着大军缓缓行来。
李平只有两千骑兵,不敢与刘备硬碰硬,只好放刘备过去,准备打劫刘备大军后面的辎重。
看押辎重的军士大多都是老弱病卒,不堪一击。
李平率领两千骑兵从林中杀出,一把火焚烧了刘备大军的一半粮草,之后,继续追着刘备大军的屁股后面杀奔过去。
一日屠杀,李平亲手砍死两名刘军兵卒,将士们斩获颇丰,许多骑兵的战马身上挂着七八颗血淋淋的人头。
李平率骑兵一路追杀,无意间碰到了由五百兵卒护送的马车。
李平猜想这可能是刘备的家眷,遂率领骑兵奔上前杀掉护送马车的五百兵卒,将马车给拦下来。
军士掀开车帘,李平骑在战马上往进一看,见马车中坐着两名美貌少妇,这两名少妇的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其中一个肤如凝脂,脸如白玉,端的是美艳动人,另一个身材苗条,柳眉弯弯,妩媚诱人。
李平问过俘虏的军士,才知道这两名美貌少妇原来是刘备的夫人甘氏、糜氏。
“哈哈——!”
李平放声大笑,立即找来笔墨纸砚,给刘备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大概意思就是他抓住了甘夫人和糜夫人,刘备要想赎回两位美貌夫人,就拿赵子龙来换。
信写好之后,李平将信交给俘虏的军士,让他火速给刘备送去。
李平心想刘备号称仁义之君,应该不会抛弃自己的夫人,也不会将赵子龙交给他,最大的可能就是派谋士前来和谈,这样他就可以再赚刘备一笔。
抱着美好梦想的李平率领骑兵押着两位刘夫人的马车,浩浩荡荡向新野而回。
一路颠簸劳累,回到新野城外的曹军大营,李平问过近日发生的事情,便一头倒在榻上呼呼大睡起来。
他再次醒来时已是第二日天亮。
李平梳洗一番,派人传来张颌,询问他刘备可有回信?
张颌忙将刘备的回信取出来递给李平。
李平拆开一看,苦笑不已,刘备在信中大骂他是卑鄙无耻的小人,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他岂能为了两个女人,而交出自己的兄弟,最后就是一篇大论,没有半点实质性的内容。
李平看完信,有些不相信的再看了几遍,结果都是一样。
这下,李平算是领教了什么是枭雄,为了王图霸业,可以抛妻弃子,刘备之所以这么狠心,恐怕是跟他老祖宗刘邦学的,当初刘邦为了逃命,将自己的夫人、孩子全部踢下马车,刘备与刘邦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刘备不要自己的夫人,李平只能替他养女人。
胜者为王败着寇的年代,俘虏的女眷一般都被主将赏赐给属下,用来笼络属下人心。
李平心想乱世是男人的天下,不应该让女人跟着一起受罪,便吩咐下去,不准军士们接近刘备的家眷,并传令下去,大军进驻新野。
第二十九章蔡瑁欲降()
新野小城,城池残破,地小民贫,战略位置却是十分重要,李平率大军入驻新野,立即派军士修建防御工事,修补破损的城墙。
曹军不费一兵一卒攻下新野,新野守将刘皇叔率兵入蜀,消息传至荆州各地,一片哗然,各地守将加紧操练兵马,官员们从各县调集粮草,一副大战前的准备。
荆州牧刘表得知刘备弃新野而走,气的生了一场大病,荆州的军事大权便暂时落到了上将蔡瑁手中。
蔡瑁才能一般,惯会见风转舵,他见曹操攻下北方,势力大盛,便想着将荆州献给曹操,换取他们蔡家以后的荣华富贵。
蔡瑁听说此次南征主将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便派人给宛城的曹丕送去金银钱财,表达他愿意举荆州投降曹丞相。
曹丕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给新野的李平送来书信,让李平和蔡瑁里应外合,拿下荆州。
荆州名义上的主人是刘表,实际上荆州真正的主人是蔡、黄、蒯、向四大门阀世家。
刘表此次生病,蔡瑁便想趁这个机会将荆州献给曹军。
在李平看来,这无异于白送上门的功劳,若是不收,就太对不起蔡瑁的一番心思了。
李平回信给曹丕,详细分析了一番荆州各地的势力,最后请曹丕以征南将军的名义,命叶。县的李典率一万大军南下新野,宛城的于禁率一万大军南下新野,他要集齐兵力,向荆州施压。
曹丕得到李平的回信,立即按李平所说的吩咐下去,派叶。县和宛城两万大军前往新野,听从李平调遣,并从北方各地调集兵马,日夜兼程南下支援李平。
十一月初,荆州进入初冬,天气渐渐冷了下来,北风呼呼刮响,空气中透着一股冰冷。
新野将军府。
大厅中,李平高坐主位,下面依次坐着张颌、李典、于禁、高览四将。
李平朗声道:“诸位,这些日子以来,新野聚集五万大军,是时候进攻襄阳了?”
李典生性谨慎,道:“军师,襄阳城高墙厚,工事坚固,粮草充沛,更有八万守军,若是强攻襄阳,势必会使我军元气大伤,不如再等一段时间?”
于禁道:“依末将看来,刘表病危,荆州大权旁落蔡瑁之手,而蔡瑁是个无能之辈,即使给他十万大军,他也不一定能守住襄阳,何况,军师向来神机妙算,此次一定是有破城之计?”
张颌与高览纷纷看向主位上的李平,并未说话。
李平微微一笑,站起身道:“传令下去,大军打点行囊,明日一早开拔,于禁率五千步兵为先锋,张颌率中军随本将赶路,李典率辎重营走在后面,高览留守新野。”
“遵命!”
众将站起身行了一礼,纷纷退下去准备。
***********************************
二日一早,李平率三万五千步卒、五千骑兵,共计四万大军,向襄阳开赴过去。
襄阳是荆州的治所,拿下襄阳,大半个荆州就落到了曹军的手中。
数十里官道上烟尘不绝,铁骑轰隆隆的声音踏破长空。
数日行军,四万曹军陈兵襄阳城下。
荆州文武百官无不胆战心惊,上将蔡瑁率三万荆州精兵出城迎战。
两军在襄阳城外三十里处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当天夜晚,曹军大营迎来荆州上将蔡瑁的信使。
李平亲自接见了信使,并安排宴席招待信使。
酒过三巡,信使将此行最为重要的书信呈交给李平。
李平拆开书信一看,原来是蔡瑁请他代为转达曹操,他愿意率八万荆州精兵投降曹军,前提是曹操必须封刘表二儿子刘琮为荆州刺史、提领荆襄九郡。另外,曹瑁提出他归降曹军之后,仍要继续提领荆州水师。
李平看完书信,转告信使,曹瑁的条件他会禀报丞相,请蔡瑁安心等待。
信使得到李平的回复,心满意足的离开曹军大营。
当晚深夜,李平提笔给北征幽州的曹操去了一封书信,将蔡瑁的要求全部附上,另给宛城的曹丕送去一封书信,信中言明他只有四万兵马,荆州兵有八万,两军对垒,兵力相差太大,请曹丕速调荆州附近兵马前来支援,另外,他在信中叮嘱曹丕,一定要曹丕亲自率兵南下,这样,日后平定荆州的首功就是曹丕的。
二日一早,快骑将李平的书信分别送往宛城和幽州。
虽然两军正在秘密商谈中,但李平仍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曹操不同意蔡瑁的要求,曹军和荆州军势必兵戎相见。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平率两万精兵出营,在蔡瑁大营外列阵以待。
蔡瑁不明白李平是何意,但两军处于交战中,他也不好明目张胆的派信使前去质问李平。
蔡瑁思虑一番,率两万大军开赴营外,迎战李平。
李平命于禁出战,蔡瑁派张允出战。
于禁虽然骄傲自负,但他一身武艺,在曹军将领中也是排得上号的。
张允是刘表的外甥,靠着刘表的宠溺,才在荆州军中混得风生水起,自身武艺一般,对兵法也是一知半解,实属庸才一个。
于禁策马提枪出阵,张允提着一口大刀,驾马奔出阵,直冲于禁而来。
于禁脸带轻蔑,驻马停在阵前,长枪遥指张允。
张允见于禁如此轻视他,气的哇哇大叫,咆哮着冲杀过来。
于禁眼中闪过一道不屑,手中长枪如毒龙一般刺出,张允挥刀抵抗。
只听见铁器碰撞的声音一闪而逝。
再定眼观看,只见张允策马奔出老远,而于禁依旧驻马停在当地。
毫无悬念,第一回合于禁胜出。
张允策马在两军阵前奔了一大圈,最后折返回荆州军阵中,向上将蔡瑁禀道:“上将军,于禁果然名不虚传,末将不是他的对手。”
蔡瑁没想到张允这般不堪,败了一个回合,就吓成这副怂样,恼怒道:“你且退下,看本将如何擒拿于禁。”
蔡瑁话音一落,提着大刀策马出阵,冲着于禁掩杀过来:“于禁休狂,蔡瑁来也!”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曹瑁在荆州算得上名将,于禁不敢大意,凝神戒备,手中长枪紧紧握着。
“于禁受死!”
蔡瑁大吼一声,策马挥舞大刀冲于禁砍杀过来。
第三十章入主襄阳()
于禁策马上前迎战,手中长枪挡住蔡瑁的大刀,震的他臂膀酸痛,暗道蔡瑁好大的力道。
蔡瑁一击不中,长刀顺着于禁的面门横扫过去,于禁身子一偏,躲过蔡瑁的横扫,手中长枪直刺蔡瑁胸膛。
蔡瑁眼疾手快,大刀嗡的一声响砍在于禁的长枪上,于禁收回长枪,拨马而走。
两人在短短片刻间,相互间进攻数招,不分胜负。
“蔡瑁受死!”
于禁大喝一声,提着长枪杀奔过去。
蔡瑁从刚才的交战中,试探出于禁并没出全力,此时,于禁杀奔而至,一时间,他竟有些胆怯。
身为主将,众目睽睽之下,蔡瑁不敢露出半分胆怯,否则,影响的不仅是军心士气,更会使他在军中的威望大减。
蔡瑁硬着头皮,提着大刀迎战上去。
这一次,于禁不在留手,长枪蓄势待发,冲到蔡瑁战骑前,将长枪挥舞的密不透风,攻势一波接一波,凌厉无比。
蔡瑁脑门上流着冷汗,手中大刀挡住身体,被动的防御着。
转眼前,两人打斗十几个回合,其中,蔡瑁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反观于禁,攻势不减,大有悍不畏死的气势。
李平在阵前观战许久,却没看出两人谁占上风,问道张颌:“再打下去,谁输谁赢?”
张颌眼界比李平高出许多,道:“于将军枪法凌厉,再斗下去,不出三十回合,蔡瑁就会命丧于将军手中。”
李平点点头,传令下去,鸣金收兵。
叮叮叮!
清脆的鸣金声响彻战场。
正在打斗中的于禁听到鸣金声,气的牙齿紧咬,狠不得一枪捅死蔡瑁。
蔡瑁大松一口气,再打下去,他便会命葬于禁之手。
“于将军,军师有令,速速回来。”张颌看到于禁虽然停止攻打蔡瑁,但却没有返回阵中的架势,便忙大声喊道。
于禁狠狠瞪了蔡瑁一眼,这才策马回阵。
“军师,为何鸣金收兵?末将只需数十回合,便能将蔡瑁斩于马下!”于禁策马来到中军旗下,出声质问道。
李平微微一笑,道:“你若杀了蔡瑁,我军怎么进襄阳城?”
说完此话,李平传令下去,撤军回营。
回到营中。
李平沉思起来,从今天战场上的形势来看,荆州军阵容严谨,绝非土鸡瓦狗,因此,强攻不可取,只能从荆州军内部分化瓦解,再一举破城而入。
李平思虑清楚之后,传令下去,大军暂时进入休息阶段,每日除了操练,就是吃饭、睡觉,不许任何人擅自出营。
当天夜晚,对面的荆州军上将蔡瑁派人送来一份谢礼,感谢李平鸣金收兵,救了他一命。
李平收下蔡瑁的谢礼,让信使带话给蔡瑁,半月以内,大军不会擅自出击,让他抓紧时间调整各部,准备归降丞相。
信使将李平的原话带给蔡瑁。
蔡瑁大松一口气,立即以出战不利的罪名砍杀了几名偏将,又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