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患-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解放见顾香萍不为自己说话反倒催自己快点,心里就更不乐意了。但他清楚今天的机会千载难逢,必须好好利用。于是,他举起酒杯,对唐光剑说:“唐老板,来,我们干一杯。”

  唐光剑礼节性地站起身和罗解放碰杯一饮而尽。谁知罗解放突然又从口里蹦出一句话来,他问唐光剑:“唐老板,请问贵姓的唐是什么唐?”

  “广口唐。”唐光剑说完坐下身。

  “我记得美国电影《教父》那个头头也姓唐,那可是黑社会的人呀。”

  唐光剑正欲开口回击,罗解放又说:“你们的那个公司,叫个什么‘独立集团’,是想闹独立呀,还是孤立?”

  顾香萍见罗解放语无伦次的很是着急,刚想阻止一下,却见陶大纲开了口,陶大纲对罗解放说:“你如果有兴致就坐下来一块吃吧。”

  这一明摆的逐客令让罗解放发现此地除了唐光剑及其手下对他感到恶心外,连其他的人都不欢迎他,这使他深感失望。本想借机戏弄一下唐光剑出出恶气,没想到自己的笨拙表演不但没赢得喝彩反而被赶下了舞台。

  顾香萍是个精明的女人,她接过陶大纲的话,说:“好了,罗经理,等敬了别的客人,再来陪唐老板、陶书记喝酒。”



  罗解放再也没有别的招术了,他一手拿酒瓶一手拿空杯对陶大纲作了个抱拳的动作,然后笑道:“各位,请喝好。”就知趣地和顾香萍等人走出“饴春阁”。

  见顾香萍他们出了门,陶大纲才对唐光剑说:“用不着同他一般见识。”

  唐光剑坦然地笑了,一脸的无所谓。他说:“陶书记说得对,本来我就不想到这里来吃饭,是顾市长和您陶书记的面子我才来的。”

  正说着门开了,两个小姐各自托着一个不锈钢盘走了进来。钢盘上盖着一块红绸布,布下盖的是一道特别的“菜”。眼下只要有一点些权势的人都在酒宴上“吃”过这道“菜”。

  两个小姐分别走到两张桌旁,放上那不锈钢圆盘,然后掀开盖在圆盘上的红绸布,这道特殊的“菜”就展现在各位的眼前。原来是按人头算好的,每人一个大红包。

  唐光剑这一桌的红包盘先停在陶大纲的跟前。孙正海那一桌就没那么讲究了,还是陈康用手把玻璃转盘上的圆盘转到孙正海的跟前。

  陶大纲看看大家,从容地从钢盘里拿出一个红包。服务人员见状,微笑着按顺时针方向移动玻璃转盘。由于唐光剑坐在陶大纲的右手边,所以他最后一个才拿红包。好像这红包是见不得人的东西,所有的人都是从钢盘里拿起红包就迅速地塞进了口袋里。

  “今天顾市长恐怕拿不到红包了吧。”陶大纲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调侃话。

  在座的有人露出会心的笑容。唐光剑不明白陶大纲此时在此处说出此话是为了什么。顾香萍“红包市长”之名已成了很多人的话柄,但陶大纲今天不必为此而再做文章。是不是给我某种暗示?唐光剑心想。

  陶大纲见大家个个眼里有种玩世不恭的认同感,又丢出了一句话:“荔城改变不了我,我也改变不了荔城。”

  与陶大纲同坐的这些民主人士中不知是谁带的头个个都鼓起了掌,而且越击越热烈。唐光剑被眼前的气氛所染,也跟着鼓掌助兴。他的手下见状,都相互鼓掌应合。

  陶大纲被这种场面感动了,他像领导一样,双手做了个压话的动作。见大家没了动静才对唐光剑深刻地说:“相信我,这是我的心里话。”

  唐光剑不加思索地点点头,说:“我信。”

  “信不信由你。”陶大纲在酒精的作用下又有点固执了。说罢他用眼扫了一下周围的人,然后拿起一根筷子,像个指挥官对着地形图一般指着满桌的剩菜说道:“人生和战争的关系就像这餐饭一样,它是不可避免的。”

  在坐的来不及弄明白这位已卸任的前任市委书记的话意,都出于礼貌地点点头。

  “我25岁就是正连长了,在对越反击战中我们的部队始终冲在前面,什么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我们都尝过了。”陶大纲说着停了停,见大家的眼里没有厌烦之意才继续说,“有些东西是被迫的。你们想想,越南人不打咱中国同胞,我们会打那场神圣的自卫反击战吗?”

  所有的人都没言语,只是轻轻地点点头表示认可。陶大纲又说:“所以说所有的纷争都是一方挑起,一方被迫卷入的。”说到这里陶大纲把手搭在唐光剑的胳膊上,说,“比如说你唐老板在荔城与一些人的明争暗斗就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我知道,就跟美英两国当初不得不对德日宣战是一个道理。”

  
隐患(10)
唐光剑真的担心陶大纲有些失态了。作为一个曾经的市委头头,在自己离任后再怎么说也不应在一个公共场合里来个所谓的“酒后吐真言”吧。但唐光剑从陶大纲的眼神和语气中又确实感到陶书记在帮自己说话。为了不使大伙扫兴和维护陶大纲的面子,唐光剑举起酒杯,对陶大纲说:“谢谢了,陶书记,您的话千真万确,句句在理。”然后又对其他的人说:“来,各位,为了友谊,干杯。”

  大家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陶大纲是个聪明人,虽然酒劲老往上冲,但他仍感到唐光剑在为自己铺台阶下。尽管从身份上讲唐光剑的理智解围有损于自己“不理智”形象,但从另一方面证实唐光剑完全理会了自己所说的话意。于是陶大纲在干完自己的酒后,喘着粗气悄悄地对唐光剑说:“哪天我们再谈。”

  “一定。”唐光剑坚定地点头答道。

  两只右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第二章

  罗解放与唐光剑及独立公司的结怨可谓由来已久。

  在荔城市,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表面上当属荔城市房地产经营集团总公司,这个在荔城市被简称为“荔房集团”的实体成立于1986年初夏。“荔房集团”从成立至今罗解放一直是该公司的老总,这在腐败成风,且老总经常因经济犯罪被抓下台的建筑行业是一个奇迹。“荔房集团”的最大便利是它管辖着全市除某些单位自行建造的住房之外的所有公有房产。

  “荔房集团”成立之初,中国的改革步伐还未涉及到荔城的建筑行业腹部,它只是个清贫的科级单位。在此之前,罗解放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街道办事员。罗解放从小体质就差,特别是那个胃,老是跟他作对,不管他怎样花钱求医,就是根治不了。罗解放是解放军攻下荔城那一年出生了,所以他的父亲给他取了这样一个简单易记且有某种纪念意义的俗名。罗解放初中毕业后便不再读书,他进了离家不远的一家街道小厂做锻工。由于体质虚弱,不久他被领导人道地调到街道办公室里干杂活。文革开始,罗解放在那清水衙门里过起了漫长的悠闲生活。八十年代中期,罗解放的同族兄弟罗国恒的老婆顾香萍在官场上一帆风顺,深得时任市委书记的刘丙生赏识和栽培。罗解放出任当时被称作“荔城市房地产经营公司”经理一职的直接操作者就是顾香萍。

  如果说罗解放的人生轨迹与他虚弱的体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顾香萍有日后的无限风光就得益于六十年代末那场波及全国的备战工程了。那年夏天,顾香萍所在的单位负责市里某段海防工事的挖掘工作。一贯表现积极的顾香萍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挑土方战斗中更是一马当先,于是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和肯定,并受到了当时荔城市头头们的亲切接见。然而人毕竟是血肉之躯,有一天顾香萍挑着挑着突然间昏倒在工地现场。经医院抢救捡回了一条命,可腰肾受到严重损伤的顾香萍再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了。根据她的突出表现,顾香萍被上级领导点名照顾调到市委机关助勤,久而久之便正式把人事关系调到了市委。由于种种机遇和阴差阳错,再加上顾香萍的聪慧和努力,便得这个女人在仕途上越走越顺,以至爬到今天副市长的宝座上。应该说罗解放和顾香萍在做官的机遇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顾香萍当初把罗解放安插到“荔房集团”总经理的位子上并没有想到房地产行业日后会如此火爆,当然这一点更是罗解放所始料未及的。罗解放当初只是想到当个经理过个平安日子罢了,因为他的老婆李小莲所在的街道工厂已经关门,为了生计每天都陪着她的一个远房亲戚在集市上卖豆腐。


()免费TXT小说下载
  但财神爷还是光顾了罗解放的公司。1988年,仿佛是一夜之间,中国的物价疯一般地涨了起来,由此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迅速升温。荔城市由于自身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房地产更是热火朝天。香港地产商贺长青的独立房产集团就是这时将资金投入到荔城市房地产业务上的。

  荔城市房地产升温伊始,几乎全是拆危旧矮楼建新房,这样“荔房集团”无疑成了荔城市房地产业最大的开发商,于是各种各样的建筑施工队都向这家行政上的房管部门展开攻势套近乎。“荔房集团”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平日的业务只是收收房租修修瓦片打打灶台,对砌高楼大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这样便给罗解放的暴富提供了有利条件。从那时起,只要不是头头脑脑打招呼硬把建楼业务拿走,那所有的工程转包业务都由罗解放一人说了算。

  罗解放虽然没当过什么官,但在处理权钱交易的事情上却挺在行。荔城房地产行业升温后,罗解放估计发大财的机会将会到来,便叫老婆在市里一偏僻处利用公房门面开了一家排档。从那以后,所有的行贿者都不再当面向罗解放送钱送物,而是转向到他夫人开的排档去“消费消费”。行贿者和受贿人都心知肚明,就在酒桌上完成了权钱交易。明明几百块钱的餐费硬要送上好几万,为了不招人耳目,就在菜单和酒水上做手脚,因为上千元一份的佳肴和上万元一瓶的美酒不论什么地方都有。就此一招,罗解放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敛财过千万元。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罗解放和那些进贡者把事情做得非常隐蔽,但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罗解放的那个排档是个洗钱的黑店。

  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又有了成功的洗钱经验,欲壑难填的罗解放便盘算着怎样将自己的那个排档做大。经反复思考,罗解放在市里最繁华地段砌了一栋高楼。经风水先生一掐算,此楼取名为“玉皇大酒店”,于1991年8月8日正式开张营业。那时的罗解放真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

  
隐患(11)
1992年,伴随着邓小平先生南巡的春风,荔城市的房地产跟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又一次火速升温。此次升温可谓不着边际,地皮能炒的都拿出来炒,山地能炒的也拿出来炒,连部分海面都被人买走了。

  贺长青的“独立集团”就是荔城市山地和海面的最大买主。他没有做任何炒作,而是脚踏实地地用这些大陆人看来没多大用处的山地和海面来开发房产。贺长青是香港的房产巨商,他公司的股票上市后业绩一直不错。在名气上贺长青虽然比不过二李,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人均创造的财富在香港房地产界名列前矛。贺长青的公司在香港有过成功的填海造楼经验,此举移到大陆后在广东的深圳、珠海和惠州等地一操作真可谓得心应手,凡中国官方机构报道的沿海城市填海建房的新闻,有很大部分为贺长青的“独立集团”所为。

  贺长青的工作作风是凡事从不拖拉,遇到挫折也从不妥协,很多时候为了解决一些棘手问题,他不惜采取极端手段以扫平那些阻碍物。在荔城买了山地和海面后,贺长青的建设大军就轰轰烈烈地开了进来。有一段时间,荔城市某港口天天停靠着从香港开来的货轮,码头上的巨型龙门吊车源源不断地从那些货轮上吊起各式各样的挖掘机、铲车、大型货运工程卡车、水泥绞拌车等,这些工程车很快被等在码头上的大卡车拖到贺长青的各个工地。所有的工程车都没有中国牌照,上面几乎都写着日本字,什么这个株式会社那个株式会社的。没有人去问这些车的出处,连海关人员也只是例行公事地站在码头上让其通过。

  严格地说,“独立集团”和“荔房集团”及荔城市别的房地产公司的战争是从这时真正开始的。而导致这一系列冲突的主要原因就是房屋的出售价格及对私房产权拥有者的拆迁待遇上。

  贺长青出身名门望族。在他的上一辈中有许多和国民党的###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他这一辈中有许多兄弟分别成了国共两大阵营中的名角。贺长青没有机会参与那场两大阵营的较量,当年轻的他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时,中国共产党已成了中国新的领导者。

  由于贺长青从北京到地方都有牢靠的关系网,所以他的公司每到一处开发房地产都没有遇到来自官方的阻碍,这一点在荔城也不例外。“独立集团”的施工队伍进荔城之初,荔城的市委书记是刘丙生,没多久,刘丙生上调至省委常委纪委主任,接替他的是陶大纲。不论刘丙生还是陶大纲,对“独立集团”的业务都一路绿灯,而这一点“荔房集团”是望尘莫及的。在荔城市,所有的基建老板都知道那些相关的质检部门从来不敢对“独立集团”的工地打歪主意。就算例行公事,如果不是“独立集团”的人出于礼貌赏口饭吃,那些平日里在别处索拿卡要贯了的大小负责人根本不敢开口,而且下次叫你来办事你还非来不可。这一点“荔房集团”永远办不到,因为它毕竟是荔城市建委下属的一个小单位。

  除此之外,“独立集团”造楼的速度和质量也是荔城市其他建筑单位不能相比的。由于楼砌得快,加速了资金周转,“独立集团”的楼价在荔城市同类型同档次中是最低的。以至不少人戏称:到“独立集团”批量购房零售出去都能发财。而且他们的物业管理费在荔城也是最低的,给住户的管理服务又是最周全和最负责的。

  由于信誉好,回报快。“独立集团”成了所在地银行争相贷款的对象。“独立集团”仿佛成了那些对很多人来说高不可攀的银行老爷们的摇钱树。

  在对待拆房户的问题上,“独立集团”摆出副财大气粗的架式。遇到公有住房,有国家和地方法规可参照,一纸合同即可了事。而遇到私有房产特别是那些钉子户,“独立集团”从不像其他房产公司来蛮横的采取恐吓威逼强行拆房的做法。他们让主管拆迁的项目经理亲自到拆迁户家中谈条件。每一次谈判,项目经理首先答应满足拆迁户所有的法定赔偿条件,然后再问对方需要什么。这就是贺长青所要求的手下对拆房户的谈判方式。当然,贺长青选择的这些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他们有知识,有气质,待人处事彬彬有礼。几乎所有的被拆迁房主都不会再提出苛刻要求,他们似乎感到“独立集团”的人笑里藏刀,比起那些耍硬的人更难对付。但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房屋被“独立集团”改造建楼比其他地段被别的房产公司拆迁的私房主得到的回报要多得多。

  “独立集团”就这样把荔城市房地产的行业规则透明化了。于是那些偷工减料的,想拿房产骗银行抵押贷款的,施工中欺上瞒下的,做起事来虎头蛇尾的,楼建好后卖不出去亏了老本的,拆房时欺压老实房主的建筑老板们对“独立集团”的这套做法恨之入骨。但他们又没有能力改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