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姐舍不得荷包,坐在地上哇得一声哭了起来。
谁知,三小姐竟不领情。拿起荷包,就扔到了吴姨娘的脸上:“狗奴才,也不掂量你几斤几两,谁稀罕做的破荷包!我说这是偷得,还不承认,待我回禀了了母亲,把你们这群小偷,通通撵到庄子上去!”
说完,还对史玲霜推推搡搡的,要让她闭嘴。可怜的史令霜,小小年纪,身子又单薄,被史令芳摇的像要被风吹断的小树苗一般。
而整个过程,吴姨娘只顾着低微地劝三小姐不要生气。完全把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史令霜无视了。
宁韵和崔妈妈都在远处停下了,看到此情此景,相互对视一眼:这个吴氏,还真有些奇怪。
宁韵向来谨慎,何况这料子还是自己和吴姨娘主事分的呢。
“彩月,跟我回院子里去。春露问起,你就说我路上崴了脚。”宁韵说完,朝崔妈妈打了个眼风,崔妈妈心领神会,点了点头示意宁韵放心,自己就一个人往吴姨娘和两位小姐那里去了。她哄孩子最是再行,宁韵再没什么放心不下的。
第35章 体恤()
夜里掌灯时分,史令沣一身酒气的回来了。
“在前头用饭了没?”宁韵随口一问。
史令沣倒是头一次听宁韵这样问她,心中不免高兴,原本的三分酒气竟然更胜了一些,酒气放佛氤氲在心头,久久不散,让他有些微醺的醉意。他趁着酒劲,张开胳膊站在宁韵面前,故意板着脸吩咐她:“这才有点儿为人妻的样子。来,替为夫更衣。”
宁韵撇他一眼,虽然心里是不想动弹的,但还是站起身来,准备动手替他退下外衣。
手才放到他的腰间,史令沣却不自在了,退开一步,嘴角噙着似有似无的笑,问她:“夫人今天的反应,倒让我想起一句话来?”
宁韵仰着头看他,示意他说下去。
史令沣眯着眼睛,一字一顿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话一出,对面的女子就笑了。那张笑意绵绵的脸,放佛初春绽放的花儿一般好看。让史令沣心头没来由的一震。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就像那日他回来,第一次见到她时的那种感觉。那时候他讨厌这种失控的感觉,可是现在,他却有点儿习惯了。
史令沣顿觉有些不自在,眼光挪向别处,自己解下腰带,换上一身家常的素色长衫,
宁韵今天没有跟他“唇枪舌战”,只紧着自己想知道的,试探着说:“今个儿,你三妹妹和四妹妹在前头起了争执,我让崔妈妈去了,好歹是劝住了。你那三妹妹真够骄纵的,不过是因为三妹妹的荷包用了她身上衣服做剩下的料子罢了,她就那样不依不饶的。吴姨娘在旁劝了半天,反惹得一身骚。”
宁韵不过是有意无意陈述着事实,可史令沣却听出点儿什么来,回头问:“你想知道什么?有关吴姨娘的?”
史令沣顿了顿,好像在脑海中思索“吴姨娘”这个人物,也不卖关子,直接道:“你是觉察到吴姨娘对三妹妹尤其讨好是不是?其实,她原本应该还有一个女儿的。可惜难产,生下来就没了。赶巧她生产的时候史孙氏也刚好诞下三妹妹。也许正因如此,她看到三妹妹就想到她那虽然同岁,却半路夭折孩子了吧,所以待三妹妹就格外不同些。这也只是我猜得。”
宁韵若有所思,点了点头。真要这样想,到也说得通。不过,她还是觉得有些奇怪。吴姨娘现在有儿有女的,即便是没了一个,也没必要那般苦情的把史玲芳当自己的孩子吧。她还有史玲霜呢。
宁韵暗自摇了摇头,虽然理不出头绪,但到底是这件事上多存了些心思。
史令沣看她还纠结在里头,就提醒她:“明个儿我就走了,以后你一个人在这家里头,万事需得小心。不关自己的事儿不要去插手,尤其是在老祖宗回来以后。我今天刚得了信儿,信上说老祖宗抵京也就在这几日了。二老的性格有些……咳咳,古怪。凡是你只管点头应着,少不得多忍耐些,莫要违拗。一切等我回来。”
因上一世,他对这位妻子不怎么上心,所以他这趟出门,家里发生的事儿,完全不知情。只知道这位妻子十分不讨喜,门第不行,又不会行事说话,很不讨二老喜欢。再加上史夫人和刚过门的亲儿媳妇联起手来了,明面上冷嘲热讽,暗底下又做些阴私事儿;白小初没少吃苦头。
面对史令沣的善意提醒,宁韵是心领的,尤其是他那一句“一切等我回来”,让宁韵恍惚有种被保护的感觉,就像哥哥在世时候那样。
提及老祖宗,宁韵少不得多问几句:“两位老人性格如何古怪?你且说我听听。我也好看人下菜碟儿,少得罪则个。”
史令沣一时有些语塞,斟酌了半天,才道:“真说起来,倒是祖父这人,脾气有些古怪的,对谁都是冷冰冰的不苟言笑,很少有人能入他的眼。不过他厌烦内宅琐事,只喜欢在书一个人房练练字作作画,很少出来见人,所以你碰到他的机会应该很少,大可不必担忧。至于祖母她老人家,她跟了祖父半辈子,多少有些耳濡目染,除了不苟言笑,她还最喜欢挑刺儿。”
“挑刺儿?”宁韵对这个比喻好奇起来。
史令沣点了点头:“祖母她为人严谨,在她面前,规矩不仅不能少,便是差之毫厘,也不准的。不管是谁,和她坐上半日,保准能被她挑出十多个毛病来。你想想,能和她坐一起的,哪个不是勋贵世家里头养出来的,就这样还能被她说得一身毛病,可不就是挑刺儿么?”史令沣无奈的笑了笑,又补充说:“我说的这些,也是不敬了。不过是怕你因不知情况而吃亏,才从旁人话里挑些出来说与你听。旁人都说祖母她心肠又硬又狠,我却不这么觉得。在我眼中,祖母祖父都是极好的人,他们对我一直疼爱有加,比旁的长辈亲人,好上不知有多少倍。”
宁韵心道:你是他们抱回来的,自然不同一般了。说不定还是寄予厚望呢。而我就不同了,作为白小初,不管是出身还是历史,都是最不讨老人们喜欢的那一类了!
不过,宁韵倒也不怕什么。一个原本都要入宫选秀的人了,规矩自然是都懂的。虽然白小初有些黑历史,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任凭天王老子,也是不敢说什么的。所以,她的担忧和害怕,只持续了这一瞬,马上就消失无踪了。
于此同时,史夫人也是准备了一套说辞,要好好提醒自己的亲儿媳妇了。在她嘴里,关于老祖宗,自然是出不来什么好话来。她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虽然自己不讨两位老人欢心,但是娶一个乖巧聪明的儿媳妇,来替自己讨好婆婆,也是不错的选择。
史令桓与孙妙茹成亲后第二日,该是新郎带着新娘给婆婆和公公请安敬茶的时候了。因为史令桓的隐疾,今个儿来的只有孙妙茹一人。
孙妙茹一身新娘子的大红色装扮,趁的一张脸蛋白嫩可人,自己一个人给婆婆公公敬茶,完全看不出任何尴尬来,反倒是一副娇羞可人的模样。
宁韵少不得又暗叹一句:这姑娘真不简单。有个这样的妯娌,自己今后的日子怕也跟着不简单起来了。
因为新媳妇进门,需得把家里人都认识了,所以史家四房的史荣业和史陶氏也来了。
史夫人弯着眼睛一一介绍,孙妙茹就乖巧无比的喊人和敬茶。
“嫂嫂,喝茶。”孙妙茹走到宁韵面前:“嫂嫂,我初来乍到,好多规矩人情都不懂,以后怕是得仰仗嫂嫂多费心提点一二。”
她笑容甜美,但那笑意却是不达眼底的,一双眼睛透着精明,放佛要把宁韵看透了似得。
其实,从一开始,宁韵就知道,这个妯娌只能是敌人,做不了朋友。谁叫她是史夫人千挑万选选来的媳妇儿呢?
宁韵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同样假意客套了几句,便也罢了。
孙妙茹敬完茶,便十分懂事得站到了史夫人的身后,做了原本史夫人大丫鬟做的活儿,拿捏着力道给婆婆捶肩膀。史夫人十分受用,眯了一会眼睛,才开始说起话来。
“前阵子,我把后头园子里翻新了,灰也差人扫了。老让房子空着也不是个事儿,这几日,四弟你们就带着哥儿姐儿的搬回来住着吧。”
史荣远最近和史夫人关系不是很融洽,为了不让四房的看笑话,此刻也少不得接句话头,道:“对啊,这几日搬回来吧。”
史荣业年轻时就被三房欺压惯了的,所以还未分家就主动搬出了史家府邸,怕碍人眼。眼下听三房突然让他们搬回来,还真有些不适应,心下以为他们只是客套,刚准备出口推辞,就被一旁的妻子陶氏一把拉住了袖子。
陶氏赶在丈夫前面,开口道:“多谢哥哥嫂嫂体恤我们。待我们拾掇一日,明日就搬回来。”回答的很是爽快。
史夫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史荣业不解,以为陶氏指望搬回来能沾上点儿三房的好处,心头就有些不大愿意。殊不知,这家被他三嫂管得跟铁通似的,半点好处都捞不到,反而一句话一件事不如人家意,就容易惹得一身骚,哪有自己出府单过来的自在。而且,如今这三房因一个傻儿子和一个养子,乱的不成样子,万一不小心,淌进了这个“谋世子”的浑水里来,将来可是摘不清了!
史荣业把局势优劣分析得倒是清楚明了,只是这女人之间的小心眼儿,他可是不如他妻子陶氏清楚。
难道史夫人真的这么好,想起来体恤四房,才招他们回府的?才怪呢!
陶氏心里明白的很:哪里是什么体恤,分明是怕老祖宗回来,知道四房在外面单过,会怪罪她没规矩,眼里容不下人。老爷子不管这些家宅琐事便也罢了,那老婆子是什么人啊?那可是说话都懒得打弯儿的主儿,容不得史夫人不怕!若今天把回府的事儿推辞了,那才是把史夫人得罪了个紧呢!
四房夫妻俩虽然各怀心思,但是好在都是端的住事儿的人,并没有把心思露在明面上。
宁韵在一旁看的清楚,听得明白,对这个一向只是低眉顺目服从史夫人的陶氏,又多了一层好感。这陶氏门第虽然没有史夫人的高,但智商却比史夫人高多了。这史荣业虽然不够聪明,但却听从妻子的意思,适时住了口,心中有异却并不表露,脸色如常,看起来,倒也是个知道分寸的,竟也比那个史荣远好上不止百倍。
哎,这个史家,这一辈上笼统四个儿子,不知道二房庶出的那个又是如何光景?没听说有不好的风评,那就应该比史荣远好多了。该不会继承爵位的史荣远,就是最差劲儿的一个儿子吧?啧啧,怪不得老祖宗京都都懒得住在京里,远远躲出去了。只怕是眼不见心不烦吧。任凭哪个父母,丢了最优秀的儿子,不得已找了个拾漏儿的顶起家业,也够难受的。庶的不甘心,嫡的又不长进。怎么办?算了,就凭他闹吧。
有一点,宁韵倒是有些好奇,那就是二老在外清净了这么多年,眼下又为何回来呢?史令桓的婚事是一部分原因,但应该不是全部吧。难道是嗅到了史夫人对“世子之位”势在必得的味道,所以不准备对孙子辈儿不准备放任自流,要开始插手了吗?
经过让最差劲的儿子袭了爵位这件事,二老选世子的眼光,该有长进了吧。史夫人大概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无怪乎她这么紧张一个没血缘的养子,怕是已经揣测出二老的意思来了。
后面,怕是有热闹瞧了!
第36章 老夫人的手段()
史家最近气氛有些不对劲儿,从上到下都有一种备战待敌的紧迫感。
因为四房的搬回了史家府邸,史家的人口也多了一些,原本应该更热闹才是,可是宁韵走到哪儿看到的都是庄重肃静的样子。上面的主子绷着脸不自在,下面的丫鬟也都不敢说笑了,皆是战战兢兢的做事,丝毫不敢怠慢。
这是怎么了?不就是老祖宗要回来了么,值得这般大阵仗么?外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史家要被抄家了呢!
宁韵舀了一勺儿米酒莲子酿送到嘴里,点了点头:“嗯。连这灶上的人,也都比以前上心多了。这羹里的莲子多了不说,苦味儿也去了,味道也较以前的鲜美不少。我倒是沾了老祖宗的光了。”放下勺子,宁韵就吩咐彩月:“快,去前头膳房里再多要些过来,你们底下也分几碗尝一尝,味道是极好的。”
彩月谢了主子赏,自领着几个小丫头去了。剩下玉钗和崔妈妈在房里。
崔妈妈是见过大阵仗的人了,自不必说。倒是玉钗一向以谨慎稳重自持,这几日受府里其他人的影响,也变得紧张兮兮起来。每日早起晚歇的,带着下头的丫鬟将院子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圈,摆挂在外面的,存放在库房里头的,样样都被她过了一遍目,但凡有一点儿不和规矩的,都被她给重新布置了。还有院子里的小丫鬟们,玉钗每日都要教训几句,偷懒的、嚼舌根的等,都被她认真训斥过,一时间,墨香院里,再没有不上心干活的了。
玉钗又出去忙活了,崔妈妈为宁韵点了一枝香,笑着对宁韵道:“奴婢这几日瞧着,这满家人都慌里慌张的,就数二少奶奶最平静了。虽然奴婢我没见过她老人家,光听她早些年的一些事迹,就也心有余悸了。二少奶奶就不怕?”
崔妈妈问得倒也坦诚。
宁韵捏了个糖腌的果子放进嘴里,酸酸的果子配着糖水润在舌尖,很是爽口。
“崔妈妈也有听闻?说来听听。”
“奴婢也是道听途说,不一定当得真的。但看这府上如今这光景,想必也是*不离十了。”
崔妈妈仔细将上房的门关上,这才慢悠悠说了起来。
“二少奶奶想必已经知道了,这史家老夫人,原是和宗室有着不浅的关系。按辈分算起来,她是先皇的表亲,这静王和静王妃还要称呼老夫人一声姑母呢!这也就是为什么,连我这个王府的奴婢,都对史老夫人有所耳闻了。我也是从静王妃那里听来的。”
“听这位老夫人的性子啊,像极了她的母亲,也就是曾经的大长公主。那位大长公主,可是个直爽又有见地的,虽然和孝勇皇帝(现今皇上的皇祖父)并非一母所生,但却颇受孝勇皇帝尊敬,听说孝勇皇帝在位时,遇到宗室之间的矛盾纠纷还时常参问这位大长公主的意见,并赞她“秉性严苛律己,行事磊落果断,不输男儿”,由此可见一斑了。史老夫人作为大长公主的女儿,虽非长非幺,但却是大长公主的掌中宝,皆是因为史老夫人的性子像极了公主。”
宁韵对这些话品味琢磨了一番,才道:“这么说来,史老夫人倒也不应该像史家其他人描述的那般……”宁韵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想说“可怖”但却有些说不出口。
崔妈妈了然,抿个着嘴笑了笑,才道:“人性这个东西,最是奇怪。有人说是好的,总有另外的人喊差。奴婢不好妄加评断,只斗胆捡几样事儿出来,说给二少奶奶听听。”
宁韵点了点头,听崔妈妈讲出了一段史家的陈年老事儿来。
“这事儿原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二少奶奶年纪小,兴许还没听说过。多年前,这史老夫人嫁进史家的时候,这史老国公房内原有一房美妾。”
看到宁韵挑起眉毛,崔妈妈点了点头,“没错,史老国公年轻时,正是个沉迷女色的风流子,正妻定下了,可还未娶进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