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打完孩子,是他爸爸铁生给他送回奶奶家的。
奶奶见到孙子,照例要问:“你这次回家妈妈骂你了吗?”孙子就说:“骂了!”奶奶就一把将孙子拉了过去,对他说:“奶奶保护你!”孙子终于找到了庇护伞,就很“识时务”地就势依偎在奶奶怀中,委屈地告诉奶奶,不仅妈妈骂自己了,爸爸还打了自己。婆婆立刻就对老公发了脾气:“你们打他就是对我的示威。”
“妈,这回是您的错,他和您学骂人我才打的他!”也许是心急,铁生当时的语气有些重,话几乎是吼出来的。孩子的奶奶立时两眼定了格,脸部也凝固了一般,继而大哭起来,一边骂着儿子“小浑蛋”,一边说我平常累死累活你们都看不到眼里,孩子有点闪失就全怪到我头上,你们太没良心了。一定是儿媳妇指使你和我发难的!尽管儿子向她解释,但她根本听不进去,领着孙子摔门而去。
铁生回去和可云一说,可云大喊:“晕菜!”孩子刚在婆婆家一年就成了这样,要是再让婆婆带上两三年,那孩子还能要吗?她有些伤感,有些郁闷。
又到了该接儿子的日子了,婆婆这回却说什么也不让他们接走。
可云想,不如就抓住这个机会,当面和婆婆静下心来好好聊聊。她对婆婆说,我知道溺爱孩子也许是每个家庭都存在的问题。现在孩子已经两岁了,正处于模仿的年龄,而且没有定型,如果这时候对他过于放纵,养成一些坏习惯,又对他的头一次错误予以迁就,那么第二次就非常难改了。您照看孩子非常辛苦,我们很领情,也知道您不希望自己带出的孩子有浑身的坏毛病,所以,宁可现在对他严一些,也别因现在纵容孩子,而造成我们以后再改造孩子的费事和麻烦,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心情。我们以后省心不省心,关键在于现在您怎么教育孩子了。我觉得以前我缺少和您的沟通,是我的不对,我今天郑重向您道歉。今后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保持一致的观点,不能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对方的不对,这样容易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让孩子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或者让孩子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想法,以后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婆婆静静地听着,最后表示,你这次的态度不错,很诚恳,就把孩子接回去吧!
从这以后,每次把儿子接回自己的家中,可云都有意识地给孩子讲几篇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试着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就是到婆婆家接儿子的时候,也注意言传身教。在一次饭后吃橘子的时候,可云就告诉儿子,让他先分给每个大人一个,再自己吃。儿子也很听话地照此执行。而婆婆却对孙子说:“奶奶不吃,你多吃一个吧!”一段时间后,孩子吃东西时都会给爸爸、妈妈每人一份,却从不主动送给奶奶。婆婆有些不悦,问孙子:“奶奶平时这么疼你,你为什么分东西时偏心呢?”孩子说:“因为奶奶不吃呀!”于是可云就私下对婆婆讲,应该平等地把自己的需求直接地表达给孩子,这样他才会关心你的需求,如果过分宠爱或礼让,反而会让他失去“换位思考”的机会。
婆婆嘴一撇,面有揶揄地说:“你还真拿自己当根葱了,我活了六十多年了,用得着你来教训我吗?给你好脸就不知自己姓什么了……”
那天,可云是哭着离开婆婆家的。她对老公说:“快找个保姆吧,我要疯了……”
隔代教育的亲情缺失
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一个个花季少年的沉沦令人扼腕长叹。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有60%以上的失足青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超过半数的犯罪青少年都是由隔代老人亲手带大的。寻根探源,常使人痛心疾首:正是老人们对晚辈施与的过分庇护与无原则溺爱,导致了那些心理不够健全的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深渊……
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在研究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起因时,也把结论归纳为: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发态势……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祖辈和父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生观树立的进步影响是深远的。
在隔代教育家庭,由于面对的是第三代独生子女,老年人心理上会有一些顾忌:现在社会,家家都是一个孩子,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比对待自己的父母还要亲。若在抚养和教育的过程中,稍有闪失,就有可能让孩子的身体发育受到影响,让孩子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那样的话,岂不是要遭到儿女的责怪?尤其是来自因媳妇无休止的责骂、怪罪而引出的吐沫,还不把我活活淹死?于是,老人们在抚养第三代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每天如何变着花样地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变着方儿地让孩子休息好。还有不少老人甚至以补偿的心理对待孩子,认为过去由于自己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物质和精神上亏欠子女不少,现在终于有机会在孙子辈身上补偿一下了,所以,他们在物质与金钱上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使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大多说上一两句,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而已,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树大自然直”。长期如此的宽容,渐渐地把孩子陷入深深溺爱之中。至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老人们要么觉得为时尚早,要么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做起了甩手“掌柜”。正因为这样,许多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孩子在学习上根本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有的孩子性情骄横,漠视校规校纪;有的孩子总想出人头地,拉帮结派,打架滋事;有的孩子玩性极重,整天沉溺于网吧、游戏厅;有的孩子过早地滥交异性朋友,频频越轨;还有的孩子被居心不良者引诱利用,从此走上了犯罪道路……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疏于管教和引导,又缺乏及时的亲情沟通,因而,造成性格的孤僻、扭曲、裂变……
面对孩子们如上的种种劣迹,想来哪一位做父母的都不愿看到。那么,回到孩子的身边或许是你惟一的选择。不要一味地指责老人的过失,不要轻易地归结为孩子的不争气,不要固执地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更不要暗暗地独自唏嘘不已。想想你以前到底为孩子做了些什么,想想你今后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尽快回到孩子的身边来吧,给他以温暖,给他以力量,给他以信心,给他以希望……
一切,都为时不晚。
猛醒悟都是放任惹的祸(1)
婆婆也满肚子的委屈:我当时那样做还不是为了满足孙子学习的需要,为了孙子好?
这几个月,正是北京最闷热的季节,也是小妍心中的烦躁难以排遣的日子。这段时间,她一直在自责,主要原因是小妍偶然发现上初三的儿子乐乐花钱无度,不是和同学们去网吧彻夜上网玩儿游戏、看色情片,就是到康乐城通宵打台球、泡练歌房,不仅上课打瞌睡,学习成绩下降,而且还沾染上了吸烟、喝酒、早恋等不良嗜好。小妍认为儿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婆婆平时对孙子缺乏严格管教,特别是给孙子零花钱毫无节制所致。而婆婆也满肚子的委屈:我当时那样做还不是为了满足孙子学习的需要,为了孙子好?谁知道他是在存心骗我?再说,难道你们做父母的就没有责任吗?
小妍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婆婆讲的没有错,自己对孩子的过度放任才是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多亏发现的及时,只是,下一步该怎么走?
小妍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儿子的班主任董老师给她打来电话,让她到学校去一趟,说说小乐近期考试的事。
小妍一边往学校赶,一边想:儿子自从考上区重点中学,就住进了离学校很近的奶奶家,一来是方便孩子上学,二来给婆婆做个伴儿。只是让儿子每星期六早晨起床后回自己家,星期日晚饭后再赶回奶奶家,周而复始。这孩子上进心强,自律性好,功课从不用大人操心,成绩也一直不错。入学两年多了,除了家长会,老师没有单独找过家长。这次能有什么事呢?不会是考试不及格吧?
还真让她猜着了。
小妍赶到学校的时候,学生已经放了学,她没有见到儿子。董老师告诉小妍:“小乐最近已连着三次出现摸底考试主科一两门不及格的现象,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而且,他上课经常睡觉,作业经常不交,有时还旷课。我曾说过他几次,他后来就早到校了,每天拿同学的作业本一抄,就交上来,别人写错了他就跟着错。长此下去怎么行?听别的同学反映,他和奶奶在一起住,晚上经常不回家,这情况你知道吗?眼看就要初中毕业了,照他这种状态,上本校的高中够戗。你们做父母的该使把劲儿了……”
小妍当时神情恍惚,有些不知所措了,她也记不得老师最后都和她说了些什么。她急忙和丈夫通了个电话,简单说了儿子在校的情况,告诉他,别等她吃晚饭了,自己马上去婆婆家,和儿子谈谈。
从傍晚六点等到夜间十一点,整整五个钟头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这期间,她没有告诉婆婆老师说过的话,只是向婆婆了解了乐乐在家的表现。
婆婆告诉她:“快到期末考试的这几个月,乐乐一直很忙,常和同学到网吧去查各种复习资料,听他说,还做了不少外省市的卷子。每天有时凌晨两三点钟回来,有时是第二天早晨回来,吃过早点又去上学了。唉,真苦了这孩子了!我真担心他吃不消,现在的功课怎么这么难啊……”
小妍听了婆婆的话,知道了乐乐可能还在网吧,她就向婆婆打听了附近几家网吧的方位,决定去看看他。
进了一家网吧,没有儿子;再进一家,还是没有。找遍了周边几乎所有的网吧,她终于在一条不显眼的胡同深处,设在一家旅馆二层的网吧里见到了儿子。
那是怎样一个景致呢?
从侧面望去,在烟雾缭绕中,那个熟悉的身影一手操纵着键盘、鼠标,一手紧搂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孩儿。电脑桌上摆着一个空了的啤酒瓶,一瓶已开了盖的啤酒,一盒洋烟,一个精致的打火机,一个盛满了烟灰的烟缸。
走到他的背后,小妍才看清,他是在欣赏一个名为“盗摄网”上的黄色图片。他和那个女孩儿看得是那么入神,那么专注,以致自己站在他背后很久,也未曾被发觉。
“这就是我那复习功课的儿子吗?”小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咬了咬嘴唇,有些疼。
怒从心中起。小妍一个巴掌冲儿子的脸上狠狠地扇了过去。
小妍拉起儿子就往外走,乐乐却不忘让女孩儿帮他收起烟盒和火机,也不忘向其他几个同学道声“再见”。
此时,在昏暗的路灯下,街巷一片空寂,已难再见到行人。夏夜的晚风一阵阵吹来,小妍却感到心里一阵阵发冷,她感到茫然,感到无助。她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她的双眼已被泪水浸满。等了很长时间,她们才打到了一辆出租车,没有回婆婆家,而是向着自己家的方向开去。一路无语。
猛醒悟都是放任惹的祸(2)
或许不再用我赘言,人们就能想像得到,随后该发生了怎样的山呼海啸般的家庭风暴。
在妈妈的责骂、痛哭声中,在爸爸的怒视、拳脚之下,乐乐老实地承认,这样的生活已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你的花销那么大,钱是哪儿来的?不会是学会偷了吧?”
“没有,都是奶奶给的。”乐乐坦白道。
小妍想起来了:当初乐乐住进奶奶家后,他们不定期上婆婆家看看,陪老人说说话,吃顿饭。他们除了像以前那样每月给婆婆五百元赡养费外,还额外每月单独交给婆婆一千元,用来给孩子增加营养和平时开销。还对婆婆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习负担又重,平时要多给他增加些利脑健体的食品,不要太心疼钱。
哪想到,婆婆还真是“忠实”地贯彻了自己不要心疼钱的指导思想,只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偏差。
星期日晚,小妍和丈夫陪着乐乐去了奶奶家。
小妍对婆婆详细叙说了孩子这几个月的真实表现,和老师对孩子前途的担忧,尽管她有意识地强压着心中的怒火,但说话的口气还是和平时有着很大的不同,言语之中明显地能让人感觉到她对婆婆的不满与失望,间或还夹杂着几分愤懑。
小乐的爸爸也没什么好脸地抱怨母亲娇惯孙子到了无原则的地步:“为什么他一伸手要钱您就满足他,而不想法了解他干什么用?为什么他经常半夜不归您也不去找,打电话告诉我们一声就那么难吗?为什么他常吸烟您也闻不出来,不吸烟的人对烟味应该很敏感呀……”
儿子连珠炮式的为什么,终于惹恼了刚刚萌发些悔意的母亲,她泪流满面,委屈地说:“你就知道问我为什么,你们就知道埋怨我,你们怎么就不考虑考虑:小乐以前学习那么好,谁会想到他现在变成这样,你们事先想到了吗?他说家里没电脑,需要到网吧上网查复习资料,为了孩子的学习,我能不给孩子钱吗?他说每天要学习很晚才回来,需要在外面吃点夜宵,为了他的身体,我能就给他十块八块的吗?说孩子抽烟我闻不出,我每天和邻居打麻将时,早被他们的烟味熏得没了感觉。我识字不多,对电脑根本不懂,即使我去找到他,他换个画面,我又怎知他看的是什么?你们一致指责我,难道你们做父母的就没有责任吗?你们为什么不主动去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你们为什么不舍得把自己家的电脑搬过来让孩子用?现在时兴青春期教育,你们什么时候和孩子说过这方面的事?孩子现在出现问题了,你们不自找原因,反而推得一干二净,全成了我的错,有你们这样做父母的吗?”
孩子奶奶的一番话,说得他们无地自容。
小妍和丈夫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关注孩子的兴趣培育
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孩子也如是。在隔代教育家庭里,老人对孩子的生理健康发育方面,也许可以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而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如智力发展、人格培养、兴趣培育等,也许做得就不是那么到位了。这是由于他们受传统思想束缚,停滞不前的落后教育意识已与新世纪的现代教育观念严重脱节。用以前的老观念、老方法来教育、抚养已进入新世纪的孙子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家长,家长说他的孩子把家里贵重的金表拆坏了,被他痛打了一顿。陶行知说:“你把一个中国的爱迪生枪毙了。”在我们身边,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吗?
老人在照看孙子的时候,总担心孩子会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强烈的安全意识使得老人们处处为孙子“护驾”:一种是出于对物品安全的考虑——为了不弄脏衣服而制止他玩土,为了不摔碎碗而不让他盛饭,为了不损害遥控器而不许他开电视;一种是出于对孩子自身安全的考虑——为了不触电而禁止他插插销,为了不摔破而不准他爬栏杆,为了不受伤而反对他学武术。对于孩子探究事物特点的破坏性行为、尝试性行为和创新性行为,老人们也总是不假思索地予以阻止、呵斥。
当然,孩子的安全要考虑,但也不能因噎废食,限制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