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五 五十弦琴(二)()
他停了一下,又道,她跟我提过,魔音是在极繁之音中找到动人心魄的地方,借之而用,所以作为底色的曲子必然极为繁复——这才是魔音难修之处。似我,对琴音虽有所知,但并无特别天赋来操控那般复杂琴谱,修炼这般武学于我来说或许事倍功半,就算真要习,倒不如自身内功有所成之后,用内力强行灌输于其中,化繁为简,以力盖巧,还更便当;但你就不同了。你和她当年一样,内功修为并不出众,所以更要以琴弦之互激、曲调之繁复来放大自己的实力。我那日断你琴弦虽然轻易,但不过因为我了解魔音之则;若遇旁人,他是知音人便罢,否则你曲调一繁复,他要破你,势必先要辨明其中所有变化方可击中要害,否则必受其害。——总而言之一句话,你现在要想有所进境,先去找几首繁复之曲来操练,熟练之后,将魔音细细融入其中,自然有感。
秋葵眼珠微微一转,道,繁复之曲的话——我娘当年有没有留下什么琴谱、乐谱来?
自然是有——但你觉得我会不远万里带来这里?朱雀反问。
秋葵先是一喜,听下来又一怒,但随即一狐疑,道,那这琴呢?这琴你不是说是她用的?琴这么大你都带来了,几本琴谱,你就不带?
朱雀以手支着额角,淡淡道,那自然是因为这琴大有来历,无论如何,我也不想就此弃了。
是……什么来历?
你应该听说过“七方”琴的,是么?
秋葵大吃了一惊,将那琴又细看了一遍,口中道,七方……我自然知道,可这……这琴……
七方原是五十弦,说是五十弦,其实是四十九,由七个七弦交叠而成。不过白霜当年来的时候,琴已破,据她说是断成一大一小两边。琴这般东西,不论弦多弦少,都是浑然一体之物,倘若破损,就算余下部分还能弹奏,其音必也古怪,所以那琴之破,已是不可逆的一件憾事。那时她和她师父一人留了一边,也不过是作个念想而已。白霜拿的是小的那一边,在手里的部分大概只有不到二十弦,她虽知琴已不复原本音色,但也不忍这琴就此废弃,就寻了工匠,将损破严重的部分去除,重塑边角外观,最后留下这十四弦。我没听过那七方原音,听这琴声还不觉异常,不过依白霜说来,这十四弦的音比原本的琴音已经显得尖锐些。你这些天奏琴,可有什么感觉?
我……我也没听过七方原音啊。秋葵说着,心内却在想着自己那另一半二十五弦。依照朱雀的说法,原来七方并不是分成了每边二十五,而是一大一小。师父当年拿到的一边,大约还留有三十弦,去掉那些损得厉害的,最终留了二十五,虽然不是七音交叠,但想来也是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吧。
那二十五弦若论音色,经朱雀这一提醒想来,的确比这十四弦要稍稍低沉一些,只是寻常人的耳朵,怕是听不出来的。单弹奏一具琴时,就连秋葵也未有太明显的感觉,只是料想若有一日两琴放在一起相奏,就会有所偏差。
只听朱雀叹了一口,道,想来你也是没听过。世上……再无七方了。——嗯,那是白霜最常跟我感叹的一句话。
秋葵却觉这分明是朱雀心生感叹,只是随后才将此叹推给了白霜。她却也没空去细思他的感慨,因为如今得知四十九弦既然加起来都只剩下了三十九,就算寻到最初那繁复的琴谱,也无法在七方上重现了,心中不觉有些难过。想着,又开口问道,我听说——宫里是有五十弦琴的,说不定……也不输于七方的呢。
朱雀皱了一下眉,道,宫里何时曾有此物。
秋葵心中一凉,道,怎会没有?宫中是天下宝物聚集之地,我在外面听人说过,还阅得过相关书载,那可是从前朝,前前朝,总之一直传下来的,咱们大宋天子几代都好琴棋书画之物,怎会没有!
朱雀摇了摇头,道,自来弦多之器是为瑟,二十五或五十弦之瑟或各朝常有,那是为取乐之用。可若是为琴,弦之繁复,其目的不过为了魔音,宫廷要之何用?七方,古往今来,便此一具。宫中再是有精擅乐器之人,以五十弦琴之繁,谁来驾驭?没错,你恐怕是看得到书中记载——那是因为书中记载的就是七方。七方源出的确在唐时宫廷,但它自宫中被盗走,怕也已经数百年了吧!
怎……怎会。秋葵只觉得心中什么东西似如破灭一般,差一点要离席跳起,说那一句“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这具琴,可你却竟说根本没有!”难怪这几天每次问君黎是不是去查了那本记录宝库内物品的册子,他都推说还没时间去查——说不定他也早知道了,只是不想这样打击自己而已!
朱雀见她面色顿时变得苍白,抬手去她下颌抚了一记。秋葵一阵悚然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向后一让,面上青红不定。朱雀大概是以父亲的身份来抚她,可她却不是女儿的立场。
朱雀手未收,看她这般紧张,反而一路去抚她脸颊与鬓边。秋葵强忍未动,心下却已经又恨杀了他百次。
朱雀只是看着她眼睛,方道,你很难过?
我……也没有……秋葵怕被他看穿了心思,只能搪塞道,我也只是忽然想起,随便问问。
朱雀放下手来,垂首看着那琴弦,道,也难怪你会关心此事。我也是再次得到这琴之后,才想起去查一查有关的籍载。
再次得到……?秋葵有些犹疑。
朱雀抬眼,道,你娘忌辰的时候,你没去她坟前拜她对么?
秋葵心头一凛,道,我……
——她其实根本连白霜的忌辰是哪一日都搞不太清。
你不知道是哪一日,对不对?朱雀已经说了出来。
秋葵不敢答腔。
那一日,我倒去了。朱雀似在回忆。
秋葵怔了一下,一时倒忘了心里方才还恨得要杀他,开口道,你去了?她……她葬在青龙谷那里,你……去了?
去了,还遇到个故人。朱雀道。想来这世上还会记得白霜忌辰的人,也就剩他了。
秋葵心思微转,已顿时明白道,是单疾泉——星使卓燕?
她心头有些不安。单疾泉是知道自己的身份的。虽然没道理他会对朱雀说起自己这个泠音门“小师妹”,可终究有些心虚,以至于隔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道,可你……可你不是最恨他了?既然见面,那……
朱雀却哂笑了一声,道,卓燕绝顶聪明,既然知道我已脱离牢狱,怎会料不到这一天如果去白霜坟上,就可能遇见我?他会在那里,只有一个理由——他想见我。
他想见你?他——他怎会有这个胆敢见你?
这琴就是那日他给我的。朱雀道。我最恨他——嗯,当年或许如此,但这么多年在牢中我细想来,他并不欠我什么,甚至我那时得以从火中逃脱,也是他做了手脚,瞒过了所有人,否则我早已死了十六年。这世上从来只有我欠别人,何曾又有人能欠得了我?若真有,欠我的也是上天,但我能活到今日,也赚得够了。
琴是单疾泉给的?秋葵在心里却暗暗道。当初自己去见单疾泉,他说得有鼻子有眼完全不知任何白霜的琴的事情,原来根本只是骗人。
朱雀又看了一眼秋葵,只接下去道,你也不要小看了他。既然敢来见我,自然也作好了万全的准备,我未知他的底细,自然也不会轻易动手的。有时你不得不承认,在洞察人心上,没人赢得了他。当年他也曾在白霜的坟头等过我一回,那是在我刚得知白霜死讯之后不久。那时也是他有意要见我。我本抱着杀他之心,可他非但有胆见我,却还竟与我谈了两个条件,让我一听之下,万难不生尝试之意而暂绝杀他之心。
我……我也遇见过他一次。秋葵喃喃说道。
哦?你见过他?
秋葵已知言多必失,可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道,他……我原觉得也未见那么难对付,可是听你这么一说,却忽然觉得他不是个好人了。
朱雀笑道,没错。这世上人人都唯恐别人觉得自己不是好人,可只有他,自来唯恐别人觉得他是个好人。你会这么想,丝毫不奇。
不是……秋葵欲待说那日之事,却又怕露出破绽,挣扎着还是未说,只道,那他怎么肯定你会去?
他的确也不肯定,包括当年,也只是在那里赌一个可能。说来可笑,当年他与我谈那两个条件,虽然是为了自保,但其实结果也的确是对我有利。也难说若不是我还有那么一丁点儿念着白霜,与卓燕有了那一次合作,后来是否会在落入朝廷之手前,就先被自己人所杀,也很难说。而这一回也是一样。若我今年没去白霜坟上,料想我也拿不回这琴。
秋葵沉默了一会儿,方道,那你——你是真的在乎我娘吗?
在乎?何谓在乎?我只知这世上有些人若死了,我必会当一回事罢了。白霜恰好是其中一个。
那——还有谁?这世上还有谁你会待他如此的?
卓燕自然也算一个吧。朱雀笑笑,似是随口说来。
那你当年为什么又派我娘去杀卓燕!秋葵按捺不住,呼地站起,愤声道。
一〇六 新仇旧恨()
朱雀看着她。看着她因怒而微红的脸。秋葵这一回并非作伪。自己的师父多年来痛心伤心的样子她看得多了,虽然从未见过白霜,却也不知不觉有了感同身受的痛心伤心。她从未敢真真切切质问过朱雀什么,这一件事,始终如鲠在喉,而今终于问出来了。
可是朱雀却只说了十个字。
“我没有派白霜去杀卓燕。”
“什——什么?”秋葵大讶。“不是你又是谁!她……她不听别人的,只听你一个人的话啊!”
“我那时是想杀卓燕,这话没错。”朱雀道。“但就算要杀,也是我动手。白霜,我不会派她做这样的事。
“只是,卓燕那时还有最后一丝犹豫是否弃我而投青龙教,而他与白霜的交情是我可藉留住他的最后手段。我派卓燕做一件极其为难的任务,要他给我带一个他万万不想带来给我的人,而白霜,是我用来激他的。
“我原本是要在白霜走后半日就跟上去的,我不过想看看半日之间,卓燕的态度是否会有所变化,是否还有可能留下他的性命。可惜便在那半日我这头出了件极要紧的事。我走到半途,得信赶回,只能换派了别人前去。”
——“鬼使俞瑞对吗?”秋葵道。“我记得是他。”
朱雀哂笑。“没错。其实回头想来,那件极重要的事,虽然也是一个人的性命,可若与白霜相比,却也没那么重要。若早知那一回头是生死之别,我——”
他停了一下,未说下去,半晌只沉沉地道,“秋葵,我并非神明。我料得到许多事,却仍有许多事我料不到。白霜之前已为我死过一次,好不容易逃了活命,我对她虽然仍比不上她对我的万一,却也自以为已经不会负她。或许我还是太无暇去捉摸女人的心思,我不知她为何直到那时仍觉在我面前深深受辱。这世上我未曾对哪个女人更甚于对她之好,只是恐怕距离她想要的还是太远。她想得实在太多。我那次本应去的,却没有去,她竟至于终于爆发出来。我知道她想叫我记得她,怕有一日我又忘了她、抛却她。她只是不知,她根本不必用死才能让我记住。
“白霜一死,卓燕留在我这边的最后理由也已没有。我知他必定恨我,更下定决心投去了拓跋孤那边。我这边虽然还有些人,但卓燕对他们何其了解,有他在青龙教,我根本没有胜算。就算到了今日,我身份已非昔比,我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这也没什么。时过境已迁,我如今也不想再与青龙教去夹缠不清,卓燕肯将‘七方’还给我,我料想他也已没那么恨我。只可惜就算那段往事要揭过,现在却仍有程平的新怨,对于青龙教,还是不得不防着。程平这笔账青龙教想必是记在我的头上,就不知拓跋孤对程平的重视是否足以令他不惜再与我交恶一次了。”
“平公子的账难道不记在你头上?”秋葵不觉道。“不是你下令要捉他么,我听说那一日也是你亲自将他捉走的。”
“话是不错。说来也是因为白霜——若不是去了她坟上,便不至于在归来途中遇见了张庭一干人,知道他们刚刚弄丢了程平。好在我在芜湖很容易缀上了和程平一起的一个少年,借着便寻到了他。记在我头上,可以。这本就是赵构答应放我出来的条件。”
“太上皇的条件?是他——要捉人?”
“我们最早谈到这个条件,是在四年前。那时他还未退位,我为了要离开牢狱,借一次机会让他得知了程平的事情。”
“平公子如今的身份,是真的吗?”秋葵问道。究竟他是否真的赵家后人?他父亲真是太上皇往日在外面留下的血脉?
朱雀沉吟了一下,道,这个真相,十多年前或许还事关重大,但如今也没什么了,说给你听也无妨。没错,程平的确是赵家后人。他父亲是当年赵构还是康王时,在外面生的儿子。但是担当了这么多年皇上的赵构,却不是那个赵构。
秋葵大惊失色,说话也变得低哑了,道,这……这是怎么说?不是那个“赵构”,难道还有另一个?
“康王赵构,在靖康之前,十分年轻时,就曾被金人要去为质。那时他是九皇子,可不想就此落入金人之手,一党亲信就帮他找了个长得十分相似之人,乔装改扮送了过去。与此有关的许多人随即都被灭了口,此事无人知晓,但赵构自己暂时也不能回京,怕被金人知道,只好在外避着风头。
“谁知金人不多久就起了疑心,嫌那九皇子举止不像九皇子,非要赵家换一个送过去。这一下倒好,那假赵构被放了回来。他怕宫里的人眼利,也不敢回京,带着那身份和随从就去了别的城里。人家听说他从金人手里回来,都赞他机智勇敢,他也就慢慢在那里扎下根来,养了一班亲信,有了势力。真正的康王赵构,因为知晓他身份的人差不多也被他自己灭口灭尽了,反而无法证明自己身份,变得彻底流落在外。
“但那时那假赵构还没想到要杀他灭口,直至不久金人大举南侵,二帝北狩,赵家皇室子弟几乎尽数被擒。也就只有这假赵构,因为没在京城,脱了身就向南逃跑。进了临安城,他“九皇子”身份竟已是大,不多久便被拥为新帝。他既然不是赵氏子孙,对于赵家江山其实浑不在意,对于被擒的二帝也殊无感情,整天不过寻欢作乐,根本不思夺回江山,甚或宠信奸臣,诛杀忠良,其实也有人看得出他与当年的九皇子判若两人。便此时他才想起那个不知在何处的真正的康王赵构来,思量着要将他除而后快。
“他就派人四处去打听其下落,但那时真正的康王已经成了一介平民,在外娶妻生子。他那时差不多死了心,觉得反正本来也没指望皇位会落到自己头上,而看这江山也已是一团乱,不如就此放弃荣华,安安终老也罢了。
“但真康王固然无心再争,假的却终究坐立难安,那时牵出宫中与江湖又好几家好几门为此事而被灭口。我不知康王最后是否还是被刺身死,总之他那个儿子——也即是平儿的生身父亲,从小就被寄养了出去,原是没人知他身份。只是康王最后还是留下了线索来,被我无意中知道了他后人的身份。我对此是很有兴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