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父亲黄来运调动到了翠丰围子百户所,给了一个司吏的职务,黄来运才干了不到一年的攒典,按照大明朝的正常规矩要干满三年才有可能升一级的,但是现在大明朝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完全流于形式了。所以黄胜给上面打了招呼,很快就给黄来运提了一级到翠丰围子百户所任司吏了。
黄胜安排黄来运带上王遥的便宜老爸王网扣和女工的家属们一起围堰造田,还雇佣了好几百壮劳力。黄家工钱给得多还管饭,每三天还有四两肉,所以大家工作热情高涨,黄胜又挑比较容易的地方下手,所以进度很快。
黄来运、王网扣他们都是老农民了,经验很充足,对黄家又是忠心耿耿,而且他们知道以后这些田地以后就是给他们和耕种,这个时代的农民都饿过肚子,都渴望田地和粮食。但是以前没有那个老爷会花怎么多银子,用这么多人来造田。现在有了黄家出银子,雇佣劳力,还不是能够多打粮食,所以他们人人都想方设法造旱涝保收的良田。以后黄家有了官身,有了优免田地,大家日子就好过多了。
黄胜挑选一些学生军把他们这些农民想出来的如何最快、最有效改造良田的点子搜集整理成文字,以后作为学生军学习的之一,黄胜清楚的知道粮食的性,所以自己以后一定要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里是湿地,属于温带气候,经过小流域治理,以后就会成为自己学生的军粮仓的。
自己回扬州就让黄奕派学习工业的学生来他们指导黄来运他们在翠丰围子百户所里修建后世那种由下面出粮的水泥粮仓,没办法修建后世那种万吨粮仓。修建五千石的应该没问题。粮食的仓储和转运也是相当,大明朝就有好多粮食保管不善导致浪费,有时官仓拿出的赈灾粮食连猪都没法吃。现在就可以安排人选址,打基础,确保春小麦及时入仓,安然度过时梅天。少浪费粮食就能够多活许多百姓的,去年春天扬州城外饥民的惨状至今还历历在目呢。
扬州,黄奕很忙,他每天都去船坞改造那一艘大福船,连大年初一都去了,因为有好些南京挖来的工匠家眷还没有来扬州,他们又没有地方去,过年到处都是店门紧闭,逛街也没有意思。所以就乐得加班挣双份工钱了。铁厂同样如此,苏长宏虽然家眷来了扬州,王遥安排了个有三间瓦房带厨房茅厕的小院给他住,里长刘兴东把规矩告诉了苏长宏,苏长宏想早早有一个这样的属于自己的家,所以也来挣双份工钱了,像他这样的工匠还不少呢。
苏长宏和几个南京来的做火铳的高手每天都在打制黄奕设计的燧发膛线枪,主要因为枪管难做,必须由水力钻床用黄奕的硬度很高的钻头,浸在黄奕用猛火油不知加了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叫做乳化油液体里面慢慢钻。苏长宏现在已经对黄奕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这半辈子都没有发现还会有这么好的钢,还会有这么大的水锤,黄先生要求质量要每一个经手的工匠负责,每个部件都有学生记录,何时何地何人制造,发现质量问题就会追责,扣工钱还是小事,严重的会杀头。
苏长宏不担心质量会出问题,料給得足,都是一等一的百炼钢,以自己的手艺肯定能够做出黄先生说的精品,拿他承诺的奖金。黄先生还交给自己十个徒弟,承诺只要有一个徒弟出师自己就会每个月都领到大师傅成就银两钱,永远不封顶。以前是一钱,黄奕看到南京来的工匠技术高经验丰富果断加大了金钱攻势,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有文化的产业工人培养出来。苏长宏想:自己现在就已经拿二两银子月钱了,要是十个徒弟带出来就是四两银子月钱了,还有精品奖金,乖乖这样下去百户大人也没有我的月钱多哟!
黄奕一点也不担心燧发膛线抢会失败,因为在后世他就看到过燧发膛线抢的、图纸和文字说明,也知道它的缺陷是发火率不可能百分百,达到八成就很不错了。米尼弹的挂铅问题很突出,因此实战时需要清理枪膛。这些都不要紧,自己兄弟三人都是以人为本,学生军的安全和效率才是最的,自己不惜代价多花银子,做到每个枪手都有超过两支枪来射击,这样交替使用就会解决这些麻烦了。
黄奕准备训练专门的装填手,由他们负责装填和清理枪膛,这样会事半功倍的,大明朝汉人何其多也,可以训练成为合格装填手的人比比皆是。神射手难练,成本高,不知道要打出多少米尼弹和打坏几支枪才能够练成呢。所以要把好射手使用到极致,远射都由他们完成,只有到近战时才大家一起噼里啪啦地开火,这样才是多快好省呢。以后火枪手严格划分等级,枪法越好的给予的防护越好,待遇就越高。
要是自己兄弟三人有两千合格的火枪手,配上黄胜准备发展的装甲四轮马车,对上建奴的冷兵器部队还不是一边倒的屠杀。只是两千合格的火枪手加上要配备的五百辆装甲四轮马车,超过六千人的装填手和超过一千人的马车夫,铠甲费、马匹费、训练费、饷银等等,恐怕两百万两都不够呀。唉,要是大明朝给我们三年时间,四百万两银子,我保证把建奴的城池都夺了。消灭他们是办不到的,他们跑,咱们还真是追不上。虽然我们的装甲战车军团不怕骑兵突击,但是要靠战车来合围歼灭建奴肯定不可能。
但是可以把他们打成流寇,没有了根据地他们早晚还是要玩完的。黄奕现在已经做出了游标卡尺了,精度已经到了微米,现在学生们都严格按照黄奕制定的度量衡,规范的控制质量,产品都是统一标准,以后燧发膛线枪的刺刀和零部件都可以通用。马车配件同样如此。
黄奕头疼了,学生军的成本自己已经心里有数了,只是自己三人需要多少年,要用多少心思才能够搞到成百万两,千万两的银子哟!。,!。请
第八十四章:黄铜螺旋桨()
黄奕知道黄家在扬州已经是谁也奈何不了的存在。他已经设计了新的炼钢小高炉,马上就可以投产了,以后钢铁产量会倍增的,质量也相对稳定得多。梅展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采购了萤石,他回来后就一直盯着工厂的基建和设备调试,这一次姐姐结婚都没有随黄胜去姜堰。他已经是黄奕最的工程师了。
王遥也不轻松,他不但要照应琉璃厂的生意,还要组织人手在瓜州船坞周围圈地造田。扬州城外的家属区也要大规模扩建,现在黄家在扬州有钱有势还有军队,完全不怕谁了,自己兄弟三人本来就是以造福乡里的态度来扩大影响范围的,所以口碑极好,连张弛老爸扬州知府张大人对黄家都大加赞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赞扬黄家收留灾民的义举。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黄家对刁民也不仁慈,不到一年琉璃厂方圆十里宵小绝迹,至于这些人渣那里去了,那有良民去关心青皮、混混和无赖呀。黄家现在工人纠察队已经有了三百六十人,为十个总旗,每个总旗官、总旗副和政治文化教员都是由学生军里的佼佼者兼任,他们训练也根据学生军的训练大纲进行,只不过他们仅仅是三天一训。
因为有武力为保障,大运河边琉璃厂附近是扬州府治安最好的地方,没有之一。本来王遥自己琉璃厂产品出货修建的码头,现在好多客商都来停泊卸货,牙行也来设了点,害得王遥不得不增加泊位,增加滑轮吊杆,增加码头工人。黄家铁厂出品的滑轮是大明朝质量最好的,配套的吊钩、吊具都是黄胜根据前世工厂的实物打制的,钢铁太宝贵,这些东西不卖,只留给自己用,还有学生专门跟踪产品的质量和实用性,以便进行技术革新。
马上家属区人口就会超过万人人了,因为南京来的水手和工匠都看到了这个干净漂亮的家属区,知道只要在黄家的体制内工作就可以通过租赁、购买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获得带院子的瓦房。他们趋之若鹜,才刚刚过了正月初五都来到刘兴东那里定了房子,准备尽快把家眷接来他们过上好日子。
升斗小民也不笨,知道黄家每一次扩大再生产时都是先安排自己工匠家属们的工作岗位,基本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南京来的工匠们,他们估计自己家属来了扬州很快就能够有工作了,要是一家人都拿到月钱,两三年就能够付清买房子的银子了,以后这么好的大瓦屋就是自己家的了,想想都流口水……。
王遥在建设家属区时是可以算是绞尽脑汁了,也下了血本,防火,修建的全都是砖瓦房,还用人工河把家属区隔离成一块一块的,既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又起到消防蓄水池的作用,人工河都是活水和大运河相连,所以水不会臭,家属区的住户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自己家门口钓鱼呢。家属区已经扩展到黄家人自己住的地方了,王遥干脆把这里也包了进去,这样安全更有保障了。
王遥现在已经不担心什么了,自己有学生军、工人纠察队的武力,有琉璃厂、‘又逢春’赚银子,在大运河边码头附近,马上会修建一个大粮库,黄家会囤积粮食。家属区也有码头,自己有江船和海船,万一谁惹了祸咱们能够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乘车、坐船哪里去不得?况且现在方方面面关系都很好,咱们又不去招惹是非,谁会来攻打咱们,真要是攻打咱们,单这个家属区没有四五千以上大明朝的营兵攻打,嘿嘿,到时候还不知道谁打是呢。那些太平兵丁,哪里有什么战斗力。给他们一次性来一下狠的,说不定就溃散了,他们以后对上建奴是就是这样的,有时候几十建奴骑兵会追着成百上千的大明朝兵丁打,不对,用打不准确,应该是猎杀。
黄胜三人早就商量过了,把扬州作为根据地,在这里有太多好处了,首先这里不缺人,你想想‘扬州十日’就杀了八十万,扬州会缺人吗?人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二这里不缺银子,盐商聚集的花花世界,银子何其多也。第三,这里交通便利,临长江靠运河,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出海都很方便,历史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就是从扬州出发的。第四,往东还有太多没有开发的湿地,以后不但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外销。
有了水泥,多修些套闸,上河下河的水位,把里下河地区变成旱涝保收的商品粮基地。那里的土地肥沃得很呢,在后世就是粮食主产区。现在却是几乎年年涝灾,民不聊生,兴化甚至出现了流民暴动,百总周世旺就是去兴化平叛的官军之一。唉!大明朝政府呀,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呀。
正月底黄胜回到了扬州,还带来了一总旗的家乡子弟学生军,黄奕已经迫不及待了,立刻拉上黄胜来到铁厂,这里已经有三十支燧发膛线抢了,黄胜喜不自胜,连忙取了定装火药装填。黄奕设计的硬纸壳包装的定装火药,硬纸壳一头有个硬纸盖子,用牙可以很容易的撕开,另一头是弹尾朝上露出一半的米尼弹,把米尼弹的弹尾塞进枪管,用手一掰纸壳就脱离米尼弹,扔掉纸壳取通条把米尼弹压实,但是不能够压得太死,取出通条就可以发射了。
黄胜前世就是射击爱好者,小时候就用气枪打麻雀改善伙食,对枪并不陌生,所以在大明朝第一枪就命中目标,虽然没有命中靶心,已经让周围田有田、郑九、马如虎等等众人啧啧称奇了。一阵硝烟弥漫,黄胜皱了皱眉头,对黄奕道:“有没有想过做出类似于后世的那种游泳眼镜,用牛皮筋连接,咱们又不是用来潜水,密封效果不好没关系。火枪手射击时戴上眼镜,既保护了眼睛,又提高了视线范围,成本还不高……”
黄奕打断黄胜道:“想到了,前天试枪时想到的,还没有来得及出产品,你现在说说这枪还行吗?”
黄胜高兴极了,道:“别谦虚了,麻烦你把‘吗’字去了好不好,这枪太行了,其实你应该是胸有成竹对不对?不然你怎么可能一次性就生产三十支?”
黄奕道:“还是你聪明,这枪的技术是经过后世检验过的,又不是我的发明,我直接制定标准生产就行了,只要钢材的质量过硬,枪就不会打不响,火药是咱们自己生产的。”
黄胜又兴冲冲的打了几枪,后坐力自己还吃得消,不知道晚上肩膀会不会肿,黄胜问黄奕道:“一支新枪可以有效发射多少发米尼弹呀?挂铅会在多少发有效发射后形成呀?以目前的生产能力每个月可以出厂几支呀?”
黄奕道:“以目前生产能力,每个月最多能够生产四十支上下,有效发射十五发左右清膛,如果交替发射,枪管不会过热,会减少挂铅的可能性,会延长枪支的使用寿命。具体有效击发多少次,等把这一批枪都打废了,就能够得出结论了。”
黄胜道:“那咱们还等什么,把学生军召集起来,练习射击,记录每个人的成绩,把有射击天赋的挑出来,专门训练成为火枪手,其余人都练习装填、清膛。”说完,黄胜自己就装填、射击苦练枪法了。黄奕派田有田召集学生军来练习,郑九和马如虎也心痒难耐要打枪,黄奕不肯。两人都很奇怪,瞪大了眼镜问为什么?
黄胜让黄奕不用管,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让郑九把弓箭手都找来,自己要给大家说明理由。片刻二十七个弓箭手排成三列,人人都昂首挺胸目不斜视。黄胜很满意,表扬了他们,并且告诉了们不去练习火枪的理由。还告诉他们,黄奕马上就会生产出滑轮钢弓了,这种弓箭相当于边军的四石弓,但是如果是马如虎来射箭,他可以连续有效射出五十支箭以上。而且有打击围可以提高二十步。
这些学生军弓箭手都是老兵,听了黄胜的话都不敢想象,怎么可能有这么弓箭?每人脑子里都打着大问?黄胜也不解释,事实胜于雄辩,等以弹簧钢为弓架,细钢丝为弓弦的滑轮弓生产出来,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以后几天黄胜不顾肩膀的疼痛每天都和学生军一起射击,把的事情都抛在脑后,学生军经过每人十发实弹射击后,黄胜初步确立了二十七个火枪射手,八十一个装填手。黄奕、王遥不管都忙每天都抽时间来练习射击。王遥知道在这个时代自己肯定连一个建奴的余丁都打不过,但是如果练好了枪法,自己可以射杀建奴的巴牙喇,所以他每天都刻苦练习。嘿嘿!武艺再好有个屁用,老子给你来个一枪撂倒!
黄奕改造福船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黄奕知道这是自己兄弟三人的第一条站舰,虽然装备里还没有火炮,主要因为火炮工匠没有挖到,因为大明朝对火炮还是比较重视的,监管比较严格。也是因为没有火炮,所以黄奕就要确保这条船得比装备火炮的假想敌船跑得快,所以他用尽了心思,确定了改造方案,初步估计改造费用不低于两万两白银。他在原来大明朝传统的双桅硬帆基础上,设计加了六桅西洋船习惯使用的软帆,设计了许多滑轮组用来升帆,以提高升帆速度和效率,还可以在行驶中灵活的受风面。
黄奕还在福船特有的宽大的船尾增加了密封舱,里面用链条和齿轮驱动福船外面吃水线下面的四个螺旋桨,充分利用杠杆原理,滑轮组原理,并且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的方法,每一组八个壮劳力已经可以成功的驱动螺旋桨了。这个构思来源于后世在游玩杭州西湖时自己雇佣的一条用脚瞪的游船。
四组三十二人可以都坐在第二层船舱如自行车的座椅上,同时踩踏踏板,四根链条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